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58-8-0 作者:聂荣臻
聂荣臻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已经基本上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生产力得到了解放,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了。但是,由于我 国经济落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还不够强大。刘少奇同志在“八大”第二次会议上报告中提出,全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在继续完成经济战线、政治战线、思想 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这个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在我国建立起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面貌。
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经过解放后八年多来的努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以苏联援助我国建设的一百五十六项工程为骨干的一系列近代工业企业的建成,为今后的技术革命创造了物质技术条件。但是,与世界上生产技术先进的国家比较起来,我国在这一方面还是落后的。一般说来,我们全国的生产还没有经过那些国家所经历 的那种大规模的机械化、电气化的技术改造。现在世界上又出现了更先进的技术改造的新趋势。因此,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任务是:要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其中包 括尽可能地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来完成我国的机械化、电气化,并且在一些重要的工业部门用最新的技术装备起来。
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国的“一穷二白”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正是因为穷,我国广大群众改革生产技术的要求十分迫切,进行技术革命的干劲十分大。正是因为白,我们可以不受旧事物的束缚,自由地充分地利用世界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更加有效地、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我们的资源,安排我们的生产,做到后来居 上。例如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工业骨干,就采用了最新的技术。我们准备建立的长江三峡水力枢纽,是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水利工程,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 站。我国资源非常丰富,已开采了的比较少,这是我们比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优越的地方;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种有利的条件,最合理地利用这些无限丰富的资源。
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是当前全党全民的历史任务。其中科学技术工作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党中央一向是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1956年初,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就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并要求在十二年内使我国最重要的科学技术部门赶上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两年多来,我们制订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我国的科学事业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还远远不能适应目前技术革命的要求,对于地方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群众的技术革新和工具改良过去更是注意得不够。今年3月,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提出了在各省、自治区、专区和有条件的县建立科学研究机构的意见,对于全党抓科学技术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以后,各地科学事业开始了迅速的发展,有一些乡、社也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展起科学研究工 作来了。
在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运动中,科学技术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解决工农业生产建设中所提出的迫切问题,为生产的跃进服务。理论性的、长远性的科学研究工作 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在科学技术工作中,我们必须反对脱离实际的倾向,但是也必须看得远一点,不要走到狭小的圈子里去,以至阻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群众在科学和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地加以总结、提高和推广。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的发明创造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应该在普 及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进行普及。我们决不能听任那些有益的发明创造和先进经验,因为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援而昙花一现。幼芽是不能长期存在的, 要么发展成长,要么就枯萎死亡。我们要以最大的热情来发挥群众的智慧,使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不断地推向新的高峰。
从去冬今春开始,全国各地已经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的改良工具和革新技术的运动。这个运动,对在我国实现技术革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但是直到现在,还有 人认为这种工具改良和技术革新,从现代科学技术的眼光来说,是低级的东西,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们不懂得,正是无数这种“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创造发明,能够 提高劳动生产率几倍几十倍,为在经济上和技术上使全国生产部门转到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准备条件。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使我国能够以跃进的速度 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拥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才能做到,而在资本主义国家 里是不可想像的。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是广大劳动群众共产主义思想大解放的表现。应该看到群众性的改良工具和技术革新运动本身就带有伟大的革命 意义。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工具改良和技术革新运动,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最新科学技术的采用。有人认为在工农业中采用新技术,花钱多,掌握难,因而对这件事就不那么 热心。其实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所以能够出现,能够站得住脚,代替旧的技术,都因为在经济上或是运用上有它的优越性。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采用新技术,就能达 到多、快、好、省的目的。例如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用来制造原先由金属和动植物纤维制造的产品,它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发展高分子化合物工业,就能为 制造各种器械和用品开辟丰富的材料来源,就能多、快、好、省地解决许多生产上和消费上的需要。又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抗生素生产,不但在医药 上有重大价值,而且在农业和畜牧业上也有重大价值。至于掌握高分子化合物和抗生素的生产技术,根据国内几年来的经验,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在经济上也 是合算的。
对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部门,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加紧研究。我们完全应该而且完全可能做到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掌握原子裂变和热核反应,在各方面利用原子 能的最新技术,掌握无线电和电子学的最新技术,掌握喷气、火箭直至征服外层空间的最新技术,掌握制造具有耐高压、耐高温、耐强放射性辐射的高强度的金属和 非金属的材料,掌握制造高效能的液体和固体燃料的新技术,掌握制造精密机械和自动化机械的最新技术。我们应该在这些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发展我国 的工农业生产,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迅速地加强我们保卫祖国保卫和平的力量。很明显,在我们的道路上不是没有困难的,但是只要在战略上藐视这些困 难,而在战术上重视这些困难,鼓足干劲,刻苦钻研,兢兢业业地工作,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光荣的任务是一定能够完成的。
社会主义的大跃进是全面大跃进,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也要大跃进。实际问题的研究要跃进,理论问题的研究也要跃进;当前生产问题的研究要跃进,长远建设问题的研究也要跃进。当然,对于各个不同的研究机关、不同的地区,仍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有重点、有步骤地前进。
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全面跃进,就必须全党抓科学技术工作,把科学技术的研究从狭小的范围引向广阔的天地。中国科学院、中央各部门的研究机构应该负 责比较重大的、生产中关键性的、带有全国意义的问题的研究;省、市、自治区的研究机构,应该密切结合本地的生产实际的需要开展研究;专区和县的研究机构则 应该负担比较初级的研究;这只是大致的划分,实际上某些地方也可以而且必然要负担全国性的研究任务,中央各部门直接领导的某些研究机构也必须负担一部分地 方提出的研究任务。至于普及和推广工作,无论那一级的组织都负有一定的责任。
为了把科学技术事业办好,必须解决几个思想问题。
第一,要反对依赖思想。过去八年来,在科学技术工作方面也如在其他方面一样,伟大的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给了我国巨大的慷慨的援助,这是我国人民所深深感谢 的。在今后,我们仍然需要苏联的兄弟般的援助。但是有人认为,只要有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的帮助就够了,我们可以不必自己进行比较繁难的研究。这种想法是不 正确的。学习苏联,掌握苏联和其他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是我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途径,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决不是说我们可以采取自己不努力的依赖 态度。这种错误的态度不但有害于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对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而且由于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建设工作的特点, 事实上也不能完全搬用其他国家的现成经验。在地质、气象、采矿工作上是如此,在农业、工业、医药卫生事业上也是如此。许多结合我国特点的研究,不仅可以为 我国生产建设解决问题,同时也将给世界科学宝库增加一分财产。
第二,要反对自卑情绪。有人认为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太低,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西方国家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就不必甚至不应该研究。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科学技术 人员,不相信工农群众的创造,不相信我国丰富的历史遗产。有许多技术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可以解决甚至已经解决,但是有些人仍然请求兄弟国家研究设计,这就不 仅给兄弟国家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也妨碍我国科学技术力量的成长。我们必须虚心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这一点不能有任何动摇。但是决不应该因此而丧失民族的应 有的自信。缺乏民族的自信,也就是缺乏对于六亿人民的创造力的信任。对群众的创造性的劳动和新生力量的生长采取老爷式的态度,这是人民事业的利益所决不允 许的。
第三,要破除迷信,反对把科学“神秘化”的观点。党中央号召我们破除迷信,这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种怕科学家、怕教授,不敢去领 导科学技术工作的思想应该彻底改变。固然,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涉及许多专门的知识,强不知以为知的态度必须反对;但是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对头,依靠群众,刻 苦钻研,党对科学技术工作是完全可以领导起来的,在这个问题上的怀疑和动摇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许多工农业生产部门和许多地区的党员领导干部,经过实践 的锻炼和系统的学习,正在开始成为本行的专家。一些科学研究机构的党员领导同志,经过几年的钻研业务,不仅在政治思想上能进行领导,而且在业务工作中也有 了一定的发言权。把科学神秘化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
经过一年来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党在科学事业上的领导权肯定是加强了。科学界在这一时期内不仅在政治思想上有了显著的进步,而且在科学研究工作中通过 两条道路和两种方法的辩论,也有了比较大的转变。目前的形势的特点是,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正在发展,广大的科学技术界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在思想上和工 作上还在跃进。只要我们全党努力来抓科学技术工作,加强对于这个战线的领导,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就一定能够实现,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任务就一 定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完成。
来源:1958年8月2日《人民日报》。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