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80-3-15 作者:胡乔木
胡乔木有两个难题要解决一下。现在的稿子没有涉及。
一个是为什么发生“文化大革命”。说“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不难,但是必须答复为什么发生这个错误的问题。不答复这个问题,决议就失掉价值。一个郑重的马列主义政党,就得对这个问题有个科学的分析。
另一个是,毛泽东思想的实质是什么。我们讲坚持毛泽东思想,是讲坚持什么。许多同志希望中央列出几条来。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但它与马列主义的已有的论点相比较又有所不同,有所发展。不能只说坚持武装斗争为主,农村包围城市,这些只适用于过去。还要讲适用于现在的,特别要讲适用于现在的。这个问题在这个文件中一定要答复。不答复这个问题,坚持毛泽东思想这个口号就没有力量。
为什么会发生“文化大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一些错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对阶级斗争的认识和估计犯了错误。长期的阶级斗争在党内形成一种思想倾向,认为抓阶级斗争是党的最重要的工作。这种情况虽然有个人的因素,但不仅仅是个人的因素。八大虽然通过了关于分析阶级斗争形势的决议,但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出现了前后两种不同的估计,一方面说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另一方面在后面又讲阶级斗争还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九五七年二月间对社会形势是一种估计,到了五、六月间又提出另一种估计。反右斗争以后,虽然说了要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面去,但只是说了一下,很快就不说了。五八年还不大讲阶级斗争,讲两个剥削阶级和插红旗、拔白旗,主要还是指的知识分子。到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就大讲党内的阶级斗争。到八届十中全会就讲得更厉害了。长期阶级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党,在转到建设的轨道上来的时候,没有转成功。
同时,与此相联系的,是把政治的作用估计到不适当的程度,说政治统帅一切。既然政治统帅一切,而阶级斗争又继续存在,继续发展,结果就变成阶级斗争统帅一切。实际上建设是不能光靠政治就能搞成功的。又红又专在一九五八年讲了讲,后来就不讲了。这种情况,多少可以说是一种习惯势力在起作用。同时,也反映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以后,同人民的联系减弱了。实现建设的重大任务,是人民的愿望,人民的需要,但是没有在党中央的领导思想上得到充分的反映。否则阶级斗争代替一切的那种口号很难提出来。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人民要求生产不断发展,生活不断改善。拿现在的话来说,人民要求不要折腾。拿老话来说,要求安居乐业。但是,这个要求没有在党的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反映。相反的,把国内阶级斗争仍然存在的一些现象夸大了,比方说有些地主还保存着变天账,当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的时候,某些地主富农有些活动,等等,把这些个别现象作为估计国内形势的最基本的根据。对有些干部有些贪污,另一些干部对农村生产中遇到的困难采取了一些对策,比方搞点副业,都认为是资本主义复辟。这不能算是阶级斗争,而是对阶级斗争残余矛盾的夸大。贪污也许还可以算,但是把商业、运输业等一些正当的活动都变成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就只能算是无中生有了。
在国际方面也有这种因素。反霸权主义斗争是正确的,但是,范围也扩大化了,表现在“九评”中。这转而又影响了国内的斗争,并且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国内的因素还有一个,即国家民主化进程的中断。从制定第一个宪法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的作用,开始还明显一些。以后,人大、司法机关等等,慢慢就不起作用了,司法部经过多次批判甚至被取消了。
在党内生活方面,毛泽东同志个人的威信过分突出,这有好些标志。粗一点讲,庐山会议是一个重要标志。林彪上台以后掌握军队,首先在军队范围内搞个人崇拜,提出来一系列口号,搞了一套办法。这对“文化大革命”起了准备的作用。林彪这样搞,加上提出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口号,又把影响扩大到军队以外了。
国家本身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尽管革命成功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了,但是还来不及把落后的东西统统铲除掉。
在文化、教育、知识分子(主要的是文化)等方面长期以来的偏向,对“文化大革命”的准备,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海瑞罢官》的批判不会搞得起来。在全国范围内,由党中央亲自发动批一个剧本,搞得规模那样大,这在国际上是没有先例的。这也受到斯大林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由日丹诺夫出面,批了好些作品,但是都没有像中国那样搞成大运动。解放以来,批《武训传》,批《红楼梦》研究,批胡风。到六十年代,文艺上批《李慧娘》、《谢瑶环》,哲学上批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异议,批“合二而一”,等等,应该说是不正常的。如果当作一种学术文化上的争论,这不成问题。就是当作普通的党内的思想争论也可以。问题是这种批判带有特殊的政治色彩,简直使人民不知道党的工作中心究竟在哪里。“文化大革命”是同这样一些特殊的趋势分不开的。非这样办不可,而且全党都非这样办不可。《清宫秘史》的批判没有能开展,所以到“文化大革命”来补课。在这个背景下,为什么对《海瑞罢官》的批判会成为这么大的斗争的导火线,就容易了解了。
这些解释可能还不周全,但是可以提供一种思路。
毛泽东思想需要先从理论上讲。比方说,可以从《实践论》的贡献讲起。一篇《实践论》,实际上不仅仅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一篇文章,而是自觉地有系统地开创了党的思想传统。我们现在还在讲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等等,就表明了这个事实。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方面,来说明它的地位,它的价值怎样。
群众路线,也可以当作一个理论问题来考察。
三大改造,当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这里首先就有革命与建设的关系问题。现在国外还有些同情“文化大革命”、对它表示惋惜的人,其中有一个因素,就是认为“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继续保持了革命的势头,革命的劲头。这个问题需要比较深入的分析。
自力更生为主。恐怕除了很小的国家以外,哪一个国家都不可离开自力更生为主,否则这个国家就要处于附属地位。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毛泽东首先强调了这一点。我们现在还需要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因为对今后还有很大的作用。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一定要争取外援,但不能盲目地依赖外援。
两条腿走路。不一定用这个名词,可以把长期以来的经验整理一下。这是先进的、落后或比较落后的技术同时并存,那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不这样办。美国今天还有比较落后的工厂,日本、西德都有。我们可以看看是否有别的国家提出来过。
还有两类社会矛盾。
还有反对大民族主义。
还有一个反对大国主义,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问题。我们的对外政策方面,尽管有些曲折,但全世界都承认我们确实作出了一些非常难得的榜样,是过去历史上没有过的。我们对非洲国家援助的精神、方法,不但当地人民,而且政府都是称赞的。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毛泽东提出了一些思想,没有完全解决,现在要继续解决。这不是中国一国的问题,有国际性,第三世界也没有解决。我们不要讲毛泽东提的哪些适用于国外,这个没有意思,我们不讲,我们只讲我们自己的。
究竟有哪些发展?提出这一些作为参考,要筛选一下。要做到少而精,讲出来要是颠扑不破的。要多研究一下。先把框框想起来。至于题目之下如何表述,以后再考虑。可以把思想放开一些。
以上两个问题,思想上要弄得很清楚,不只是写《决议》,而且向群众作思想工作,也要讲清楚。
来源:《胡乔木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