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中央首长接见北京部分中学教师代表座谈纪要

日期:1967-10-9 作者:陈伯达, 戚本禹, 谢富治

陈伯达、戚本禹、谢富治

十月九日晚,陈伯达同志,谢副总理、戚本禹同志,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北京部分中学教师代表,参加会议的有23中、35中,清华附中三校的代表,接见时丁国钰同志也在座。

陈伯达:今天见到这么多中学教师很光彩,向你们学习。

谢富治:你们这样年轻都当教师啦!

戚本禹:还有十几岁的小学教师哪!

陈伯达:见到你们这么多教师,我很害怕。

谢富治:中学教师不简单,可你是大学教授,这还在话下。(随后陈伯达同志一一询问到会同志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学什么的。)

陈伯达问:中学停课多次啦!(答:从去年六月到今年一年多啦!)现在的情况怎么样?(这时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各校的情况)

谢富治:我今天找了三个类型的学校:一个是建立了革命委员会的二十三中,一个是大联合刚搞起来的三十五中。再一个是联合都没有搞起来的清华附中。

陈伯达:还是你有学问,你们考虑中学目前这个样子能不能改变?

二十三中同志讲:我们已经考虑了一个复课方案。现在搞三个点进行试验。

陈伯达问:什么叫试点?你们不是都在学校吗?

二十三中答:都在学校是搞大批判。三个点是搞教改,摸索教学改革和教育革命的经验。

陈伯达问:你们的方案带来没有?

丁国钰答:在我这儿,(在丁国钰翻找的同时,二十三中把一份方案递给谢富治同志,丁国钰找出后,连同二十三中的斗批修计划一同交给谢副总理。谢副总理把两份方案交给陈伯达、戚本禹)

陈伯达:你们的计划这么厚。

戚本禹:可以写简单些。

二十三中答:这是四个材料,一个是教改的初步方案,三个是试点计划(戚本禹一直看方案)

陈伯达:学校的教师和干部解放得怎么样?

二十三中答:我校只有六个党员干部,两个非党员干部,解放了六个,教师除五人有历史或其它问题没联合外,其余全部解放。

谢富治:(很惊奇地)那中学干部都解放得很不错嘛!(随后问其他两校干部解放情况)

陈伯达:现在中学上课行不行?(答:可以。要上课最好是大家都一起上,这样互相有好的影响。)

谢富治:老师、学生愿不愿意上课?(答:非常愿意。可是教师不知道怎么上,学生也说,上课是复旧。)

陈伯达:要边教边改嘛。应该边上课边改革。全北京一起上课,(有人说,要上课,有些学校还没有军训呢!)

谢富治:中学目前搞成这样。要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谢富治起来向在座的解放军刘峰等同志作揖表示感谢)

陈伯达问:现在还有多少学校没有军训?(刘答:还有六十所。)

谢富治:把六十所没有军训的学校都派去解放军。(有人说,有的学校解放军多)

陈伯达:我学过排、连、营教练。一个学校留二、三人就行。

陈伯达、谢富治:搞军训有政治意义。

陈伯达:在上课中搞改革,同学和教师都希望复课,可以考虑全面复课。

谢富治:教师也愿意复课吗?(答:愿意。)

戚本禹:多数教师是愿意复课的。

陈伯达: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出方案,才能实现改革。

三十五中插话:现在应该很快解决毕业生问题。(各校介绍毕业生目前状况。)

戚本禹:两年高中毕业生有多少?升学能够安排多少人?

文教口答:两年高中毕业生共三万五千人,根据过去情况,大学能够招收一万四千人。

戚本禹:还剩下两万一千人,要搞斗私、批修,要掀起上山下乡的高潮。(陈伯达、谢富治问丁国钰上山下乡情况。)

丁国钰答:北京上山下乡的都造反回来啦!

陈伯达:应该造声势。(戚插话:要开大会。)要让学生知道上山下乡这是最好的锻炼,是党中央、毛主席的最大关怀。

丁国钰讲:昨天有几个学生志愿去内蒙当牧民,我们开了欢送会。

戚本禹:这很重要,怎么不宣传,应该登报嘛!(谢富治指示丁国钰要登报。)

陈伯达:上山下乡的青年应给予大力支持。

二十三中讲:六五年我校有二十八人去山西曲沃集体插队,只回来几个人,旧市委把人骗去就不管啦!插队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没人管,生活也有很多困难,由于学校经常写信鼓励,多数人还是坚持下来了。

谢富治:还是集体插队好,北京单个插队,结果全造反了!

陈伯达:你们认为上山下乡什么组织形式好?

二十三中答:我们认为搞军垦或者农场比较好,插队学生思想教育没人管。

陈伯达:先考虑六六年毕业生,再考虑六七年毕业生,大学收一部分,下余的可去劳动。办农场要朴素、艰苦,不要办双桥那样的农场。那是贵族化的农场。

陈伯达问丁国钰:北京有没有空地?

丁国钰答:北京没有。现在正去新疆、内蒙找。最好扩大现有农场,不然投资太多。

戚本禹:每年初中升高中占多大百分比?

市文教口答:根据过去情况,有百分之二十升高中,两届初高三有二十四万五千人,需要安排,我们去新疆调查,可以容纳一部分,不知能否让去,北大荒能容纳一万多人,今年还不要。

戚本禹:你们打报告,要掀起上山下乡高潮。适龄儿童有多少人?(答:五十三万)小学两年毕业多少人?(答:三十五万)

谢富治:有五十三万?!一个国家了!

戚本禹:这是个大问题。北京要向伯达写报告。要给我一份,学制要缩短,二十三中他们提出要搞十年,课程也要精简,二十三中方案也提出了,可以搞试点。

陈伯达:一般要全复课,毕业生的分配方案你们也可以提。你们都是大学毕业生嘛!(戚本禹插话:他们是上连大学,下接小学,是中心环节。)大、中、小学要走上正轨。要重新组织起来,象这样散漫是不行的。军训要照常军训,课程适当精简,要学毛主席著作,语文也要加毛主席著作,要作适当安排,你们考虑怎么安排好。今天来的是少数人,回去你们可以师生商量。学制、教材你们都可以提出改革方案。你们的方案拿出来,受到学生的批判也不要紧,学生批判好嘛!学生批得不对也可以讲。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一家人。学生可以当你们的先生,学生可以给先生提有益的意见。(戚本禹插话:现在有的高中生写的文章比老师还好,不一定先生比学生高明)学生有时提的问题,我们都回答不了。(此时谢富治看二十三中斗私批修计划)

陈伯达:学生现在有许多防空洞,应该全面开学。你们要研究,谢副总理要研究,明天要开小学教师会。(谢插话:没有时间)我要研究,你不要泼冷水,我要全力抓。(谢富治插话:你是组长,管七亿的,怕你没时间,我是主任,只管七百万,你要抓,我奉陪,七百万要服从七亿。)

陈伯达、戚本禹:北京要做出模范,成为样板。

陈伯达:今天我们是学习主席开调查会的方法,你们回去也要开调查会,开学生、教师、家长座谈会。把材料整理一下。

戚本禹:调查后写个报告,要简明一些,给陈伯达同志参考。学制几年好?清华附中有研究没有?美国几年?英国几年?德国几年?(无人回答)我记得丹麦好象中学是三年。

陈伯达:小学可以是四年,中学可以四年。

谢富治:学制的长短,从国家的力量考虑。我们的学制可以短一点,让更多的人能念书。要学好数、理化。要学好毛泽东思想。政治是很重要的,但最终要发展科学。我的话没有错吧!可考虑扩大研究生方面。搞数理化研究。文科可以不搞大学。

戚本禹:文科还要有,不能取消。

陈伯达:我们就谈到这儿。我今天做你们老师的学生,明天要作学生的学生。再见。(陈、戚退场)

谢富治:复课复什么课?

二十三中答:我们的方案提出要复八门课:政治、语文、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军体、外语(选读)。

谢富治:学外语?中国的广东话就是外语,欧洲都是一个个小国,他不学外语不行,我们中国出了几位大人物,把中国统一起来了。

上课与大批判怎么安排?半天上课半天批判行不行?升学怎么办?(有人说,不是要砸烂高考制度吗?不考试了,由学校推荐。)我还有点迷信,不考试,我认为不合适。不用分数挂帅,也可以作依据。派性那么重,保送不打破脑袋?方案是不是有两个,一个完全不够,一个简单考虑加推荐,我认为后者有说服力。你们要研究,保送根据什么条件,谁来保送。(有人说,运动初期,中央公布过废除升学考试制度,)

谢富治表示惊讶:有那么回事吗?要是,也是陶铸搞的,陶铸就是坏。考原子能专业的,入学不考试怎么行?收我这样的就没有用。(有人说,这届恐怕不能考了,一考准造反)不怕,正确的不怕造反,初中升高中考三科还好办,如果要考语文,政治就可以不考。20万人要安排,这是天大的事,他们都是国家的精华,我们要对他们负责,要开几个座谈会,(把去各地的上山下乡的人找来谈谈)别都找那些不愿回去的,还要找愿意回去的,有鼓舞作用,我起码来一次。我总结经验,成立一个一二十人的机构。

(对丁国钰讲)你们可以提两个方案,一个彻底革命,甚至改过头都可以,一个保守一点,提供中央考虑。

(未经本人审阅,数字也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不得外传。)

来源:

1967年11月北师大革委会斗批改办公室《教育革命学习材料(一)》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