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中共中央西北局转发西北各省、区赴甘肃灾区慰问团的报告

日期:1961-3-4 作者:[待确定]

陕西、甘肃、青海省委,新疆、宁夏自治区党委并报中央:

西北各省、区赴甘肃灾区慰问团的工作已经结束,现将他们的总结报告转发你们。

慰问团的工作做得很好。他们深入灾区,深入群众,广泛地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对甘肃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表达了各省、区党政军民帮助甘肃灾区人民战胜困难的共产主义热情,帮助甘肃灾区人民作了许多工作。同时,慰问团的同志也在慰问活动中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

过去甘肃省委主要是张仲良同志所犯的严重错误,使甘肃人民受到了很大损害。现在,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及西北各省、区的热情支援下,甘肃各级党委和广大干部,同人民群众在一起,向困难、向错误、向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时间虽然不久,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必须指出,甘肃目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还存在着严重的困难,必须继续兢兢业业地进行斗争,不可稍有疏忽。

甘肃过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是极其沉痛的。但是,我们不应该仅从消极方面来认识甘肃问题,更重要的还应该从积极方面来认识甘肃问题。应当把甘肃过去所犯的错误,当作一项富贵的财富。我们相信,甘肃的党组织经过这场大病之后,一定会健康地成长起来,而且会进步得很快。西北地区全党,都应该从甘肃过去的错误中和今天改正错误的斗争中,学习到许多有益的东西。要把甘肃过去所犯的错误化为积极的力量,加强西北党组织的建设,促进各方面工作的展发(发展)。

中共中央西北局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

(甘肃省档案馆91—4—896卷)

附:西北各省、区赴甘肃灾区慰问团的报告

(题目是编者根据档案内容拟加的。)

西北局书记处:

根据西北局书记处一九六○年十二月十七日第十次会议的决定,西北各省、区赴甘肃灾区慰问团于一九六一年一月五日正式成立。经过几天的学习,从一月十日起,分作四个分团,分别按预定计划深入到灾情比较严重的张掖、天水、定西三个专区和临夏自治州的廿四个县、市的一百三十六个公社、四百五十个生产队,进行了慰问活动。到二月十二日,慰问工作胜利结束。

慰问团一到灾区,就直接同群众见面,挨门逐户地访贫问苦,传达党中央、毛主席对他们的关怀,宣传中央十二条紧急指示和西北局兰州会议精神,并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抢救病人。一月来共访问了一千一百多个生产小队、十四个农场、五个厂矿、二百三十个病院、二十一个孤儿院,直接医治病人近两万名。这些活动,大大地鼓励了灾区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普遍反映:“党中央、毛主席知道我们的困难后,就派人来看我们,调粮,救济,免费治病,这下我们可有盼头了。”许多人称慰问团是“救命团”,说“看到了慰问团就象看到了毛主席”。慰问团不论到那一个村庄,总有很多人围上来,如见久别重逢的亲人,当面诉苦,控告坏人,要求伸冤。特别是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抢救病人的时候,许多人感动得流泪,有些人感激得跪下叩头。有的说:“告诉毛主席,希望今后中央常派人来看我们”。河西有一个老汉,在临死的时候还嘱咐他儿子说:“党中央好,毛主席好,河西的土地好,就是让这里的一些坏干部给糟蹋了”。所有这些,都说明党中央和毛主席在群众中有崇高的威信。

一月来,慰问团除了全心全意做好慰问工作外,还进行了下列几项主要工作:

1、配合中央工作组,帮助地方党委和社、队进一步安排了群众生活,解决了所到地区群众生活上的一些具体困难。慰问团到灾区后,首先遇到的是,不少地区对省委规定的原粮六两(十六两秤,下同)的口粮标准,还有被一些经手人层层克扣、多占,不能全部吃到社员口里的现象,群众对此意见甚多。我们根据群众意见,协助社、队整顿和建立了吃饭和粮食管理制度,使情况有显著好转;其次,在河西地区发现有些社、队还储存有一定数量的“账外粮”(实系匿报粮),由于他们怕“查产斗争”,怕压低供应指标,不敢暴露。我们当即协助地、县委研究确定,并在报省委批准后,宣布“国家供应指标不变,账外粮由社、队支配,口粮增添多少自行安排,不平调,不追究”。这项措施经过反复宣传之后,效果显著。许多社、队的口粮已加到七两、八两、九两,有的吃到十两以上。另外,我们对充分挖掘和利用代食品、猎取野牲等,也都协助社、队作了安排。上述工作,深受群众欢迎。

2、在省委统一部署下,参加了稳定社会治安的斗争。一月上旬重灾区曾发生过不少哄抢事件。各分团都深入到情况比较严重的社、队,结合慰问工作,大讲形势,宣传党的政策,大力发动群众,揭露敌人阴谋,并协同当地政府逮捕了一些组织哄抢和阴谋暴乱的首要反革命分子,有力地打击了敌人,鼓舞了群众,也大大地教育了落后群众,使混乱局势迅速趋向安定。

3、根据群众要求,协助社、队贯彻执行中央政策。慰问团配合中央工作组、协助社、队组织退赔,划拨了自留地,贯彻了“四固定”、放假制度以及中央十二条紧急指示的其他规定。政策兑现,大大鼓舞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纷纷反映:“这是二次土改”,“这是真共产党来了”。张掖市几年来积压的毛主席象,很快被抢购一空。有些群众写信叫外逃的亲人回家,有的生产队买牲畜,积极准备春耕生产。

4、帮助当地党委研究和安排了今年的生产。慰问团建议灾区要结合安排生活,安定社会秩序,狠狠抓紧今年的农业生产,首先种好水地、熟地,多种早熟作物和高产作物,合理安排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并帮助他们解决了一部分蔬菜种籽的困难。同时,在生产政策方面,向省委也提了一些建议。慰问团不仅帮助甘肃灾区人民向错误、向困难、向敌人进行了有效的斗争,同时也使慰问团的同志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在极其惨痛的教训面前,受到了一次最深刻的阶级教育,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觉悟,锻炼了自己的革命意志。

首先,深深地体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极端重要。从甘肃情况看,很多领导人之所以犯有严重错误,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是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而是把自己驾临于群众之上,处处从个人荣誉、得失为出发点。他们好“务虚名”,不关心群众死活,失掉了一个革命者起码应有的政治立场和阶级感情。为了达到卑劣的个人目的,他们不惜采取残酷手段,迫使广大农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群众处于饥寒交迫和大批死亡的时候,他们却大兴土木、花天酒地。由于某些干部的蜕化变质,使阶级敌人趁机钻进革命队伍内部,利用他们“借尸还魂”,甚至直接篡夺了领导权,使革命组织完全变质,假革命之名,行反革命之实,残酷地进行阶级复仇。由此可见,一个革命工作者如果不警惕和克服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而任其发展,其结果将会给党和人民,给革命带来造成多么严重的恶果!

其次,深深体会到“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一切按照党的政策办事,一切按照党的章程办事。每一个同志都亲眼看到,在工作中离开了毛泽东思想和违反了党中央的政策所造成的恶果是多么可怕!甘肃许多地区不顾农民的死活,年年征购“过头粮”,致使许多许多的农民倾家荡产,家贫如洗。在挤不出粮食的时候,就实行所谓“查产斗争”,最恶劣的是用几十天封仓。甚至“百日封仓”的办法,不给群众开饭。由于政策上的错误,造成了群众大批死亡,农具大量损坏失修,耕畜大量死亡,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短期内不能恢复元气。在党内斗争方面,也采取了极其错误的做法。不但大批干部在错误的领导下,作了许多坏事,更严重的是对待不能执行错误路线的干部,采取了极其残酷的手段,无情打击,甚至采取肉体折磨、慢性消灭的办法。这些都给当地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第三、事实教育了慰问团的同志,任何时候都要从实际出发,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作风。许多地方,为了消灭“低产”作物,扁豆开了花还要拔掉,高粱长了很高不要砍掉,结果不仅造成过冬没柴草,以致现在连这种作物的种子也给消灭光了。甘肃人民多年来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是“高粱玉米川台地,麋谷种在山腰里”。可是近几年来,硬叫农民把“包谷搬上山,小麦走下川”。还硬叫他们不顾水利、倒茬、劳力和农时等条件,盲目扩大耕地、扩大夏田、扩大棉田,结果为追求开荒数字,废弃了大量熟地,为种“任务”田,把大量种子撒在未翻的地里。瞎指挥生产,这是几年来产量年年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于兴修水利,盲目性则更大,在拔海两千二百公尺以上的山顶陡坡上大搞水平田,为了平整出几亩土地,不惜糟蹋几百亩地。有些地方修大水渠,放弃对小水渠的管理,结果能用的废了,原来的水田反而变成旱地,水磨也不能转了,甚至使许多地方群众吃水都发生了困难。这种弄虚作假,盲目蛮干的风气,一直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有些县为了应付参观团、检查团或现场会议,不惜动员几万人、十几万人上山摇旗呐喊,大搞形式主义,造成了无法计算的损失。

此外,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对甘肃的当前工作,如生活安排、整风整社、春耕生产、如何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进一步巩固社会治安等,还向省委或当地党委,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通过一个月来的慰问活动。使慰问团的全体同志深刻认识到甘肃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其中不仅有着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而且还有着尖锐的敌我矛盾;进一步体会到西北局根据甘肃问题的性质所做的“这是一次大革命”的指示的正确性。现在慰问团的工作已经结束,它完成了中央、西北局和西北各省、区人民所委托的任务,给甘肃灾区人民在渡过困难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特此报告,不当之处,请予指示。

西北各省、区赴甘肃灾区慰问团一九六一年三月三日

来源:

甘肃省某档案馆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