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基辛格与周恩来会谈备忘录
日期:1971-7-10 作者:[待确定]
日 期: 1971年7月10日
时 间: 晚上11时20分至11时50分
文 件: 基辛格与周恩来会谈 — “与中国代表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的会谈备忘录”
文件性质: 备忘录
资料来源: NSC Files, Box 1033, China-HAK Memcons, July 1971, Nixon Presidential Material Project, 美国第二国家档案馆。
正文之前的备忘录由洛德制作,1971年8月12日。
附上与中国代表团举行的最后会谈的记录,我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贴有标签AA的是有关星期六晚间与周〔恩来〕进行的会谈记录。贴有标签B的是有关午夜及星期天凌晨与黄和王举行的联合公报起草会议的记录。贴有标签C的是有关星期天上午与周进行的收尾会谈记录。这些内容是由霍尔德里奇、斯迈泽和我本人一起整理的。
以下是各种需注意的要点:
最后的会谈(贴有标签C)。记录清楚地显示,一旦成功地跳完了公报起草的小步舞(minuet),在最后的会谈中那些细节是多么容易确定。
布鲁斯。你和周一贯谈到由布鲁斯或者你本人进行一次临时访问,但是,从来没有讨论过布鲁斯和基辛格去北京的事情。
北京峰会。周的立场是总统的访问应该“加速”新的政策定向,在这情况下,北京峰会没有设定前提条件是非常清楚的。他同意议事日程可以大体上涵盖你与他讨论过的那些话题。公报草案中也明确地记录着议事的范围将是广泛的。你还提到了在总统访问期间可以签署相互放弃武力协定的可能性,周对此有些冷淡。(贴有标签C的第八页)
莫斯科峰会。你曾经再一次预计到这一可能性(贴有标签C的第三页),并且说如果柏林或者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发展进程提供保证的话,它可能在六个月之内发生。
会谈记录
与会者:
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叶剑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黄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加拿大大使)
章文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西欧和美洲司司长)
许昌庆(周总理秘书)
王海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
唐闻生、冀朝铸(中方翻译、中方记录者)
亨利.基辛格博士(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约翰.霍尔德里奇(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官员)
温斯顿.洛德(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官员)
W.理查德.斯迈泽(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官员)
周 总 理:很抱歉,我来得这么晚。
基辛格博士:没关系,我们正好散散步。
周 总 理:我想讨论两件具体的事情。第一件是公报的发布。黄华大使马上就过来,让你们看看我们的草案。你们也有一份草案。
基辛格博士:我敢肯定,他的字要比我的好看。我们也准备了一份草案,它非常简短。
周 总 理:我们可以把两份草案对照一下。如果你们的草案很简短,我们的也应该简短。第二件事情是,我想讨论一下你们明天离开的时间。是在中午,还是在下午1时?
基辛格博士:那要取决于我们的讨论。我可以逗留到下午1时,但是,如果我们的讨论按时结束,我想在12时出发。
周 总 理:我想明天上午花两个小时就足够了,然后可以确定离开的时间。我估计应该在12时到下午1时之间。
基辛格博士:就定在1时,这样我们会有些弹性。
周 总 理:那么你们在1时起飞。
基辛格博士:如果合适的话……
周 总 理:那并不意味着你将在1时离开此地。
基辛格博士:大约在下午12时30分。
周 总 理:12时20分会保险一些。
基辛格博士:你是主人,由你决定。
周 总 理:那么,讲第三个问题,就是磁带录音的问题。我们此前讨论过这件事,但是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做磁带录音了,因为我们今天已经完全交换了我们的看法,而且明天还将继续,所以没必要做录音。让你们等着,我非常抱歉。
基辛格博士:不必客气。我很高兴有机会在外面散散步。不管怎样,我一直休息到晚上10时。
周 总 理:我不得不把诸位从床上叫起来。
基辛格博士:让我的下属见一见比我工作时间还要长的人是件好事。
周 总 理:当你们回到美国,那你就更有理由让他们工作得更卖力一些。
基辛格博士:在我们谈话之际,如果你没有其他问题 — 我想,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或许可以详细阐述一下两三件事情。
总理先生,作为我的第一个问题,你曾提到有必要维持军队保护你们自己以对抗台湾的侵略。
周 总 理:是的。
基辛格博士:本届政府的政策是绝不会对国民党从台湾试图入侵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予任何支持,而且从技术上讲,没有我们的支持,他们无力入侵大陆。
周 总 理:对。他们不可能大规模派遣军队。总的来讲,蒋介石能够控制他的武装力量,但是,他的军队里有些人故意想要冒险 — 故意给他以及你们制造麻烦。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沿海地区保持防御 — 让人们知道,我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他们无法取得成功。几年以前,蒋用登陆艇派遣特务过来与我们对着干,但是所有这些人都被清除了。最近几年,挑衅的事情少了。但是,一旦我们公开发表公报,将会有少数这样的人想要冒险并故意制造麻烦。那就是为什么我要坦率地告诉你,我们应该保持警惕。
基辛格博士:总理先生,我们不想阻止你们为了防御而(在沿海地区)驻军:我们只是想阐明我们的政策。
周 总 理:对,你已经把这一点讲清楚了。如果我们获悉任何关于美国或者国民党骨干分子想要制造麻烦,我们将按照你的要求告诉你;而你也将会把情况告诉我们。
基辛格博士:我针对“台湾独立运动”所讲的话也适用于这种(渠道)方式。
我想要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涉及到苏联领导人和我们的总统可能举行的会晤,你曾经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们的立场是这样的。我不想让你误解我们的立场。如果在柏林谈判或战略武器控制谈判上能够达成协议,我们各自的领导人非常有可能举行会晤以签署协议。但是,我们不会安排一次抽象的会晤,除非有具体的机会进行这样的会晤。这件事在六个月之内有可能发生。我这样说,只是想让你们不会感到吃惊,但是至今还没有确定的计划。
周 总 理:我理解。
基辛格博士:而且,关于这些协议,正如我向你承诺过的,一旦我们之间建立起通讯关系,我们将会把任何可能对你们产生影响的条款告诉你们。至今为止我们拒绝了任何可能适用于除了美国与苏联以外的其他核武器国家的建议。
周 总 理:这也适用于“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谈判吗?
基辛格博士:是的。
周 总 理:我可以问一下你们对柏林问题的想法吗?如果你们还没有进入到任何具体的阶段,我就不问了。
基辛格博士:我会告诉总理的,我的不慎重是出了名的。因此,我将很乐于告诉你有关的情况。
关于柏林,有三个大问题和一个小问题。第一个大问题是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越过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领土进出柏林。第二个问题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机构在西柏林的存在。第三个问题是苏联在西柏林的政治上的存在。然后是第四个问题,主要与德国人有关,涉及到东德和东柏林人在柏林的来往。
我们正在努力营造一种气氛,在这种气氛中让柏林更少地成为中欧的紧张与冲突之源。在我们的谈判中,我们正取得一些进展。
周 总 理:阁下也许知道发生在乌苏里江边的珍宝岛事件。
基辛格博士:是的,我知道。
周 总 理:当时,在柏林问题上气氛高度紧张,因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想要在西柏林进行自己的议会选举。苏联当局制造了珍宝岛事件,使得所有西德议员都可以去柏林参加选举,并因此化解了那场危机。
基辛格博士:你是这样认为的?
周 总 理:当然,因为乌布利希(编译者按:即Ulbricht,曾任东德社会统一党总书记和国务院主席。1961年他下令筑起柏林墙)发现他自己身处一个非常难堪的境地,苏联人使之看起来是我们制造了麻烦。但是,正是他们故意制造了那起事件,目的是逃避他们在柏林问题上的责任。
基辛格博士:我们很难做出判断,因为我们对此事的来龙去脉不清楚。
然而,关于新疆事件我可以说下面这些话。在我那时采取我现在的立场时,我曾经认为中国人总是侵略者。(周笑了起来)那时候,我盯着地图上新疆发生事件的那块地方 — 那是在1969年夏天 — 我看到,那里到苏联军需站只有三英里远,而到中国军需站却要有两百英里远。我当时在想,中国的军事领导人不会选择这么一个地方去攻击。从那时起,我就用另外一种眼光去看待那一问题了。
周 总 理:误解中国与印度冲突起因也是很有可能的。
基辛格博士:那是很有可能的。
周 总 理:印度人说是我们制造了拉达克事件(Ladakh Incident)。那发生在新疆青藏阿克塞欣(Aksai Chin)高原的喀喇昆仑山脉(Karakoram)的山峰上。在这一点上,哈拉和林山脊从克什米尔一侧陡峭而上。海拔高度非常之高,即使是印度人也只能够使用苏制的直升机缓缓地沿坡而上。我们的人就在那一山脊的顶上,可以看见下面的苏制直升机渐渐地朝上飞行。青藏高原是我们从新疆到西藏阿里地区必需穿越的一条通道。那个高原的海拔高度是五千米。我们在1951年开始修筑这条公路……
基辛格博士:印度人称这一地区为拉达克(Ladakh)。
周 总 理:实际上,拉达克要低得多,但是,印度人把这一地区
统称为拉达克。即使是英国殖民时期的地图也没有标明那是印度的一块地方,而尼赫鲁也只能按照一位英国旅行家所绘制的地图提出领土要求。甚至在那条路修好三年之后,尼赫鲁还不知道。它从新疆的西部一直通到西藏的阿里地区。
在1956年我与尼赫鲁进行有关中印边界问题谈判时,他突然提出了那条路的问题。我说,“在过去的三年中你甚至不知道我们在筑路,而现在你突然说那是你们的领土”。我这样说是想表明这是多么奇怪的事。虽然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是任何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承认过的一条线,最低限度上它是一个英国人划出来的一条线,尽管在划这条线时他把我国九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到印度那边去了。但是,在西段不存在这样的界线。
在1956年和1957年我们之间没有协议。因此,在1959年印度人派遣了小股侦察兵爬上陡峭的山坡,攻击我们的哨所。我们的守卫人员正在隘口。那是在十二月份,天气极冷 — 零下四十度。我们的哨所是碉堡的那种样子,我们可以看见他们往上面爬行。因此,当印度人发动攻击时,他们遭受的损失比我们重。但是,我们确实有些人员受伤,因此,我们向印度政府提出了抗议。塔斯社说,这起事件是中国人对印度进行了侵略。看到印度人遭受很大的伤亡,赫鲁晓夫问都不问,就采取了与印度人相同的立场。这是苏联第一次发表这种反华声明。
赫鲁晓夫希望去戴维营。在1959年6月,就在他撕毁苏联与中国在原子能方面的合作协议之前,他把这两件事情(苏联支持印度以及撕毁与中国的核合作协议)作为给戴维营的礼物。
基辛格博士:当时,我们不知道这件事,很晚以后才知道。
周 总 理:你在场吗?
基辛格博士:那时我不在政府里面,不过,因为曾任几届政府的兼职顾问,我认识不少我们的高层官员。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他们才相信莫斯科与北京之间出现了裂痕。
但是,不管苏联人对你们做了些什么,他们那么做是出于他们自己的原因,而不是为了我们的缘故。
周 总 理:那点我清楚,但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所发生的一切。
基辛格博士:我那时不在戴维营,所以我无法知道所发生的情况。
周 总 理:你当时不在政府里边。赫鲁晓夫从戴维营回国后,他来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庆典。就在你今天下午看见过的那个宴会厅里,他发表了讲话,公开宣称“公鸡好斗”。
基辛格博士:谁是那些“公鸡”?
周 总 理:他是指中国人。我们很清楚他的意思,不过,他借用了抽象语言来表达。
第二天,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在如此公开的场合讲他所讲的那些话。我们还首先问他为什么在他要赴美的前夜宣布我们对印度实施了侵略 — 甚至不问我们一声。他说,无需任何其他消息,印度比我们损失的人多,仅仅这一事实就证明我们是侵略者。这是一种奇怪的逻辑,完全没有逻辑。
在边界问题上,他刚开始不了解,但后来他非常清楚实际情况是怎么一回事。这是过去的事情了。
基辛格博士:是的。
周 总 理:你不知道他在1960年从中国撤走了所有苏联专家并且撕毁了所有的苏联合同?
基辛格博士:我个人是在1962年才知道这件事情的。
周 总 理:是的。那不难理解。你只是逐渐进入政治生涯的。
今天晚上你还希望讨论任何其他事情吗?如果没有,我将会离开,让你们讨论联合公报的事情。我建议在那个大房间里讨论,这个房间太热。
原载 《中美“解冻”与台湾问题:尼克松外交文献选编》,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