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麻城县丁家坳公社的“四清”工作

日期:1963-11-19 作者:[待确定]

麻城县委供稿 湖北省麻城县丁家坳公社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结束对敌斗争,解决了敌我矛盾以后,从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入手进行了“四清”工作。

“四不清”的情况

从丁家坳公社的情况看,“四不清”的问题是严重的有。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共四百九十六人,其中手脚不干净的占64.5%。1962年以来,共贪污现款三千三百零九天,挪用七千九百五十二元,偷盗粮食一万一千五百五十斤,多吃多占粮食二万零四百七十斤、棉花八百三十八斤、油脂三百一十七斤、布票一千四百三十四尺、工分六万七千五百四十三分,铺张浪费现金八千八百二十元、粮食六万三千八百九十四斤。合计现金四万九千四百四十一元,平均每户三十六元;粮食九万五千九百一十四斤,平均每户近七十斤。另外,群众性的瞒产私分粮食八万三千多斤;错记漏记工分十二万多分。几年来农具、用具丢失二千四百三十一件。干部中有六十三人参加过投机倒把活动,获利六千三百多元。

提高干部、社员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工作队和公社党委认识到,进行“四清”是提高干部和群众社会主义思想觉悟的主要阶级。在这一段,只有在第一段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把阶级觉悟和社会主义觉悟再提高一步,“四清”才能清彻底。因此,必须先清思想,而且必须先从干部的思想清起。

干部开始对于“四清”存在着许多思想顾虑。他们说:“社会主义教育是从敌人开刀,从干部落脚。”他们怕斗争,怕处分,怕退赔,此外不怕不实事求是,怕“交了金儿要金粮”,怕丢人,怕领导不信任,等等。还有些人存在着抵触情绪,抱着挨整的态度,打算“四清”以后不再干工作。

根据上述情况,公社召开了有贫下中农代表参加的三级干部会议。会上,原原本本地宣读中央有关决定,大讲“四清”的意义、方针、政策和基本作法;大讲干部参加劳动的伟大革命意义,并且讲清不追逼,不斗争,有一般问题的不予处分,就是问题较大,只要彻底交代,坚决改正,也不予处分,或从轻处分。这些问题一经交代清楚,绝大多数干部就解除了顾虑,端正了态度。接着从总结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入手,使干部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并肯定他们坚持办集体经济的成绩;再采取回忆对比的方法,进行新的诉苦活动,即引导干部诉资本主义单干道路的苦,向干部进行两条道路的考试,提高他们社会主义觉悟,启发他们自我革命。会议开了七天,有五天是回忆对比,诉苦挖根。诉苦越深透,干部自我革命的自觉性就越高,交代“四不清”的问题就越大胆、赵彻底。许多干部认识到翻了身当了干部,但多吃多占忘了本,挖了集体经济的“墙脚”,感到对不起党,对不起群众。他们边回忆,边诉苦,边检讨,自觉地交代了许多“四不清”的问题。

三级干部会后,各生产队抓住群众要求,大张旗鼓地宣传“四清”政策 ,大讲“四不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大讲两条道路斗争,大讲巩固集体经济,并且专门用一段时间,采取回忆对比、诉苦挖根的方法,对群众进行两条道路斗争的教育。具体作法是:以生产队为单位,由工作队干部、支部党员和正直的贫下中农一起,逐户进行阶级分析,明确两条道路斗争的情况。再由基层干部串连发动,三比三诉,即比人民公社集体经济,诉单干的苦;比供销社,诉商业资本投机倒把的苦;比信用合作,诉高利贷盘剥的苦。先个人诉,再全家诉,然后集中诉。先贫下中农诉,再中农诉。从生活入手,进而对比生产。回忆家史、村史、社史。社员诉起过去的苦,记忆犹新,感到旧道路可怕。因此,一经对比诉苦,就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思想教育运动,大大提高了社员的社会主义觉悟,认识到人民公社是靠山,集体经济是命根子,并积极起来向资本主义的猖狂进攻进行反击。干部和社员也就在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团结起来,一起搞好“四清”,巩固集体经济。

发动干部、群众摊帐清理

在干部群众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以后,公社和工作队就发动干部、群众摊帐清理,彻底进行“四清”。先由公社、大队干部在社员代表会上,生产队干部在群众会上,揭露“四不清”的问题,交代自己“四不清”的包袱。一些驻队的公社干部和大队干部,在社员代表会上检查时态度诚恳,不仅一次放完了自己的包袱,检查了思想,还当场提出一部份赃款赃物,表示决心回头,并恳切地要求社员一齐起来清理“四不清”问题,帮助干部洗澡。公社干部和大队干部这样做,不仅带动了生产队干部放包袱,还感动了社员,消除了有些社员不相信能把“四不清”搞清,怕报复等疑虑。

干部放包袱以后,摊帐清理和发动社员同时进行,摊帐的方法是:大队一级的,由做“四清”工作的同志把各项收支帐目一笔一笔地开出,印发各生产队查对;生产队一级的,就一笔一笔地念给社员听,一户一户地核对工分。帐目一摊出,就发动群众揭发、查对。这时,公社和工作队强调让群众把意见讲完讲透,帮助干部洗手洗澡,改正错误。在方法上是先背靠背再面对面,所谓背靠背,就是社员揭发、查对时不当干部的面,这样作的好处是社员没有疑虑,还可避免出现顶牛的局面。所谓面对面,是把社员提出的意见由做“四清”工作同志集中起来转给干部,并召集干部开会,进一步提高干部的认识,再放包袱;一时还未弄清,干部又不接受的意见,暂不答复,等查清以后再作交代。少数干部,如果社员意见很大,还要在小型的贫下中农社员会上直接地听取批评。各大队、生产队都用这种办法,搞了两三个回合。因此,问题越弄越清。如四大队摊帐三次,发动群众揭发、查对三次,社员共提出意见一百条,原先干部没放的问题都查出来了。

经过摊帐清理和发动群众揭发、查对,绝大部份干部都把包袱放下了,但是少数人还有包袱未放(都是贪污问题)。为了促进这些人放包袱,公社和工作队采取了用知心人个别发动的办法,解除他们的顾虑。看起来,这是个老办法,但是很有效。十大队七生产队的管财经的队长、保管员、会计三人集体贪污了六百多斤粮食,群众提供了线索,工作队干部启发他们放包袱时,他们一口回绝:“再没有了!”原来他们怕“交出金儿要金娘”,三个人订了攻守同盟。工作队干部了解到这个队长最相信大队长的话,保管员和一个贫农代表知心,于是便发动大队长和那个贫农代表去和他们谈心,交代政策,解除顾虑。结果,这个队长先交代了,其他两人也放了包袱。

划清界限,认真处理退赔

干部“四不清”的问题彻底弄清以后,在分析危害、查出原因的基础上贯彻政策,划清界限,民主处理干部的“包袱”和退赔。

为了划清界限,团结干部,贫下中农组织和干部共同学政策,划界限。根据党的政策精神,大家共同划分的界限是:集体铺张浪费、瞒产私分等,只由干部作深刻检讨,不退赔;干部贪污盗窃、超支挪用、多吃多占、反机倒把和使用集体人工劳动的收入,要由干部个人负责,但其中在退赔上又有区别:贪污、盗窃、私自挪用集体现金、投机倒把获得的暴利和使用集体人工劳动的收入,因为性质恶劣,一分钱也要退;多吃多占的东西,根据数量和情节,由社员民主讨论决定全退、少退或不退,多占的实物,不退的要按国家牌价作价给钱;超支不在退赔之列,按正常的分配程序处理。根据这个界限划分,全公社的损失,应由干部个人负责的有一万四千一百一十四元,占损失总数的28%强,其中决定退赔的有一万一千九百零七元,只占损失总数的24%。这样落实定案,民主决定干部退赔项目和数目,干部满意,群众也觉得合情合理。

划清界限,确定退赔数目之后,人们的注意力马上转到退赔问题上。干部到底退不退?什么时候能退清?社员耽心干部嘴上说退,实际不退。有的贫农说:“那几个钱是小事,但干部不退,就不晓得吃了资本主义的亏,怎样改得了!”而在干部中,也确有少数人对退赔表现得迟疑不决,他们说:“零拿整退,怎样退得出来?”有些干部家属,对于退赔也感到“肉痛”,丈夫一提退赔,老婆就吵,个别的整日哭闹,吵骂不休。有的干部“不怕别人千方万语,就怕爱人眼睛一鼓”。

面对这种情况,公社强调作好干部及其家属的思想发动工作。提高干部的方法,是开好干部会,挖贪污、挪用、多吃多占的根子,分析它的实质和危害,讨论退赔的好处。三大队的干部在会上挖掘贪污、挪用、多吃多占的根子时,一致认为是不劳动或劳动少、收入少,才想“鬼板眼”!什么人不劳而获?是地主、资本家;自己不劳动,又贪污又挪用又多吃多占,到底变成了什么人?这样一分析,干部们连连说:“要不得,我们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大队会计钟秀华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现在才清楚,社员偷摸集体的东西,原来是我们带的头,这样下去集体经济怎样能巩固?”一提到集体经济不巩固,这些贫下中农出身的干部就想到单干对他们的威胁。“退,坚决退,退赔就是和资本主义分家!”“退了,才能巩固集体经济!”“退了,一身轻快,人前说话大胆,背后也不疑神疑鬼,在群众中也有威信!”大家越讨论越明确,也越兴奋,当场就订了退赔计划。三大队如此,其他大队也是这样。此外,公社党委还召集各大队支部书记开会,专门讨论对退赔的认识问题。

在提高干部的同时,对干部家属也加强了思想发动工作,发动的办法,还是启发他们回忆对比,忆苦思甜,提高他们爱护集体的觉悟,说明退赔就是为了巩固集体经济;同时,反复交代政策,肯定干部工作成绩,解除思想顾虑。二大队大队长商南台的叔父和老婆,原来是不支持他退赔的,骂他“没脑筋”,不让他再当干部,经过发动,就不再吵闹了,他的老婆还说:“丈夫有错,妻子有过。”拿出两匹土布和现金,帮助她丈夫一次退清了贪污挪用的款子。

工作队和公社党委对大队主要干部的退赔作了一次审查,看有无畸轻畸重的现象。开始退赔时又是公社干部先退,从上到下,层层带头,大队干部在社员代表大会上退,生产队干部在社员大会上退,会上让代表、社员充分讨论,审查有无遗漏。干部手头缺少现金退赔,是个实际情况。为了不使他们在退赔以后无法生活,采取的办法是:一次不能退完的,由代表会、社员大会,民主讨论决定分期退出的期限。据统计,全公社要退赔的干部共有三百四十人,应退款一万一千九百零七元。在社员代表会或社员大会已退六千二百二十八元,占应退数的52%,余下的,多数人计划在今明两年退完,个别的到后年退清。这样退赔,群众满意,干部也满意。社员说:“这回没斗争,退的倒快,真没想到!”干部说:“退了不义之财,一身轻快,晚上也能睡着觉了!”

狠抓干部参加集体劳动生产

工作队一进乡就抓干部参加劳动,这次又结合“四清”工作,进一步狠抓干部参加劳动。开始时,有些干部对参加劳动的伟大革命意义认识不足,对于因参加劳动少了而造成“四不清”的道理理解不透,甚至说:“我们的任务是做工作,不是打长工。”“工作是目的,劳动是手段。”组织干部学习中央有关决定,联系实际深入讨论以后,大家认识到:“由于几年来参加劳动少了,思想起了变化,光比吃、比穿、比玩,到处抓不义之财”,“不劳动就慢慢忘了本”,“这样下去,就成了国民党的保甲长!”在此基础上,以社建立了参加劳动的制度。在整个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期间,公社干部平均每人劳动四百多分。现在干部“有说有做”,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了。

建立和健全制度,巩固“四清”成果

“四清”中揭发出来的情况表明,要想以后不再发生“四不清”现象,除了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外,还必须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干部贯彻执行勤俭办队用民主办队的方针,并督促干部加强劳动。为此,公社在处理干部经济退赔以后,紧接着展开了建立制度的活动。根据“四清”中查出的漏洞,在大队一级主要是健全财务帐目、财务管理和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在生产队一级,除前述三项外,还有农具、工分、山林、竹园等管理制度等等。建立规章制度的方法,是从总结“四清”成绩,进一步分析“四不清”的危害入手的。这种做法,不仅使干部、群众认识了制订和执行制度的重要性,还使他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有关勤俭办社、民主办社的教育。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放手发动群众,民主制订制度,一般作法是:先由贫下中农组织讨论,再由社员代表会、社员大会讨论决定。订立制度时,有些贫下中农耽心干部不执行。他们说:“经是好经,不念还和没有一样。”为此,在制订制度以后,又专门召开干部会,讨论带头执行制度的重要性。干部认识提高了,遇到和制度有关的事,当即按新制度执行。

在“四清”工作结尾时,群众中的投机倒把活动、偷盗等问题,专门用了一些时间进行解决。办法是回忆对比,分析危害,进行自我教育。在提高思想觉悟以后,社员把过去拿摸的农具、用具等公共财产,自动地交给集体,只四五天时间,共交还一千六百四十八件,占丢失总数的77.6%。

来源:1963年11月19日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

来源:

美国图书馆收藏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