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对林希翎右派问题的复查结论(林希翎)

日期:1979-7-4 作者:[待确定]

林希翎(原名程海果),女,一九三四年七月生,浙江省温岭县人,家庭出身自由职业,本人成分学生,一九四九年十月参军,一九五三年九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一九五七年划为右派分子(一九五七年六月二十一日《人民日报》文章点名),一九五八年二月宣布开除学籍留校监督劳动作反面教员。一九五八年八月被逮捕,判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一九七三年释放安排工作,一九七八年摘去右派分子帽子,现在浙江武义县农机修造厂当工人。

根据中共中央(一九七八)五五号文件规定和一九五七年划右派分子的标准,对林希翎在一九五七年整风反右时期的言行进行了复查,结论如下:

(一)一九五七年五月二十三日至六月十三日,林借帮助党整风之机,先后去北大和在人大作了六次演讲、答辩,公开煽动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社会制度。

她诬蔑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封建的社会主义”,“仅仅是政治上的名词……根本不是社会主义”。她攻击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胜利后就镇压人民,采取愚民政策”,“党团员成为特权阶级”。她造谣说,在去玉门的“路上亲眼看见工人罢工……,一个反革命分子也没有,都是共产党员,共青党员”。她攻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百分之九○高级干部不同意”,叫嚷要“清洗党内一大批混蛋”。她认为我们“现存制度是产生‘三害’的直接原因”,“这样的制度就形成特权阶级”。

林在引用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后说,我国的“肃反理论根据也是错误的”,“杀了七十七万,冤枉的人有七十二万,相当於一个小国家”,“南京肃反时,一夜即把逮捕证发给每个单位,一下子就逮捕了两千多人,连礼堂都住满了”。她明确提出;“要从制度上根本改变”,要“彻底改革政治制度”。

(二)公布、抄寄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大反斯大林,制造混乱。

整风运动初期,林搞到一份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她明知这个“报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已经造成严重恶果,她也知道不得外传,却在演讲、发言中,都大量引证其内容。她攻击说:“斯大林专横残暴,严重透顶,历史皇朝无可比拟”,“阻碍社会发展,倒退了一个时代”。她声称“秘密报告材料是很真实的”,给我“很大启示”。她用“秘密报告”来影射我们党的工作,说“我们同志间关系不正常,‘六亲不认’,‘冷若冰霜’”。她在六月一日全校大会上宣布:“现在我主张公开赫鲁晓夫同志的报告,……我这里有一份,可以公开。”六月二日她贴出海报,要在六月三日晚上公布,由於校领导和厂大师生的反对,她未能得逞。但使学校的整风运动,被迫停止了三天。

林还把“报告”给校内同学传阅,又叫人抄寄给北大、西安、南京、武汉等地一些人。当学校让她交出时,她又抄留了一份。

林希翎的这些言论和活动,在校内外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地干扰破坏了学校整风运动,也使外单位、外地的一些青年跟着犯了新的错误。

(三)反射中央当时的整风方针和部署,煽动同事。

林把中央在全党进行的整风污蔑为“采取改良主义的办法向人民让点步”,叫嚷“要彻底革命”。同时与社会上的右派相互呼应,密切往来,极力煽动说,党中央提出鸣放“很多人在应付,口是心非”,“听说有风声要收了一想封住人民的嘴巴,是愚蠢的”。“现在的“鸣放”这只是上层,这是不行的,老头子不大胆,……不敢和共产党闹翻”。“我们青年长着脑袋是干什么的!难道让人家牵着鼻子走吗!我们要说话”,“让每一个人过真正‘人’一样的生活”。她说“什么叫人民作主!同志们,过去我们感到作主吗?我没有作主,我没有感到是主人。”“人民不是阿斗。真正解决问题,只有靠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行动起来!”“现在西北、武汉等地,到处学生都行动起来了,可就是互不通气,报上不报导,是新闻封锁!”“我们是正直的人,正直的人到处都有,不仅北大,还有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大,各地大学联合起来!匈牙利人民的血没有白流,我们今天争到这一小小的民主,是和他们分不开的”。她公开提出要“开三害控诉会”,煽动闹事。

林希翎的这些言行,就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这些年来又一直不认错,仍坚持其原来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以上复查结果,用一九五七年中央“关於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衡量,林希翎定为右派分子不属错划,不予改正。希望本人从中真正接受教训,今后为社会主义服务。

关於被逮捕判刑问题,建议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复查,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鉴於林希翎已摘掉右派分子帽子,是大学毕业生,为了发挥其所长,建议浙江省适当安置她的工作。

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一九七九年七月四日

来源:

根据文件翻印件打印。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