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焦益文案件材料之三:李井泉及其同伙对焦益文問題处理的依据材料

日期:1968-3-0 作者:[待确定]

目 次

一、一定要在四川盆地把油气找出来

二、谈谈油气勘探中地质与钻井的內部矛盾及解决的途径

三、給石油部党組的书面整风意見四、会迷三字经

五、有这样的領导干部

六、长納输气工程“投产”简記

一九六八年三月

一定要在四川盆地把油气找出来

焦益文

四川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 在短短四年中有了飞跃的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远远超过了解放前十三年。但遗憾的是有些同志因为四年来未找到油田有些悲观和消极情緖。有人在与熟识的同志交谈时,很怕問起.:“四年找了几个油田”。与兄弟地区同志交谈情况也覚得脸紅,有人在谈話中也流露出“与其在四川熬时間,不如到别处去找油田”的所谓下馬思想。显然这些同志为国家找寻油田是怀有急切的热情与愿望的,但他們却沒有充分的看到四年来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所取得的成果,尤其是我們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和开始解决四川盆地油气儲集的特有客观規律这一极其主要的收获。

在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学术思想中,也还有某些片面性或绝对論的观点。有人看死了四川石头不好,不会有好的储集层, 因而认为找到油田的希望不大。也有人說四山盆地只有天然气而无石油,更奇怪的是漠视天然气在国家經济建設中的重大作用。也还有对小油藏轻视的态度。下面我們将分別加以論述。

是否没有好砂岩

从目前出露地面的岩层看来缺少良好性质的儲油砂岩,确为四川盆地在找寻石油上的先天欠足之处。但这种看法的錯誤在于把問題过早的絕对化了,他們认为石油只能驟集于孔隙性砂岩中。这种论调我们姑且称之为"唯砂岩,論"及“裂縫无油論”,为确切起见,又可将前者称之为“沉积不变论”。

我们认为,並不是只有砂层才能储油,更不能单凭在盆地边沿收集的片断资料作出武断的結論。何况我们对那一点出露的老地层剖面及井下地层资料,也还缺少全面系統地调查和深入踏实的分析对比,更談不到对不同区域沉积条件进行深入的科学硏究了。如 1 9 5 5 年以前,我们稍稍注意了龙门山老地层研究,就曾发现局部地区志留纪有含油砂岩存在;1956 年三叠纪专题队则发现了在华莹山的石柱地区, 相当嘉陵江系上部〈远安系〉的页岩中夹有20 多公尺的石英砂岩层。类似这些对迸一步硏究盆地各时期沉积条件有利的珍貴资料,我们却少动无衷,那么也就只能“坐井观天”,对自己念“紧箍咒”了。

还需要指出,这种片面論点对川中地台区油气勘探工作的开展不无影响。他们说:“大地构造上的对比,尚可考虑。但川中地台缺少俄罗斯地台的油砂层,而四川石灰岩的裂隙发育条件又是与剧烈的褶皱运动有密切关系的。川中地台的平缓隆起却又恰恰限制了裂隙的发育”。关于石灰岩的问题,先暂时不谈,说川中地台无砂岩也嫌过早。如龙門山大地槽和川中地台的変替界內,就可肯定有泥盆系及石灰系的滨海相沉积地带。 我們认为,不仅从大地构造形式上可以与俄罗斯地台作对比硏究,即是在沉积方面,也完全应该根据俄罗斯地台的资料进行沉积相对比研究。在四川盆地中,不仅白垩纪侏罗系的砂岩沉积,可能会在某些地区儲油物理性质转好,即三叠系前的一大套碳酸盐沉积在某些地段出现砂层也不是不可能的。

谁說石灰岩和裂縫性不能储油

前面談到过的那种论点的片面性还在于他們漠视了裂隙性岩层对油气储集的巨大意义,漠视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中已经初步证实了的成果,或者认为裂隙没有规律,无从捉摸。据统计,在资本主义国家内,石灰岩油储〈大部分为裂縫油儲〉的储量达总储量的 40 %以上。从四川油气勘探的本身也足以初步說明裂縫油气储的特殊优越性能,是绝不能根据岩心分析来机械套用勃罗得等关于正常孔隙性油气藏分级加以说明的。

当我们研究人类开发的第一个气田——自流井构造的时候,证明至少在宋朝末年便开始采用这个构造白垩、侏罗系地层中的天然气了。1820 年深井已经达到了上三叠系石灰岩顶部,1840-1850 年左右,在上三叠系石灰岩中的主要气层开始大量采气,气井寿命平均为 46.5 年,寿命最

长的至今已有 190 年。这个实际材料足以说明:裂缝性地层在地下的真正孔隙。至于我们遇到的地下水层,则更进一步证实四川盆地的裂缝性石灰岩具有高孔隙度和渗透性的优越条件。如,隆二井的盐水日产量为 4 8 0 吨,而 9.11井和巴 14 井日产盐水在 10 0 0 吨以上。換句话说,我们

钻到裂缝的含油带,如果原油比重为 0 8,那么一口井的日产量可达 380-800 吨以上。

裂缝是否无规律和不可捉摸

裂缝是否完全沒有規律呢?不是的。经自流井构造的研究,裂縫性气田是比较复杂,但复杂並不等於沒有規律,只不过意味着为找出規律要做更艰巨深入的工作罢了。如我們从自流井构造上初步看出,裂缝分布与构造长軸有密切关系。裂縫多集中在构造长軸附近約 9500 公尺长,1250 公尺宽的地带和黄葛坡断层附近。黃瓜山构造上的井也生动地证实了这一点。圣灯山构造长軸附近 xx 口井巳有 x 口井获得 xxxx 以上的气量,故长轴附近的成功率至少是44 %。

过去的缺点,就是没有及时改正机械布井正规探边的方法,以致在探井上造成了浪费。应根据现有的经验,废弃机械布井正规探边的方法,而把第一批探井布置在长轴上。总之,裂缝性油气藏虽然复杂,但我们已初步摸索出在某些地区沿构造长轴布井成功率大的规律了,只要我们不避艰难的逐步深入研究,一定能找到更大,更长,更多的储集油气的裂缝。

怀疑四川盆地裂缝性地层中有气没有油同样是缺少根据的。石油和天然气就生成和聚集理论来说并无二致。就已知的实际材料,也说明三叠系石灰岩中就有着石油的存在。这说明如果我们经过较多的工作后,确切的研究和掌握了油气分布的构造和地段规律,就一定会有工业价值的油田出现。

四川盆地的石灰岩系多有大段的薄层,不仅每个层面之间具有裂隙,并且它们的上下也看到张力节理作用所形成的垂直串通,一些地区还曾见到由于地下水作用所形成的远距离溶洞,这些都是形成油气储集的优越条件。可见我们应该以无比的热情和毅力,认真地研究和找寻四川盆地裂缝性油气储集的规律。

改变“重油轻气”的片面观点

石油和天然气虽然是双胞兄妹,但至今还有不少人仍严重的存在着“重油轻气”的思想。把石油叫黑金,视天然气为灰土。康付部长在四川石油勘探局干部会上的报告中,谈到四川曾有过“找油为主还是找气为主的勘探方针” 的疑问。并提出“按国家需要来说,迫切需要石油也需要天然气……找到很多气田,对国家也是很大的贡献。…… 不必从主观愿望上勉强区分开,谁是主谁是宾”。这个提法是正确和全面的。近代天然气工业正在国际范围内,以新兴姿态蓬勃地发展着。因为人们意识到,天然气不仅在工业利用和经济上完全可以和石油比美,而且在地下蕴藏中, 不论体积和重量也都超过了石油。天然气本身就可以直接开动汽车和农业机器。天然气可以直接用来发电,天然气用作生活的燃料可以减去使用煤炭的麻烦。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中提出了发展有机合成工业的方向,而天然气正是有机合成工业的最理想最经济的原料,可见因天然气而泄气也就难怪连在东北的同志都说“抱着金饭碗哭穷”!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油田

天鹅没有捕到之前不要叫麻雀飞了。但在我们的油气勘探中确也有只想捕天鹅不想捉麻雀的人。一鸣惊人的喷油井和大油田,当然是我们人人向往的,但是对容易到手的小油田藏也不应轻易放过。在今后勘探工作中,川南盆地及川东平行褶皱带东西的下白垩系砂岩和侏罗系自流井的石灰岩中,可能会有麻雀出现,我们绝不应该在天鹅尚未到手前就叫麻雀飞了。在四川,所以没有找到大油田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勘探工作量还太少,以致我们还没有掌握油气的客观规律。在四川哪些地层和地区具有油气储集的可能性呢?我们的做估计是:

一、三叠系石灰岩

虽是已肯定是具有工业气藏的地层,但绝不能仅凭其甲烷占 80%以上即确定只有气而没有石油。因为,我们不仅在地面而且在深井中都见到了少量原油,这足以说明它也是个储油的地层。

二、川中地台区

在四川盆地,应刻不容缓地开展川中地台区的油气勘探工作,在这个广阔的范围内,不仅可能发现大的油气田, 而且各时代储油层岩性也有改变的可能。

三、华莹山以东地区

对这个目前的空白地区,应该迅速地展开普查和研究工作。据此,我认为目前应积极而又稳步地开展川中地台区的工作,继续加紧 川东平行褶皱带和川南盆地现实资料,积极学习和推行新技术以加强油气勘探工作。川中地台当前的重点应取得深处构造和地层剖面及含油气情况的资料,为较大规模的勘探作好准备。因为在缺少上下构造的符合程度,各时代地层的厚度深度以及含油情况等资料之前,如果在每个构造上过多的布置探井,不仅会浪费投资,更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被动紊乱。川东平行褶皱带南段及川南盆地初步证实为一天然气区应以探寻更多的新气田为目标,也应切实地去找寻原油和凝析汽油在这些构造中的分布规律,应从整体出发考虑其综合利用的可能。从解决四川盆地不同区域的油气远景问题上看来,过去几年中,对地质勘探的一些基本资料的收集是稍微落后了一步。现在应加速全盆地的地质普查工作,加速地震和地面电法的普查,大剖面和必要的区域详查,研究各时代的沉积厚度和地下构造在缺乏深层资料的地区钻探必要的基准井和参数井,进行区域性的对比研究,对油气勘探作出全面规划。此外,必须积极学习和推广使用新技术,深的轻便钻井及地震勘探等则更是迫不及待的。为了配合综合勘探工作的进行,必须加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工作,这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工作迅速而正常开展的重要环节。目前应加强区域构造发展史和沉积史的研究,进而推断和区划含油气区域,以指导现行勘探工作。同时又从现行的各种勘探成果中及时收集资料,修正那些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难以避免的片面性和盲目成分。充分研究勘探工作的客观根据,进一步指导勘探工作的开展。只有将我们的工作建立在这样一个反复提高的基础上才可能更快地掌握油气分布的客观规律。在研究工作中,应从研究四川盆地不同地质时期内古地理条件着手,从而了解不同的沉积环境所造成的适于油气储集岩层所处的地段。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是与广大基层勘探人员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必须有效克服基层工作为调查而调查,为钻井而钻井及在整理资料中只求表面化,现象化的缺点。

最后必须声明:我是一个外行,基于在四川盆地找寻油气的热情而写出这篇文章,有很多不全面之处,例如文中对不利因素提得不多不深。因本文的主要用意在于防范由于至今未找到大油田而可能产生的某种消极情绪,当然我们在讨论四川油气勘探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和分析客观事物中的一切不利因素,但也反对在没拿出充分的事实之前就唉声叹气。

《石油工业通讯》第六期〈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七日出版〉

谈谈油气勘探中地质与钻井的内部矛盾及解决途径

焦益文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是多种科学工作和技术工作的结合。而地质,尤其是钻井地质〈包括矿场物理〉和钻井工程的有机结合,则是在油气勘探中直接取得成效的决定性关键,也是在油气勘探中,少花钱,多办事的先决因素。

地质和钻井的统一任务,是扩大油气储量和寻找新的油气田。显然,地质和钻井的目的绝不在于片面的了解构造或追求进尺及测试层位的数目。恰恰相反,以最少限度的时间和投资探取最多的油气地质资料。以最少限度的进尺,取得最大的油气储量,才是钻井与地质工作唯一的原则。

几年来,在油气勘探工作中,基本上采取这个原则, 因而取得了新的油气勘探成果,地质和钻井的技术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但也由于在某些地区,在某些方面,没有严格地遵循这个原则,曾造成地质与钻井不能紧密协作,不能在一个共同的任务〈更早的发现新油气田和扩大油气储量〉下相辅并进的情况。平白地延误了美好的时光,不当地花费了国家投资。到目前为止,还经常发生着所谓地质与钻井的“内部矛盾”。

在四川常常听到一些探区的地质人员怨声载道:“为了工作就要不惜低三下四的哀求钻井”,“减少取心也视为完成‘任务’的措施”。坚持就要受到孤立,受到打击。放弃地质原则反为“群众拥护,领导表扬”。对此,总地质师哭脸抹泪者有之,坚决申请转业改行者有之,甚至还有因此发生过精神病患者。如威远基准井为抢钻井进尺,对二叠系中油气显示层位,竟不惜假借上级过去的电报,威胁地质人员拒绝取心〈地质人员在周付部长带领的检查组到达威远询问这些情况时都未敢讲出来〉。石油沟钻探大队新盛场区队钻井工程师指示钻井队:“不听地质人员那一套,钻下去再说”,对地质人员则说:“作了取心布置。放心好了,保证取得岩心”。据闻试油队在工作中也有点厌烦油〈气〉水同层,而喜欢测试干层的情绪。不难看出,这些地质人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都存在着缺点,但领导上和钻井技术人员的工作方法和缺乏具体工作中的目的性,也是形成这个现象的根源之一。

地质和钻井互相埋怨,互相牢骚,是油气勘探工作中的消极因素。正确的处理这些矛盾和消除这种争端,则是争取早日找到新油气藏的关键之一。这就有必要把这些怨言牢骚当作对油气勘探工作中缺点错误的警号,从中找出问题所在,采取适当的步骤和措施加以解决。

如何正确对待地质和钻井这一矛盾,调动地质和钻井和积极因素,为完成油气勘探的这个共同任务而步伐一致的前进呢?

首先,不论地质和钻井工作者都应把早日找到更多的新油气藏看作是各自工作中压倒一切的任务和目的。而提高钻机时效,超额完成钻井进尺计划只不过是达到上述任务的手段。规定各项钻井指标的积极目的,是为了以更少的时间,更快更多的获取地下油气情况或取得判明一个地区油气远景的地质资料。如果把这种指标看作只是为了在一个月内钻几百上千公尺,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提高钻机时效的本身和地质要求不仅毫无矛盾,而且是共同要求。如果仔细加以分析,矛盾和争端并不在钻井工作者重视进尺,也不在地质工作者重视获取地下资料,相反地, 矛盾的实质,只不过是钻井工作者对获取地下资料未能够足够重视,地质工作者对钻井的经济使用也过问得太少。换句话说,解决目前矛盾的关键,在于地质家除加强工作中的预见性外,应积极学会更快、更省的使用钻井,钻井人员应明确工作的目的性,在严格钻取地下资料的前提下更加努力的提高钻速。这也正符合地质与钻井一致地为早日找到油气藏的共同要求。

其次,与解决认识的同时,必须加强部和各级对地质、钻井的集中领导……。

加强各级对地质、钻井的统一集中领导,是及时削除矛盾的组织保证。探区地质、钻井部门与地区局的总地质师、总工程师之间垂直双线请示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既助长了矛盾的发生,也影响到探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同时也削弱了地区局一级组织领导的集中性和战斗性,这种情况应立即加以改变……。当然在加强集中领导的同时, 必须建立和建全相应的对技术问题的集中领导制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工程人员技术专责制的积极性,也才能减少工作上的片面性……。

第三,还必须在一些制度上作有效的改进。首先应该改变片面以钻井进尺和试油层位数字考核完成国家计划指标的制度。考核国家计划的执行情况,应该以下达的年度和季度勘探任务作唯一依据。1954 年在西安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上,提出的“集中钻探”和“打井要狠的方针”是有片面性的〈按;这个方针是康世恩提的〉它很容易使人误解为提倡盲目性的多打进尺就可以找到油田。我认为,只有在已证实的大油气区或大油气田上才宜于“集中钻探”,也只有在为了确定某区或构造有极大的含油气远景而人们尚在犹豫不决时,才宜提倡“打井要狠”。其次,应立即改进目前所实行的钻探和试油的奖励制

度。无疑地,它在职工中造成了片面抢进尺,抢层数,抢完井时间的现象,和“只要多打进尺,多试层位就叫完成任务”的不良风气。无怪试油人员喜欢多试干层,有的探区地质人员受到四面夹攻,党政工团的领导联合在一起, 强迫不准取心,这样就助长了勘探工作的内部矛盾,应根据上述原则加以改进。至于改进的办法,当然对过去也不应该一概否定,应该保留它鼓励钻井时效的积极的一面。而把油气地质任务加进去,并且置于第一位。同时现有奖金率偏高的情况下,对非因不可克服的自然条件下而发生的试油资料错误,遗漏重要层段的取心,完井质量低劣等处以适当罚金。比如工资的 5-20%,似乎有考虑的必要。

〈按:当时我们为这种奖金挂帅非常反感,但由于在中国赫鲁晓夫“苏联一切都对”的毒害下,也迷信于“苏联经验不可侵犯”而未能从两条道路原则的高度去认识。于是把群众中的义愤话,错误地当作了“改进措施”,其实“罚金”同样是物质刺激的另一种形式〉

《石油工业通讯》第十一期〈一九五七年六月二日出版〉

給石油部党組的书面整风意見

唐克司长请转石油部党组:

抽空就四川天然气利用问题,写了一篇呼吁和批评性的文章。写前原打算一、二千字给人民日报〈他们的特派记者 1955 年看了我给省委转党中央的建议时曾邀我写过。因怕不会起作用,反而又遭到批判而未写〉。但一下笔就收不住了。不仅太冗长,而且也不太适宜在群众性的报纸上用了。

是否可以把某些可能发生不良作用的地方修改一下, 只在石油工业通讯上发表。或作个人的看法,原文不大改动,送党的工业交通工作通讯刊用,以引起对四川气的重视和起一点利用气的作用,请党组审查决定。

同时要求既把它作整风中对部领导在这一方面个人意见的书面发言〈关于解决勘探中地质钻井内部矛盾问题也作为一个书面发言该稿已交石油出版社〉,供部领导同志参考。

特附送呈审查和指示。

同附“关于四川天然气的一些资料一份”。

敬礼

焦益文1957 年 5 月 19 日

抱着金饭碗天天喊苦穷

〈文中着重划线,是李井泉在石油部门的代理人李滋润、何千里、王合林在作为“反党纲领”印发全局〉。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我国四川盆地已初步证实地下储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直到今天不仅还未引起人们对这一宝贵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作用的重视。反而一次又一次地经受着阻扰及折磨,这就难免要使人不得不为它再一次地打抱不平了。——石油是以三种形态在地下储存的。通常所称石油只是指的液体原油,其实固态的历青,油页岩,气态的天然气〈也有复称作“天然煤气”或“天然瓦斯”的。四川的土名叫“火井”或“火气”〉都属于石油的范畴。

据科学和实际的计算,地下的天然气,不仅在体积上远远超过原油,并且在重量上也大大超过原油的储量。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当原子能用于远距离交通工具的动力时,液态石油将让位于天然气,并且,目前在工业先进国家中已开始出现了这个苗头。

美国 1954 年原油产量为 31294 万吨,较 1937 年的17286 万吨增长了 81%,而 1954 年天然气采量为 2677 亿立方公尺〈约为 吨〉较 1937 年 700 亿立方公尺增长了 2.82 倍。天然气在美国各种动力燃料〈包括煤、气、油〉和动力〈水动力〉平衡表中所占的比重由 1929 年当年的 8.2%增长到 1950 年的 18.7%,而石油在十四年中却仅仅由 1937 年当年的 31.5%增加到 1950 年当年的 35.4%,即几乎没有增加,而煤则相对地减少了。至于天然气在化工利用方面的增长,无疑地更超出上面的比例。美国用天然气生产的合成汽油,也早已证明比用原(油)煤制的汽油便宜。苏联察觉到在天然气的利用方面落后了一步之后,经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开始了大力的扭转。在许多报告发言中,对这一情况作了无情的批判,特别谴责了石油工业部在发展天然气工业中的阻碍作用。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规定了气的开采量较 1955 年增长 288%,由 1955 年的 103 亿立方公尺增长到 1960 年的 400 亿立方公尺〈约为 吨〉,亦即比1940 年增加了 12 倍。这是因为天然气不仅是最理想的燃料和珍贵的化工原料,并且还由于开采一吨天然气的成本只有开采一吨原油成本的 1/6 和开采一吨煤的 1/9。在莫斯科为了烧开一公升水需要 10-11 戈比的木炭或 5-6 戈比的煤油,而天然气却只需要不到一戈比。每千立方公尺〈约为 吨〉中发热量的天然气可以代替 1.2 吨顿巴斯煤,2.8 吨莫斯科附近煤。天然气工业中每一个工人的生产值比一个泥炭工人高 30 倍,比采煤工人高 20 倍。

过去的四年中,经过油气勘探人员在四川付出的有效劳动肯定了二个天然气田,发现了三个具有工业价值的新气田。我们的国际友人都在为这一成就欢欣鼓舞——他们说:“重要的还不在于发现了气田,最主要的是中国的合成工业将由此而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对天然气的利用,不仅将使石油工业部变为国家经济中的先进部门,也将使中国由石油上的落后地位走向先进的行列中去。”所以连石油工业部的人造石油专家也积极赞同我们提到中央政治局, 对四川天然气当作一个专门问题进行讨论,作出决定。

苏联共产党二十次代表大会后,是把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看作“石油工业进一步高涨的潜力”,而四川的天然气却还仍在进一步忍受着责难与折磨。四川是世界上开发和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地方,远在 1700 年前自流井的天然气就开始被开采,并利用于制盐工业。有史料可查的从 1845 年到 1951 年的 110 年中已采了 147 亿立方公尺〈约为 吨〉,目前年产量还保持在 7000 万立方公尺以上。解放前曾在圣灯山、石油沟二地钻获过两口工业性气井。但国民党是把天然 气叫做废物的,发现了气田反而对四川石油勘探工作消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第一次全国石油会议〈1950 年〉更美其名“集中力量”将四川仅有的转动着的一部钻机调走,彻底地停止了四川石油勘探工作。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四川石油勘探复活,随之而来的天然气却使当时的石油管理总局〈实质上应称为原油管理总局〉增加了懊丧。因为他们也是要油不要气。所以对四川的决议和指示都是一再强调,四川应以找油为主。但也勉强地委曲换转地加上一句:“当然在找油的同时也应该顺便探出天然气的储量”。讲起来谁都知道,地下资源并不随人们意志和愿望而转移的,新的天然气田还是偏偏又出来了。但如果四川的同志敢说:“看来应以找气为主,从找气的过程中会更容易的找到石油的分布规律〈因为天然气和原油是同时生成,并按同一方式在地下移聚起来的〉,这样不仅会更容易的找到油田,而且也可以立即利用天然气这一现实资源来解决国家石油的需要。”谁就马上受到当头棒喝,大帽子一压,说你“找油的目的性不明确,违背中央的方针,国家需要的不是,是油!”甚至四川省委的负责同志也说你受了所谓旧技术人员思想影响,对找油动摇了。不信,我就被党的会议斗争过,并斥责为“对四川找油失掉信心”,这就难怪四川的石油勘探工作者越是发现新气田,越泄气,越愁眉哭脸觉得见不得人!在勘探部署上也曾为此局限到明明心里明白不会发现大油田而只是油层出露地面的狭窄地带上去,生怕靠得气田近了又要受霉气, 连到底该怎么钻探哪些构造也选择不出来,其结果是油田还未找到却把气田丢了不少。

一九五六年石油工业部稍稍松了一下手,新的更大的气田跟着接二连三的出现了,捷报频频传来——东溪构造15 井附近高压天然气冲裂地层,使江水沸腾;黄瓜山构造发生气喷;高木顶构造一井泥浆被气涌出高数十公尺;圣灯山构造在二千公尺以下发现新气层。骇人听闻的石油沟构造 9 井天然气带出岩屑冲击钻塔发生火星,引起 100 多公尺高的大火。

天然气开始振奋人们了。重庆市要求将天然气引到重庆来用它炼钢、发电,用它来代替汽油、柴油,用它来解决工业燃料和民用燃料。据人们计算重庆一公斤煤的现价是 0.066 元,而相当一公斤煤的天然气〈按一立方公尺当煤二公斤〉只不过是 0.00225 元。天然气较同热量的煤在运输成本上大约便宜 2230 倍。每公斤油的平均价格为1.034 元,而相当一公斤油的天然气也只不过 0.0045 元。如果改用天然气后,仅以 1956 年耗量,且按煤的调拨价计算,即可为国家节约 3900 万元。这里暂不说煤,但手头又无四川每年液体燃料需要量的数字,就姑且比方说年需要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 10 万吨,这个数字如果用天然气代替的话,也只需要天然气一亿立方公尺〈约为 吨〉即每天只需要 27.5 万立方公尺。更可巧的是,恰恰在四川几条主要交通要道和大中城市附近就天然的安排着适宜于储集天然气的构造。就近利用可以大大的减少输送网的建设投资。十万吨成品油需要三倍的原油来炼制,而目前四川的汽油和柴油是从西北的玉门和东北运来的。在目前石油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岂不可以说四川每年可以生产不需炼制的30 万吨原油吗?即使需要对输气管线投一些资——听说这就是重庆市提出建议未被批准的原因,但无论如何比建设一个年处理 30 万吨原油的炼厂要便宜多少倍。

国家史实急迫的需要石油,但需要的并不是原油而是成品油——汽油、柴油、润滑油。四川的天然气不仅可以直接用来代替成品的燃料油,同时还可以用它合成汽油、煤油、酒精等液体油料,并且把它运送到全国各地去使用。3200 立方公尺天然气就可以制出一吨油料,这个建议很早就被四川的同志和东北的同志提出过,因为这个方法很早就为德国、日本、美国所使用了,听说苏联在近年中也正扩建合成汽油厂,技术上的困难早已不存在了。从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可以得到现成的蓝图。苏联、东德和我国已有这方面的专家,并且一些国家的实际资料已证实用气做出的石油成品不比原油炼出的成品贵。可以想象,或许比远在边疆的青海、新疆的原油制出的成品要便宜些和方便些。并且,在合成厂投入生产后的一年半就可以收回全部建厂的投资,看来很可以进行这工作了。如果早些稍有考虑到四川一些同志的建议,说不定今天已经为建设一个年产 100万吨合成油厂准备好日产 900 万立方公尺天然气的原料。但前燃料工业部和石油总局却不知从哪里得来的资料说: 作合成油要用不能解决的巨量钢材,技术上也有不能克服的困难,成本比煤炼油还要高多少倍。总之,简直是异想天开,费力不讨好。更不知从哪里听来的稀奇古怪的理论根据说:天然气已经是高热值的珍贵燃料,再叫它变成油是无谓地消耗掉很大热能,因之是先进变落后,回头路可谈不可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高热值’的四川天然气也只好装在热水瓶里,有热发不出来了〈当然,我手头也无具体数据,只不过根据油和气的勘探及开采成本作比较, 经济地理位置作比较等,并听了中国专家及国际友人的交谈议论后人人云亦云而已,但我认为交给内行专家作仔细核算,提出根据,如果划算的话,现在正是开始干的时机〉。

四川的天然气本身是含着洁净的轻质汽油,过去就曾吸收过为量不多的油——凝析汽油,但它必须大量采气用气中才能同时产出来。曾经失火的石油沟 9 井据有经验的专家估计,在日喷 70 万立方公尺的天然气中含有大约 30吨左右的汽油,即相当一天喷出原油 90 吨。可见,要得到更多的这种宝贵的汽油也必须要寻找更多的新气田并将天然气利用起来。

此外,天然气还可以制出 800 种以上的产品,连发展农业的大量化肥原料,也可以在作合成汽油的过程中顺便得到。天然气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个方面发挥积极力量, 并可大量积累建设社会主义资金,改变目前石油工业只伸手向国家要钱的情况。

但“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1957 年 5 月,又是对四川天然气不吉利的时辰,国务院二位付总理到四川视察工作,四川同志兴高采烈地向他们汇报了四川几年来的油气勘探成果之后,石油工业部跟着收到了一份来自省委转发的电报:气多了,现在的产量差不多已经满足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需要,石油工业部应立即考虑将四川勘探天然气的投资削减一半。消息传来,轰动了在四川找油的人们, 使他们更泄气了,连在四川找油的信念也动摇起来了。所谓“身在蜀,心在青”〈青海柴达木〉。与其在四川磨时间, 不如到新疆找油田。看来有逼着退回前五年四川天然气情况的危机。因为人们心里明白,如果在四川找油而不叫气出来,就和硬逼着克拉玛依只准出气不准喷油一样困难。请不要见笑。尽管在大呜大放结合整风的声浪中,我写了这篇文章,也还有顾虑之处。生怕人们误会到:是否你又主张动摇找寻天然石油的既定方针?不!绝不!也不是主张毫无经济选择地碰到什么开什么的没有一个重点。中国天然石油远景辉煌,找寻天然石油是根本解决石油落后的关键。四川的天然石油同样有着丰富的蕴藏,需要勘探出来。但我反对对抓到手的现实的可以部分解决石油问题的资源采取蔑视,歧视的方针。并且我仍然认为,在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从找寻气田中找到油的储集分布规律进一步抓到油田,这是由易及难,一箭双雕的有利途径。违反客观现实的作法是不够明智的。

在作了声明之后,我想发问:为什么四川的天然气会受到这样多灾难呢?不难看出,片面主观意见抹杀现实资源,凭主观愿望想改变固有的客观存在和规律。重油不重气,从这种主观意志出发的行政手段对待科学技术工作, 向石油地质家要油不要气,其结果是天鹅未见到却把可以手到擒来的麻雀也放跑了不少。重油不重气和要油不要气都是逼着公鸡下蛋,抬着鸭子上架的主观主义。

大权拿在手,不问青红白,消减气投资,只需刀一挥, 其中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兼有之。

有了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也就随之而来。不少人把自己限制在只凭所谓政治资本,组织观念的圈子中去,不听取广大科学技术人员的意见,对有独立见解的不盲目教条的人任加排斥,使这两派人的思想、言语格格不入。

作为四川的石油勘探组织,作为国家石油工业建设主人翁的四川石油工作者,没有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申诉他们的建议〈可以不必多考虑对不对〉一直得到心悦诚服的答复为止,是缺乏主人翁应有的积极态度的。有人认为自己已经向党中央提过建议,就已经尽到了责任,也是不对的。至于有的人怕触犯上级甚至不加思考的随声附和,向提建议的人组织“斗争”会,则更是不应该的。

国家的一些领导机关——石油工业部〈尤其是前燃料工业部和石油管理总局〉和某些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共四川省委领导,思想上的主观主义,领导工作中的官僚主义, 对待科学技术问题上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就是对四川天然气至今还抱着金饭碗天天喊苦穷的原因所在。

我们呼吁,让四川天然气很快利用于建设社会主义, 让四川天然气来帮助我们清除三害。

1957 年 5 月 19 日于北京

按:(1)毛主席指出:解放后,我们对资产阶级采取包下来的方针,有利也有弊。很多部门的大权被他们夺去了。石油总局是由美蒋直接控制的伪“中国石油总公司” 接管改组的被一小撮洋奴学者和官僚资产阶级权威窃居要职,继续推销美蒋“气是废物论”的黑货,篡夺了制定勘探方针的决策权。使四川油气勘探建设长期遭到严重损害。焦益文对此在一九五四年曾指出:“石油总局是受了官僚资产阶级子弟的左右,将来总有一天会发现是错误的,那时虽然再反回头来,但已经推迟了石油建设”。(引自 1954 年焦益文“学习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的检查”)而李井泉等却以“石油总局及其工作是中央统一领导下整个党及工作不可分割的部分”为由逼其检查。

(2)这里引的都是这一小撮窃居要职的美蒋洋奴学者、权威们推销“气是废物论”的所谓“根据”。

(3)大叛徒薄一波到四川“视察”,李井泉的同伙陈刚要石油局局长张忠良向他汇报时,不等张讲完就蛮横武断地以“天然气多了没有用处,目前已满足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末期需要”为借口,指使陈刚发电报给石油部消减四川勘探投资一半。同到四川视察的还有李富春,张忠良汇报时李富春没有参加。

(4)毛主席教导我们:对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查,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态度是很不对的”。而李井泉却背道而驰的一贯推行其“绝对服从”。

会 迷 三 字 经

你来画,我来鸣,咏一篇,三字经。叹开会,老传统, 只开会,难办公。韶光度,工作空,有工作,盼天明。大清早,上办公,锁未开,通知拢。到党委,不敢迟,通信员,脚步轻。送通知,跑断腿,会接会,会压会。临时会, 正式会,小会完,又大会。上午会,下午会,还要加,半夜会。有人要,开会的,加班费。整风前,会不少,整风了,会更多。尤其是,领导者,这样会,那样会。花样多, 委员会。搞工作,摸情况。访下情,要时间,来思考。会太多,既昏头,又昏脑。问情况,不知道。公文来,不了了。不主观,难办到!不官僚,难办到!有人说,要开会, 才民主。有人说,多开会,好贯彻。蒜皮事,上会场。你一言,我一语,谈起来,没休止。不觉得,东升日,已西落。回家去,夜深沉,叫半天,谁开门?张局长,有办法, 大门外,安电铃,快开门。书记们,局长们,都在叫,会太多。奇怪的,是他们,又下令,叫大家,来开会。如春蚕,吐蚕丝,缚自己。马诗人,有诗篇,会太多,杀了人。领导们,多看看,想一想。诗中人,有那里。

你的画,画得象。看公文,会场上。但不知,怎么办? 搞工作,要时间。时间呀,何处来?这就要,大转变,用刀斧,把会减。

党代政,快改变。先分工,明权限。职本事,大胆干。大问题,集体研。党工团,入基层,问生产。领导人,业务钻。不这样,很难免,空洞洞,喊原则,播音器,教条搬。

会一多,质量低。你不信,听发言。冗长长,难实践。会不议,议不决,决定了,也难办。都只好,业务疏,情况远。

召开会,不参加,也为难。看报纸,偷聊天,阅公文, 打瞌睡。人在会,心了乱,确有点,熬时间。局成立,已两年,很多人,提意见。恶习深,难改变。经整风,应改变。少开会,消主观。切实际,办法全。职工们,朝气升,如猛虎,下山岗,找油气,不费难。

原注:马雅可夫斯基有《开会迷》长诗,讽刺一个人身子分成几节同时开会,列宁大加赞赏。

按:李滋润任党委书记期间,忠实效奉李井泉,取消毛主席在《建全党委制》中亲手制定的“集体领导和—— 个人负责二者不可偏废”的原则,取消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终日邀集一些人坐在会议室里开会,人无分工, 事无巨细,连个人分工的日常工作,也要先经过他一人点头,否则就叫“脱离党的领导”。这种会而不议,决而不行, 一人包办,包而不办的作法,严重危害了党的各项工作。这篇批评就是针对这个“老大难”问题提出来的。这一点在文字表达上也是明显的。但李井泉却抓到“党代政”三个字,硬说是“取消党对企业的领导”,“要党下台”,并取名为“反党三字经”。

有这样的领导干部

有一首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道背诵教条的人, 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对于向马列主义开玩笑的人, 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真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首对子记下来,或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的房子里的墙上。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有这样的领导干部, 看来确实辛辛苦苦, 论工作态度,

令人心服口服。不料想,

他却把国家大事误。不管碰到什么工作, 什么事情,

搬开本本,

打开录音机喉咙, “一般说……

原则上…… 应该是……。” 管你听不听,

滔滔不绝几点钟, 大显神通……。 “就根据这些精神, 结合情况去执行”。最后再次叮嘱:

“对这些指示只要认真体会, 对你的工作保证能一通百通!”你若将情况摆开,

恳求将具体措施制定。他会说:

“掌握原则重要,

情况尽管不同, 至于详情细节,

这应是你们的事情。” 说真话:

虽然转业已几载,

实在是业务知识腹中空。却只为:

胜利蒙住了眼睛,

再不看社会主义建设新事情。只打算:

心安理得居外行, 静坐蒲团念“真经”。

1957 年 6 月 28 日

长納集输工程“竣工投产”简記

10 月 24 日,夏云昌〈战区付指挥〉传达张部长“十月二十九日长纳工程必须突击竣工简易投产”的决定。要求“对外口径一致”。

10 月 25 日,持化工厂自提 67 年用气计划,建议张部长延迟日期,正式竣工投产。张斥;“啥时候了还拿些这个

(指计划)来!”

10 月 26 日,张局长〈张忠良〉解释说这是“示威性投产”。

10 月 27 日,派郑浩〈战区付指挥,汉奸投机分子〉亲

自领导“投产”事宜。郑动员说:“化工部张珍部长在周总理面前将了咱康部长的军”。并决定“工程未完,等投产以后,紧接着用第一次生产检修名义进行”。

10 月 28 日,郑浩对“投产”典礼作了一系列具体安排: 要求生产、设计、施工单位在典礼上当众在竣工交接书上签字,遭到焦的拒绝后动员说:“这是不负责任的签字,会后马上收回作废”“给你一万个放心,叫你躺在像牙床上管生产”。

10 月 29 日,因杨超未到,投产延期。郑浩以他在大庆欺压铁道部的“经验”,纵使用拨压力表的办法冒充高压气投产,并说:“外人还是听你的,谁还到井上去检查”。夜十时,郑开紧急会议,泡制打上“红旗”反红旗的基建报告词,焦坚决反对被围攻。郑决定非这样干不可,“你不干我找马文林〈川南党委书记〉来”。

10 月 30 日,马文林主持“投产典礼”。到会省、市、县、社代表等近万人。基建指挥部李方白报告“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实现了五个一次成功”。张文彬颂“四川省委正确领导”。杨超赞“大庆精神”、“延安作风”,亲自剪彩“投产”。按布置鸣放了“仅次于迎接国家元首”的礼炮。要天马电影厂(注:应为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赶来拍摄了准备向中央汇报“战绩”的记录片。用一个气田, 一口井,压力 16 公斤,气量 12 万方冒充 x 个气田,xx 口气井,压力 40 公斤,气量 xx 万方蒙骗中央欺骗群众。会中,杨超和张文彬窃窃私语:“这一下可狠狠将了化工部一军”。

大会上广为散发的“会战通讯”号外是:

战区职工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的胜利长纳集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它的竣工投产,是建设内地,支援农业和援越抗美的实际行动。

整个工程,经过生产、设计,施工三个单位的联合检查几万个焊口,几百个高压阀门,没有一个漏气。防腐绝缘性能良好 。实现了管子安装焊接,井场安装,集输站安装,试压和联合试转五个一次成功。

这项工程的投产,是战区职工在四川省委和石油工业部党委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决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胜利,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 把冲天的革命干劲与严格的科学精神相结合的结果。

11 月 x 日,邓小平、薄一波等在李井泉的陪同下亲临“现场视察”。其后,张文彬洋洋得意对马文林说:“你们这些糊涂人,现在知道长纳投产的意义了吧?你看这有多好,这桩事我们怎么好事先说给你们知道呢?”

来源:

根据文件翻印件打印。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