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中共中央批转聂荣臻关于一九六一、一九六二年科学技术工作安排的报告及汇报提纲

日期:1961-1-21 作者:[待确定]

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党组:

现将聂荣臻同志关于一九六一、六二年科学技术工作安排的汇报提纲及请示报告发给你们,请各部门、各地区在考虑国民经济计划的时候,参照这个报告将科学技术工作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之内。

(发至省军级)

中 央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富春、小平同志并报中央书记处:

关于一九六一、一九六二年科学技术工作的安排方针,去年十二月十日曾向总理汇报过,并将书面汇报提纲送富春同志。总理和富春同志都已同意。总理并对汇报提纲作了具体修改,嘱咐可在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中印发。

向总理汇报之后,经中央批准,十二月十七日召开了各省、市、自治区科学书记座谈会(在此以前,已开过各地方科委主任会议做准备)。会上各地科学书记及各部主管科学技术工作的副部长讨论了汇报提纲,同意所提出的方针、任务和基本做法。现将《提纲》送上,请予审查批示,以便各地、各部考虑安排今明两年的科学技术工作。

根据科学书记座谈会上所反映的问题及最近安排计划的情况,除汇报提纲所提各项以外,国家科委党组研究,须向各省、市、自治区同志进一步说明两点:

(1)今年科学技术计划所需的投资、经费、器材,一律按隶属系统分别纳入各部门、各地方的计划,国家科委和地方科委不掌握物资和款项。今年整个计划是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本账,科学技术方面必须坚决贯彻这个办法,都要纳入计划,不搞专案,不搞两本账。地方科学技术事业三年来有很大发展,今年必须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安排任务;一九六一年不要搞或尽量少搞基本建设,中央也未拨给地方科学基本建设投资。各地方在科学研究方面如确有需要也有可能进行基本建设的项目,则应列入地方计划和预算。至于地方研究机构的科研经费和研究试验用器材(不是基本建设的),则仍同往年一样,列人各该地方的财务计划和物资供应计划。

地方科学技术工作的方针,应当主要为国民经济服务(当然,也要安排全国一盘棋中分配给地方的尖端技术任务)。这个方针,一九五八年就提出并定下来了。两年来各地执行结果,也很有成效。今年有更加强调之必要,特别是要着重为农业服务。今年不要再铺新摊子、扩大规模,而是巩固成绩,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安排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课题,切实发展提高。拟请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检查督促,积极安排结合工农业生产建设的科学技术试验研究,所需财力物力要纳入本地方的经济计划。这些试验研究所需要的器材,数量不多,就是品种多,经费也很有限,正因为量少而零星,希望能加以注意,不要把它遗漏了。

(2)地方新技术研究机构的调整问题。我们考虑到各省科学分院都有几个新技术的研究所,而力量大都还很薄弱。为了集中力量,拟适当地调整合并(但各省有关农业方面的研究机构则不应合并),以大区为单位统一安排,成立大区科学分院(中南已经如此办),这样省就不设科学分院了。这一点,建议由中央局根据大区和各省的情况,再做进一步考虑,许多可以调整合并,有的可以保留而作适当分工,如何成立大区分院,请各中央局考虑。

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和汇报提纲一起批示,发给各地党委及各部党组。

聂荣臻一九六一年元月七日

关于一九六一、一九六二年科学技术工作安排的汇报提纲

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六二年两年的科学技术任务,拟一次布置。现将有关方针、任务、做法等问题简要汇报如下:

(一)方 针

(1)贯彻“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埋头苦干,勤俭建国”的方针,切实工作,力争今后两年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预计在一九六二年可以初步实现原订的十二年规划(实现百分之八十左右)。但是对外则只提“争取提前初步实现十二年科学规划”,不提“提前五年实现”。

(2)科学技术工作必须切实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工作要全面安排、重点突出。国家科委的工作抓两手。一手是加速发展国防尖端技术,两三年内务求打下基础,突破技术关。必须集中各方面力量,全国一盘棋。不许分散力量,不许各自为政。一手是为国民经济服务,主要是大力开展为农业过关和工业大抓品种质量所需要的工作。地方科委的工作要根据当地情况,特别着重在为国民经济服务上面。科学技术战线要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把大跃进以来的成果真正拿到手,应用到生产中去。所有科研投资、器材,都由各部门各地方纳入国家计划,不搞专案。

(3)努力两年,初步形成一个开始能独立解决我国建设问题的全国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体系。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才先后建立各大区各具特色的体系。各省、市、自治区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体系问题,现在不考虑。

(二)提前实现十二年科学规划问题

(1)执行情况:经检查核实,已经完成(达到原定一九六七年目标)的项目占百分之九,基本完成的占百分之十,两者合起来占百分之十九;进行了大量工作的项目占百分之六十九。进行工作不多的项目占百分之十二。从总的工作量看,到一九六O年年底已经完成百分之六十左右,还余下百分之四十的工作量。在一千零六十项主要研究成果中,有四百七十项已开始和部分地应用于生产或加以利用。总的讲,执行的情况良好,发展很快。

(2)存在问题:有些尖端项目,还要打硬仗才能过关。农业科学技术问题的切实解决,也十分不容易。工业科学研究成果能用于生产的还不够多。第二线基地的建设还比较差。国外科学技术情报工作开展得较慢。此外,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力量分散的现象。

(3)今后安排:根据各部门的安排,预计到一九六二年可完成全部十二年规划项目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做到初步实现十二年规划。余下可以推迟的约百分之二十的项目,有的并非急需,有的是长远性的理论题目。在今后两年需要提前实现的项目中,只有四分之一强是需要增加设备和器材的,这些大部分是尖端方面的项目,以及结合生产建设需要的一些工业方面的重要课题;剩下的四分之三,只需要有关机构利用现有条件积极进行工作,就可以完成。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提前五年初步实现十二年科学规划是有可能的。同时,由于十二年规划的后五年部分本来就不具体(在制订规划的当时也不可能具体),告一段落后,也好再进一步安排下一个远景计划。需要指出: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原订的十二年规划中,有些地方需要修改、补充,少数的要重订。这几年在制订年度计划时,已经这样做了。对于明后两年任务的安排,也是这样做的:既切实安排原规划中必须继续完成的项目,又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增加了新的项目;因此实际上将是超过原规划的目标的。但是,公开的提法,只提“争取提前初步实现”,不提“提前五年实现”,以留有余地。并且在执行过程中,某些项目的完成期限还可以具体调整。某些工业上的科学技术项目,牵涉到重大新产品试制的,只要是应该搞的,品种仍不放松,但每种试制的数量可以适当减少,少占用材料。至于需用较多的器材而不急于完成的题目,则不必勉强提前完成,视年度情况而定。

(三)加速发展国防尖端技术问题

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加速发展尖端技术。这主要是科学技术上过不过关的问题,是有无问题。要发奋图强,集中力量,把各方面的力量统统组织起来,通力合作来完成国家任务。全国一盘棋,不得分散精力,不准各搞各的型号。

服务于“三年突破”,要狠抓尖端的“开门七件事”,即新型材料、电子元件、仪器仪表、精密机械、特殊设备、测试技术、计量基准。力争经过两年或是三年的努力,做到过技术关,基本满足试制国防尖端的需要。国家科委要以这些项目为重点,抓深抓透。

为了加强计划与领导,尖端技术的计划工作要加强,全国一盘棋、一本账。国家科委、国防科委、科学院、教育部和其他有关部门,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扭在一起,共同商量,统一安排。各个地方的活动要全部纳入全国统一的计划。

(四)切实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工作

国家科委要抓两手,一手抓尖端,一手抓为国民经济服务。地方科委,则要把重点放在为国民经济服务上,特别要注意安排为农业服务的科学技术工作(当然,各地对于全国一盘棋所规定的尖端任务,必须保证完成;有些城市,如上海等,也可更多地抓尖端)。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要注意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支援农业,这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首要任务。一般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工作,由农业部、农机部等部门抓;科委抓的工作要和各部门有分工、有配合。一九六一年选择了一批与农业增产关系密切、科学技术问题多而且解决后又易于推广的项目,由各部各地根据情况纳入计划组织研究。除了及时总结丰产经验外,初步选了十项:1、肥料,着重在合成氨、闪电制肥等。2、水利:开发地下水、人工降雨、融冰化雪三大方面。3、农业机械:动力方面要解决以“气”(天然气、煤气、沼气等)代油和以粗燃料代精燃料的问题;研究解决动力绳索牵引机、水田拖拉机,以及适合山地和菜地的手扶拖拉机等牵引的动力机械;研究解决为机械化配套所需的犁耙等整地机具的合理配套问题,以及适合我国精耕细作需要的工作机具;研究试制小麦断粒播种机。乙粮食饲料的代用以及木本粮食及油料。5、土地合理利用。6、种子。7、橡胶。8、防治人、畜疾病。9、线性规划的运用。10、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第二,加强工业中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工作。抓鉴定,抓标准化和计量工作,这是工业中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增加品种、加速推广先进成果有极大意义。为了在工业科学技术上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必须抓紧这方面的工作。工业中的各个重要研究试验课题,列入全国计划,作为国家的科学技术任务,由各部去实现。其中冶金、机械、化工、燃料等行业中的一些重大关键专题,如冶金业中建立我国自己的合金钢体系等,要帮助部里一起抓。

第三,加强资源的调查勘探及综合利用工作。

(五)加强理论研究工作

为了加速发展尖端科学技术,为了开辟新的生产技术的途径,都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大跃进以来,技术革命群众运动中涌现了许多新苗头、新纪录、新创造,有的还未摸清规律,有的还没有得到理论上的阐释,要把这些新东西稳定运用并进一步加以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理论总结与研究工作。已委托中国科学院初步制订了理论研究工作规划草案,这个草案,待讨论批准后,将作为全国科学技术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由科学院组织各部门、各地方有关单位的力量来实现。

(六)组织力量问题

几年来研究机构发展得很快,已达一千二百多所,一般门类基本上有了,比十二年规划时设想的五百四十五所多了一倍多,但是数量虽多,还有待调整和充实。其中较有基础的研究所约有三百个,其余多是大跃进后新建的,力量还很薄弱。随着世界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仍须陆续填补空白科学,集中必要的力量,在老所中建立新的研究室,有的还要搞新所。

今后的方针是:在这次精简和调整的基础上,“充实现有”,“培养重点”,“填补空白”,“合理布局”。科学技术研究队伍还要发展,争取今后两年能各分配到一万名大学生。现有机构要充分利用,并重点培养,形成一批“拳头”。有些现有机构可采取设立分所或迁所的办法,加强第二线。两三年内我们拟着重经营西南,并注意加强西北。第二线的建设,具有战略意义,要引起重视。

争取经过两年努力,初步形成一个开始能独立解决国家建设问题的全国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体系。至于各个大区的各具特色的体系,要经过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努力才能先后形成。各个省、市、自治区,在目前根本不考虑形成体系的问题。地方的研究所要着重调整、充实、提高,一九六一年不要再建新所。为了集中使用力量,给建立大区体系创造条件,初步考虑各省、市、自治区现有的科学分院及所属各所(主要是有关新技术的所),拟适当地调整合并,以大区为单位统一安排,成立大区科学分院(中南已经这样做)。这一点还需要和中央局及各省市的同志磋商。

(七)作风问题

歪风在科学技术战线上也是不少的。突出的例如浮夸风,主要表现在有些计划的指标订得过高;对有些成果估计过高,动不动就说成“独创”、“超国际水平”等;唯恐宣扬不够,大吹大擂,形成泄密。又如瞎指挥风,研究所中安排各种不必要的活动,使研究时间毫无保证;在生产中推广一些不成熟的东西等。科学技术上还有争名垄断风,为了争名,不惜弄虚作假,或把别人成果、国外成果据为已有,说成是自己的发明;为了争名,借口保密,垄断课题,封锁消息,独占资料,拒绝内部的交流经验;不少单位不愿协作,只能当主角,不愿充配角,大家都要自己搞一整套,分散力量。

有些单位由于没有很好学习毛主席的“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指示,战术上不重视困难,稍有所得就自满轻敌,一碰钉子就垂头丧气。例如,以四化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有的地方和部门开始时认为很轻易,以为一九六O年底就可以达到机械化百分之八十以上了,没有抓紧巩固、提高,后来遇到困难了,又怀疑起来,不是切实工作,坚持下去。超声波也是如此,有些同志一开始认为它是万能灵药,能解决一切问题,不了解我们还未摸到规律,到后来由于掌握不住它的作用条件,有时应用就不灵了,便又一切消极,偃旗息鼓。其实,坚持下去,摸索规律,解决困难,就能够成功。总之,不少单位还缺乏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的作风。

对于“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领会得也很差。例如在技术革命运动中,脱离生产需要来搞革命,光提抽象的远大口号,没有分阶段完成的具体目标与切实措施。又如在技术管理上,只有不断革命、不断地“破”的一面,而没有分阶段地鉴定定型和在新的基础上“立”的一面,因而“破多立少”,甚至“只破不立”,等等。

改进工作方法,研究机构要坚持八小时工作制和每周有六分之五的工作日用于科研工作,保证研究工作时间和业余个人进行政治、业务学习的时间,安定科学研究的工作秩序,踏踏实实做工作。不必要的活动太多,杂务频繁,是当前一个严重的问题,要立即扭转这一情况。

(八)进一步的安排

两年工作,一次安排。为了总结经验、布置今后两年任务,准备在一九六一年召开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人数三百人,一半是科学技术工作负责干部,一半是党内外做实际工作的科学家,动员各方面积极因素来完成十二年规划。

加强国外科学技术情报工作(要见缝就钻,无孔不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以摸索方向。今后两年准备制订一九六三年到一九七二年的十年远景规划,并陆续安排新的课题。

来源:

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