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国务院领导关于群众来访问题的讲话

日期:1957-5-0 作者:国务院, ××

国务院、××

[前缺]我们印了一份材料就是刚才发给了同志们的,给你们看一看。当然,现在来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比较好谈了,因为主席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大的方针,就是它不仅仅是同群众联系的一个方面,而且还应该把它提高到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方面来认识。

关于认识方面,有这样几点

(一)群众经过来信、来访,向中央机关或者向省市机关提出意见,提出要求,不仅仅应该认为是领导机关同群众联系的一种方法,而且应该认为是群众的一种民主权利。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提高到人民民主权利上来认识,那么,人民向我们机关提出意见和要求,就表示对党委机关和政府机关是信任的,相信我们能够处理这个问题,这样,我们也就不会发生那种讨厌嫌麻烦的情绪了。在一个时候,我也有过这种讨厌、嫌麻烦的情绪。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来访的人多了,北京城里中南海、国务院的大门成天都有人来登门求见,其中有集体几十个人的,也有的表现的形式很恶劣,比如前几天国务院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女的,带了四个娃娃,身上挂了一块大字纸牌,上面写着“饥饿”二字,在街上走,一直走到了国务院(一九五一年还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人,白天点了一个大灯笼,到了新华门要求见毛主席,意思是说全中国都是黑暗的,只有他这个灯笼是光明的)。这种事情,首先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大的压力,因而使我们觉得很讨厌,特别是那些无理取闹的,根本没有什么正当理由,就是跟你缠,可以缠一天不走。如我们有什么会议,他在门口一望很多汽车,他就等着,等散会汽车一出门,他就在街中间一躺。这种事情北京没有详细统计,总不下几十百把件吧!这就很容易引起一种厌烦情绪。在这种情绪底下,就常常忘记了主席批示的这是联系群众的一种方法,忘记了这是群众在使用他的民主权利。所以,我们应该提高我们的认识,党政领导机关要保证群众行使这种权利。

(二)人民来信与人民来访里确实能反映出很多问题。上次北京城开了一次关于接见群众的会议,大家研究的结果,觉得来信和来访不仅是普通地反映问题,它还恰恰反映了当前最尖锐的问题,就是说它常常是反映出人民内部矛盾中间的比较尖锐的方面。如果我们能够从人民来信和来访中经常注意到这种动向,这对我们工作的改进,对缓和或者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大有帮助。从办公厅的几个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河北省正定县地质学校学生闹事,几千人拦火车,要到北京请愿。在这件事没有闹起来的前几个月就有信给党中央,如果我们有关的主管机关重视了这件事,而且又作了比较正确的处理,那么,这件事是不一定会闹起来的。就是说,来信在事前已经给领导机关打了信号,说我们这里准备闹事,但是,我们没有及时处理,没有处理好,所以,闹起来了。再比如最近北京报纸上批评手工业管理局在领导美术工艺学院工作中的错误,指名批评了邓洁同志和白如冰同志,这个情形也是半年前就曾告状告到了中央,也是与没有很好处理有关系。还有一个中医研究院闹得很厉害,事前也早有信给过中央。还有一个很有名的画家李苦禅,最近在报纸上提了一大堆意见,这件事以前也有过信来的。这是随便举的几个例子。从这里面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经验:如果我们不重视人民来信、来访的工作,不根据那里面所反映的情况去及时处理,那么,小事要变成大事,小不满要变成大不满。西安交通大学是从上海搬到西安的,搬去以后就闹着要回去,这是一年多前的一个老问题,当时没有解决。现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们就提出来了,说搬得不对,现在还在闹。再如广东化县因为修麻疯病院的事情,公安局副局长对群众开了枪,造成严重事件。在这件事发生以前就有人来信,说无论如何不能修,修了我们非揍你不行,但是,我们马马虎虎不当回事。像这类事很多。所以,信里面是大有问题的,来人要求接见他,[此处有数字不清]他才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检查过去的工作,就是说,从把它看成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反映了社会上各个方面最尖锐的矛盾这个角度来检查,我们过去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缺点。有些早打了信号,可以早防止,早解决,不闹事,不打扁担的,但是因为我们没有及时处理,就转化成为对抗性的矛盾。所以,我们必须注意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问题,抓紧及时处理,这样有利于我们解决问题。特别是现在,联系到整风,在许多事情上我们要争取主动。必须承认我们有许多错误。这些错误你一定不承认,就会发生很尖锐的斗争。比如北京的一个学院,有个副院长,一家只三口人,小孩子还在托儿所,就占了八间房子(两套),那当然人家要贴大字报了。但是那个副院长还不觉悟,还在解释,说要在家里开会等等。像这样的问题,如果你赶快退出一套来,承认错误,不就解决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我想中央机关也有,北京城也有,各省市恐怕也有,现在要主动的下马。你已经承认错误了,他就闹不起来了。

(三)来信来访能帮助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了解工作中的情况,同群众更多地接触。主席说,这是联系群众的一种方法。我提议各省、市负责同志最好能抽出一点时间接见[此处有二字不清]。当然,不可能天天去搞,但这是联系群众的一个方法。比如北京有几个大学闹得很厉害,彭真同志就接见。他们首先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整风指示说整风工作两不误是教条主义,彭真同志就解释说,你们讲一讲什么叫教条主义?如果都照你们的意见,石景山的工人也要求停工整风,北京城开汽车、开电车和自来水公司等都停工整风,那我们的社会怎么办呢?还要不要建设?你们学校的大师傅对你们有意见也要停工整风,你们怎么办呢?这么一讲,他们也觉得不对了,大家的气就平了,他们不要求停课了,问题就解决了。现在我们有些接见的人没有这个能力,有些是农村里来的小学生,他就根本不了解党的政策,话也不会说,当然就不能把问题处理好。所以,要求我们领导机关的领导同志能够亲身参加这个工作,比如国务院秘书厅的处长就参加了这一工作。不要把这个工作完全交给那么几个人由他们去干。

(四)可以经过人民来信,特别是来访,做许多教育宣传解释工作。比如昨天北京大学有十几个人跑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有一个管来信、来访工作的同志跟他们谈,谈了一个上午,谈到晚上十点钟,最初也是慷慨激昂,经向他们解释以后,他们感觉比较满意,就回去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领导机关处理的不好,首先对立起来,那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了。所以,可以经过接见,说一些道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当然,要花时间,有时遇到不讲理的,也会发生厌烦的情绪,讨论,特别是那种无理取闹的,北京很多机关是叫公安局赶快捉去!人家不犯法怎么能捉呢?那就侵犯人权了。

总结起来:第一,要把它看成是一个人民的民主权利,应该保证人民群众行使这种权利;第二,它可以反映出比较尖锐的矛盾,我们要把它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来处理;第三,可以经过这个工作联系一批群众;第四,可以宣传解释党的政策。不应该把它仅仅看成是联系群众的方法,还要看成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表现。中央提出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以后,还把它停留在联系群众上面,我感觉还是不够的。当然,这里面有少数坏分子,有写反动信的,信中把我们臭骂一顿,这种信,几年来是在逐渐减少,最近又稍稍多一点。这样的信,一般都是匿名信,不敢正在光明的写。求见的里面也是这种人,来了就是痛骂一顿,北京各机关前不久调查了一下,这种人是极少数,大概有百分之二、三,其中真正有反动思想的还不到百分之一。也就是说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人民内部的关系问题,他们来了,都是说,我们是拥护毛主席的,但是我们不赞成什么,不赞成什么。我们根据北京的经验,研究了一个处理接见中无理取闹分子的办法,也发给同志们了,因为各地的情况不同,同志们可以作参考。为什么要研究那个问题呢?就是有些同志发生厌烦对抗情绪,总是要公安部捉,所以,我们就把他分析了一下,划了一个界限。当然,那个文件不成熟,同志们可以研究。认识方面我想提这么一点,同志们可以研究。

二、目前这项工作的基本缺点在那里?最根本的特点是什么

我感觉最根本的缺点还是官僚主义。上一次北京中央各部开会的时候,仲勋同志特别强调了这个问题。把仲勋同志的估计分析一下,那么,处理人民来信中的官僚主义更大于处理来访。各地是不是这样,请大家考虑。为什么呢?有客观原因。当然,人民来访工作我们也没有作好,但来访的人是天天上门闹,你最少总要理他一下,有时不理也不可能。现在党中央中南海一天就有好几十人来访,国务院大概也有好几十,北京接见群众来访的有五十几个部门,最热闹的是党中央大门口,国务院大门口,内务部大门口,还有劳动部、监察部等,他天天逼在你的面前,你不解决他就坐在那里不走,这就逼得你不能太官僚主义,你处理得好不好不说,你总要有个交代。但是来信就不同,他就是骂我们多厉害,我们也可以不理,放在旁边一压,因为它是死的。当然,你连续不答复,他就从写变成行动了,你不解决,他就来了。所以,最中心的关键是要克服官僚主义。前一个时期,中央办公厅也好,国务院也好,也没有和各机关规定一些必要的分工,所以,在接见当中,很多事情处理不了的,就推,推出门口算完事。上一次会议,大家分一下工,还提了一个意见,就是要包干负责,到了你那个衙门口你就包下来,是你的业务范围以内的当然应该解决,不是你业务范围以内的,北京的电话多得很,同那个部门联系一下,请他们解决,不要推来推去,使要求接见的人从这个机关到那个机关,搞得他在街上转来转去。总之,走到你的衙门了,你就理,不准推。信呢,一天来一大口袋,那怕一大卡车,他一压也就压下了。这里我们可以检查一下。每个机关都有三、五个或者十个、八个处理人民来信的同志,但是他们精力有限,八个钟头搞不出来就压。中央办公厅现在就压了很多,没有办法,非加班突出不行。所以,如果说官僚主义,我感觉处理人民来信工作更严重于接待人民来访工作。不管是人民来信也好,人民来访也好,总之我们认识不足,因此重视不够,没有切实处理。所以,上一次仲勋同志提出,要作到凡事有问题,人家要求解决的,要件件有交代,否则你怎么对得住老百姓呢!一个农民一年只有那么多的收入,他要写一封信就要花一毛五分钱,在农村中间就是一天的生活费,他有时自己不会写还要请人去写,他们写一封信是要下很大的决心的。我们要爱惜老百姓,了解人民的这种心情。据东北有的同志反映,有的地方收到的人民来信根本没有处理,就包了东西贴了窗户了,这怎么对得起人民,所以,最大的问题是官僚主义。我们现在要争取主动,改正我们的错误。在整风中边整边改,在这方面条件是比较具备的,因为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牵连不到其他关系问题,不牵连国家预算,不牵连基本建设的投资,不牵连体制问题,总之牵连不多。当然,处理起具体问题来是很多问题牵连到很多关系,但那究竟不像改变生产建设计划那样,所以,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另外,这个事情我们确实是受攻击的。我们这里不少同志是人大代表,在人大常委会,这个问题就很尖锐,每次都有人提出来,说“你们就是官僚主义”。有个别的党外人士提出人大要成立独立的上下贯通的单独机构,来处理人民来信,意思就是不相信人民政府,要人大常委设立专门的机构,脱离政府的领导,脱离党委的领导,专门搞一个检察性的机关来处理。我想,这个主张不一定能够实现,因为办不到,脱离各级人民政府,脱离党委,你怎么处理法?没有办法处理。但是为什么人家提意见呢?就是我们过去没有处理好。比如,有些党员在党内有些什么问题告状告到党的机关,党的机关没有处理好,个别的就告到民主人士非党人士手里去了。还有,人家告了,我们不重视,层层不转,当然层层负责是应该的,绝大部分信都还是得转下去办理。但是转下去就没有消息了。有人说是“来信照转,出门不管”,许多事情没有着落,或者是可以办的不办,拖下来了。这就是官僚主义。我们这里有不少的人大代表,这一次人代会上可能还会提出这个问题。人大和政协提出的提案,在下次开会时都要有个交代,也无非是说有的我们已经办了,有的已经转给那一个机关办了,有的还在研究。这样一交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看,觉得我这个东西有了下落,你们重视了。人民来信就没有这种交代,特别是在北京城的人大常委会代表、政协委员,把人们给他的信转到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厅或者转到政协秘书处,从此以后如石沉大海,他当然不满意,所以差不多每次政协、每次人大都提这个问题。总之,这个工作我们处理得有缺点,有错误,错误就是官僚主义。仲勋同志也讲了,说这个事情容易下马,容易办好,因为它的牵扯不多,不象轻重工业的比例问题,还要重新研究,只要加强一下就行了,省委、省人民委员会一抓,这个问题就基本上可以解决。我们看报纸很多地方的负责同志接见人民来访,那是很好的。上次我(下缺)

来源: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会议参考文件(1957.5.28-7.15)”

来源:

四川省某档案馆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