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61-4-27 作者: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阎红彦
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一、粮食分配问题。
普洱、景谷都提出这个问题:从大队到小队的粮食怎么分配?除了每人按六月、七月定量发到小队外,大队对多余的粮食,是不是也按(小队到人的办法)工分配?普洱县委扩大会议和景谷县的多数同志都趋向按包工分配。意见是为了体现差别。我和大家研究时说:这样,倒是能够体现差别,但里边问题比较大,并且说,在粮食分配问题上,应该很慎重,这里有个保证最低生活的问题。如果差别过大,有的人生活就要成问题。粮食多的问题当然不大,粮食少的就有问题了。这样做,穷队中的最强劳动力,也不可能吃得很多。我考虑:还是以“三定”标准或以人定量发到队,大队多余的粮食不要按工分配。
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这个问题,他们是怎样解决的?
二、在景谷又发现了象上次在楚雄所发现的问题:城市下故的劳动力,把家属、居民都放到农村去了。东山公社大寨管理区就放了170多人,扎了个阵地,不仅吃了他们的粮食,而且每月吃的菜实际都由生产队给他们定死。社员意见很大。这个情况,后来还相当普遍,不知道解决了没有?
三、到景谷后,我找了些基层干部,特别是一些民族干部进行了座谈,他们反映问题较多。主要反映了景谷在贯彻政策方面有些问题应该很好的解决而没有解决,做得比较粗,群众意见大。象由于规模过大,有的队种了黄豆、花生,有的队没有种,结果大家都吃不上,种的队和群众都有意见。管理区也感到困难,认为既然是一个核算单位,就应该大家都分一点,但分又因为规模大,人口多而分不过来,所以就干脆不分。在实物分配上,也反映了规模过大造成很多困难。又如,群众反映甘蔗吃青的问题,特别是傣族地区,群众过去的习惯,有了甘蔗就可以不吃晌午了。现在,一律不准吃青,群众意见也很大。再如,他们这里有两个公社,是缓冲地区,土改就不彻底,工作基础差,县委对这样的地方,也不加区别,完全照内地一套。
看来,县委有两个问题注意不够:
一是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研究自己的问题,不是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上边怎么讲,他怎么抄,对自己的问题很少考虑,他为了便于领导,想把单位减少一些,老是在那里合并,一直到整风整社还在合并;这次为了搞四固定,为了平均搭配,现在有的还在调,根本没有研究自己的情况。这些都是在傣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造成不良影响,不仅影响生产,而且使群众对党的政策产生怀疑。
二是对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注意不够。这里的坝子都是傣族,但县委书记中没有一个傣族,不仅县委书记,上上下下都是如此。后来,在主要领导干部中,把这个当作一回事来解决,认识不那么清楚。
我今天上午,在县委扩大会上讲了一些问题:
主要讲思想方面的问题,着重讲了关于方向问题。现在,干部怕规模整小了,是倒退,会犯错误,十几里地方办一个食堂,也不敢处理。我讲,不能有一个抽象的方向,离开生产抽象的考虑方向,不敢面对现实。另外,指出县里对自己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不够。第三,讲了这几年有一个很坏的作风,就是不尊重群众意见,有些脱离群众的错误东西,搞得很过分,比如甘蔗不准吃青,自留地种的也不准,房前屋后的芒果,在接近成熟以前商业部门就一个一个地去点数,群众意见很大。群众意见也不是听不到,就是不把他当作一回事,就是不尊重。
另外,讲了规模问题、方向问题。我说,有的不敢宣传六十条,怕宣传了,食堂就要散伙。我说:不要怕,要接触实际,既然一宣传就要散伙,这就证明你办的不得人心。
来源:李原、明朗、王腾波、唐忠信主编《阎红彦同志讲话集》(1950·7-1966·11),1996年。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