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进一步加强工农联盟

日期:1963-1-25 作者:《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不断加强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国人民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础。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九年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地为加强工农联盟而努力。我国的工农联盟,经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长时期的考验,不断巩固和发展起来。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党依靠坚固的工农联盟,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党依靠坚固的工农联盟,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现在,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基本成完,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胜利进行,工农联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把工农联盟建立在不断巩固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逐步实现农业技术改革这样一个新的基础之上,为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而斗争。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农联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联盟呢?列宁指出,工农联盟“是为最终建成并巩固社会主义而成立的联盟。”列宁又指出,“现在,无产阶级掌握着政权,领导着政权。它领导着农民。领导农民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第一、要实行消灭阶级而不是保存小生产者的路线。如果我们离开了这条根本的和主要的路线,那我们就会不成其为社会主义者”。这就是说,工农联盟是两个劳动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联盟,这个联盟必须是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之下,为了“最终建成并巩固社会主义”的联盟;这个联盟必须是为了改造农民小生产者,实现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技术改革,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大农业经济。这是工农联盟赖以建立和巩固的基础。

加强工农联盟,必须加强工人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占我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是我国革命的一支伟大的力量。革命最坚决最彻底的工人阶级是我国革命的唯一的领导阶级。只有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才能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并且依靠这个联盟去争取革命事业的胜利。这个真理已经为我国长期的历史事实所证明。大家知道,我国农民只有在有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同工人阶级结成了坚固的联盟之后,才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之下获得解放。我国农民既然在民主革命中必须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就更必须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因为农民本身具有两重性,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劳动者的地位,决定了农民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而小私有者和农产品的出卖者的地位,又使农民有自发的资本主义的倾向。如果没有工人阶级的坚强的领导,积极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克服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农民是不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如果没有工人阶级继续进行坚强的领导,也不可能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社会主义的成果。

加强工农联盟,必须领导农民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地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才能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技术改革,发展农业生产,达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目的。为此,工人阶级必须继续不断地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使农民进一步克服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克服各种旧的思想和旧的习惯势力。只有在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的同时,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农民、改造农民,才能够使农民更加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加强工农联盟,必须在经济上积极地援助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革,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我们党制定了一条改造我国农业的正确路线,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只有坚持这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才能极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经济面貌完全改观;只有在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又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使用落后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劳动的物质条件,才能进一步改造农民的旧思想和旧习惯,牢固地树立起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因此,积极地、逐步地实现农业技术改革,是促进人民公社集体经济进一步巩固、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进一步加强工农联盟的物质基础。

农业现代化既是农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工人的根本利益;同样地,工业现代化既是工人的根本利益,也是农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现代化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过程。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发展的规模,必须同农业可能提供的商品粮食、工业原料、劳动力等条件相适应;工业的发展必须以拥有五亿几千万人口的农村为主要市场。工业积极地为农业技术改革服务,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反过来,农业的现代化又必须以工业现代化为条件。只有在工业有能力向农业提供日益增多的各种机械、化肥、农药、建筑材料、燃料、动力、运输工具等等生产资料和农村市场需要的其它工业产品的情况下,农业现代化才能逐步地实现。全体工人,全体农民,都要充分了解到工业和农业之间这种血肉不可分离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把加强工农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支援,促进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看作是完全为了工人和农民的共同利益,看作是自己的极其重要的、光荣的职责。

为了完成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各工业部门,必须坚决完善地把自己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计划工作部门和工业生产部门,要根据农业技术改革的规划,进一步调整和安排工业的生产和基本建设。工厂企业的职工,要根据国家的计划,尽一切可能来增产农业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农村市场需要的轻工业品,特别是要努力使这些产品质量优良,规格对路,价格公道,对推进农业技术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发

挥最大的经济效果。否则,我国的农业就不能更快地摆脱技术装备上的落后状况,就不能更快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这对农民是不利的,对工人也同样是不利的。不能设想,在落后的农业的基础上,可以建设强大的现代工业。

全体农民和农村工作干部,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工业和城市的支援。全体农民都要尽最大努力向工业、向城市提供更多的商品粮食和棉花、油料等工业原料,以及其它农副产品,以促进工业现代化的实现。对于农民来说,只有加强支援工业,才能使工业反过来加强支援农业,保证农业技术改革的逐步实现。因此,无论是在安排农作物的种植计划的时候,或者是在向国家交售农副产品的时候,都必须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从有利于加强工农联盟出发,而不能只从自己当前某一方面的需要或方便出发。如果农民们不是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不是兼顾城乡需要和工农需要来安排农副业的生产,不去坚决地完成和争取超额完成向国家交售农副产品的任务,就会使工业的发展受到不利影响,特别使依靠农业原料的工业受到不利影响。反过来,就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特别是影响到工业对农业的支援,这又是不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的。

在商业工作方面,必须发展城乡交流,发展工农业产品的交换,这是加强工农联盟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全面地正确地贯彻国家的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政策,以及其它各项有关政策。农副产品的购留比例,要根据工农兼顾,城乡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兼顾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安排。工业产品,凡是适合农村需要的,要在城乡兼顾的条件下,尽可能优先供应农村。工农业产品的交换,应当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实行合理的价格政策。当前,一些工农业产品还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这就更加要求进一步树立起坚强的全局观念,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更加要求工人和农民互相谅解,共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这才有利于工农联盟的加强。

为了进一步加强工农联盟,还需要切实地从组织上和思想上加强农村中党组织的工作,提高农村中党的队伍的战斗力,保证工人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共产党)对农民实行更加坚强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当前,一方面要十分重视帮助农村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提高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不断地在农民中培养更多的先进分子,把他们提高到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水平,另一方面,要继续选派一批忠实于人民革命事业的、有相当工作能力的、懂得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优秀党员、优秀干部和各种优秀人材,到农村去长期参加工作。这是进一步加强工农联盟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组织措施。

我们相信,久经考验的我国的工农联盟,将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起来。全国的人民将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团结起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工人和农民的大团结,依靠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就一定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