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中共中央转发段君毅、周建南关于长春汽车厂开展“四清”运动的报告

日期:1965-5-22 作者:[待确定]

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各党组:

兹将段君毅、周建南两同志《关于长春汽车厂开展“四清”运动的报告》,转发你们(转发至大中型厂矿党委),请参阅。这个厂子的“四清”运动搞得很不错,特别是跟企业管理革命化、组织生产高潮结合得好,作出了成绩。

中 央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二日

(发至县团级和大中型厂矿企业党委,不登党刊)

段君毅、周建南同志关于长春汽车厂开展“四清”运动的报告

一波同志:

长春汽车厂开展“四清”运动的第一批单位(约一万四千人),将在六月份基本结束,第二批(约一万三千人)正在陆续铺开。预计到今年八、九月份,可以全部搞完。

现将这个厂当前的主要情况和下一步大搞革命化的设想,简报如下:

自从开展“四清”运动以来,全厂形势很好,革命精神振奋,生产蒸蒸日上。表现在:

一、广大职工群众的阶级觉悟有了很大提高,精神焕发,生产热情高涨。大多数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有了比较显著的转变,积极抓生产、抓整改,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也初步建立起来了,不少干部已能正式顶工人岗位,现已顶出生产工人二百九十二名,预计在年内可顶出五百名工人。

二、三年大发展中不少成果得到了巩固提高,技术革新与技术协作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全厂的大部分工艺比原来的设计有了改进。大发展中改装和自制的八百台设备,有五百多台已正式用于生产。去年一年全厂通过“三结合”实现的技术革新项目共有七百多项,今年以来又实现了四百多项。

三、打破了对“老大难”设备不敢动、不能修的迷信,全厂设备的技术状况有了进一步改善。长春汽车厂的机修能力是比较强的,绝大部分设备都能按期进行预检修。但是也有二十多种精密关键设备由于怕修不好而不敢修。去年下半年我们组织了一些机床厂的技术力量和汽车厂一起,打了一个设备维修的攻坚战。这个仗打得很好,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多年来设备上的“老大难”问题。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对于“老大难”设备不敢动、不能修的迷信,培养了自己的检修力量。

四、基本上摸清了“解放牌”车型的优缺点,设计了新车型,为发展多品种生产创造了前提。解放牌汽车是苏联抄自美国三十年代的车型,结构落后,是单个性的产品,不能在这种车型的基础上成系列地发展产品品种,既不便于向上发展为七八吨的载重车,也不能向下发展为两三吨的。因此很难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实现多品种生产,这是很大的缺陷。为此,在去年新设计了一种改进车型,第一批样车正在进行试验。性能比较好,工厂准备进一步按着产品系列化的要求改进设计,再经过一个时期的设计定型和生产准备后,就可以逐步实现多品种生产。这在长春汽车厂是一个重大问题。

五、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解放牌汽车班产量从去年年初的七十二辆提高到今年年初的一百零五辆。今年一季度,工作队与工厂党委一起,发动群众讨论落实今年生产计划,组织生产新高潮。经过挖掘潜力,主要的设备实行了两班生产,目前汽车的日产量已稳定地达到一百二十辆,再努一把力,到今年年底可达到日产一百四十辆以上,也就是说超过原设计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产品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废品率低于计划指标。去年新产品计划也完成得比较好,十三项新产品任务全部完成。成本有所降低,解放牌汽车的成本从去年一季度的一万一千零八十四元下降到目前的一万零二百五十元,今年可以争取降到一万元以内。一个群众性的生产高潮正在健康地持续发展。

汽车厂这种大好形势的出现,主要由于: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来,狠抓了阶级教育和形势教育,特别是去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学解放军、学大庆以来,毛主席思想挂了帅,刹住了歪风邪气,发扬了正气,振起了广大职工的革命精神,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这是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其次,调整了工厂的领导班子,改变了一个时期中领导上的精神不振、干劲不足、涣散无力的状况。第三,初步总结了大发展时期的经验教训,整顿了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在生产工作中,工厂提出了“五保一提高”的方针,即在保证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发展品种、保证降低成本、保证设备维修、保证安全生产和劳逸结合的前提下,把汽车的班产量不断地、有计划地往上撑,通过这个办法来挖掘生产潜力,暴露和解决薄弱环节,促进产量步步上升。这种办法,既提高于生产能力,也防止了过去曾经发生过的片面追求多快而忽视好省,忽视设备维修和劳逸结合的偏向。

从汽车厂当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形势大好,但另一方面运动尚在深入进行,存在的问题还不少,还有大量的组织建设和革命化的工作要做。如何使汽车厂全面实现革命化,搞成大庆式的企业,还需要做巨大的努力。从各级领导干部本身来说,思想作风有了好的转变,但还仅仅是个开始,干群关系不够正常的问题和长期以来存在着的扯皮风、秀才风、拖拉风等还没有完全解决。不少干部单纯技术业务观点还比较严重,不善于做人的工作。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没有渗透到生产业务工作中去。总之,四个第一、三八作风还不够落实。

这个厂在生产工艺上还有很多落后的地方需要改进,产品质量也还需要继续提高。

此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经营管理上受苏联“框框”的影响很深。这个厂是苏联设计的“大而全”的工厂。机构臃肿,条条分割,制度烦琐,互相制约。全厂现有二十一个处室,三百零三个科室,共有干部五千四百多人,非生产人员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三。管理层次最多的是六级(即:总厂——分厂——车间——工部——工段——小组),一般的也有四级。在不少事情上,是“洋框框”挂帅,条条款款当家。许多“合法不合理”的事情不能改,“合理不合法”的事情不能办。一句话:不准革命。这套框框捆住了人们的手脚,阻碍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限制了群众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因此,必须加速实现企业管理革命化,才能充分发挥生产潜力。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下一步将继续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搞好“四清”运动,同时大搞革命化,冲破洋框框,进一步促进生产高潮。

第一,按照二十三条的精神和毛主席提出的六条标准,把“四清”运动搞好。第一批开展运动的单位,当前正在清理阶级队伍,开展对敌斗争。五月初即可陆续转入巩固建设阶段,加强思想建设,同时整顿党、政、工会和青年团的组织,试行基层干部民主选举,建立与加强自下而上的群众性的监督机构,实行四大民主,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四个第一,发扬三八作风。

第二,大搞企业管理革命化,打破洋框框,逐步实现主席提出的“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要求。在这个运动中,要放手发动群众,批判那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喜爱资产阶级形而上学的官僚主义思想作风,清理与揭露烦琐分割的规章制度和一切不合理的东西,总结和推广那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同时,要特别注意发动好八百名科长以上党员干部。因为这些同志是工厂的各级领导骨干,各项工作主要靠他们去开展。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是有干劲的,要革命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志,对改革规章制度、对搞革命化是有顾虑的,怕再来一次高指标和瞎指挥。这个厂在大发展期间,对管理制度进行过比较彻底的改革,但也有破得不恰当和指标过高的偏向,后来又没有用“一分为二”的精神加以全面的总结。因此,有不少正确的东西没有坚持下来,错误的东西也没有认真地吸取教训,所以一部分同志思想上的疑虑是可以理解的。针对这种情况,这次搞革命化,必须从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入手,通过总结经验,统一干部思想。工厂党委已经在八百名科长以上干部中进行了动员,准备在五月上旬组织全厂干部和工人群众,学习《矛盾论》、《实践论》和主席历年来对工业管理方面的指示,学习大庆的经验,敞开思想,大鸣大放,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统一思想认识,然后搞出一个企业革命化的初步方案,逐步在全厂铺开,争取在今年内打下一个基础。

在具体方法上,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一头抓组织分公司,进行生产组织的大改革,即采取“分出去”的办法,把车轮、钢板弹簧、减震器等八种总成和一批零部件拿出来,利用东北现有的下马工程和有关工厂,改组为八个专业厂;同时,将长春汽车厂本身,改组为十一个专业工厂,把东北地区现有的一些汽车配件厂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逐步形成一个由一批专业工厂组成的、能生产多种汽车的汽车工业基地。另一头抓加强基层,抓服务到班组,把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带动起来。这些都要经过试点,摸索经验,逐步推广。

第三,针对生产上的薄弱环节,大搞技术革新,大挖生产潜力。拟在今明两年内,集中力量实现组合机床自动线、推杆式运输链等三十二项重大项目,通过这些重点项目,带动全厂的技术革新运动,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自动化水平。在技术革新运动中,同样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坚持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

可以预见,搞好“四清”运动和企业管理工作的革命化,将推动生产出现一个新的跃进。因此,在今年一季度组织落实当年生产新高潮的同时,我们就着手规划一个比较远一些的奋斗目标,拟在二三年内把长春汽车厂的年产水平提高到六万辆。就是说,达到班产一百辆、日产二百辆,比原设计能力翻一番。

这项任务既符合于国家需要,又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不是“高指标”。因为这个厂的生产能力,当初苏联设计时就是很不平衡的,有些工艺也比较落后。经过工厂几年来的努力,有了很大改善,挖掘了潜力。目前除了标准件、齿轮、曲轴、传动轴、木材烘干、小型模锻件、大型冲压件、铸工制芯和清理、油漆防锈及运输等十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外,其余大部分设备能力可以达到年产六万辆的水平。所以,只要充分发动群众,继续贯彻“五保一提高”的精神,采取一些措施,补充一批必要的关键设备,实现这个目标是可以办到的。实现年产六万辆的具体方案和所需投资,已经国家计委批准。

在达到年产六万辆目标的同时,工厂的技术经济指标方面也可以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劳动生产率可从一九六四年年底的二万一千四百八十七元提高到三万八千四百元左右,每辆汽车的成本可从目前的一万零二百五十元降到九千元以内。随着企业革命化和生产的发展,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也会进一步激发,长春汽车厂将会出现一个新的跃进局面。

以上报告妥否,请指示。

段君毅、周建南一九六五年四月二十三日于长春

来源:

根据中央文件翻印件打印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