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云南大理地委关于在宾川召开县委第一书记会议的报告(节选)

日期:1958-7-10 作者:[待确定]

六月下旬省委负责同志到我州检查工作,并在此召开了四个地委书记会议。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多指示和帮助。为了贯彻省委指示,实现今年高速度的增产,我们于6月28日~7月6日在宾川召开了各县、市委第一书记会议,会上对各县、市的春耕栽种工作,进行了检查评比,颁发了红、白旗,并通过现场查苗、参观,结合辩论,进行了思想交锋,比较踏实地解决了高速度增产的思想问题。从而在原来基础上加大了增产指标和措施,具体研究布置了第三季度的工作。

这次会议,时间虽然比预计延长了3天,但从解决问题的效果来看,是开得好的。会议的特点之一是广泛地开展了思想交锋。通过评比检查春耕栽种,向各种违反总路线精神的右倾保守和自满松劲的思想展开了严肃的批评斗争。评比结果,得红旗的有祥云、邓川、弥渡、漾濞、下关;得蓝旗的有洱源、大理、永建、云龙、宾川、鹤庆、剑川;得白旗的是永平、巍山。这次会上各县的工作和领导思想问题在对比之下暴露得更明显,先进落后的对立斗争也更加突出。如祥云、巍山是我州历年干旱最严重的大县,祥云县今年由于县委领导坚决,雄心大,干劲足,发动了群众,想了些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昔日的面貌,提前和扩大了栽种面积,真像个“大跃进”的样子(当然这与去前年国家支持大修水利分不开)。而巍山县委则过分强调客观困难,主观上缺乏披荆斩棘的勇气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往往在困难关头动摇、迁就、坐失良机;虽然一部分面积比去年提前了季节,但至今栽种计划完成最差。还有相当一部分面积是在丰产节令以后才栽种下去的。永平县委水利条件比漾濞、云龙等县都好,但栽种却落于两县之后,特别是在小满、芒种、夏至3个节令以内的进度,都比去年实绩少。显然这不是“大跃进”,而是促退,是不能原谅的错误,地委要求永平县委争取在七月份,来个大翻身,采取紧急措施,迎头赶上。那么实现今年高速度增产仍是有希望的。又如在研究高速度增产的措施中一部分保守思想表现为叫唤劳动力紧张。这个问题经过辩论也基本上得到解决。按“大跃进”的要求来讲,必须充分发挥劳动潜力。一切劳动力的利用,应当提高到最大的可能限度。这样看,则紧张是必然的、理所应当的。但是许多材料说明,许多乡、社现在的实际情况,却并不是那么紧张,真正达到了饱和点。从宾川、大理两县对比来看,宾川有18万人口,今年大春播种总面积计划为35.5万亩。至6月底完成231,803亩。其中还有7万亩棉花需要特别加工。大理有人口12万。今年大春种植总面积13万亩,6月底共完成123 627亩;在备耕工作上,宾川计划修水利32万亩,至5月完成65,514万亩(未完工的大、中型水利未计入),共计出工343万个劳动日。肥料积了36亿多斤,而大理计划修水利57,000亩。至五月完成61,170亩,共出工172万个劳动日,肥料共积13亿多斤。两个县的人口仅有万人之差,而所做的工作则相差达1倍以上。这就足以说明,许多地方劳动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而领导同志则就盲目叫唤劳动力紧张,这不是保守思想是什么呢?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问题,在全州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因此,打破这方面的迷信,继续挖掘劳动潜力,提高劳动利用率,运用同量的劳动力,做出更多的成绩来,将是今后各级领导注意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

会议期间,大家都几次到田间进行“五查”、“五算”[查苗、查肥、查虫、查草、查水;算丛(塘)数、穗(株)数、粒数、重量、产量],并请技术员参加讲解了有关增产环节和措施。认为目前的情况,总的是良好的,大部分作物在丰产节令以内栽种下去。底肥比去年增加2倍多,密植普遍都好。高速度增产的条件是具备的。但是也有落后面,必须继续努力,抓紧7月份的工作,不断消灭落后面,则实现高速度增产是完全可能的。会议经过反复研究、算账,参考了别地的经验,本着百分指标、千条措施、万分决心的要求,确定全州实现宝塔式的增产,总的是“三不放(尖子田,大面积高额丰产片,全面积的增产),总产翻两翻,每人两千斤”。要求逐级出题目,分任务,每县、市都有几十、几百亩的“尖子田”,每亩产量达到原粮:稻谷5,000~10,000斤。包谷8,000~5,000斤。红薯50,000~100,000斤。洋芋1万~2万斤,棉花500~1 000斤。甘蔗10万~30万斤。烤烟500斤。搞“尖子田”的主要任务是打破迷信,试验增产经验。也不能集中过多的精力而忽视了大面积的增产。

大面积高额丰产片,全州有56万亩稻谷亩产1,500~3,000斤,有20万亩包谷平均亩产1 000斤,有10万亩薯类亩产万斤以上。

全面积的增产,各县都根据不同条件提出指标要求,总的是稻谷105万亩,平均亩产800斤,消灭500斤以下低产,条件好的县如大理、邓川、弥渡、下关应消灭600斤以下低产。包谷40万亩平均亩产500斤,除个别新开荒地外,消灭400斤以下低产。薯类90万亩,其中续种的45万亩,亩产4 000斤,其他间种的45万亩平均每亩2,000斤。

按上述增产幅度计算,稻、包、薯3项共计折合粮食27亿斤,加上小春收入3亿多斤,共30亿斤,如加上其他杂粮和晚秋作物、埂豆及百塘瓜、百堆薯运动,则全州可达34亿斤粮食。比1957年总收入11.5亿斤增加2倍。按现有总人口162万人计算每人平均2,100斤粮食。会议认为这个指标是可以实现的。会议后期,各县在竞赛的气氛中,又提出了更高的指标,如果按照这个指标算来,全州总产将达50亿斤以上。地委认为这个雄心是好的,应当努力争取,但如果措施跟不上去,就没有把握。可作为另一本账,准许各县回去同群众讨论后再定,地委今后按30亿~34亿的指标来检查执行。

实现这个指标本身是一个飞跃,会议认为,全州必须用迎接突变(当然是有基础的)的积极态度,拼命抓好7、8、9的3个月,采取非凡措施,大破常规,继续顽强战斗,以巩固前7个月的成果,实现每人2,000斤的增产指标。主要措施是:

1.完成种植计划,保证苗全整齐。要用最高速度扫清稻谷栽种尾巴,薯类要在7月底以前抢种完毕,旱地作物稀植和缺塘的间种和补苗,继续进行每户百堆薯、百塘瓜、10蓬竹、10株果树、百株油料运动,做到村村寨寨无闲地,田埂地头灭缺塘。

2.薅锄6道,扒得勤,使苗株通风透光。必须立刻动手。用5~7天的突击,到7月15日号薅完第1道秧,并追上肥,以后每10~15天薅锄1道。

3.追肥5万斤。……

4.大战十害(虫、病、旱、涝、呛、兽、倒伏、烂、风、雹),稻谷主要是虫、病、呛、倒伏,特别在密植以后要防止稻热病,包谷主要是防风、防兽。

保证实现上述措施,在领导工作上必须坚持贯彻:

一、政治挂帅,全民整风,进一步发动群众,具体贯彻多快好省的总路线,开展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斗争,从干部到群众必须结合现场运用“四大”认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树立高速度增产的思想和信心,充分发动群众,乘胜猛进,大闹中耕。地委打算再组织一次中耕促进团,分赴各县协助工作,并尽可能动员一切机关、商业部门的力量下乡,一面营业、办公;一面参加劳动,为中耕生产服务。同时,在生产运动中,结合宣传贯彻总路线和高速度增产的措施。在群众中开展思想解放大运动,人人献计献宝,把“又红又专”运动普及到群众中去,这样,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出大量的懂得农业增产技术的红色专家,壮大农业技术队伍。

二、田间查苗评比。普遍插红、白旗。要把红白旗插到六层(县、乡、社、队、人、田)。对各种先进的有创造发明的先进单位和人物,要及时表扬、奖励。抓住典型开现场会,提高工效,推动工作,克服落后。对插白旗的要加强督促帮助,在两天内改变面貌。各级领导同志必须亲自带领干部群众,深入田间进行“五查”、“五算”。帮助干部群众研究解决问题,在干部中继续克服“三风五气”,下乡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整风。

三、合理组织安排劳动力,开展技术革新,提高劳动效率。在劳动力的安排上,9月以前必须以50%~70%的劳动力投入锄、追、防的工作,保证大春高速增产。在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下,应充分运用协作及其他经验。提高劳动利用率,搞技术革新,特别要从运输、脱粒、耕种、家务劳动等方面开展技术革新运动,解放劳动力。

关于三季度农村工作的安排,必须以大春的锄、追、防为中心,逐步进行农业基本建设和明年小春高速度增产的准备工作。要进行小春革命,目前初步计划保证平均单产600斤,力争800斤,复种面积明年达到230%。因此,必须根据这一要求进行物质上的准备籽种、肥料、水利、农具、农药,增产经验的总结。

为了迅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马上掀起中耕生产高潮,地委要求各县、市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的同时,召开一个高速增产的万人誓师大会,从而把群众都调动起来,立即投入中耕生产。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之处,请省委指示。

大理地委

来源:

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