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中共贵州省委转发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领导小组关于全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

日期:1973-10-8 作者:[待确定]

省委同意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领导小组关于全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现在转发给你们,望认真研究执行。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各级党委要根据中央〔1973〕21、30号文件的精神,在十大路线的指引下,以批林整风为纲,以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教导为指针,组织党、政、军、民、学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等各方面的力量,广泛深入地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层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纠正“走后门”之类的一切不正之风,以极大的热情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各级党委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办公室应组织力量,深入群众,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情况,严格地全面地进行检查,抓紧解决目前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并且总结经验,表扬先进,推动全面。

中共贵州省委一九七三年十月八日

(此件发至公社、街道以上各级党委,附件发至县、团级党委。)

关于全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

省委: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1973〕21号、30号文件,统筹解决我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存在的问题,我们于八月二十七日至九月八日召开了全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会议学习了毛主席的重要指示、中央21号、30号文件和十大的各项文件。通过学习讨论,大家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鼓舞,提高了认识,弄清了路线,分析了大好形势,检查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统筹解决的措施。

(一)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到会同志一致认为,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为了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反修防修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贫下中农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状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既能经风雨、见世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又为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增添力量,有利于密切城乡关系,加强工农联盟。这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有很重要的意义。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贫下中农说得好:“农村需要知识青年,知识青年更需要农村。”

到会同志深深感到,毛主席、党中央对青年一代极为关怀,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极为重视。周恩来同志在十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要重视上层建筑包括各个文化领域的阶级斗争,改革一切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要继续搞好文艺革命、教育卫生革命,做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工作,办好五·七干校,支持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工作列为上层建筑领域革命的重要内容。过去,由于我们对毛主席的指示学习不够,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样一件大事很不理解,抓得很不认真,很不得力。到会同志一致表示,一定要在十大路线的指引下,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世界观,提高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遵守、牢记、坚持三项基本原则,以满腔的热情和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工作。

(二)

在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下,全省有八万多名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六万多名中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生气勃勃地活跃在农村各条战线上。这股革命洪流,猛烈地冲击着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轻视农业劳动、看不起农民的旧思想、旧习惯。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贫下中农的关怀下,广大下乡知识青年,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做出积极贡献,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他们中间,有在惠水县大坝公社兴隆大队落户的徐大健等十几名知识青年,为把一百多亩望天水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和贫下中农一道奋战一冬春,修成一条八百米长的水渠,引水上山五十米,在一九七二年大旱的情况下获得了增产。玉屏县回乡知识青年熊朝键和干部、老农、青年一道组织科研小组,经过九年刻苦钻研,反复实践,培育出“玉南”水稻良种,比本地农家良种增产百分之二十以上,在一九七二年全国农林科技展览会上,被评为水稻优良品种之一,推广到十四个省一百多个地区。遵义县龙坑公社小水生产队下乡知识青年王桂香,响应毛主席“大办农业”的号召,于一九六四年由工厂到农村插队落户。她热爱农村,扎根农村。赫章县六曲公社回乡青年陈勇同贫下中农一道奋战十二年,在一个山坡上种了大量杉、松、竹,又在五十余亩荒坡上种了苹果、梨、桃等多种果树。同时积极改良土壤,改革耕作制度,广辟肥源,一九七一年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天柱县天柱公社知识青年徐志信,几年来为贫下中农治病几千人次,治愈了一位聋哑的贫下中农。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三大革命运动的锻炼,广大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路线斗争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在思想上政治上不断成长。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一百九十多人入党,二千六百多人入团,七百八十多人被选进各级领导班子,还有二千三百多人担任生产队会计、记分员、保管员、技术员和民办教师、赤脚医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积极力量。

毛主席指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丰硕成果,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三)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充满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

刘少奇和林彪一伙为了达到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疯狂破坏毛主席革命路线,散布“读书做官”、“下乡镀金”、“变相劳改”等反动谬论,刮起“走后门”等歪风邪气,妄图毒害广大青年,同无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由于林彪反党集团的破坏干扰,李再含和蓝亦农、张荣森同志错误的影响,使我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作存在不少问题。一九七○年以来没有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的同志利用职权,搞特殊化,招工、招生、招兵“走后门”,想方设法把子女调离农村,影响极坏;尚在农村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生活上的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疾病得不到治疗,培养教育抓得不紧,政策不够落实;加之一小撮阶级敌人和蜕化变质分子,极力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们甚至篡夺了个别单位的部分领导权,实行法西斯专政,摧残、迫害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特别是奸污女知识青年的犯罪活动十分严重,而我们有些领导同志对如此严重的阶级斗争认识不足,对犯罪分子打击不力,有的甚至纵容包庇,致使相当部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倒流城市,不安心农村。

毛主席指出:“全国此类事甚多。”这是完全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我们必须在十大路线指引下,以批林整风为纲,以毛主席给李庆霖同志的复信和有关指示为武器,放手发动群众,开展革命大批判,肃清刘少奇、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肃清李再含和蓝亦农、张荣森同志路线错误的影响,提高路线斗争觉悟,纠正不正之风,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

(四)

会议根据中央〔1973〕21号、30号文件精神,研究了统筹解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存在问题的措施,并草拟了《贵州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试行规定草案》和《贵州省一九七三年到一九八○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初步规划草案》。

一、各级党委要深入学习、坚决执行毛主席、党中央有关指示,切实加强党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领导。县以上党委要由一名书记主管这项工作,并建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和得力的办事机构,统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办公室的人员配备,应选调思想作风好、身体健康、有一定群众工作经验的干部(要有一定数量的女干部)。编制人数:贵阳市十五人,地、州和遵义、都匀、安顺三个市不少于十人;县一级平均五人,由地、州根据各县安置任务的大小确定。所需人员,在各地、州、市、县的总编制内调剂解决。区、社,要有一名副书记分管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作。省和地、州机关各系统,大的厂矿和企事业单位,城市的街道办事处,也必须有干部做这项工作。各级领导要亲自动手,认真抓好典型,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面上的工作,一年要抓几次,定期派人下去,进行检查。各级领导同志下乡时,都应当去看看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帮助他们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给予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全党的大事。各级党委要组织党、政、军、民、学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等各方面的力量,满腔热情地积极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二、切实解决已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口粮、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做好巩固工作。各级党委,要迅速组织力量,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情况,要严格地全面地进行检查。对于生活、住房有困难的,一定要按照有关规定,抓紧解决,逐个安排落实。对安置过于分散的,要统一规划,加以调整,组成青年点。每个青年点不得少于五人。对长期离开社队的青年,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和安置地区紧密配合,动员他们返回农村,抓革命,促生产。对他们的口粮分配,既要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又要给以必要的照顾。凡是户口在农村的,都应当留给基本口粮。

三、今冬明春,全省将有八万名左右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扎根落户,各级党委要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准备工作。(1)要反复宣传毛主席的有关指示和中央〔1973〕21号、30号文件,大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意义,大造革命舆论,形成上山下乡光荣、务农光荣的新风尚。(2)要从长远着眼,从实际出发,订出一九七三年到一九八○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规划和一九七三年的具体计划,此项工作要同开发山区、大办农业的规划衔接起来。安排好今明两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布局。当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以插队和建立青年队为主,同时选择土地面积比较多的地方,试办集体所有制农、林、牧、茶场,创造经验。(3)抽调带队干部,举办学习班,提高认识,明确任务。(4)动员下乡对象。一是年满十七周岁的中学应届毕业生,二是历届中学毕业未安置的。

四、放手发动群众,同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犯罪活动作坚决的斗争。必须遵照《中央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和中央〔1973〕30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对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阶级敌人和蜕化变质分子,坚决予以打击。对以法西斯手段残酷迫害知识青年和奸污女知识青年的犯罪分子,要按其罪行依法惩办。对女知识青年进行逼婚、诱婚的,要坚决进行批判斗争,严肃处理。干部利用职权,为非作歹的,要撤职查办,包庇怂恿违法犯罪分子的,要给予严格的纪律处分。犯罪分子为掩盖其罪行对受害人进行威胁、对检举人进行报复的,要从严惩处。在中央〔1973〕21号文件下达后进行犯罪活动的,必须从严惩办。对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要坚决杀掉,并举行公判,杀一儆百。要保护受害人的名誉和安全。要保护青年之间的正当恋爱和婚姻。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执行党的政策,要警惕阶级敌人扰乱我们的阵线。

五、坚决刹住“走后门”的不正之风。中央〔1973〕30号文件明确指出:“毛主席批准的中共中央〔1972〕19号、40号、44号文件中有关制止和纠正‘走后门’的各项规定,必须告诉广大群众都知道,发动群众监督执行。领导干部‘走后门’的,要主动检查,坚决纠正。今后要严格制度。违反的,不但要把他们的子女退回去,并且要给予纪律处分。”王洪文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和糖衣炮弹的袭击,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坚决反对特殊化,认真纠正‘走后门’之类的一切不正之风。”对于中央的这些指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纠正不正之风,关键在于深入批林整风。使大家认识到“走后门”,实质上是思想意识领域内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是个路线问题。个别情节恶劣,群众意见很大的,要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六、各级党委要派出得力干部,搞好青年点,摸索办好集体所有制场、队的经验。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把这些场队办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先进单位,用以指导全面,教育群众。

七、加强对下乡青年的培养教育。适当安排业余时间,积极组织他们攻读马列的书,毛主席的书,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要订出措施,抽出一定力量,辅导他们学习文化和科学技术。要鼓励、支持他们革新、创造,充分发挥青年人敢想敢说敢干的革命精神和他们的特长。积极培养和吸收够条件的青年入团、入党,参加各级领导班子。特别要注意对女青年的培养使用。青年有了缺点错误,要耐心说服教育,绝对不能采取简单粗暴态度。不准对向自己提意见的青年进行打击报复。要认真落实“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政策,不要歧视他们。要认真执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社员群众同工同酬和男女同工同酬的政策。下乡青年档案填写混乱和错误的,要进行清理,统一归县知青办管理。

八、加强安置经费的管理。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安置经费必须用在下乡青年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医疗上面,不准克扣,不准任意挥霍浪费。对过去的安置经费要进行清理,凡是挪用了的,必须如数退回,还应当进行检查;贪污了的必须退赔,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纪律处分,以至法办。

九、建议明年春节前后召开全省知青工作会议和知青代表会议,检查总结中央〔1973〕21号、30号文件的贯彻执行情况,总结交流经验,具体部署动员城镇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的工作。请各地及早进行准备,并将贯彻执行中央两个文件的情况随时报告省委。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一派大好。做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作的有利条件很多,只要我们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和十大路线,加强革命团结,谦虚谨慎,努力工作,我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必将开创更加大好的局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贵州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领导小组

附件:

一、贵州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草案

二、贵州省一九七三年到一九八○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初步规划草案(略)

附件一:

贵州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草案

城镇中学毕业生的分配

一、城镇中学毕业生的分配,以上山下乡为主。除根据有关规定和国家计划直接升学和不动员下乡的几种人之外,其余凡年满十七周岁的,都动员上山下乡。至于是否要分配一部分中学毕业生到其他行业,由省委根据当年的国家计划和建设需要决定。

在进行城镇中学毕业生分配和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各有关单位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从有利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原则出发,紧密配合,做过细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组织工作。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送子女下乡务农。对于应动员上山下乡的城镇知识青年,任何单位不得另作其他分配。

二、病残不能参加农业劳动的,独生子女,多子女身边只有一个子女的,中国籍的外国人子女,都不动员下乡。归侨学生下乡的,主要安排到华侨农场。矿山井下、野外勘探、森林采伐等行业补充减员或按国家计划增加工人时,可由退休的职工子女顶替,或者从本单位职工的子女中招收。

经费问题

三、以前下乡插队的青年,凡是生活不能自给或者住房没有解决的,要认真抓紧解决。

生活不能自给的,按每人补助一百元的标准,由县统一掌握,合理补助。生产队根据青年困难大小,提出补助数量,由公社审核后报县批准。

没有建房的,每人补助二百元。房屋破漏、需要维修的,采取社队扶持、群众帮助的办法进行解决。建房应与适当集中地建立青年点或青年队的规划结合起来。

生活补助和建房所需费用,由县列名造册、提出预算。应当先用国家过去拨付的经费,不足部分由地区汇总报省审核拨款。

四、从一九七三年起,城镇知识青年回农村老家落户的,到农村插队和建立集体所有制场(队)的,每人补助四百八十元。

到国营农、林、牧、茶场的,每人补助四百元。

跨省回农村老家落户的,本省只开支旅运费,其他补助费由接收地区开支。

五、按每人补助四百八十元的新标准,分项使用:

(1)建房补助费二百元。主要用于木材、砖瓦等基本材料开支。给每个青年建房八至十平方米。给每个青年点建一间厨房、一个猪圈。建房要从长远着眼,保证质量,坚固耐用。要实行因地制宜,群众帮助,社队扶持。

(2)生活补助费,平均每人二百元。主要用于购买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经济条件好的社队可少补助,经济条件差的社队可多补助。由县委根据插队青年所在队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标准。经济条件好的队不得少于一百八十元,差的队不得超出二百二十元。可以分三年补助:头一年一百二十元,后两年由县委分别情况确定补助数。

(3)农具、家具、学习、医疗、旅运和其他补助费共八十元。其中农具、家具补助费四十元,由公社掌握,购置主要的、急需的农具和家具;学习材料费十元,由县掌握,给每个青年点订一份报纸、一两种杂志,一套《青年丛书》;医疗补助费十元,由县掌握,主要用于青年点卫生员购买药品;旅运费五元,由地、州、市掌握,主要用于各地、州、市所在地的青年跨地区、跨县下乡落户;其他费用十五元,由省掌握,用于下乡青年的特殊开支。

六、下乡青年离开社队的,原来国家给他们所建的房屋,应留给新下乡的青年使用,并抵顶有关经费;原来国家给他们购置的家具、农具,青年本人不得带走、变卖或送人。暂不安排知识青年去的社队,青年的房屋社队可以使用,并负责维修,任何人不得占用和变卖。

七、对上述各项经费开支,要加强管理,专款专用,建立健全制度。对于过去的经费,要认真进行清理。尚未用完的,抵作新下乡青年的经费;贪污挪用的,要坚决退回,情节严重的要给予必要的处分。

口粮问题

八、下乡青年的口粮,头一年,按每人每月四十斤贸易粮、四两食油的标准,由国家统销供应。

九、参加集体分配以后,既要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又要给以必要的照顾。正常出勤的,应不低于当地单身整劳力的实际吃粮水平。所在社队口粮水平过低、每人每月达不到三十六斤贸易粮的,由国家供应补足到三十六斤。

十、集体所有制的青年场(队),要尽快做到粮食自给。不仅农场,林、牧、茶场也要生产粮食,争取口粮自给。不能自给的,由社队调剂解决。社队口粮水平过低的,由国家供应补足到每人每月三十六斤贸易粮。

到国营农、林、牧、茶场的知识青年,他们的口粮由场安排解决。解决不了的,也按上述标准由国家供应。

十一、下乡青年经批准到外地探亲和治病所需的粮票,当地粮食部门应保证兑换。

卫生医疗问题

十二、要注意办好社队的合作医疗。县区医疗卫生部门要根据每个青年点(队、场)的人数,培训适量的赤脚医生和卫生员。

十三、要对下乡知识青年进行卫生教育。要提倡晚婚和计划生育。在安排劳动的时候,要特别照顾女知识青年的生理特点,例假期间,不要安排重活和下水。

十四、有地方病的社队,当地卫生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所需药品,要保证供应。

十五、重病、重伤的下乡知识青年,经县(场)级领导机关批准,持当地医院的转诊证明,按照卫生部门有关规定转诊转院。医药费用本人负担不了的,应和贫下中农一样,按有关规定实行减免。下乡青年探亲期间,可以持探亲证明到所在的城镇医院治病。

其他问题

十六、要分给插队青年和社员同等数量、质量的自留地和饲料地。

十七、对下乡知识青年,要和当地社员同工同酬,要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做到分配兑现。不得以任何借口克扣他们的劳动工分和应分配的粮款。

十八、下乡知识青年建房所需木材等建筑物资,社、队要就地取材、就近调剂,当地确实解决不了的,由县知识青年办公室提出意见,纳入国家计划,有关部门要保证供应,不得挪用。

十九、下乡知识青年结婚后所生子女,应准许在青年所在的社队入户,并分配给基本口粮。

二十、按照国家计划,在下乡知识青年中招工、招生、征兵时,应在党组织领导下,经知识青年小组评议,征求带队干部和贫下中农意见,由县革委会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到社队抽调下乡青年。

二十一、已下乡的独生子女和多子女身边无人的,在按照国家计划招工时,应予照顾。

来源:

根据文件的翻印件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