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请批准奎璧等人在内蒙古日报上点名批判的请示报告

日期:1968-1-27 作者:[待确定]

中央文革小组并北京军区:

一、在去年11、12月份,曾前后两次报去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厅局长以上干部中的走资派奎壁、刘景平、林蔚然3人和苏雷、宁云程、鲁志浩等14人,公开在《内蒙古日报》上点名批判的请示报告。现在广大革命群众强烈要求对他们的罪行进行彻底清算,把他们彻底批倒批臭。为此,请能尽速批示,以便在《内蒙古日报》上点名批判。

二、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不断深入后,革命群众又揪出混入党内的原“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头头、老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哈丰阿(原自治区人委副主席、全国政协驻会常委)以及乌兰夫、哈丰阿的忠实追随者,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特古斯(原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内蒙革委会文教组召集人),他俩人在过去和现在都一直反对毛泽东思想,顽固地推行一套修正主义的民族分裂主义路线。为了彻底砸烂他们的这条黑线,肃清他们的影响,以及根据革命群众的要求,我们拟在《内蒙古日报》上,对他两人也进行点名批判,请一并批示。

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1968年1月27日

附哈、特两人材料。

哈丰阿,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时,哈丰阿同甘珠尔扎布(蒙奸、战犯)、包善一(恶霸地主、土军阀)勾结,于1932年组织所谓“蒙古自治军”,积极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宠爱,历任日伪兴安局总裁秘书官、伪满驻日大使馆秘书官、兴安总省参事官等显要职务,干了许多出卖祖国,出卖人民的坏事。

哈丰阿又是一个老牌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抗日战争胜利后,哈丰阿同博彦满都、特木尔巴根等人组织所谓“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破坏祖国统一,企图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伟大的祖国分裂出去。在1945年,在哈丰阿的率领下,由博彦满都、特木尔巴根、额尔敦陶格套、嘎日布曾格等人组成一个“代表团”,赴蒙古人民共和国谈判,企图合并于外蒙。这个阴谋破产后,哈又积极投靠蒋介石,在1946年2月,哈组织一个由反动民族上层、战犯、官僚地主参加的“代表团”,以马尼巴达拉作为首席代表,派往北平和国民党政府军统局特务头子戴笠谈判,大肆叫嚷:“国民党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反动谬论,进行反共反人民的民族分裂活动。

哈丰阿还是个剥削阶级的孝子贤孙,哈的父亲是土匪头子,官僚地主、土军阀。这样一个血债累累、民愤极大的人,本应受到法律制裁。但是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当地人民起来,向他父亲讨还血债时,哈极力包庇,利用自己的职权,把他父亲从家乡接到乌兰浩特,保护其过关,破坏了当地的土改运动。

哈丰阿是在1946年被乌兰夫在承德东西蒙代表谈判时拉入党内的。乌兰夫为了推行自己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民族分裂主义路线,对他特别重用,提任内蒙古党委委员,自治区人委副主席等要职。两人长期以来,互相利用,互相包庇,大搞反革命修正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的罪恶活动。

特古斯是哈丰阿的死党。1946年2月,哈组织“蒙古人民革命党”时,他们党的宣言是特古斯起草的。哈任总书记,特是执委、青年联盟总书记。1947年特又与乌兰夫搞在一起。从此,哈丰阿、特古斯为乌兰夫控制了内蒙古文教界的大权(哈曾兼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办主任)。

特古斯十多年来,在文教系统大量鼓吹蒙修的文化艺术、出版、教育等毒货。在哈丰阿和他的支持下,曾聘请蒙修专家给农牧学院、师范学院、内蒙古大学等大专院校讲课。还聘请蒙修的作家、艺术家、历史学家等来做报告。其中许多人是有名的蒙修特务。如老桑布巴拉顿、乌力吉勿特格等就曾盗窃了150多种蒙文资料,世界上唯一古本《阿勒坦汗传》全部照像窃走。特古斯与这些人来往甚密,经常互相举行家宴。特还经常和蒙修领事馆接触。在他的包庇下,还把一些历史不清和政治上有问题的人,安插在文教界的各个主要部门。

贯彻周扬、陆定一的修正主义文教路线。特古斯亲自领导和审定《文艺六十条》(其中民族文艺是特执笔写的)、《教育六十条》、《体育五十条》、《医院五十条》、《科研四十条》。这些条例,根本点是不要党的领导。

大力宣传乌兰夫的思想和路线,鼓吹“民族文化”、“民族特点”、“干部民族化”、“机关民族化”等。在他的支持下,通过一些蒙文刊物,大量宣传蒙修真理报文章以及各种作品。

到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文教组后,公开以合法身份包庇民族分裂分子,为他们开脱罪责,说这些人可以解放。有的被送到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去学习。妄图把这些人继续埋伏下来,逃避群众对他们的批判,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特本人在去年春季内蒙资本主义反革命复辟逆流中乔装左派、支持呼三司;在11月末终被革命群众揪出。

已发:中央文革小组、北京军区,存档。

(共印30份)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