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刘少奇在湖北的讲话

日期:1964-8-7 作者:刘少奇

刘少奇

(一九六四年八月七日,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在座)

最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工作会议上没有详细讲。几年以前我提出过这个问题,现在试验的地方还不多,经验没有总结。我感到,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每一个省、每一个大中城市现在要着手试验,以便取得经验,能够在五年以后初步做出总结,那时再扩大试验;十年以后再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我感到这个工作不能再推迟了。现在还不着手在各省、各大中城市进行试验,就迟了。

我讲的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有—部分是结合的,既是劳动制度又是教育制度。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结合起来,就是在农村中办半农半读的学校,在工厂或在中等技术学校里办半工半读的学校。在农村中办的,农忙种地,农闲读书,大约种半年地,读半年书。在南方,也可以读四个月到五个月的书,种七、八个月的地。在工厂中,可以是一个星期做工,一个星期读书,或两个星期做工,两个星期读书;也可以读半天书,做半天工。这样的半农半读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既是劳动制度也是学校制度。要把这种制度看成是正规的劳动制度,正规的教育制度,正规的学校制度,不能把它看成是不正规的。

工厂里面读半天书,做半天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就搞过一年。我曾经想到法国勤工俭学,为了学一点做工的本事,在保定留法预备班上午上四点钟课,下午做四点钟工,晚上自习两小时。上课只学两门,一门法文,一门机械学。现在清华大学的副校长刘仙洲,就是当时教我们机械学的。有一个不大的小车间,有打铁、翻砂、模样、车床、钻床、钳工,有一个技术员和两个技术工人指导,一班六、七十个学生,还赚了钱!我们不要他的工资,而且交学费,吃自己的饭。一九五八年我在天津讲过一次,那时他们热情很高,一讲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百多个工厂,各种各样的都有,这几年没有人管,让它自生自灭,大部分垮台了。这次我到天津去,还剩下七个工厂,办到现在,招初中毕业生,学中等技术学校的课程,已经有两千个毕业生。照他们说,这样毕业的学生很好,能文能武,既能体力劳动又能脑力劳动,没有知识分子的架子。毕业生大部当工人,有的在科室里工作,有二十几个当了技术员,还有几十个人在研究机关工作,还有几个人烧锅炉。原来工厂嫌烧锅炉烧得不好,一时热气太多,一时热气太少,影响生产,他们几个学生就自己去烧,他们一烧就很稳定。

就当前来讲,我看,只有执行这种学校制度,才能普及教育。执行这种学校制度普及教育,国家负担得起,家庭也能够负担得起。否则,都负担不起。照现在这种学校制度,我们国家的教育能不能普及呢?我看不能。不晓得你们这里适龄儿童入学的有多少?(王任重答:百分之五、六十。)那还是好的咧!我在山东问他们,他们那里不到百分之四十九,在一半以下。江苏多一些,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农村中适龄儿童入学的不到百分之五十,不能入学的绝大部分是贫农、下中农的子女。现在还在大量产生文盲咧!如果要普及教育,他们要不要入学呢?而且入了学还不行,入了初小要进高小,入了高小要进中学,入了初中呢?更想升学,多数人越读书越想升学。可是,照现在这样办学极不能普及教育,国家负担不起,家庭也负担不起。不知今天在坐的情况怎么样?假若你们家里有四、五个小孩升学,有的上小学,有的上初中,有的进高中,有的上大学,而你们是高级干部,不好请国家补助,都需要你们自己负担,我看你们家里也会感到很紧张,也会发生困难的。一般的工作人员有四、五个小孩要入学,负担不起。工人家庭负担不起,农民家庭负担不起,国家也负担不起,国家补助不起嘛!所以,照目前的教育制度不能普及教育是肯定了。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搞了十多年了,到现在普及教育根本没有希望,我心里感到不好过。(王任重插话:一个教育问题,一个治病问题。贫农、下中农治病负担不起,是一个大问题。)治病,要医生下乡,得要有一点钱。不能普及教育,这是我们的责任。想什么办法能普及教育,而国家又负担得起,家庭又负担得起呢?就是想这个办法:半农半读,半工半读,让小孩子基本上能够自己弄到饭吃,国家补助一点,家庭补助一点。用这个办法,有普及教育的希望。小孩子要求升学的这个愿望,我们认为是正当的。他要求多读一点书,这为什么不好?为什么说不正当?当然,也有不好的想法,要求多读一点书,免除体力劳动,当专家,等等。不让他当专家嘛,你一开始就要他们参加体力劳动嘛!要求升学是正当的,我们应当设法满足他们的这个要求。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是我们国家的责任,我们政府领导人的责任。城市青年要下乡,如果下乡种地,还有书读,还可以升学的话,那阻力就小得多。知识青年下乡,种半年地,读半年书,种七个月的地,读五个月的书。初中学生下去,读中等技术学校的课程,四年毕业。城市没有这么个学校升学,乡下又种地又升学,恐怕有很多人是愿意下乡的。我这回在天津讲了一下,他们那儿工厂准备今年暑假再招初中毕业生。他们办了五年了,已经毕业那么多学生了,名誉在城市搞好了。原来垮了那么多学校,名誉不好,工厂里也不赞成,教员、校长也不大赞成,让它自生自灭。但是还是有七个工厂坚持下来了。今年高中准备招九千学生,报考的只有八千多。而半工半读学校准备招三千学生,报名的也有八千。这种学校的名誉比高中的名誉好。(王任重插话:这还得劳动部门批准。)劳动部门没有什么批准不批准的问题!就是两个人顶一个工人,顶一个学徒,在劳动制度之内,在学校制度之内。与其招收工人不如招收这种人,比招收工人好得多。现在是思想通不通的问题,我就要批评这一点。劳动制度也不批准,教育制度也不批准,只有你那个是正规的?这个就不正规?岂有此理!这是反社会主义,反共产主义嘛,这是资产阶级的观点嘛。现在全日制的学校还不能缩小,也不能不办,因为半工半读的学校还没有办起来,不能代替它们。教育经费也不能减少,但是,以后不能增加了。大学、中学、小学教育经费一律不增加。国家预算每年要增加一点教育经费,增加的教育经费不办别的,就办这种半农半读、半工半读的学校。这样可能逐步普及教育。

这是从当前讲的,从长远来说呢,可以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天津已经有两千多半工半读的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是四年毕业的,上海工业业余大学今年有八百多学生要毕业,这是五年毕业的(招的是高中毕业生,以及有五年以上工龄、读过初中、高中的老工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有成绩的,江苏、广东的农业中学也是有成绩的。还有的地方办了农业中学,也有的办了工业中学。这些学生,既学了文化,又学了生产技术,既能当工人当农民,又能在科室里面、在研究机关工作,也能当技术员。我在天津,叫他们把两千多毕业生再去了解一下。我觉得,这种半工半读出来的、有中等技术学校毕业水平的学生,已经是一种新的人,是新社会里面教育出来的新的人。这种人跟我们不—样,跟你们不一样,跟现在的工也不一样,跟现在的农民也不一样,跟现在的知识分子也不一样,他们没有那种知识分子的架子了。现在从全日制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一般的是表现不大好的,多数人大约是这样:初中毕业看不起农民,高中毕业看不起工人,大学毕业恐怕连你们、我们都看不起了。他们认为,参加体力劳动,当工人,当农民,这是一种浪费;他们是高贵的。我看这样一种观点是道道地地的资产阶级观点。社会主义时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要消灭三个差别,第一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第二是工人和农民的差别,第三是城市和乡村的差别,而消灭这三个差别,最主要的是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这一条最困难,又最要紧。必须在社会主义时期,消灭了这三个差别,和基本上消灭了这三个差别,才能进入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时期不能消灭这三个差别。就不能进入共产主义,这是肯定的,是无可怀疑的。当然,进入共产主义,不仅仅要消灭这三个差别,还要有经济上的发展,技术上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道德水平的提高,觉悟水平的提高,要打下物质技术基础。而消灭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就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马克思讲共产主义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头一个提到人的全面发展。什么叫人的全面发展呢?第一条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全面发展,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如果脑力劳动者只搞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者只搞体力劳动,那还有什么人的全面发展呢?

在社会主义时期,不要以为这三个差别是和和平平地、很顺利地消灭的。这三个差别的消灭过程,将是严重的斗争过程。不是和平的,不是顺利的,要经过斗争。所以要进行斗争,就是因为有的人坚决反对消灭这三个差别,坚决保存脑力劳动的特权,保存城市的特权。反对消灭这三个差别,阻碍消灭这三个差别,就是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主义,这是资产阶级的观点,这也是阶级斗争、两条道路的斗争。这是阶级斗争、两条道路的斗争在教育制度上、劳动制度上以及在消灭三个差别问题上的反映。刚才说劳动部门反对,要把这个大帽子加上去。校长也反对,教育厅也反对,工厂厂长也反对,工业局也反对。当然,现在是认识问题,但是有许多人就是要保存脑力劳动的特权,保存知识分子的架子,不愿下乡,愿意呆在城市。为什么呆在城市呢?这实际上就是说城市和农村有差别,而且有特权,要保存城市的特权。一听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要搞五年,报名的人就少了,我看这不行。现在旧知识分子也是反对消灭这三个差别的。但是,我们应该了解,旧知识分子反对是没有力量的。他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讲话没有人听,而这些人又越来越少。问题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现在着手试验,十年后可以推广;如果我们不着手试验,二十年、三十年也不能推广。如果再等三十年,那我们国家革命胜利就是四十五年了。四十五年之后,大批的新知识分子出来了,他们阻碍这三种差别的消灭,反对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他们的力量就会很大。所以,现在不着手试验,将来阻力越来越大。你们相信不相信?大体上会和今天苏联的情况差不多。(王任重:那时都是他们当权了。)他们当权了。苏联现在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就很困难。有鉴于苏联的这种情况,所以我们不要走苏联那条道路。所以我今天讲,如果现在我们不着手搞试验、取得经验,就迟了。现在着手试验还不迟。五年初步总结,十年后推广,再过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大批半工半读的知识分子起来了,那时旧知识分子的势力就小了。因此,我主张每一个省、每一个大中城市现在就着手试验,试验时不要搞多,一下铺开,将来又大批垮台。不要搞得太多,但也不是搞一个,要多搞几个,准备有些会失败。这是新事情,有几个办得好的,我们就会取得经验,四、五年以后可以初步总结,扩大试验,人民群众中间的观点也可以起变化。天津就是这样,初中学生不愿意考高中,愿意进半工半读学校,高中招九千学生,报名的只有八千;而这种学校呢,招收三千,报名的也是八千。这就是人们思想变了嘛。

用什么方法办?在农村里面是不是可以这样:初小可以多办一些全日制的学校,少办一些半农半读的学校。到高小,就要办半农半读的。初小学生只有七、八岁,很调皮,不会劳动,入全日制学校,老师管起来还好一些,贫农、下中农的子女也上得起。高小学生,十岁多了,贫农、下中农家里就要靠他们劳动,要他们放牛、种地、搞辅助劳动,包括家务劳动在内,所以要半农半读。他们可以回家生产,学校不要准备生产资料。这样的学校,大概是一个大队办一个,或者附近几个大队联合起来办一个。贫农、下中农讲,初小可以多办点全日制的,高小应该半农半读,初中半农半读。办了小学,还要办初中,仅仅办初级农业技术学校还不够,还要办中等农业技术学校。初中要办成初级农业技术学校,把中等农业技术的课程简化一点,土壤学、栽培学、兽医等等,都要学一点。教学内容各省不一样,各地也不一样,北方种麦子,南方种稻子,北方有苹果、枣子,南方有荔枝、香蕉,北方有山羊、绵羊……。中等农业技术学校,四年毕业或四年半毕业。办到毕业继续办农业大学。不能一个大队办一个,可以一个县、一个区、一个公社来办,或者国营农场办。这种半农半读学校,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农忙种地,农闲读书;晴天种地,雨天读书。家离得远的,半年种地,半年读书。不要普通学校那一套规章制度,什么寒假、暑假;一个月不要四个礼拜天,可以照老样子,初一、十五放假,节日(如三八节、儿童节、国庆节)也可以不放假或少放假。打破这个老规矩,在农村比较容易办一些。国营农场也可以办中等技术学校,可以叫农场工人回家去生产,用两个学生顶一个工人。农忙种地,农闲读书。两个学生顶一个工人,农场是愿意干的。当然,也要有少数的常年工人。毕业生可以留在农场里。在上了中等技术学校以后,再进农业大学。大学就要分科了,大多数要学技术,少数学马列主义、学经济学、学文字。大中城市有一些工厂可以办中等技术学校,半工半读,上中等技术学校的课程,四年或四年半毕业。有的工厂也可以把现在的技工学校改为半工半读的中等技术学校,也是四年或四年半毕业;也可以把过去停办的中等技术学校改为半工半读的中等技术学校,一律招收初中毕业生,不要招高小毕业生(因为初中毕业生有多的)。不过,在工业中要注意,各行各业要有计划,那些偏僻的行业不要招的太多,以免出来不好分配工作,工厂用不了,国家分配不了。大体上要搞最普通的机械制造、电工、化学工业、土木建筑等几类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到处有人要。而这种毕业生,不论是农村毕业的,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工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国家都要分配。开始一、两批,工厂自己就要,工厂用不了的,国家包下来。只包大学毕业生,包全日制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甚至包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和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就是对这种学校的毕业生不包,这真是岂有此理!这样的学生最容易包,既能当工人,又能当农民;既能搞脑力劳动,又能搞体力劳动,这种学生是最容易分配的。工业要注意—下行业,现在还不怕,现在不论那个行业都处于开始办几个进行试验的时期,总不会满足需要的。

是不是可以这样设想:再过五十年到一百年,武汉市的工人百分之八十都是这种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普通工人。大概五十年后,现在的青年工人就都不在了,每年补充一部分新工人,这些新工人,都是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可以设想,全国再过五十年到一百年,工人阶级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是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农民有半数是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这些人,可以进一步上大学,多数人学他们的专业,少数人学政治,学经济,学马列主义,学党的工作,学文学艺术。中等技术学校毕业,再进大学就容易了。只要他们有这个要求,也可以进一步办半工半读的大学。就在工厂里办,就在农场里办。将来人多了,一个大队有一半农民是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那个大队,那个公社就可以办大学,还是半农半读,半年种地,半年读书,充分满足他们升学的要求,读到大学毕业。我国人口有这么多,劳动力也够了。他们升学,国家不要负担,家庭不要负担,他自己负担自己,为什么这样的升学要求不能满足呢?这些人,既能脑力劳动,又能体力劳动,他们可以当小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厂长、党委书记、市长、县长等等,最好都不完全脱离生产,都是半天做工,半天坐办公室。小组长可以完全脱离生产,工段长劳动七个钟头,车间主任劳动六个钟头,大厂的厂长四个钟头办公,四个钟头劳动。只要参加了生产,思想问题解决了,不通的事情就通了,麻烦的事情就没有了。如果这样,再过五十年、一百年,我们工人阶级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是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一部分是大学毕业的,农民有半数以上是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有一些是初级技术学校毕业的,甚至是大学毕业的,到那时候,我们中国的情况就和现在苏联的情况大不相同了,消灭三个差别的阻力就小得多了。如果不这样办,我看阻力越来越大,将来就是你们的子女和我们的子女他们来反对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你们说他们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那他们问你们:为什么把我们培养成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呀!他们就要骂我们,说我们教育得不好。责任还得我们负。就世界观来讲,他们还是资产阶级的,但是,他们决不承认他们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然他们有不少的人加入了共产党,或者是党的负责人,或者当了厂长的,他们来反对,那就是很大的阻力。如果我们办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学校,将来这些人多了,而且在科室里的、当校长的、当厂长的、当党委书记的、当市委书记的大部分是这些人,那时象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那些完全靠脑力劳动生活的人,说话就没有力量了。我们可以设想,将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是个什么样子。马克思说过,列宁也说过,共产主义社会体力劳动每人只要四、五个钟头就够了,不需要八个钟头,那么其余的时间干什么呢?现在,报纸上在讨论业余八小时怎么过,到那时,业余时间不止八小时了,工作、劳动四、五时,睡觉八小时,还有十多个小时怎么过?玩呀,跳舞呀,打牌呀,那不得了,要打架,要打得一塌糊涂的。到那个时候,势必很多人要求学习、读书,或者坐办公室,或者教书,或者当演员,或者画画,或者唱戏,或者写小说……,都是业余劳动,而不再是那种专业画家、专业演员、专业歌唱家、专业作家。专业的研究人员也没有了,因为许多的工人、农民都可以做研究工作,所有的工厂、农村都可以办研究室,工作四、五小时后都可以到研究机关里去研究。要突破某种紧急的、关系重大的研究课题时,可以调一部分人,免除体力劳动,搞一年、两年、几个月,把研究课题完成。那叫作“临时工”,因为他是业余的。那时候所有的人全都要参加四、五小时体力劳动,都不能免的,只有特殊情况才能免。马克思说过,将来的儿童,九岁以后搞两小时体力劳动,十三岁以后搞四小时体力劳动。如果九岁、十三岁都要参加几小时体力劳动,那就是我讲的这种半工半读的学校。我所设想的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符合马克思的话。列宁也讲了,十月革命后要进行综合技术教育。什么叫综合技术教育?第一个综合,就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综合,并不是各行各业的综合,不是既学了电机,又学化工,还学农业。各行各业都综合,那不可能,将来也不可能。我想,列宁讲的也是这种又劳动又读书,半工半读的学校。

苏联现在的教育制度和我们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是不好的,是不符合马克思和列宁所讲的那种教育制度的。我们的教育制度是资产阶级遗留下来的,有的还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苏联有一些教育制度还是沙皇时候留下来的。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必须加以改革。现在的全日制学校,小学、中学、大学还是必要的,不能不办,但是,可以不再增加,或者某些方面还可以缩小,改一改。半农半读、半工半读的学校可以办,在农村中可以多办一些,城市不能办得太多,要试办,不要大办,以后可以大办。要总结过去办农业中学的经验,光办农业中学还不行,还要办中等农业技术学校。十年以后不论农村、城市都可以推广开来大办,二十年、三十年以后,相当一部分人的抵触情绪会缩小。到那时,半农半读、半工半读将成为主要的教育制度,而现在的全日制的小学、中学、大学,将会逐步被代替。现在办半农半读、半工半读的阻力很大,人们思想不通,也没有经验,有一些经验又没有很好总结起来。教育部,教育厅不那么赞成,校长、教员也不那么赞成,工厂、车间主任也不赞成,工业部,工业局也不赞成,劳动部门也不赞成,总而言之,阻力很多。而阻碍的是什么事物呢?就是反对大学和中等学校改革教育制度,实际上就是反对消灭三个差别,头一个是反对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为了减少阻力,除了说清道理以外,我主张还应该增办一种高级师范和中级师范学校,专门培养这方面的教员。而这种高级师范和中级师范,他们就是半农半读、半工半读的,学生也要种地,他们也要做工。恐怕高级的是要办农业大学的。搞一个国营农场办个农业大学,半年读书,半年种地。搞两个国营农场办中级农业师范,准备培养初级技术学校的教员,将来他们可以当校长。工业方面,也可以办这样的师范学校,搞两个中等技术学校,或两个大学改成师范学校,或将一些技工学校改成师范学校。他们将来也不完全教书,可以半农半教、半工半教。他们是从这种学校里出来的,他们的思想就比较通,而且有经验。现在有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毕业的、上海业余工业大学毕业的。天津中等工业技术学校毕业出来的,就要从他们当中调出人来当教员。他们当教员,跟我们现在的教员不一样。这个,江西有经验了,上海有经验了,天津有经验了,有工业的,有农业的。要叫他们当教员,而且可以调他们到教育局、教育厅、教育部来管这个事。至于办上述师范学校这件事,我看现在教育局不高兴办,教育厅也不那么高兴办,工业厅也不那么高兴办,我主张不要他们办,另外设立机构管这个事,管这种学校,管这种工厂。你不高兴,你不要当厂长,换一个厂长,让上海业余工业大学毕业的学生去当厂长。管理农场的人不愿办,就让江西劳动大学的人来当场长、当党委书记。对这些人,要有专门的机构来领导他们,—方面对他们作了安排,一方面又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有地方解决。你们武汉市是不是搞一个专门机构来搞?要现在的教育局、工业局、劳动局搞,他们搞不好。他们连现在的全日制中学都管不了,忙得要命,问题多得很,势必把这个事情挤掉了,挤得没有了。不如搞那么几个人(不要人多了),吃了饭不做别的事,专做这件事。还可以叫这些人去参加点体力劳动。

此外,还有工厂里的非生产人员,科室人员,包括厂长、党委书记,还有县里、市里机关的工作人员,所有的非生产人员现在是不是一律要参加体力劳动,参加生产,而且实行那个“三替一顶”,就是:两个人顶一个工人或三个人顶一个工人。这个要看情况:小组长就不要顶,可以人体上不脱离生产;车间主任可以不止参加四小时,而且参加六小时;厂长参加四小时,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生产劳动的,可以个别批准,其余一律参加。中央批了山西省昔阳县参加劳动成为风尚的文件,县、区、社队干部都要参加劳动。市里各种机关坐办公室的干部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去参加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劳动?参加半天,两个人顶一个工人,或三个人顶一个工人,半天坐办公室就够了。只要能够这样去参加生产,我看工厂的临时事、麻烦事就少了。为什么要坐八小时办公室呢?不需要。现在非生产人员怎么减也减不下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难到一定要从我们的下一代开始吗?半工半读只是从小孩开始吗?为什么这一代就不能开始,带好一个头?如果我们这一代不开始,不带好这个头,我们的子女也不干,他们也要坐办公室。照我们的样子做了。带好这个头,在我们这—代就开始,坐办公室的人半天生产,将来消灭三个差别。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的阻力就小了。是不是可以呢?你们讲起来困难多得很罗,劳动部也有问题,说劳动力太多了,横直你是劳动力,已经领了工资了嘛!不参加生产,会议太多,报表太多,你自己去参加生产,报表就少了。我看是可以的。北京机关常常这样,比如,这次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要学习半个月,半天学习半天办公,既然可以半天学习,半天工作,为什么不可以半天劳动半天办公?我看是可以的。事情只有那么多。有一些人坐在办公室里没有事情做,在那里看报纸,打扑克,写打油诗。没有事情做,他们思想反而发生不好的变化,紧张一点,半天劳动,半天办公,他就没有时间打扑克了,报纸只有八小时以后再看了。当然,年老体弱和有病的,经过批准,不要他搞,其余一律参加生产劳动,行不行?这也是一个斗争。这个斗争的意义很大,这也是挖修正主义的根子。公社干部、大队干部、支部书记参加劳动的意义那么大,工厂就不是这样吗?县、市机关就不是这样吗?北京机关就不是这样吗?第一个“十条”讲了,首先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在群众中出现。如果我们现在不带好头,将来阻力很大。中央机关可以半天办公、半天做工,还有一些也可以半天办公半天读书,许多机关都可以办半工半读的中等技术学校,办大学。

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是结合的,既是劳动制度,又是教育制度。从当前看,既能多办学校,又希望普及教育,又能减轻国家负担和家庭负担;从长远看,能够培养新的人,培养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我相信,如果我们的工人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是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农民有半数是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还有一部分是初级技术学校毕业的,那时官僚主义就搞不成了。你搞官僚主义,就不要你当厂长,让我来当,哪一个也可以当厂长。不要他当厂长,他也能做工,因为他原来是半工半读的,做工做习惯了的,他们跟我们这些人不一样,只晓得革命,只晓得打仗,不革命就没有事做,不会种地,不会做工。叫他们回到生产里面去是容易的,他们可以当厂长,可以当党委书记,可以当部长,可以当市长;不当厂长,不当部长,不当市长,回到生产里面去也没有困难。我们现在这些人,不会做工,不会种地,我看,也没有大困难,学习一下就行了嘛!列宁讲苏联为什么还有官僚主义,说了一些原因,其中有这么一条,这一条最重要,就是劳动人民文化水平不高。如果我们工人阶级有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的人达到中等技术学校毕业以上的水平,农民有百分之五十达到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水平,那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就相当高了,官僚主义就比较难搞了。那时一点官僚主义没有也不可能,恐怕还是会有的,但官僚主义难搞了,反官僚主义也容易了。

还有一种劳动制度,就是亦工亦农制度。现在我们农村里面有一些季节性的工厂和农村的一些什么站。季节性的工厂就是榨油厂、碾米厂,面粉厂,造纸厂、糖厂等。只有一个季节、两个季节的工作,半年做工,半年种地,农忙时少数人留下来看厂。农村那些什么站,如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拖拉机站、排灌站等等,也不要搞固定工人,要搞亦农亦工,要他种点地,又要他搞这个事。将来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毕业的人搞这些站,既是农民,又是职工。现在我们国家人口多,农村有剩余劳动力。利用这些剩余劳动力,对国家有利。一年当中东北整整休息半年,华北休息至少四、五个月,你们这里大约四个月,也是比较闲的,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

城市里面有些工厂可以搬到农村去办,以后少在城市办工厂,多到农村去办。办工厂除了就原料产地、销售地以外,还有个就劳动力的问题,哪里有劳动力,哪里劳动力最便宜,就到哪里去办。日本有很多小工厂在农村,而且可以造很多东西,甚至可以造拖拉机。城市里也可以搞一些亦工亦农的工人。如纺纱厂农忙时开一班,农闲时开三班。可不可以呀?机械制造厂是不是也可以呀?农忙开一班,农闲开三班,这样也训练了农业技术工人。

农村这样办,城市这样办,好处很多。对国家有好处,对家属也有好处。家属可以不进城,可以学到技术,可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工人和农民的差别。对个人、对集体、对国家都有好处。个人做点工有收入,交点公益金之类给集体。国家不要那么多固定工。过去临时工转正,我是历来反对的。许多方面总是讲些道理,说临时工做了十年、十几年了,还不让他转正,实在没有道理。这是我听到的一定要转正式工的理由。依我看,就是要有这样一种长期不转正的、而且是在农村种地的临时工。过去就有,比如解放前,煤矿常常是这样的;农忙的时候他们回去了,农闲时到矿上来,拚命开坑道,把坑道开好,农忙时工人走了,留下一部分人挖煤,煤炭还是出那么多。过去资本家也懂得的,他们就这样利用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我在苏北打过游击,那时正是日本人占领着上海。苏北农民历来在上海当临时工,种地时回来种地,种完地把门一锁,带着家属、小孩和收的谷子,一家子一条船都到上海去了。大概刚解放时,上海每年大约有几万个临时工,现在减得没有什么了。这样改,改得不好,改得使我们背上很大的包袱。现在我们动员一千万人下乡,大家也都吃到了苦头吧? 吃到了苦头,得到教训也好嘛!聪明一点了嘛!(王任重插话:现在凶得很罗,到处要增加固定工。)以后大约固定工人不增加了,或者增加很少!要控制起来。但是,不能固定工不减,临时工又要加,那可不行。要减少固定工,增加临时工。

劳动保险制度要修改,而且要很快地修改。此外,最近总理提出来,矿山和其他某些工厂中,对工人身体健康不大好的、搞久了容易得职业病的那些工种,要搞义务工役制,和征兵一样,实行轮换,不等到得职业病就走,只留下一部分有技术的。我看这是个办法。

这个问题关系到当前我们的工业、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我们的教育的普及,关系到国家负担、家庭的负担,关系到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力,满足他们的要求,关系到充分利用他们的差余时间来学习,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是挖修正主义的根子。修正主义很大的一个根子就是有几百万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只能从事脑力劳动,反对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在苏联这是一个很大的势力。要消灭三个差别,最主要的是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这个差别消灭了,我们对体力劳动、脑力劳动都习惯了,都可以搞,那对我们国家,对我们工业、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天津半工半读的学生,在电子仪器厂(是尖端工厂),制造新产品摸拟电子计算机,要老工人焊接,老工人不会料复杂的图纸,两个月还焊接不好,发生了错误。半工半读的毕业生,两个礼拜就焊好了,而且合乎规格(因为他看得懂复杂的图纸),劳动生产率提高几倍。大体上,工人、农民、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大提高一步,管理水平也大提高一步,官僚主义也要减少,对当前普及教育、发展生产都有作用。可是有些人说办这些学校妨碍生产。可能在开始办的时候,一两百个学生不会做工,还是学徒,那时会少生产一些。但从四年或四年半的时间整个算起来,工厂还是赚钱的。这个期间,你不给工资,只给饭吃,或者第三年加两块钱,第四年加两块钱,其余时间只给饭吃。当然,要几个教员就是罗,工厂里有工程师,当兼职教员,专职教员要得很少。办这种学校是不赔本的,而且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毕业的人就在你这个厂当工人,你要不了的,国家统一分配。这种学生分配到那里都受欢迎,比现在的技工学校毕业的好,比全日制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好,因为他们可以当工人。现在中等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他不当工人,实习一两年可以,时间长了就不行了,他要当技术员坐办公室。半工半读学校毕业的这些人最好分配了。这种学校办起来,以后就可以少办全日制中等技术学校,可以少办全日制大学,慢慢的使这种教育制度成为主要的教育制度,将来要象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全部代替现在的教育制度。教育局、教育厅,你们现在办的全日制学校是短命的,大概搞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你们这种学校大约就办不下去了。小孩要读书,要办教育,小学我看一万年以后还要办的,永远要办的。办这种半农半读、半工半读的学校,办这种教育是长命的。现在必须着手试验,在城市、在乡村都办。农村可以多办一点,比较容易办,垮了也不算什么,工厂里少办一点,但是必须试验。准备五年以后初步总结经验,扩大试验,十年以后总结经验,加以推广。那时革命胜利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开始推广。再过十年,是三十五年,推广已经十年了,就有一批毕业生出来了,再过二十年,是四十五年了,这批学生就相当多了。那个时候,我看,要消灭三个差别的最困难的第一个关键已经打破了,同现在苏联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修正主义就很难得势了。

来源:

1967年7月教育部延安公社编《刘少奇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黑话录》。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