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转发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报告的批示

日期:1968-4-4 作者:[待确定]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很好,特转发给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市革命委员会、革筹小组、军管会或军管小组讨论,参考执行。

毛主席指出:“毕业生分配是个普遍问题,不仅有大学,且有中小学。”希望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各大中小学的领导机关和负责人,按照毛主席这一指示,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对大、中、小学一切学龄已到毕业期限的学生,一律及时地做出适当安排,做好分配工作。

1968年4月4日

关于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

毛主席、林副主席,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并沈阳军区:

我省1966年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工作是按照中共中央《关于1966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问题的通知》,从1967年9月开始进行的。在整个分配工作过程中,坚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紧跟毛主席伟大战略部署,以毛主席一系列最新指示为纲,深入开展两条路线的斗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在有毕业生的18所大专院校,7千名毕业生中,有12所院校分配工作基本结束。共派遣毕业生4千余名,其余6所院校将陆续派遣,其中工业大学已派遣了300多名。在国家从兄弟省调配给我省的800名毕业生中,已经接收了190多名。通过毕业生分配工作,促进了广大师生的思想革命化,促进了学校的革命大联合、三结合和斗批改。

一、关于大专毕业生分配的方向问题

毛主席教导我们:“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是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我们坚决贯彻了面向农村、面向工厂、面向基层的分配原则。把分配重点放在县以下的农村。使毕业生真正和群众相结合,在三大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做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国家分配给我省的3135人中,分配到县以下农村(包括农林牧场)的有2400多人,占总数80%,分配到其他方面的主要是加强小三线、冶金、小化肥和矿区的技术力量。而分配到哈、齐、牡、佳四个市的只有260人,占总数的8%。对派往边境县份的毕业生,既保证了数量,更保证了政治质量。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在走资派控制下的那种重城市,轻农村;重上层、轻基层和不重视边境县、偏僻县的修正主义分配方向。

二、关于毕业生的思想教育问题

毛主席教导我们:“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以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为武器,以“斗私,批修”为纲,狠抓毕业生的世界观改造,促进思想革命化,是做好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根本关键。这届毕业生,都是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参加了伟大的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尤其是经过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他们无限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他们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阶级斗争观念、政治思想觉悟和革命本领都有显著的提高,政治质量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好。但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在毕业分配上,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用各种办法顽强地表现”着,有的闹派性,搞小团体,以图私利;有的闹地位,留恋城市,不愿意下农村去基层,更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有的闹专业,强调特殊,不愿做政治工作、师资工作等等,所有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一个“私”字。

怎样对待“私”字问题,历来存在着两条道路的斗争。按着中国赫鲁晓夫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就要靠物质刺激,保护“私”字。按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就要靠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破私立公。因此,毕业分配工作有千条万条,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突出毛泽东思想,以“斗私,批修”为纲,大抓、抓好毕业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毛主席教导我们:“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对毕业生的政治思想工作的核心,是世界观的改造,永远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大破私字,大立公字,大破资产阶级世界观,大立无产阶级世界观,认真解决与工农相结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地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问题。

对毕业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作法是:组织各院校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以“斗私,批修”为纲,带着改造世界观的问题,活学活用“老五篇”及毛主席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一系列的最新指示,通过斗私会、批修会、讲用会、座谈会、报告等活动,在灵魂深处摆开战场,自觉革命,大破私字,大立公字,认真改造世界观。

组织毕业生对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派”所推行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和毕业分配上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展开革命大批判,使毕业生更加认清了“私”字、“修”字的反动本质,把破私立公提高到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提高到改造世界观的高度,大大地促进了思想革命化。

在抓毕业生世界观改造的政治思想教育中,还结合毕业生的活思想,进行了阶级教育。组织毕业生瞻仰烈士墓,参观敬老院、英雄事迹展览会,访问了老工人,老贫下中农,老红军。召开了忆苦思甜会和毛主席丰功伟绩颂扬会,进行阶级教育和阶级斗争教育,提高了毕业生的阶级觉悟。使毕业生永远不忘阶级苦,永远不忘阶级斗争,增强了革命的坚定性,克服了小资产阶级的摇摆性和无纪律、无政府状态。

经过政治思想教育,广大毕业生的政治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共产主义风格大大发扬,世界观改造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思想革命化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们把毛主席“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最高指示,印在脑子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很多毕业生提出了“三高”、“五准备”,即改造思想、完全、彻底高标准;狠斗私字,刺刀见红高姿态;改正缺点、错误,只争朝夕高速度。准备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准备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准备到离家最远的地方去;准备到自己原来不愿意去的地方去;准备根据需要改行,作别的工作。东北林学院、哈尔滨电工学院、黑龙江工学院等院校的毕业生,在报志愿时,出现了争去最需要的地方,争去偏僻的边疆,争去农村、工厂和基层的动人情景。这充分表明了千千万万个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强可靠的接班人,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健康地成长起来了。

三、关于贯彻群众路线问题

毛主席教导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对群众采取什么立场、什么态度,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根本分界线。我们在大专毕业生分配工作中,打破了过去那种少数人冷冷清清坐在屋子里,大搞神秘化分配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认真地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放手发动群众,让群众自己起来革命,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解放自己。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原则。在不泄露党和国家机密以及毕业生分配、调配工作机密的原则下,将有关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方针、政策、调配计划,个人志愿以及调配名单等,如实地交给了毕业生群众。然后采取各种方式听取群众意见。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

对于少数人的错误意见,甚至无理要求,也进行耐心的思想工作,通过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性的自我教育,使问题得到正确的处理。这样做的结果,使广大群众掌握了党的政策,了解了工作的情况,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大大加快了分配工作的进度,保证了质量。

四、关于毕业生分配权力机构问题

毛主席教导我们:“凡属真正团结一致、联系群众的领导骨干,必须是从群众斗争中逐渐形成”。在大专院校建立“三结合”的毕业生分配权力机构,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是毕业生分配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整个院校实现革命大联合和革命三结合的重要问题。我们在毕业生分配工作中,以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为纲,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深入宣传落实毛主席关于“革命的红卫兵和革命的学生组织要实现革命的大联合。只要两派都是革命的群众组织,就要在革命的原则下实现革命的大联合。”的最新指示,促进了革命大联合和三结合分配小组的建立,保证了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的学校两派革命群众组织在全校没有实现革命大联合之前,首先在毕业生分配问题上达成协议,建立了联合的分配小组,这样作也是可行的,不但加速了毕业生分配工作进度,而且对实现全校的革命大联合也有很大促进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毕业分配小组的作用,各院校的小组成员注意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破私立公,增强党性,消除派性,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统帅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

还注意发挥“三结合”集体领导作用。各院校、系、班的毕业生分配小组,由革命的领导干部、革命教师、革命学生代表组成,派有解放军的院校,都有解放军参加领导。革命的领导干部和革命教师是三结合分配小组的骨干力量,革命学生的代表是三结合分配小组的基础。发挥革命领导干部的骨干作用,依靠三结合分配小组的集体力量,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信任,保证了毕业分配工作的顺利进行。已建立革命委员会的院校,更发挥了显著作用。

但是,一分为二的检查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毕业生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没有克服,以种种借口不服从分配,在分配、派遣工作已结束的院校还有遗留问题;在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中,个别学校曾发生过放任自流不敢领导的极端民主化的倾向,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我们今后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紧跟毛主席伟大战略部署,认真学习和全面落实毛主席最新指示,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彻底地批判中国赫鲁晓夫在毕业生分配工作中推行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肃清其流毒。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贯彻群众路线。要在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的大好形势下,胜利完成1966年、1967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1968年3月19日

来源:贵州省革命委员会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文件选编》(内部文件、注意保存),1969年4月。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