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党群矛盾的实质是权力问题

日期:1957-6-6 作者:重庆, 郭造勋

重庆、郭造勋

(郭造勋六月六日在市委统战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编者按:郭造勋在这个发言中所谈的权力问题,实质上就是党的领导权问题。郭一方面攻击党的权力过大,说这是所谓“墙”和“沟”形成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又攻击我们国家的组织领导制度,诬蔑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党委、党组管得太多、太死,形成家长统治。其实质就是要限制党的权力,削弱和取消党的领导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郭还尽情地诬蔑、丑化党和党的干部,美化非党知识分子,说什么党的政策方针不一定要通过党员负责领导才能贯彻,企图在拥护党的领导的外衣之下,来反对党的领导。一切右派分子的两面派手法,都是这样的。]

一、党群矛盾的实质是权力问题。

很多人指出党与非党之间有“墙”和“沟”,说明今天领导与群众之间有矛盾,这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是是与非的矛盾。

“墙”和“沟”的形成,是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包括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结果。党与非党共同都有责任,但是党的方面要负主要责任,非党方面只负次要责任,这是不是不公平呢?不!这是实事求是。

为什么说党的方面要负主要责任呢?因为党今天是执政党,是全国人民极端拥护极端信任的党,拥有极大权力。权力大了,使用不当,不但会产生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而且久而久之,就造成一道与群众隔离的无形的“墙”和“沟”。非党方面呢?由于权力较小,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影响也较小,“墙”和“沟”的造成,非党是处于被动地位。

二、权力,本来是一件宝贵东西,革命几十年,流血牺牲不是为了夺取政权吗?有了政权,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权力太大了,没有制约,或者制约得不得法,那就不好,大大小小掌握权力的领导者,那会个个都是纯纯谨谨百分之百的很好修养,党在解放以后几年当中,有近千万人新加入党,未必个个都是党性很纯?(是不是其中有些人不是追求真理而是追求权力参加入党来的)。有些党员革命胜利后由艰苦环境走入富贵之途特别感诱惑,有了小权力还想大权力,有了大权力就滥用,越滥用就越追求更大的权力,到头来,明知犯错误,也勒不住马跳下崖。

党中央和毛主席,自来很注意制约权力,常常教育党员谦虚谨慎,不要滥用权力。并且采取一些制度,建立一些机构来制约权力,如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集中制,党的集体领导制,如各级党政领导的分工负责制等等,都考虑到,如何使权力不致过于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以防滥用,党还设有纪律监察委员会,国家也设有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和政治协商会议,来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起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滥用权力的人还是不少,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不但存在而且发展起来,这是什么道理呢?

三、党的领导

首先我认为党对国家进行领导的方式方法范围界限,应该全面检查。党是国家领导是肯定的,没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不可能建成,但重重迭迭管得太多,管得太死,是值得研究的。如市一级有市委、市人委直属机关党委,还有分口党组如政法、财经、文教等,各局、处单位又各有党组,层层密密,都要领导,领导的范围不清,事无巨细,可以不管,也可以管。又如党委集体领导下的个人负责制,是否真正体现了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很多地方存在问题。党委领导与党员领导有什么区别?有些单位党委领导形成家长制,有的单位实际上成为秘书科员领导。党的方针政策,一定非由党员负责领导才能贯彻执行吗?可不可以多通过群众来贯彻执行呢?解放初期,非党知识分子没有经过思想改造,觉悟不高,上上下下,处处都由党员来负责领导,是有必要的,到了今天,非党知识分子已经有了大大变化,不仅在文化、科学、技术方面,即在政治方面: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积极劳动这几个基本条件,很多人也是不亚于党员的,虽然组织上没有入党,而以党外马列主义者自励的也有人在,信任党员万能,不信任非党知识分子,“以党代政”、“有职无权”的现象不能改变,党与非党的合作共事永远搞不好。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发展,党内一百万知识分子,全都摆在一切大大小小单位的领导位置上,也不够。不依照德才标准用人,硬把不称职的党员摆在领导位置上,他不滥用党的威信和权力来维持和巩固个人地位怎么办呢?“三大主义”怎么不发展呢?

四、宗派主义的发展

共产党是具有崇高理想的党,最终目的是解放全人类,党的利益,从国内来说,是代表六亿人民的利益。在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党员在人民群众中“吃苦在前,享福在后”。解放后初期,非党干部拿薪给制,党员干部拿供给制,有些高级干部,连买纸烟的钱也不够。这样艰苦为人民服务,不与别人计较享受,人民谁不尊重党员、热爱党员呢?这时候,党与群众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这种无形的精神上的线索牢牢联系着的,可是以后逐渐变了,变到后来有些人的供给制甚至超过同级的薪给制,以后才一律改为工资制,近年以来,在干部提拔上,在职权分配上,在福利照顾上,在学习培养上,党员处处优于非党干部(也有极少数的高级民主人士的照顾优于党员),最显著的是有个别党员,一方面犯了严重的错误,党内正在批评,行政却又在提拔晋级,市政协会议上有人反映,今天的党员,一不怕不提拔,二不怕不升级,三不怕犯错误,四不怕无照顾,是值得考虑的。

另一方面,社会上还有失业的人,有些还是知识分子,他们不仅生活受到威胁,而且精神上受到重压,这种苦味,在职的人是无从体会的。招聘工作上的官僚主义,使他们感不到党的温暖,他们处境是阴暗的角落,因此有人怀疑:今天的党是否在代表六亿人民利益的大圈子内,还有一个一千二百万人利益的小圈子呢?刘少奇同志说:“党的利益不只是各个党员利益的集中表现,而是全体工人们与人类解放利益的集中表现”。有人把“在人民群众中的吃苦在前,享福在后”体会成过去吃过苦,今天该享福,这是不是与党的崇高理想有违背,把党缩小成是为宗派主义的党,岂不脱离群众?当然,照顾有功勋党员,人民群众是乐意的,但应该有一定原则。

五、对整风的建议

党今天整风,号召非党人士揭发问题,批评领导,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人民群众极端满意,仅仅这样作了,就能够使人民内部矛盾消除一半,但其余一半要确确实实的解决问题,才能消除。我们相信党中央和毛主席对解决问题是具有最大决心的,高级党组织也很有决心,但目前有些小单位就揭不开盖子,群众要求“鸣”、“放”,领导也口喊“鸣”、“放”,但实际上却在“收”,企图走走过场,摆摆形式,编汇一些材料上报过关,象“罗立正式”的人物不是个别的,当然运动还没有深入,但现在的“鸣”、“放”阶段,是运动的基本环节,“鸣”、“放”不好,整风的效果就会不好,并将为以后的党群关系埋下一些新的矛盾种子,我们希望及时采取措施,展开“鸣”、“放”,并希望作到边整、边改、边解决问题。

党关心党员,爱护党员,这是无可非议的,但过去是否有些偏爱甚至溺爱呢?“君子爱人以德不以姑息”,过去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是不是也应该着重检查一下呢?对于有些“违法乱纪”、“严重失职”、“打击报复”、“蜕化变质”的事情,是怎样处理的呢?调查研究够不够真实?有否偏听偏信?处理是否降低了原则,或安于表面、枝节的改进,而不问实质?宽厚是美德,过宽则成纵容,教育说服与执行纪律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宽厚与严肃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时代在不断前进,新的阶段应有新的合理制度,要大胆相信群众,才能领导群众,用马克思主义教诲群众,应当知道群众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发以后所发出来工作和劳动的强烈要求,是这些人的生活中的主要部分。社会知识分子就业安置问题,参事室有些同志的工作问题,应该重视。精简节约裁减庞大臃肿机构人员是应该的,但是不是各个部门一律硬减百分之三十呢?一方面有些单位人力不足,工作做不好,一方面裁减的人员和失业人员无法安置,这应该考虑党与非党之间的友谊问题,是认识人的生活意义的问题。人有思想,有感情,重道义,讲感情,是人的生活中的精华,过去党与非党之间,共同工作,共同劳动,没有感情,不讲友谊,使人的生活庸俗化,拆“墙”填“沟”,以后如何在工作、学习、生活、文娱上自然的接触,但党员同志要注意不过分夸张党性,要取消“党架子”,才能使人可近可亲,才能使人自然而然伸出手来,紧握言欢。

六、我们并不把一切责任完全推给党,“鸣”和“放”当中,不谈党的成绩是不必谈,不是否认党的成绩。“墙”和“沟”既在党与非党之间,大家就一齐来拆填,今天大“放”大“鸣”,就是拆“墙”填“沟”的第—步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帮助党整风。第二步骤是如何参加到各自单位,具体帮助党的整风,同时加强自己思想改造的学习。

我们应坦白承认:非党同志过去多少有些庸俗作风,不能展开原则斗争,对党员多说好话,少说批评,甚至唯唯诺诺,相对无言,没有作到“互相监督之责”。至于极少数人不实事求是,逢迎阿谀,实际上助长了党员滥用权力,使其更加为所欲为。通过这次党的整风,我们也该学到一些东西,改掉一些东西。

其次我们应该不记前怨,不算旧账,对过去一些问题提出批评是为了帮助整风,不是算老账,在“三反”“五反”“肃反”运动中,受了委屈伤了感情的同志,如果尚未平反的,应请求据实平反,已平反的,就不必介介于怀,念念不忘,我们应有宽大的胸襟,宏量。大家拿出诚意,释却前嫌,重新握手,建立新的基础上的团结,搞好今后党与非党的合作共事关系。(题目是编者加的)

来源:《重庆市右派言论选辑第二集》(内部文件,只供领导同志参考,请勿外传和翻印),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办公室编印,1957年8月。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