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办公室《思想动向》136

日期:1965-11-27 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办公室编印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办公室编印

上海市社联组织《海瑞罢官》问题的第一次讨论

二十五日下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召开了第一次座谈会,邀请了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周予同、杨宽、程天赋、季楚书,国际关系研究所丘日庆、吴治中,以及该院图书馆叶芳炎、唐如尧和《学术月刊》编辑部石啸冲等同志参加,座谈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会议由史学会秘书程天赋主持。

周予同首先发言。他说,在姚文发表前。《文汇报》曾给他一份未署名的清样。后该报还邀请了历史所、师大历史系,以及文艺界有关人士开了一次座谈会。他说,全国从事明史研究的,北京吴晗算一个,上海要算陈守实。陈守实在那次会上发言只说。历史与历史剧不是一回事。例如,曹操在戏里就是一个白脸人物。历史剧是从民间传说而来的,周予同还记得发表后的姚文与清样有些修改,使人觉得,姚文究竟是以政治为主还是以学术为主?

周又说。复旦历史系也开过座谈会。座谈会不是系主任谭其骧主持而是党员副主任主持,这么一来。会上就一边倒,觉得吴晗是民主人士,非党员,因此一边倒强调政治。不注意学术。

周说,上次《交汇报》座谈会上,杨宽对投献问题会认为姚文的解说不完整。他回去会翻查了资料。新的辞海有这条解说。投献关系到古代徭役问题、土地制度问题。牵扯历史上的问题是很多的。

周予同认为海瑞自号刚峰,很刚强,从史料看,这人很古怪,海瑞认为,最好实行并田制,其次实行限田,再次是均税。可是,在宋元明学案中,没有海瑞这个人的。

周说。吴晗他是认识的,文如其人,人很直爽,下笔快。吴晗与谭其骧是一辈人。谭其骧是懂戏的,北京演《海瑞罢官》时谭会看的,看后说此戏翁的很。(意说戏不够味、不好。)

周予同还说,《交汇报》那次座谈会,文化局的蒋星煜也去参加,这人搜集不少海瑞的资料。那次参加会的都有所研究,大家觉得吴立场有问题。思想未改造好,而下笔又太快。对姚文元强调政治。大家不敢说什么。

周予同又谈到:兰亭序真伪问题。郭沫若文章发表,上海知识分子看到郭文提到陈伯达、康生等同志,大家不敢谈。后陈传?副校长开了一次西瓜晚会,才晓得是为了百家争鸣。严北溟先生大胆发表了文章。可是姚文是政治性的,涉及立场问题,所以大家不敢谈。

周最后说,在《交汇报》那次会上,他还向陈虞荪同志提了两个意见。一是姚文发表前应给吴晗看看。吴这个人看了后,要么会答复,要么会检讨的。另一个意见是应给把有关海瑞问题编的索引。

在周予同发言后,杨宽接着发言。杨宽认为吴晗编的《海瑞罢官》主要论点还是在《论海瑞》一文中,就是封建道德如何继承的问题。吴晗在《海瑞罢官》中一再强调今天大家应向海瑞学习,这说明吴晗是认为封建道德可以继承的。海瑞只不过是他提出的一个标兵。我们今天的标兵是雷锋、王杰,他搞一个海瑞来唱对台戏。因此,这个剧,当然是有毒素的。

杨宽又说,本来,清官也是官,根本立场是不变的,只是眼光远些,有些改良主义措施,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瓦解与削弱农民力量,这是统治阶级两手中的一手。吴晗说海瑞处处为民谋利是瞎说,是不可能的。戏是艺术加工。毒得更厉害,是应该批判的。

接着杨宽又说,从史料角度看,姚文还有推敲地方。如投献。姚文说主要有两种,但有无阶级矛盾呢?(意指不仅是地主阶级内部矛盾)姚文中引《海忠介公传》说“宁以身为佣佃而输之租”这就是阶级矛盾,而且投献后,人身关系甚至变成农奴。另外退田,作为史学也是可以推敲的。当然退给农民是没这回事。

杨宽还认为姚文没有驳吴之论据。吴晗是不服的。《海瑞罢官》中海瑞罢官本事六条。以及论海瑞一文中所引的引女,就是吴的论据。要驳,就要驳论据,杨觉得姚文没有驳是一个缺陷。

在这次会上,丘日庆也发了言,他说,姚文是正确的。海瑞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吴晗的文章可以说是我们旧知识分子的老一套。喜爱什么就美化它。丘还说《红旗》有篇文章,说继承是批判继承。艾恩奇在《大众哲学》中说,岳飞在十二道金牌召回时。就应斗争。应该完全否定岳飞。又如孙中山,有什么值得学习,他一直摇摇摆摆。开始靠军阀。后才建军校。丘日庆又说,他的爱人是家庭妇女,对否定海瑞想不通。她说,海瑞至少是坏人中的好人,敢于和权贵斗争这种精神还是好的。

在这次会上,叶芳炎、唐如尧、吴治中、季楚书都曾先后发了言。觉得姚文应该好好学习。姚文只通过海瑞两封信就能揭露海瑞的本质。这说明做学问。是站什么立场就看出什么问题。吴晗不是没看到而是阶级立场问题。

会上的发言,还认为海瑞问题。牵扯的内容很多,如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问题。清官贪官问题。都值得进一步讨论。

(理论教育处)

来源:上海档案馆档案号 A22-2-1280-68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