日期:1957-10-0 作者:吴寿生
吴寿生南昌农民报在深入开展反右派斗争中,揭发出一个一贯宣扬资产阶级办报观点,企图篡改无产阶级报纸政治方向的右派小集团。
以熊痕戈为首的右派小集团分子,一贯在编辑部内大肆宣扬资产阶级新闻观点。要求“有什么,就登报”,说什么“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扬民主”。主张“报纸报道新闻,应无条件抢先”,并提出“来信不必调查核对,失实也无所谓”,“来什么稿,就登什么稿,而且要多登社会新闻”;主张所谓“独立思考”。强调“政治没有用,群众不拿三分钱,不买你这张报纸也枉然”。甚至说“报纸发挥不了政治作用,人民日报不如文汇报办的好,农民报应向文汇报学习”。
在右派分子熊痕戈提出的一系列资产阶级办报方案中,主张“编辑部不应有计划,报纸不应指导运动,不应报道中心工作”。他们还提出“记者可以不要党的领导,自由活动,想到那里,就到那里,想采访什么,就采访什么,想采访什么人,就采访什么人”,说“记者不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干部,要高人一等,见官大三级,这样工作才方便”。
在鸣、放初期,他们说什么“希望报纸在社会主义市场之外,再搞点自由市场”。主张“鸣放不应该有条件、计划、步骤、标准,有什么放什么,让群众去选择,让时间去考验,否则就会限制鸣放,就是教条主义”。他们污蔑省委“屁股上有屎,不敢鸣放”,“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攻击编辑部的鸣放报道计划是“官僚主义、教条主义,保守有余”,主张召开全省记者代表会,煽动记者点火,要揭省、地委的盖子。
这个右派小集团还极力否认新闻事业几年来的巨大成绩。他们经常造谣说:“现在的报纸越办越糟,一年不如一年”。熊痕戈更在一篇“无题有感”的杂文中写道:‘报纸上的社论都是老调子,据说因为它是代表党委说话的,在语气上、提法上,都乱来不得。轻松活泼一点,使不得,这是不严肃——拆穿来说,那就是应该把社论写成“指示”或“训话”,应该扳起脸孔来,真正的“一言堂”。难怪我们谈到社论,都是“必须”、“应该”、“一定”的字眼打堆,其印象是:道理有余,感情不足’。他还不顾事实地说:“报纸上的文章,除情况——成绩——缺点——今后意见,就别无它有”。说“现在的报纸都是指示的翻版”,“报纸上的消息,都是×月×日×地×事,加上几个数目字”。
右派分子熊痕戈极力主张办“同人报”、“同人刊物”,常说“只有多办同人报刊,才能真正体现新闻自由”。并极力吹嘘他所梦想的“同人报刊”是会“受群众欢迎”的。他说:“江西日报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不看也得看,如果多有几家‘同人报’,江西日报也不会办成这个样子”。他还主张报纸应该开展“自由竞争”,企图通过“同人报纸”和党唱对台戏。为此,他曾和他的小集团分子黄煤华共同密谋创办“同人刊物”的计划,只是因经费不足,始未立即成为事实。
这个小集团分子极力反对党对报纸的领导。制造一系列不要党委领导报纸的谬论,说:“报纸有党委领导就不能办好,党委不懂业务,换了总编辑,不改变党的领导,报纸的面目始终是改变不了的”。说党委加强对报纸的领导,“会妨碍报纸的发展,就会变成教条主义”。五月间,当中共南昌地委书记张国震同志,在整风报告中说到“鸣、放应从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出发”时,右派分子熊痕戈竟大为不满,说:“张书记公开讲农民报不要乱放,谁还敢给农民报写稿?还不是地委有顾虑,怕搞到自己头上”。当地委要求报纸刊登指导运动、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指示时,右派分子熊痕戈却抱着极其厌恶的态度,说这就是“报纸不生动”的来源,说“党委指示象大胖子一样霸占了版面”。此外,他们还恶毒地攻击和污蔑报社内部的领导,说原来报社的总编辑是“不懂报纸业务,昏头昏脑不能看报纸样子”的人。说“编委会是业务组织,只有吸收非党干部参加,才能把报纸办好”。
挑拨党群关系,煽动非党干部对党不满,是右派分子熊痕戈经常用来反党的重要手段之一。他经常散布说××党员级别高了,不够格;××非党干部级别低了,大才小用。他还污蔑说“党员没有用,靠政治吃饭,靠鉴定吃饭”。说党员个个不行,都应“滚蛋”。又对一些思想问题较严重的非党干部说:“党员是亲生子,非党干部是小媳妇、单干户,无论什么事,只有党员说了才算,我们说话不算话”。他还无中生有的说:“报社要党员化,我们非党干部,趁早作好改行打算”。企图挑拨非党干部跟他一道共同反对党的领导。
在鸣、放前后,右派分子熊痕戈采取种种无耻手段,企图混进编委会。他计划:“共产党下台”,“由民主党派当家”,“首先搞垮编委会,重新改组,赶走一批(共产党员),扯进一批,提拔、提级重新搞过”。为了替自己混入编委会寻找借口,他恶毒地攻击人事制度和干部政策,说:“报社的人事制度和干部政策大有问题”,“根子在党中央”,“不修改干部政策,宗派主义就克服不了”。污蔑“党对非党干部象抓住一只麻雀,紧了怕捏死,松了怕飞掉”;“干部档案袋是灵魂袋,干部的‘八字’卡在组织部手里,组织部卡死了非党干部的前途”;主张开放干部自由市场,凭本领吃饭。他还计划在当了总编辑后,每日的报纸将“多多登社会新闻、有趣味的新闻,拼命抢先刊登新闻”。他还暗自盘算着:“那时节一定要好好和江西日报竞争一下”。以便和省委唱对台戏,和共产党分庭抗礼。以便使这张报纸从内到外赤裸裸地变成一样资产阶级的报纸。
为了实现他的梦想,右派分子熊痕戈仔细研究了编辑部门熊秋林等四人的弱点,抓住他们有严重历史问题和对党不满的情绪,积极和他们接近拉拢,吃吃喝喝,大肆宣扬什么“自由奋斗精神”,鼓动和支持他们参加创办“同人刊物”;互相吹捧,打击共产党员;相互援引为“知音者”,互为对方“申冤”,“叫屈”,向党猖狂进攻。在他的积极活动下,一伙臭味相投的“知音者”,终于结成了以熊痕戈为首的右派小集团。
这些右派分子还经常污蔑马列主义,说“实践论中说看问题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实质上是胡适的实用主义”,把“两点论”说成是“嘴上两片皮,说话有转移,分明是错了,还说有道理”;把反动的“艾森豪威尔主义”说成是“辩证唯物主义”,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空话”,说马列主义过时了,说“唯物唯心难解难分”,“有正确的世界观,不一定有正确的思想方法”;他们还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有道理。等等。
在小集团中,熊痕戈是“元帅”;邹景辉、黄煤华、熊秋林、吴振声在鸣、放期间,相互交换情况、观点,相互支持,企图搞乱编委会,篡夺报社领导权。如熊痕戈说“共产党压迫人”,熊秋林就说:“干部不自由”,“选举不民主”。熊痕戈说“和风细雨是官僚主义的温床”,黄煤华等人就说:“共产党是个人主义集团”。黄煤华则公开主张:“熊痕戈应当报社业务秘书”,企图将这个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英雄”捧进编委会,从内部搞垮报纸。
右派分子熊痕戈在旧社会确实是个“风云人物”。他曾参加过三青团、国民党,1943年,在宜春县工作时,就曾在国民党县党部特务所控制主持下的“宜春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兼任干事,审查进步图书杂志。1944年起,又先后任伪宜春“赣西日报”总编辑、“樟树声报”编辑主任、吉安“民治日报”编辑主任、“九江青年报”、“南昌青年报”编辑副主任、南昌“自由报”总编辑。1947年,又在桂林伪“中央日报”任编辑主任和副总编辑,并兼任“上海市政”评论撰述等一系列要职,和南京伪“中央日报”驻桂林通讯员等。熊痕戈在解放前的反动报纸工作时,曾大肆污蔑我党和工人阶级,骂我人民解放军为“匪”,咒骂工人阶级是“臭虫”。他在桂林伪“中央日报”任编辑主任时,有次排字工人要求增加工资,他便向伪社长徐永平设计,亲到萍乡请来六名工人,结果逼走了六名要求增加工资的工人。
——原载1957年10月×日《江西日报》。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