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齐燕铭关于文化工作情况的报告

日期:1961-5-16 作者:齐燕铭

齐燕铭

中央文化部齐燕铭副部长1961年6月16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扩大会议上的报告纪要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政协要我谈谈文化工作的情况,现在我在此向大家汇报一下,希望得到指导和帮助。

由于文化工作的战线很长,方面很多,所以只能结合一些重要的问题讲一下。准备分四部分来谈。

一、最近几年来文化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巨大的成绩

三年来,我国文化艺术工作,在三面红旗的照耀下,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文化工作作为伟大的文化革命,思想革命的一个部分,踏出了一条中国人民自己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道路,即为工农兵、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向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道路。正因为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走了这条道路,使得我们的文化艺术有了崭新的面貌。

三年来文化工作的跃进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广大的工农兵群众积极和热情地参加了文化艺术活动和创造,涌现出大量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分子,写了许多出色的作品,演出了许多优秀的节目,反映和歌颂了我国人民群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英雄气概,这是“工农群众知识化”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广大的专业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深入工农群众,参加劳动,改造思想,提高觉悟,从而大大地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使他们的创作和活动焕然一新,这是“知识分子劳动化”的一种表现。

这样,文艺创作就空前繁荣,文化队伍空前壮大,各项文化事业迅速地发展,党对文化艺术阵地的领导已基本上确立和巩固。文化艺术工作在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鼓舞劳动人民的生产热情,配合和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在反帝国主义和反修正主义的斗争方面,都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文艺创作空前繁荣,在文学创作方面,优秀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青春之歌”“苦菜花”“红旗谱”很受群众欢迎,印刷数量都是百万册上下,有的还到二百万册,特别是1960年出版的“创业史”,描写陕南农民的成长过程,人物刻画非常细致,一次印数就超过二十万册,现在还买不到。群众创作的新民歌,气势磅礴,刚健清新,可以毫无愧色地称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国风”,像“红旗歌谣”就是一部不朽的新民歌选集,可以说它是新“三百篇”,它对我国诗歌创作的发展和提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戏剧艺术方面,也呈现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局面。无论是整理传统剧、新编历史剧或是运用传统形式来编写的现代剧,内容都很丰富。过去的传统剧,在上演时,完全不动的很少,大都经过演员和艺术家们的加工,舞台形象迥然不同,尽管它们的质量还有高有低,但无论是思想性或艺术性都有所提高,整个说是改观了。像“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搜书院”、“芙奴传”等等,例子是举不胜举。运用传统形式来表现现代题材的,像“红色的种子”、“鸡毛飞上天”、“冬去春来”等等,群众非常欢迎。有些濒于灭绝的剧种,经过发掘整理也都获得了新生,如徽剧、江西弋阳腔、河北老调梆子、西路评戏等等。在话剧艺术方面也有了发展和提高。话剧本是外来的艺术形式,近几年来民族化和群众化的成绩很显著,像“红色风暴”,“枯木逢春”、“关汉卿”、“蔡文姬”、“文成公主”都受到群众的欢迎。在舞剧方面也获得了初步的成功。这是中国过去所没有的,但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不仅有了芭蕾舞,而且吸收了民间舞蹈构成了我们自己的舞剧,像“宝莲灯”、“小刀会”、“五朵红云”等等,从这些启示使我们找到了新的道路。新歌剧沿着“兄妹开荒”,“白毛女”的道路,也有新的发展和提高,如“洪湖赤卫队”、“春雷”、“两代人”等。

在电影艺术方面,产生了不少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都相当高的故事片,特别是在1959年,摄制出许多优秀影片。如“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老兵新传”、“聂耳”、“万紫千红总是春”、“林则徐”、“回民支队”,“万水千山”、“战火中的青春”等等。新闻纪录片的质量有所提高,数量上也有增加,如“英雄战胜北大荒”、“百万农奴站起来”、“欢庆十年”、“征服世界最高峰”,尤其是最近摄制的“战斗的古巴”意义尤其重大。在美术电影的园地里,我们也有创造,世界上都是用笔画的,而我们却创造了剪纸、折纸、木偶等片种,尤其是彩墨画动画片试制成功,更是美术电影的创举。此外,在音乐方面,我们曾创作了许多具有民族色彩的器乐曲和声乐作品,而在美术、雕塑、工艺美术和舞蹈、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方面,三年来也获得很大的成绩。

总之,各类文艺创作的发展和提高,呈现出百花争艳、万紫千红、欣欣向荣的景象。

2、在文艺队伍方面,几年来也有很大发展。关于艺术教育,目前共有高等艺术学校四十一所,比1957年的十七所增加一倍半,在校学生一万二千多人,比1957年的二千五百人增长近五倍。中等艺术学校经过整顿还保留一百八十所左右(整顿前为三百七十二所),比1957年的二十二所增长了八倍;在校学生三万人左右,比1957年的四千多人增长约七倍。三年间的高等艺术学校的毕业生,共有一千七百人左右,这些新生力量的成长,充实了各个文化战线,其中也产生了很有天才的表演家、艺术家,像音乐学院附中就有红领巾管弦乐队,曾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据音乐界的评价,水平还不低,有希望。而另一方面,老一辈的文化艺术工作者,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整风、学习和参加了各种运动,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有的还参加了共产党。他们的积极性都很高,例如最近江苏就有一批国画家游历了几个省,到了延安,创作了许多作品,这就是正在北京展出的“山河新貌”画展。这次展出,对中国绘画界很有影响,大家感到老画家的积极性很高。同时,他们亲身看到了新中国的建设面貌,参加了实际,丰富了艺术生活,所以就会有新作品的产生。建议各地美协,今后可以多组织大家到各地看看,寻找题材。对民族音乐的研究工作,也一天天的发展,像“广陵散”,现在已经考出旧谱,可以说“广陵散”绝而复续,又如乾隆时代的“九宫大成”,也是好久就没有人会唱了,现在重新整理,用一种方法把它演唱出来。这些都是过去所没有的,而现在都有了。由于中国戏剧年代长,老艺人很多,亟需传播经验,总结经验,目前有不少表演艺术家,都在回忆艺术生活,总结艺术经验,著书立说,像梅兰芳就写了几部“舞台生活四十年”,盖叫天也在从事这样的工作。这种工作无论是京、昆、川、越等剧都在进行。由于新生力量的成长和老艺人积极性的提高,两者结合起来,使我国的文艺事业一天天繁荣起来。

目前,我国现有的专业文化艺术干部约五十万人,群众业余文化艺术创作和活动的骨干分子数以百万计。一支以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为骨干的文化艺术队伍已经开始形成,这是三年大跃进和整个历史发展进程的最重要的成果,也是我同社会主义文化革命高潮已经到来的重要标志。

3、在文化事业方面。三年来,各项文化事业普遍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许多方面,短短的三年,超过了大跃进之前的八年的成绩,若与旧中国时期的情况相对比,更有霄壤之别。例如:电影放映单位,1960年发展到一万六千六百余个,为旧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数字最高的1936年的三百八十二个的四十三倍多,计划几年以后要作到一公社一个放映单位;剧场,1960年达到二千六百多座,为1936年的三百六十八座的七倍多;剧团,1960年底(经过调整后)达到三千二百多个(调整之前达三千九百多个),为1936年的七百五十五个的四倍多。又如图书出版、国家举办的图书馆、博物馆事业以及电影制片厂、电影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发展,都是旧中国时期所望尘莫及的。

在出版工作方面,战线很广,现只以经典著作的出版来说明,三十八卷的列宁全集的出版,是三年来很大的成绩。从1953年到1958年上半年,五年多共翻译和出版了八卷,而从1958年下半年到1959年九月底,便出版了其余三十卷,完成了原订五年完成的一千一百多万字的翻译和出版任务;平均不到两个星期便翻译和出版一卷。尽管速度大大加快了,而译文和排校,装帧质量仍然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这是一个特大跃进,是翻译出版史上的创举。过去出版工作的规章制度很多,影响工作效率,通过这次全集的出版,给出版工作作出了示范。因而毛选第四卷的出版工作就组织得很好,从印刷到出版的时间不过四个多月,到1960年底,已经发行六百四十万册。1960年全年毛主席著作的印数就达一亿四千万册,超过了前十年毛主席著作印数的总和。但虽然如此,仍然显得紧张,供不应求,以毛选四卷的发行为例,在北京一共发行了八十万册,工人、部队尉官以下和行政十七、十八级以下的干部要碰机会,大学生买得比较多,中学生根本买不到。新华书店对这件事很“头痛”,东西一拿出来就排队,还挤坏玻璃,成了一场很大的战斗。在旧历正月初二曾拿出四千册不要证,结果在三个小时内卖光。其他书籍也有供不应求的现象,群众也有埋怨。像“时事手册”过去是印一百二十万册,最近压到六十万册,简直供不上。去年一年,北京新华书店门市部就卖了儿童读物一千一百多万册,革命回忆录卖了四十六万册。现在需要最多的就是毛主席著作,革命回忆录和儿童读物。

关于考古文物方面的工作,解放以来也很有成绩,但宣传较少,过去的文物,蒋介石曾搬到重庆、南京,以后又搬到台湾,其中有不少是精华部分,现在美国又以展览为名运去美国,前途如何,难以预料,但可以设想,只要这批东西不散失,将来总会回到中国人民的手里的。现在我们历年搜集所得,也大体相当于过去收藏的数字,这只就数字来说,质量不好比较,也只好就这么一件一件的算。毛公鼎、散氏盘是出国了,但有些东西,如大禹鼎,过去从未著录过,现在是在我们手里。书画方面,阎立本的……、陆机平复帖,三希堂当中的“二希”,都被我们搜集保存下来。这方面的成绩相当大,特别是基本建设工作当中,政府重视了这一工作,把文物保护工作和基建工作结合了起来。日本朋友对这一点非常兴奋,在日本,搞基建就破坏了文物,两者存在矛盾,而我们却是配合起来的,通过基建能把地下文物保存下来,这对研究古代史获得了更多的佐证。例如磁器始于何时,据新的材料证明大约始于殷代,而不是始于南北朝以后。在1958年以后,河南、陕西还开展了群众性的文物保护运动,集中一些农村青年进行短期训练,说明文物的重要意义,如何进行保护,将保护文物的知识告诉青年,以后他们就主动注意,效果很好。

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工作,过去在编写中国文学史时,一般从“三百篇”开始,一直讲汉族的文学,就没有提到少数民族的文学,尽管也有萨都刺、揭斯傒等人,但他们都是汉化了的,现在已经编成的少数民族文学史有白族、纳西族、藏族、苗族、蒙古、彝族、傣族、土家等,其中多的有三十多万字,少的也有二十多万字,这些作品的内容可能有缺点,质量还不够高,但工作是作出来了。这跟今后整理少数民族文学史,搜集少数民族的史料,以至通过这一工作丰富中国传统文学,以吸取养料,建设新的社会主义文化都有好处。但这是艰巨的工作,例如在西北流传很广的“格萨尔王传”,目前已搜集到三十五部,大约有三千万字,都要经过翻译、整理,已经翻出来的达二十部,由于精通少数民族文字的汉族同志很少,整理时要花很大工夫。但经过几年的积累,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

这样长的文化战线,各项工作都获得成绩,有的还相当好,这就丰富了全国人民的文化生活,鼓舞了斗志,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对全国人民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发生了很大的作用。

(二)国际上的影响和作用

我国的文化艺术工作,积极地配合了我国的国际事务,发挥了外交上的先行作用,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出国的文化艺术团体,足迹遍及亚、非、美、澳、欧五大洲,宣扬了我国大跃进的成就,增进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加强了我国同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支持和鼓舞了各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许多非洲的朋友说:他们是通过文化艺术来开始认识新中国的。在英雄的古巴,毛主席著作发行达数十万册之多;古巴朋友们把毛主席著作称为:“来自中国的粮食”、“来自中国的良药”。去年李少春、杜近芳在加拿大的演出,许多美国人都坐着汽车越了边界去看,影响很大。中国艺术团在缅甸表演了亚洲各国的舞蹈,起了巨大的影响。当然,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在艺术上的提高,但另外还有政治意义在内,所以国际影响很大。又如“杨门女将”在香港的放映,还起了另一种作用,通过这一电影,人们认识了新中国。有些老艺人套用了“四郎探母”里面的词句,说“京剧有后,当谢共产党,当谢毛主席”。袁雪芬到香港演出,轰动一时,黑市票价卖到港币三百元,甚至连蒋介石的特务,也不能不承认我们有办法,感到可怕。这次潮剧演员姚璇秋在香港演出,香港报纸用第一版的上栏登载姚的照片。有的报纸用第一版整版专刊登有关这次演出的消息。

(三)成绩是怎样取得的

三年来,文化艺术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党的三面红旗的胜利;是在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向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方针的胜利;是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广大干部和艺术家努力的结果。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文化艺术工作,作为文化革命的一个部分,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和三面红旗的指引下,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而大跃进,文艺工作的大跃进又反过来配合和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三年来,总的说是“回忆革命史、歌颂大跃进”,这一口号可以概括这一时期文化艺术创造的中心内容和豪迈气概。没有毛泽东思想,没有总路线,也就不可能有三年来的文化工作的大跃进。(二)十年来,经济、政治、思想战线上斗争的胜利,是实现文化革命的前提条件。文艺战线上第一次的深刻的斗争,是批判武训传,在这次斗争中,把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文艺不能离开政治提出来。通过这次批判,作家和艺术家在思想上有了提高。接着是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适学术思想批判”,反胡风的斗争,反右派斗争,这几次斗争,对文化界、艺术界发生很大影响。通过这一系列斗争,确定了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这种政治方向上的一致性,就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样就使文化工作出现了大发展,大革命,大跃进的形势,所以在工农业大跃进以后,文化工作也出现了大跃进,这是和几年以来的思想跃进分不开的。

二、坚决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是在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三年之后的情况下提出的。其原因,一个是连续两年的特大灾荒;其次是经过三年大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要总结经验,以便于继续跃进。这个方针完全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从1958年以来,都有很大的发展,但一切事情的发展都是波浪式前进的,从平衡到不平衡,再从不平衡到平衡。文化,艺术事业也是如此,经过三年连续跃进,需要总结经验、提高质量,准备继续前进。三年大发展、大跃进中,我国的文化事业,总的说来,成绩是很大的。当然,在发展中,也产生了新的不平衡,某些方面发展的过多、过快,另有某些方面发展的不够,有些事业,不能“成龙配套”。尤其在三年多来大发展之后,今天全国人民对文化艺术的质量的要求更加提高,譬如听京戏,不能总是“杨门女将”“满江红”,群众要求更高质量的戏剧,其他如文艺创作、音乐、美术等方面也都要求有更高质量的创作。这就说明为什么必须在文化工作中贯彻八字方针,下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谈一下:

(一)经过三年大跃进,我们从实际工作中深深认识,文化工作必须为生产、经济服务,它的发展必须同当前国民经济需要相适应,更重要的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必须在文化工作中确立起来。三年来文化工作发展很快,这种现象是好的。如戏剧,有四百多剧种,有三千二百多专业剧团,但文化事业的发展过快过多的时候,就影响了农村生产劳动力,有些地方就曾发生了这种现象。有些半脱产的业余剧团,或不脱产的业余剧团,当初发展起来,也是适应群众要求,生产跃进了,高兴嘛,想多听一些戏,也是很自然的。但这种发展如果不适当控制,则在某些地方就会发生不适当的情形。究竟一个专区、一个县有几个剧团为适当,按总人口说,应该有多少人搞文化工作为适当,应有一个比例,这是一个要研究的问题。应该说,生产第一,首先保证穿衣吃饭,其次保证再生产,然后是文化生活,所以文化艺术人员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数量比例。尤其参加文工团、各种剧团的多是青年,也有十三、四岁的,但再过几年也就是全劳动力了。这些青年,过多地离开生产第一线,对生产是不利的。所以早在1959年的3月,党中央在郑州会议中就曾作过决定,人民公社不要搞脱产、半脱产的剧团。那时就已看出:脱产、半脱产文工团、剧团多了,会影响劳动力的问题;同时也会助长“一平二调”。因为剧团多了,置办服装、道具、乐器等,要动用较多的公积金。我们调查过,各地剧团的发展原来也是根据了群众的要求。这就要分析一下,是什么样的群众,是多数还是少数?是一向考虑勤俭持家的群众,还是只有积极性、但不会过日子的群众?这样具体分析研究之后,就会明白:拿过分多的钱搞文工团、剧团,对于真正勤俭持家、勤俭办社,注意生产和集体利益的农民来说,他们并不是很高兴的,高兴的是少数的不大瞻前顾后的积极分子罢了。就全国来说,专业剧团发展的也多了。1960年比起1957年,专业剧团增加了40%。也就是说,专业剧团发展数量,从1958年到1960年这三年的数字,相当于解放后自1949年至1957年八年间数字的40%。从专业队伍的从业人员来看,也增长了40%弱一些。一般的省、市、县差不多有三个以上的专业剧团,再加上半脱产、不脱产的业余剧团发展多了,从活跃文化生活来看,当然是好的,但过多地占用了劳动力。演戏的人多,看戏的人也多,影响下地生产,演电影也是如此。文化部从去年开始就抓紧进行整顿,今年还是作为中心工作,继续抓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因为我们还看到,戏曲音乐都需要较长时期的艰苦锻炼,才会有相当的质量,艺术团体发展太快太多,质量就会不高。

出版社也是一个问题。近几年出版社发展的很快。报纸、杂志、小册子、书籍出版的也很多,这是因为大家有这样的要求。书报杂志多了,尤其各种小册子,作为进行通俗知识教育,丰富群众科学文化知识,对扫盲后文化还不高的一些群众来说是有用处的,但其中也有一些通俗读物,在编写中是靠剪刀浆糊剪剪贴贴搞起来的,质量不高。我们对通俗读物所起的作用,要从两方面估计,有些起了好的作用,也有些起了不好的作用。

从这些情况看来,贯彻八字方针是很必要的,尤其从支援农业方面看来是十分重要的。文化事业占用劳动力过多是很不好的。今天我们还没能够提出个关于在多少人口内可以有多少搞文化工作的人的准确比例数,但正在研究中,今后准备提出在相当幅度内的适当比例来。

(二)文化事业中“填平补齐,成龙配套”的问题。

这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剧团方面,就有不能成龙配套的情形,演员多而从事音乐的队伍少;剧团很多而编剧的人少;演员方面旦角多而老生少,丑角本有多种现在不全,也要配套才好。从印刷出版工作来看,也有“成龙配套”问题。我们的印刷力量是很大的,解放后我们的印刷机的制造又多又好,除自用外,国际市场上也很受赞扬,问题是排字工作跟不上,装订工作跟不上。排字方面由于汉字特点,不能用打字方法拣字排字,还只能用手工方法一个个往外镊,也正在研究改用打字机排字方法,现在看起来成绩还不是很好。装订方面是装订机太少,基本靠手工,装订工人数现在占全部出版工人总数的百分之四十,折页、穿眼、钉钉等都还是手工操作,也不合理。今年想要对印刷机基本不生产,多搞装订机的制造,使这方面成龙配套。从文化用品方面看也如此,政协很多委员对这方面是关心的,现在这方面的问题是大量生产的东西还可以基本保证供应,而小量生产的东西,如湖笔、徽墨、宣纸、连史纸,某些颜料等等就不够用。不过需求关系也要弄清楚才好安排。如颜料方面,藤黄已解决,进口了一吨,能用好多年;苏州花青要用江西省的兰靛作原料,而江西省近年搞粮食不搞兰靛了,于是苏州花青就生产不出来,现在布置下去,如生产一吨,也够用好几年;近年来这方面需求的数量之大,旧社会不能相比。如宣纸的需要量较大,仅荣宝斋一家,一年就需要一百吨,有这样大的需要量,一定要想法生产,今年打算布置300吨,又如戏装、道具方面,也有这种情形,我在1960年到陕西省看过一下,有些事情意想不到,今年单是做胡须用的马尾就要五千斤,人发也要几千斤,还有多少千斤犀牛尾等等,这些东西,完全解决还比较困难。藤黄、花青等颜料、笔、墨、宣纸等可以解决。道具、画绢也可解决。文化用品方面需要物资,总起来约有八百多种,我们已开始统计了400多种。有些零星用品,虽然数量都不很大,但都要求有准确的规格,而且一般都不是大路货。这事已经在抓,不过今年怕还好转不了,这也是“成龙配套”的问题。

(三)缩短基本建设战线。

文化事业基本建设需要缩短战线,主要是电影厂的问题,缩短战线是要缩短故事片战线,这里有思想问题要先解决。过去几年,比较重视故事片,而不大重视新闻片。故事片固然好,但是新闻纪录片起的作用并不小。如对于工农业生产情况、生产经验,各行各业动态,国际国内政治活动等等,时间性强,及时拍下来,拍得好,放映起来,所起影响是很大的。过去很多地方对新闻片不够重视。故事片常常用五彩拍,其实用黑白片也可以拍得很好,苏联就有许多好的故事片是黑白片,所以不一定非五彩片不可,倒是许多新闻纪录片应该拍五彩片,象海南岛风光、江南许多山明水秀的风景,拍五彩片更可扩大宣传效果。过去有使用不得当的情形,是应改正的。还有科学教育片也很重要,过去有一些,如心脏直视手术、针灸等,但很不够。科学教育关系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和工农业生产的关系很大。过去在这方面缺乏统一规划,现在想组织一个规划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协会合作,把利用电影来进行科学教育的工作安排一下。当然我们今天的胶片还不很多,但是科学教育片还是应该逐步加强的。以上所说,关于电影制片厂的安排规划,文化部去年已按照上述精神向中央提出报告,准备在基本不靠进口胶片的原则下,在北京、上海两市和华北、华东、东北、西北、中南、西南等每个大区设一两个故事片厂,其余各省市,主要搞新闻纪录片厂。这是因为:第一,现在放映单位还不是那么多,制片多而放映不出来也是浪费;第二,干部力量也不够,编排故事片有编剧、导演和演员等从业人员,这些人培养起来,一时是来不及的,拍电影容易,真正拍出好片子就不容易;第三,胶片生产也还不够,过去靠进口,现在能自制了,但还不能全部供应,现在还须把已建立的胶片原料厂与胶片制造厂都充实起来,还要掌握最新的技术。根据以上几个理由,关于电影的基本建设,起码三年内不宜发展故事片厂。

几年来,剧院、电影院、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书店、文化馆站,也有不小的发展,但也很难说可以满足人民文化生活要求。如何才算满足人民要求,本来也很难计算,但可以说,剧场基本够用了,当然个别地方也存在质量不高,使用不当,用钱多等现象。当前主要问题是,非生产性建筑,五年以内一律不搞。今后如何搞?文化部初步意见,如可以搞文化基本建设时有些地方电影院可以适当搞一些,解决现在片子多而放映不过来的问题。图书馆也要建一些,因为几年来图书馆不够用,尤其现在积极贯彻“二百”方针,为了积极发展科学文化,普遍感到图书馆有必要赶上去。其实,我们的图书馆也并非很少,问题在于分散。公共图书馆、街道图书馆少,而机关、学校,甚至托儿所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使得出版的书籍分散使用,不能一本书充分地提高使用率。机关图书馆本来应多买与本身业务有关的书,但事实上是小说之类的书买得更多,如有一个单位红旗谱就买了十部。这样,使得有些书在某些机关图书馆里长期睡觉,而另外有些地方则没有或不够。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图书馆里副本书太多,如民族文化宫图书馆里,马恩全集、列宁全集等都是每种十部。近来我们动员回收旧书,很多机关发扬协作精神和共产主义风格,把存书拿出来很好。图书馆事业究竟应当怎样搞,也要规划一下,因为它对科学研究有很大关系。例如北京图书馆由于地方不够用,还有200多万册书不能上架。但目前只能缩短战线。

(四)强调切实抓劳逸结合。

劳逸结合问题,在出版部门、电影制片厂、美术部门等都有,但比较严重的是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团体。他们的任务太多,演出太多,开不必要的会也多,演员得不到休息,搞的人很疲劳,影响业务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从业人员的文化、政治学习。例如京剧四团演员,好多人忙得一年也看不上戏,不能够互相观摩,吸收知识,演出的质量就不容易提高。今天我们的戏剧工作者与旧社会绝不相同,旧社会里很多演员,自己看不上戏,那是由于终年挣扎在生活和死亡线上,解放以后,生活普遍提高,文化水平也有所提高,业务水平方面,对剧情的理解和对于剧中人物性格等的体会,都远远不是旧社会时演员能够相比的,但还不够高,同时也还不能够普遍提高,按照今天的要求看还不够。今天要求有更高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如对一个京剧演员要求他能写能画,能欣赏各种电影、音乐、舞蹈、戏剧,从各个方面培养他们。如挤不出时间,就很难谈到进修,甚至影响健康,如演员嗓子保护,过去注意不够好。另外,出版界编辑和业务人员也很辛苦,他们是无名英雄,书出来后是作家的,没有他们的名字。他们很少能够出来参加学术活动、听报告,观看戏剧电影,也很难有时间自己搞写作,这也是劳逸结合不够。今年在这方面要抓一下,劳逸结合同提高质量有关系,因为任何方面提高质量都首先靠人来提高。如果没有时间搞提高,健康又受损失,那么,提高就很成问题。

(五)应当从思想上到措施上十分注意提高质量。

这是指导我们今后如何更好跃进的问题。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最后归结到提高质量。八字方针所以是积极的方针,就在于它是经过调整、巩固、充实达到提高,把一切文化事业从原来的水平提到新的更高的水平,并在新的水平上继续跃进,这就是波浪式地前进,一浪高过一浪。从整个看,从全程看是大跃进。这是首先在思想上要认识,要明确的。三年多来,有些同志由于大跃进的胜利,思想上偏重于数量方面跃进,以为数量多就好,把质量放松了,虽非全都如此,但相当普遍。文化部作为领导机构来说,我们对质量方面也注意的不够,也有责任。如过去在一时期内搞献礼、放卫星,我们常向下面查问数字,从数量方面注意的多,而检查质量不够,也起了不好影响。多快好省本来是联结一体的,四者不能偏废,只求多是不行的。尤其文化工作是思想战线工作,如果质量不好,数量多了反而贻害无穷。譬如质量上坏到有毛病、有毒素的地步,如宣传了修正主义、资产阶级思想,甚至封建思想,这样东西多了,反而不如少些的好。因为这些坏东西可以影响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斗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时时刻刻注意提高质量,应作为文化工作很主要的一条守则。无论戏剧、电影、美术、出版等等,都要求有好的质量,首先是政治质量,其次是艺术质量,都很重要。因为政治质量不好会出政治问题,艺术质量不好会影响宣传效果。一部戏剧、一部电影,尽管用意很好,但艺术性不足,使人不爱看,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不能起一定效果,那也就算不得好戏,好片子。总起来说,要紧的是提高质量,八字方针归结到提高质量,对此应该有明确的认识。

从以上五个方面努力,积极贯彻八字方针,就真正能够为今后继续跃进,为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为争取实现更大更好的跃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更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方针

这是当前文化工作的中心问题。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贯彻了这一方针,才取得了上述的伟大成绩。但是,还贯彻得不够,需要进一步努力。目前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中还存在着的问题:

(一)政治与艺术界线问题。从思想认识上讲,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政治与学术界线问题。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作品应该是政治第一,艺术第二。文化工作,首先应该注意政治思想。一切文化艺术工作都是为政治服务,一本书一篇作品它总要表示赞成谁,反对谁。但是政治第一并不是政治能代替一切。政治思想主题,必须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来,不能只用政治口号。很多作品过分强调政治而忽视了艺术,不能实现政治一致性与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偏重在政治的一致性,把为政治服务狭隘化了,不晓得文化艺术服务的道路是非常广阔的。只要不违反六项标准,工作领域是很广阔的。重大的题材要写,如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但也不仅仅只反映这些方面,艺术家也可以通过一些小的题材的创作,起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作用。有的作家写家庭生活来歌颂社会主义,也起到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作用。文艺报上最近有一篇社论谈到这个问题。有人对绘画的看法出现了怪论,以为只有画人物,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画山水、花鸟就不能为政治服务。画山水、花鸟的人就不心服。其实画一个虾、蟹,使人看了以后感到愉快,有利于工作,岂不是对社会主义有好处吗!?又如看京剧群英会,可以晓得古代封建统治阶级怎样进行政治斗争,可使人聪明,开人眼界。强调文化工作为政治服务,这当然是对的,但是文化艺术有给人们以知识和娱乐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只要不是向党、向社会主义进攻,创作的道路是广阔的。有人说,演剧只能演现代的题材,未免过偏。戏曲工作方面,近年来一般是创作现代戏和新编历史戏较多,伹对整理加工传统剧目则不够重视;在上演剧目中,轻松愉快的喜剧较少,在新编的历史剧中,有把历史人物现代化的偏向。对改编传统剧、新编历史剧和现代题材剧应当并举。我们应该运用各种题材,各种剧种,达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目的。

政治问题与艺术问题、学术问题必须严格区别。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但不能混为一谈。笼统地把艺术问题、学术问题、技术问题都提高到世界观问题,其至于提高到政治问题,是不对的。

(二)对待遗产问题。古为今用、厚今薄古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没有按照毛主席说的要研究现状也要研究历史,学习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然后分析解决今日革命问题。只研究现状,不研究历史是不行的。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应该继承历史文化中以及外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共产主义文化,是丰富美好的文化。把历史文化割断了,是不能建立新的文化的。我们已经指定中华书局专搞中国文化遗产,商务印书馆专搞外国遗产。我们批判黑格尔、马尔萨斯必须要读读他们的作品。

(三)工作方法问题。最基本方法是群众路线。常常有些误解,认为有了群众路线不要个人的努力,把个人努力说成是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思想。须知集体是政治态度,集体是建立在个人努力之上,没有个人的努力就没有集体的力量。当然,并不能违反集体利益来搞个人利益,在文化工作中常常产生个人的作用问题。在集体中不可能每个人的水平都一样,常常会出现名演员、名画家、名作家,由于他们接受了别人的经验,表现了杰出的才能。他们对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不但不应该反对,而且应该给以鼓励。有些地方对专家的作用估计得很小,这个问题要解决。

文化部门正在针对这些情况制定一些措施,以保证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方针,反对简单粗暴的态度。

四、关于调查研究

党中央提出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纠正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确是针对时弊。我们在工作中对情况掌握不够,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变化也大,工作的战线很长。情况不明,就产生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解决的办法,最主要的一条是各级干部应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摸情况,不要情况不明就下命令。要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反复多次,才能掌握规律,做好工作。这里举个例子,如图书供应紧张的问题,由于上半年纸张紧张。其实纸的生产不少,年年都有增加。过去新闻纸年产30多万吨,现在已到100多万吨。但用于印书的不多,去年约为26万吨,占纸的生产量的14%。因工业方面用得很多,如水泥袋就要用纸。报纸、杂志、课本、书籍四大项再分配,所分配到的数目就不多了。所以在书籍报刊发行方面要大量压缩。经过调查发现发行也有不合理的情况。如马恩全集发行到县里,用途就不大,就有积存情况。现在我们还采用旧书收回办法,也很受欢迎。总之,经过调查后,了解到书籍固然紧张,伹经过改进办法,是可以克服的。在调查中,了解到什么书需要最多呢?首先是革命回忆录,著名的文艺小说,科技书籍次之。我们就把纸张等原料用在刀刃上,问题就会解决。此次我在文化部所属单位物资清查工作中,发现有些单位库存物资潜力很大。如钢材有800多吨,有一个剧团的钉子有几千斤。有的出版社存的纸张不少,原来是宽打窄用。现在拿出来合理分配使用,就可以减少一些紧张。由此可以证明任何工作必须调查研究,才能解决问题,光凭汇报,好像是束手无策,只有大兴调查研究,才可以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

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克服工作作风中的缺点,是改进文化工作的关键。我们大力贯彻八字方针,文化艺术工作,经过二、三年的努力,一定可以出现再一次的大跃进。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