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58-6-5 作者:[待确定]
李平,男,四十二岁,广东省澄海县人,一九三六年入党,文化程度中学,家庭出身地主,本人成份学生,一九五五年调轻工业部设计公司任副经理,一九五六年任轻工业部造纸设计院院长、部党委委员、监委委员、院党总支书记。
李平在一九五二年任广东省汕头市市委副书记时曾犯过地方主义错误。他从一九五三年以来对过去所犯错误不但不能深刻认识,相反的继续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党活动,其主要的反党事实如下:
(一)污蔑党是宗派主义,取消党的领导,将党的核心领导称为宗派小集团。李平在任院长期间,他反对不懂技术的党员当科处领导人。一九五七年他在全院科长以上及工程技术人员会议上公开宣布:党过去对工程技术人员不信任,现在要大量提拔。国务院有规定,将来要派资本家当司局长,不要党员当“政委”。他主张取消专职总支副书记,削弱党员副院长的职权,一切以技术人员作为领导核心,并宣扬:凡生产部门都要懂生产技术人来掌握领导,这是个基本转变,是几年来的经验。又说:“资产阶级已成为劳动人民右翼,工人阶级成为劳动人民左翼”。整风开始他不顾总支委员的反对,以个人代替总支委员会狂妄的向全体职工宣布:“设计院的主要问题是党的宗派主义”,煽动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进攻,充当了右派向党进攻的先锋。
(二)李平在发展党的工作上要吸收有政治历史问题的人入党,并主张降低知识分子入党条件,违反党的组织路线。为了要吸收某些人入党,曾不择手段,用行政命令的口气批示“要总支在一定的时间给予解决”。他在出国时期,向苏联同志介绍代表团人员时说:朱伯源(非党员、右派分子)是中共预备党员。在干部路线上凭私人感情的好恶代替组织原则,对工程技术人员采取封官许愿,破坏党群团结,甚至以物资进行拉拢。如李对本院第一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陈晓岚说:“邓院长(党员)反对提拔技术人员”以此挑拨邓、陈的关系。又如在苏联期间李批准了许乃文等工程师用五百个卢布买手表。他对工农干部采取轻视或排挤。他称右派分子王培年为中国“专家”,说来朱伯源(右派)是成熟的发展对象等。
(三)泄露党的机密。秘书曾群是国民党员,历史不清,但李平将党内的机密文件交她保管,甚至将院内保卫工作总结的绝密资料也交给她保管,直到她离原职数月才交出。他在国外考察时期叫朱伯源参加党的小组会议作记录,保管出国一切资料。整风开始,李平听了彭真同志关于整风的步骤和策略的报告,规定不许记录与传达,但李平不仅作了记录,回院后还在非党科长会议上作了传达,严重地泄露了机密。
(四)公开进行煽动点火。当右派分子猖狂进攻时,李平在一九五七年五月四日的一次技术人员会议上公开叫嚣;“过去党员整你们(指三反、肃反运动),今天你们要整整党员”。当右派猖狂的向党要领导权时,李平向右派宣称:“这次我一定解决有职无权的问题”。在水管科号召大家“吐苦水”,并与党外人士说:“设计院是科学技术部门,不要党的领导行不行?”
(五)无组织、无纪律,与党分庭抗礼。李平以老党员自居,夸耀自己的革命历史,向组织上要待遇、闹工资,不仅在国内,在苏联考察期间,向苏联同志亦介绍自己的革命资历,并说不满二十岁就担任地委书记了,对待苏联的招待服务工作采取不友好的态度。在院内一贯目无组织,出国时间不经组织批准超过了三个多月,公开的不执行党的决议,任意取消一些党员的权利,并实行家长式的领导。他喜欢奉承,拒绝别人批评,对干部任意训斥(如对原总支书记杨可箴同志,邓毅同志经常耍态度),发脾气,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根据以上事实,李平的反党不是偶然的,是有社会历史根源的。李出身于地主阶级,是混入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虽然组织上参加了党,但未经过彻底改造,思想上并未放弃其原阶级的立场。从他历次所犯错误分析,李平是一个极端严重的个人主义者,是混入党内,篡夺党的领导权,进行宗派活动,搞独立王国的政治野心家。李平从一九五二年任汕头市市委副书记开始,一贯是目无组织骄傲自满与党闹独立;在干部政策上存在着严重的宗派主义,用人唯亲,以私人感情的好恶来代替党的组织原则。敌我不分,严重的泄露党的机密,排挤党员干部;在组织路线上他主张吸收政治思想不纯的分子入党,降低入党条件,并主张为五百万知识分子着想,散布资产阶级“技术至上”的思想;拒绝党的领导与监督,破坏党的统一和团结。虽经党屡次教育,都因他对党一贯采取不老实的态度而拒绝了党的教育,因而给党的事业造成极大损失。这次整风期间,当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猖狂进攻时,李平起了向党进攻的急先锋作用,堕落成为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理人、党内右派分子。为了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队伍,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决定开除李平党籍并建议行政上撤销其院长职务。
原载《关于清除党内右派分子的决定汇编(四)》,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厅编,一九五九年十二月。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