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57-8-0 作者:中央民族学院整风办公室
中央民族学院整风办公室“新观察”杂志编辑部自7月9日以来,连续召开工作人员大会,检查刊物的方向,展开反右派斗争。在斗争中揭露和批判了费孝通勾结该刊右派分子黄沙的反动阴谋,并批判了该刊主编戈扬同志的右派思想和支持右派活动的错误。
“新观察”自去年秋天起,就陆续发表了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和对社会主义不利的文章;整风开始后,刊物上更出现了一批反党的毒箭。对这些反动的文章,编辑部非但长期不准备反驳,而且把毒草当作香花送给读者。如“西游记新编”(56年22期)、“六亲不认与墙”(57年11期)、“女工的要求”(57年1期)、“野兽的厨房”(56年24期)、“蓓蕾满园乍开时”(57年10期)、“为什么放得不够”及“风雨小集”(5712期)、“记者是干吗的?”(57年11期)等十几篇文章,其中十一篇是编辑部的人写的。这些文章中,最能代表编辑部右派思想的是用“本刊记者”名义发表的“蓓蕾满园乍开时”的报道,这篇报道总汇费孝通等人的右派言论,向党放出了一支毒箭,而编辑却把它放在刊物首页;该刊记者李今写的“为什么放得不够”,是一篇恶毒的挑拨性的煽火文章,也放在刊物的重要地位。又如费孝通攻击党、挑拨党和农民关系的“重访江村”一文,编者也当作好文章向读者推荐。更为严重的是,在今年6月16日出版的第十二期刊物上,原拟刊登“北京大学是不是在闹事”一文。这篇文章比文汇报的“民主墙”报道更十倍露骨地渲染北大右派分子的活动,实际上是篇煽动学生闹事的报道。这篇文章在刊物付印二十多万份后,由作家协会领导同志临时抽掉了。“新观察”所以产生向右转的错误,其主要原因,是编辑部以右派分子黄沙为代表的一小伙人和右派分子费孝通相勾结,当社会上右派分子向党进攻最猖狂的时候,他们在编辑部趁机兴风作浪,企图篡改刊物方向。……
费孝通在9日人民代表大会小组会上交代:“新观察记者中有我的学生,我想利用新观察约稿的关系,开拓一个扩大我思想影响的园地。”费孝通的这个得意学生,就是“新观察”的记者、社会生活组副组长黄沙。1950年黄沙到“新观察”工作以后,就一直和费孝通过从甚密,对费孝通言听计从。费孝通经常来找黄沙,成为“新观察”编辑部的“密友”。费孝通通过黄沙,一方面大量向“新观察”贩卖毒货,用曲笔写反动文章在刊物上发表;一方面用各种方法,向编辑部散布反动思想,企图把这个销行三十多万份的刊物,完全变成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思想阵地。据黄沙交代:去年十四期“新观察”上发表了费孝通用晦涩隐蔽的手法,攻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会后记”一文后,黄沙问费孝通:“你这篇文章提出许多问题,但却没有解决。”费孝通说:“我是先肯定它(指人代会),然后改造它。”“新观察”另一个记者在苏州时,费孝通也对这位记者说:“以后人代会的代表改进要凭真本事了。”费孝通所谓要“改造”人代会,是和章伯钧的“政治设计院”异曲同工的,目的要把人代会“改造”为资产阶级的议会,把他们认为没有“真本事”的工农代表改选掉。
费孝通今年春天去江苏农村作农村调查时,曾向编辑部吹嘘,他这次调查如何重要,将来要在国际上发生影响等。编辑部还特地派了记者和摄影记者跟他去。当那篇“重访江村”的稿子寄到编辑部后,他接连来信来电报,要求一定要在人代会前夕6月1日出版的刊物上刊出。以做为他在人代会上的政治资本。这是一篇别有用心的文章。费孝通现在自己也承认了,是“要更有力的反对党的政策”,“是在农民面前挑拨他们和党的关系”。
费孝通还处处表示对“新观察”特别“关心”,在他去苏州前,曾两次到编辑部,畅谈“新观察”还没有“解冻”,应该“解冻”等等。编辑部一部分人被这种思想俘虏,纷纷议论怎样“解冻”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几个人分工连夜收集报刊上的右派言论,最后由一位编辑执笔写成“蓓蕾满园乍开时”的综合报道。费孝通就在这时候,还曾想给“新观察”写一篇“记者来访”,意在诋毁现在的新闻工作没有“新闻自由”,后因故未写,黄沙便根据费孝通的反动观点写了一篇“记者是干吗的?”费孝通在苏州时,给“新观察”的记者说:“苏州鸣放得不好,党和群众的关系很恶劣,党员90%不好,只有10%是好的;知识分子90%受群众拥护,只有10%是不好的。”他还进而给记者出题作文:“你们可以写一篇杂文,题目是‘骑在墙上的人’。现在有一种人专替党和群众在砌墙,墙砌得越高越好,他可以骑以墙上两边说话,象胡愈之就是这样的人。”
费孝通还计划把“新观察”作为完全由他控制的阵地。在费孝通授意下,黄沙便在编辑部提出,让编辑部把费孝通包下来,费孝通写的文章全部在“新观察”发表。他说:“费孝通说他不愿做民族学院那些乱七八糟的行政工作了。”不久,费孝通到“新观察”编辑部也说:“新观察”最好能改成给高级知识分子看的刊物。并提出“新观察”要有固定的作者队伍,读者要看那个作者的文章,就只有在这个刊物上才能看到。费孝通向“新观察”,推荐的作者是谁呢?是储安平、潘光旦之流。费孝通希望“新观察”变成一个他控制下的右派同人刊物。
……
费孝通5月31日从苏州回到北京,一下火车,就到编辑部找黄沙,黄沙向费孝通汇报了北京大学右派分子的情况。费孝通在六教授会上的发言材料,就是黄沙供给的。在黄沙汇报情况的时候,费孝通问黄沙“解放前你们搞学生运动,闹反饥饿,不是没有饭吃,而是因为背后有东西,你说他们现在的背后是什么?”黄沙说:“总的说现在是人和人的关系失调,父子不象父子,朋友不象朋友,夫妻不象夫妻,这失调到到肃反已登峰造极,人受不了,这时候总爆发了。”
(见1957年7月26日人民日报第3版)
黄沙是该刊(指“新观察”)社会生活组副组长,是费孝通在清华时的“得意门生”。他去“新观察”工作后,费孝通即一直和他保持密切来往。自从党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来,费孝通更是经常去找黄沙,通过黄沙的拉拢,成了编辑部的“密友”,不断的对“新观察”从内容到版面提出“好心”的建议。他曾建议“新观察”应组织一支作者队伍,把他们包下来,使读者只能在“新观察”上看到他们的文章。他还建议说:“我看你们办成一个给高级知识分子看的刊物吧,现在高级知识分子最缺东西看,哪怕只发行万把份也就行了”。这时黄沙就根据这个指示向该刊主编戈阳进攻。他说:“如果我们编辑部肯把费孝通包下来,他就专为我们写文章。”今年四月中旬,费孝通到江苏吴江县震泽区开弦弓去调查,事先就放出空气说:“这次调查很重要,很有意义,将来会在国际上起影响。”该刊编辑部曾派了记者和他一起去,请他写文章,结果他写了题为“重访江村”的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否定合作社成绩的文章。他并要求编辑部在6月1日出版的一期里刊出,作为他在全国人民代表会上进行阴谋活动的政治资本。他说:“别人在鸣放期间都是算旧账,只有我这是提出积极建议,对整风会有好处。”而所谓“好处”,这就是他自己已经交代出的:“挑拨党和农民之间的关系”。
费孝通对“新观察”的。“鸣放”是很“关心”的,在他去苏州前,曾连着两次去编辑部送黄沙,一次在编辑部和几位同志谈话时,认为“新观察”到现在还没“解冻”。在这种影响下,编辑部不少同志纷纷要求“解冻”,“蓓蕾满园乍开时”这篇反动的报道,就是根据费的这种反动观点由一位编辑撰写并以该刊记者的名义发表的。5月31日费孝通由苏州回到北京,下车后即先去编辑部,黄沙向他汇报北大学生闹事的情况。
6月6日,费孝通又亲自用汽车把黄沙接到中央民族学院,又一次要黄沙详细汇报,并向黄沙透露右派集团煽动学生闹事的罪恶意图,说:“这次学生运动比‘五四’还重要,这是社会主义的民主运动”!当晚费孝通在六教授秘密会上的发言,就是根据黄沙汇报的情况作出估计的。
(见1957年7月26日光明日报第3版)
来源: 《揭露和批判章罗联盟的军师-费孝通》,中央民族学院整风办公室编印,1957年8月。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