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陕西省耕畜死亡和乏瘦情况严重

日期:1957-1-22 作者:[待确定]

新华社西安22日讯 据调查,目前陕西全省耕畜乏瘦和落膘的占50%—60%。

去年全省死亡和正常淘汰的耕畜约有三十四万头,占总头数的13%,而增殖率仅有12%,因而1956年全省的耕畜比1955年减少了一万七千多头。去年死亡的耕畜中大半是非正常死亡的。扶风县去年耕畜死亡率达5%,但繁殖率仅达1%强;凤翔县宁五乡繁殖率仅为2.1%,而死亡率为5.2%;兴平县马槐乡繁殖率为4.9%,死亡率高达12.1%。

陕西现有耕畜数量和耕地面积比较,如以每头耕畜负担耕地三十亩计算,全省缺耕畜四十万头。这是农业生产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危机。现在省内许多地区已出现人推水车,人拉犁缕和拉车的现象。鄠县牛东镇在去年11月底共用四十部水车冬灌,但用人推的水车就有三十七部。

耕畜大量死亡和乏瘦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社役使过度。去年全省合作化后,复种和水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日益精细,耕畜劳役加重,而社员家庭生活用畜也较前增多。据秦川地区调查,合作化以前耕畜的出勤率每年为一百五十六天到一百八十天,合作化后增加到二百八十天到三百天。1954年全省每头耕畜平均负担耕地面积二十五亩一分。而1956年增加到四十一亩六分(包括复种面积)。兴平县有一个农业社在建社前,平均每头牲畜负担二十七亩地和八口人的磨面碾米,现在要负担五十亩地、十四口人的磨面碾米。

其次,农业社饲养管理不善,有些社的畜舍窄小,大小老弱挤在一起,饥饱不均,又得不到应有的休息。饲草质量低,饲料少,对耕畜的健康影响很大。许多农业社不分牲畜强弱,规定同样的定额。在使用上,部分社员为了多挣工分,过度使役,甚至虐待,摧残牲畜。有些社员为了使牲畜快跑,故意用鞭子打牲畜身上的烂处,有的牲畜因为拉驮过重卧倒不能起来时,有的社员便比赛鞭打,甚至把畜牲的嘴用土埋住,使牲口蹩气时强力拉驮,把这种办法称之为“先进经验”。

第三,由于乏瘦,耕畜抵御疾病的能力大大减弱。许多社对病畜又未严格隔离喂养,进行防疫工作,因而去年全省畜疫普遍发生,尤以马鼻疽、炭疽、疥癣、肠胃等病最为严重。

第四,耕畜繁殖率低,母畜空怀现象严重。由于牲畜使役过重,多数母畜常不发情,有些发情的母畜,因社员怕耽误生产,也不愿给配种,如武功县去年全县有四分之三的母畜空怀。同时,有些社员将已怀孕的母畜,既不减轻使役,又不增加饲料,因而发生流产。

(吴玉森根据省委材料综合编写)

来源:1957年1月22日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