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解决“包产到户”问题的情况向中央、中南局的报告

日期:1962-4-27 作者:[待确定]

去年11月,我区在进行基本核算单位下放试点时,发现有一部分社员和基层干部,要求“包产到户”和单干。当时,即引起我们很大的注意,曾用大力和较长的时间解决这一问题。12月初,区党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总结试点经验,布置全面铺开时,又着重地总结了这个问题。指出,单干思想在我区少数基层干部和群众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几年来两个平均主义没有被纠正,集体生产搞不好,一部分群众和干部,在前进的道路上,暂时发生了迷茫。抱有这种见解和主张的人,虽然还是一小部分人,但是一个重大的方向问题,必须严肃对待。只要在运动中,有人提出,就不要避讳,应该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把问题摆出来,而后用辩明是非,群众自我教育的方式加以解决,并且列为整个运动思想工作重点之一。以后在各县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中(也包括一些小队长参加),这一问题暴露的就更多一些,不仅一小部分大、小队干部有这种思想,而且在公社干部中,也有个别人有这样的主张。要求这样做的人,少的占到会人数的百分之十几,多的到四、五十。再到生产队开社员会议时,不少生产队比县三级干部会议又更加突出起来。生产好,领导强的队,亦有个别人主张单干;不好的,则多到四十、五十;个别的社、队甚至完全倒一边,在那里,简直成了一种风气。有些人很坚决,说:“你们有集体的总路线,我们有单干的总路线”,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集体、单干,能增产就算好”,说我们现在是“道公老儿倒骑驴,一步一步退”,“共产党有四把钥匙,第一把开公社之门,第二把开大队,第三把开小队,第四把就要开单干”。有一个支书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说单干是“明知故犯,万众一心”。

情况的表现,大体上有这样一些特点:生产越不好的队,主张这样做的人数就比较多,相反,则比较少,主张这样做的人,不光是富裕中农,还有一部分是贫农、下中农,在贫农、下中农中,更积极的又是家庭劳动力多和强的人。他们所以这样主张的原因,总的说法是:几年来生产一直下降,社员生活吃了苦头,对集体生产没有信心。具体的有这样几方面:交征购任务多少不同,但口粮、工分值都是一样,穷富一拉平;多劳不多得,多劳不多吃,“多劳不多得,少劳得救济”,“替别人养仔”,“共产党的政策是养懒汉的政策”;队干部严重脱离群众,贪污多占,或队干放弃领导,对他们管好集体生产,丧失了信心,也有少数生产队,原来组织规模不合适,闹分队,但是领导上不允许,在矛盾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主张搞“包产到户”;有的队富裕中农兴风作浪,等等。

从结束基本核算单位下放起,到现在已经将近4个月了。从整个农村形势来说,确实比以往有了比较显著的好转。但是,经过最近期间的检查,各地又陆陆续续出现了一部分新的“包产到户”,或者这样那样类似“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在他们中间,有一部分是完全新发生的,有一部分则是以前被扭转过,现在又反复了。这部分队,究竟占多大的比重,一下子算不准,但估计4~5%是会有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还得进一步去摸底。仅根据最近局部地区调查,有如下几种原因:(1)农村在两个平均主义(主要是队与队之间)基本解决之后,在国家与集体之间,大集体与小集体之间,又有一些新的矛盾出现了。当前突出而尖锐的是,生产队的负担过重,上至国家的征购、换购任务,下至大队机动粮、事业粮,重重叠叠,四面八方,最后都压到生产队的头上。以粮食一项而言,国家正式派的征购任务,全区平均要占集体总产量的30%多,畸重的地区达到60~70%以上;地、县两级为了余缺调剂,又加派百分之几;一部分公社也为了余缺调剂以及养活社办企业人员,再加派一部分;规定上交生产大队的机动粮与事业粮(事业粮用于干部定额补助、大队工副人员的口粮等)一般都占总产量5%左右;负担大、小队干部及其他人员的误工补贴部分,也扣除百分之几;此外还有其他各种莫名其妙的项目。根据典型调查,在扣除以上这些项目和除留种子饲料后,生产队和社员所余口粮,只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这样全区农民平均口粮才200多斤。农民是最实际的人,生产多少,拿走多少,自己吃多少,算得很清楚。200多斤是不能吸引农民去更多关心集体生产的,也不能不在他们的情绪上,引起很大的波动。于是在他们中间,就发出了这样的一些议论:“核算单位下放后提起的积极性,这一下给吹掉了”,“集体生产再努力,口粮也不过二、三百斤,想多吃点粮,不靠自找出路怎么办”。这样,在一部分生产队中,出现了出集体工不积极,大搞私人开荒,其中少数严重的,就实行了“包产到户”或者干脆单干。(2)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才属初建,有相当大一部分生产队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去,特别有些队,队干选择不当,或者不能胜任,工作抓不起来,或者品质不好,群众不相信。由于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解决,集体生产就搞不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事季节的紧迫,社员就愈焦虑起来,初则等待解决问题,继则怀疑、动摇,直至使集体生产发生解体。(3)去冬展开的第二批核算单位下放工作,由于我们当时要求在旧历年前结束,运动进行比较迟缓的地区,为了赶时间,工作做得粗糙,形成赶任务,走过场。在思想教育工作方面,有的地方,社员闹“单于”思想本来很严重,但当时没有让群众暴露,有的暴露了,但没有认真的解决。在贯彻执行政策方面,有很多重要政策,未能很好贯彻执行,如“按劳分配”、耕畜下放等等……这样,这些地区的局面,自然不会得到什么改变,等到运动热气一过,有些队就容易走向“包产到户”,或者单干了。(4)农村自由市场对农民的吸引。农村自由市场开放以来,总的说来,好处还是主要的,活跃了农村经济,互通了社员之间的有无。但是由于自由市场产品出售价格高,就直接刺激了农民去竞相搞家庭副业生产和拼命开荒。私人部分的比重越大,对集体生产的积极性,也就相应减低。此外,再加上述的集体负担过重,“油水不大”,形成一吸一挤,也使农民对集体经营动摇起来。(5)有些干部,对“包产到户”等采取了不置可否的态度,有的人,甚至同情社员这样做。历史上多次经验证明,当农民在困难的面前左右徘徊的时候,就越需要领导的坚定。坚定,他们就会走到正确的方面来;相反,他们更容易走向错误的方面。这次各地的实践又肯定了这一点,凡是领导态度坚定的地方,情况发生的就比较少,发生了,经过工作,多数也可以纠正;相反,那里情况就越来越坏。(6)旱象继续发展,也是影响“包产到户”增多的原因之一。

我们初步体会到,单干思想和单干的发生,既然是和当前整个困难、集体生产水平很低、市场关系极不正常等情况相联系着的,因此在今后解决这一问题时,就必须本着不仅对已经发生了的单干情况,要积极解决,加以扭转,而且还需要在比较重大的政策性的措施方面,继续认真加以贯彻执行,以便从根本方面杜绝单干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对扭转单干既要方向明确,态度坚决,又要考虑到它的复杂性,坚持说服教育的原则;解决单干的行动要尽可能迅速,以防止蔓延和扩大,同时,也要准备个别地区有几次反复才能彻底解决。

来源:

广西省某档案馆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