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61-12-18 作者:王任重
王任重[中共湖北省委于一九六一年十月至一九六二年,连续举办了几期“高级干部轮训班”,又叫“读书会”。当时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在“高级干部轮训班”开始时作了动员报告。这是动员报告的第一个问题的节录。在这个轮训班上,参加学习的同志,通过学习马列主义和中央指示,提高了认识,比较认真地总结了前几年的工作,研究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如一九六二年一月二十三日《学习简报》第七期报道:有的同志回忆了几年来农村由初级社到人民公社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前期(即贯彻“六十条”以前)和现在的人民公社阶段(注: 贯彻“六十条”以后,到一九六二年)。认为在前两个阶段的生产关系是由当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所要求的,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已为农业增产的事实所证明。而由高级社到人民公社的时间很短,生产力并没有发展到要求生产关系变革的程度。如“几个大办”,现在看来都有问题,加上办人民公社的步子又太快,规模过大,所有制和分配方面共产主义因素过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共产风”的滋长),这就超越了当时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的觉悟水平,以致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第三期学员讨论“有关若干政策问题”时说:“目前全省还保留了少数实行大队统一核算的单位(也有些地方是采取包死产的办法)。这些单位确定基本核算单位时,有的是经过群众民主讨论、自己选择的,也有的是通过工作、有意识地保留下来的。现在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比较,一部分单位可能继续保留原来的形式,一部分单位可能要求改为生产队核算。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大家意见应按多数群众的要求办事,不应有丝毫的勉强。”另如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六日第十五期《学习简报》反映,在讨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水平”时,有的同志提出:我们从初级社核算到高级社、公社核算,又从公社核算到大队、生产队核算;而生产队核算中央已经指示是30年不变。这是不是说只有这样的生产关系才适应现在的生产力呢?如果肯定是的,那么,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七年是高级社(相当于现在的大队)核算,收入最大,生产最好,又怎样解释呢?刘德俊(编者注:当时罗田县委书记)同志说:“罗田河铺区31个大队,现在除三个大队实行生产队核算外,其余都是大队核算,生产水平却大大超过了一九五七年,能不能说这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上述情况反映了当时干部对调整公社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同看法。从全省情况而言,中央确定退到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政策是正确的,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广大农民是满意的。但在个别地方实行大队核算,也有效果好的。这说明,在经济状况不同,自然条件悬殊,干部管理水平和群众觉悟差异很大的情况下,用“一刀切”、一个模式的办法是不可取的。
下面是这个报告的记录稿,未经本人审阅。]
毛主席在“十年总结”中说:“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我们已经有了十年的经验了,已经懂得了不少的东西了。但是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还不足,在我们面前,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不深刻地认识它。”
因为我们建设的时间短,经验少,在中国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除了一般的客观规律外,还有什么特殊的规律,现在我们对这些客观规律还没有完全了解。为什么犯错误?可以说,犯错误部分就是破坏或违背了客观规律的部分。过去十二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摸索,逐步认识客观规律。从经济恢复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间经过很多反复,犯过“左”和右的错误,就那些部分说,都是违背了客观规律的。全部认识客观规律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过程。必须靠实践,从书本上找不到,躺在床上也想不出来。即要研究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用这个理论做工具,还必须通过研究我国国民经济的状况,即通过实践,总结实践经验,从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中去认识客观规律。过去我们学过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学,有一定的收获,但是那一次学习在若干问题上有片面性。这次学习应达到这个目的:根据过去十二年、特别是三年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在今后执行党的总路线的时候,就可以少出些偏差。
过去几年我们办了一些可笑的事,真是可以编一本“笑话大全”,供我们的子孙读,让后代知道父辈们是怎样建设的。当然现在不能多讲,讲多了影响情绪;但是,也不能不讲。讲是要从中找教训,达到统一的认识。我们的认识越接近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就越主动,对客观必然的了解越差越被动,盲目性越大,到处乱碰钉子。但是人比一般动物之所以聪明,就是因为人会总结经验。过去几年碰了不少钉子,在工作中犹豫苦恼,大家的“主观战斗性”再强,由于违背了客观规律,仍然达不到目的。一九五八年的庄稼是长得好,大概比一九五七年增长10%是可靠的,但是从湖北的情况看,没有达到10%。一九五八年干的许多事,心是好的,干劲确实大,由于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仍然干不好。现在应该了解了:怎样做是可能的,怎样做是不可能的。不能胡思乱想,枉费心机。对任何事物不能从主观的愿望出发,而要从客观可能出发,即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出发和从主观出发是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根本区别。共产党人都承认自己是唯物论者,可是办事主观主义就是唯心论。曾经提出过“一厂顶数厂,一月顶一年”、“星星赛月亮,黑夜变白天”这样一些口号,都是唯心论的口号。还反对什么“条件论”,反对条件论就是唯心论。当然,我们不是自觉的唯心论者,是盲目的唯心论者。这说明我们的理论水平低,在我们的脑子里还没有牢牢地树立起马列主义的宇宙观。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