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中共中央转发中南局对加强当前“四清”运动领导的几点意见

日期:1965-9-9 作者:[待确定]

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各党组、党委,军委总政:

现将中南局《对加强当前“四清”运动领导的几点意见》发给你们参考,望你们同样注意当前运动中发生的问题。

中 央一九六五年九月九日

(发至省军级和“四清”工作团党委)

中南局对加强当前“四清”运动领导的几点意见

湖南、广东省委,广西区党委,广州、武汉军区党

中南局昨天召开常委会议,研究了当前“四清”运动的情况。会议认为:各地搞好运动的决心很大,对运动的部署抓得很紧。有了二十三条,有了前段试点的实践经验,加上解放军派遣大批干部(广州、武汉军区报来计划参加运动的干部共十一万人以上,分三批参加,第一批共四万八千多人)参加到运动中来,可以肯定,第一批运动一定能比试点取得更大的胜利。但是,从各地训练工作队和某些先行点所反映的情况看来,当前运动中有如下几个需要强调注意的问题:

一、训练工作队的工作,必须严格,必须认真,必须把应该解决的思想问题解决得透,解决得好。

今年全区农村“四清”工作队增至五十多万人,比去年增加二十多万人。其中,新参加“四清”的占一半以上。大多数同志对“四清”运动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但也有一些人暴露了不同程度的错误思想,还有少数人违法乱纪,影响极坏。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工作队进村以后,没有认真坚持“三同”,不深入发动群众,工作漂浮,有的地方开始出现大轰大嗡的苗头。这些现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南局要求:在人村以前,必须切实做好训练工作队的工作;在人村以后;要过好深入发动群众这一关。务须使所有干部正确领会中央和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的指示,正确领会二十三条和前段试点的经验,坚决克服那些“阶级斗争并没有那么严重”、“‘四清’运动没有什么油水”、“宁可不发动群众,也不可伤害干部”以及“‘四清’运动会妨害业务,得不偿失”等极其错误的思想。强调大胆放手发动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深入做好对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提倡艰苦深入、坚持“三同”的优良作风,严格工作队的纪律。目前,仍在集训工作队的,必须把训练工作做好;已经进村的,必须结合运动进行“战地整训”。对于那些违法乱纪、群众影响极坏的,要严肃执行纪律;对那些革命干劲不足、不深入到群众中去的,也应当给以批评教育,促其改正。

二、能不能深入到群众中去,敢不敢于放手发动群众,是今后运动的成败关键。不把群众发动起来,片面强调团结基层干部,片面提倡“三结合”,都是错误的。放手发动群众,是运动的灵魂,是搞好运动和一切工作的基础。放手发动群众,必须建立在深入发动的基础上。只有深入发动的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达到放手发动的目的。也只有个别深入发动的工作做得好,集中发动的工作也才能扎扎实实,不会流于形式。不深入,不放手,畏首畏尾,顾虑多端,是当前运动的主要危险,必须使各级“四清”工作队的骨干,深刻认识这一危险,认真防止和克服这一危险。当然,也要防止那种冷冷清清的烦琐哲学。

三、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蹲点,亲临第一线,加强对运动的领导。

五十多万人的工作队,如五省(区)三分之一地区开展“四清”运动,是一次规模极为巨大的“战役”。队伍大,战线长,如果领导力量不集中,指挥员不亲临前线,胜利是没有保证的。而这一仗如果打不好,就会严重影响今后运动的顺利开展,中南地区整个工作刚刚取得的主动地位也会因而丧失。人民解放军目前担负着极为严重的战备任务,还能够抽调大批军事骨干下去参加“四清”,地方工作本来就是以“四清”为中心,更应当抽调较多的领导骨干下去蹲点。望各地都深刻领会主席指示军队干部参加“四清”的精神,学习广州、武汉军区的榜样,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蹲点,亲临第一线,加强对运动的领导。中南局决定:陶铸同志到广西,陈郁同志、黄永胜同志到广东,王首道同志到湖南,李一清同志到湖北武汉,金明同志到河南。另外,中南局部长、副部长、副主任以上干部十七人也分别到各省(区)蹲点。请各省(区)在研究安排厅局长以上干部下去蹲点的问题后,迅速把名单报给我们。当然,各省(区)主要领导干部下去后,必须以点面结合的方法,有计划地、及时地注意照顾整个运动,照顾面上的工作,使“四清”运动和面上工作都能同时搞好。

四、中南局决定,下去蹲点的同志立即迅速下去。在中央工作会议以前,中南局不再开会。在家主持工作的同志,要把工作全部担当起来,特别是搞好生产,搞好备战工作。要通过搞好机关备战防空工作,促进机关革命化,减少五多,克服官僚主义。下去的同志,要深入到运动中去,同各级党委和工作团、队一起,把深入放手发动群众的工作抓起来,一定要做到使第一批“四清”运动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力争把这一批运动搞好。

中 南 局一九六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来源:

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