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外语学习也能多快好省:外文系四年级英语组同学突击翻译“红日”的故事

日期:1958-0-0 作者:[待确定]

英四25位同学在这次创造性学习中,仅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完成了小说“红日”的四万字译稿。这些四年来大多学习英美的古典作品,从来没有译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看不懂英国工人日报的同学,现在却以一天一夜的时间译完了“红日”四万字,这确实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奇迹。这个消息在系里霎时传开,许多老师为同学们的这个成绩而高兴,啧啧地称赞:倒底青年人干劲大。但也有部份教师还是半信半疑:怎么这样快?怕质量不行吧。

质量究竟如何呢?在这个消息传出后几天,译稿在外文系的跃进馆里展出了,系主任特地来参观,他给译稿的质量作了肯定的评价;在事实面前,教师和同学们也都信服了。

这个事实说明了,学习英语同样可以多快好省。英四同学就是在总路线的鼓舞下,政治挂了帅,打破了过去资产阶级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克服了种种困难才创造出这一奇迹来的。系里教师在讨论教学计划时也说:同学们的干劲把我们的教学计划全部冲垮了,以前我们对同学们的干劲不是估计不足,而是根本没有估计;这样看来,高年级同学的外语学习也可大大跃进。

学习英语究竟能不能多快好省呢?在以前,大多数教师认为是不可能的。有的教师认为一定要长期在洋人的语言环境中,甚至要忘掉本国的语言,才能学好英语,达到“神而明之,鬼神来告”的地步。还说:高年级同学学习英语主要是语言的修养问题,因此把学习当作政治任务,订出指标来完成是培养不出“灵感”来的。怎能学好呢?过去许多老师认为取决于两点:一是有“Taste”(语言感),二是要有“Face”(脸孔)。因此工农同学要学好英语更难想象,但这一班却是工农学生和调干学生较多,对于他们,三年级时有一位老教授曾断言:“班上除了极少数经过好好学习稍有前途外,其他都派不来用场。”既然“环境”不理想,学习基础又较差,就只能慢慢来了:一个学期只上了七课分析性教材,一星期只讲三四页;两星期作一次翻译习作,每次只是译几百字的小故事,一年翻译的总数只有几千字;考试的要求也较简单,只要背诵儿课课文就行了。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有些同学却真的失去了信心,怀疑自己通过四年的学习能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

8月初,系里宣布接受“红日”翻译任务的消息后,同学们纷纷议论开了。有些人认为应该是改变过去面貌的时候了,心情很激动,表示一定要和老师合作完成“红日”翻译任务。但也有部份同学有顾虑,他们说:“像我们这种经常挨老师批评的人,能够搞得了吗?”过去连中国现代作品碰都没碰过,现在却要翻译大部作品,而且要达到出版水平,更加不敢想了。

党支部抓住这些问题,首先进行思想教育。说明“红日”是一部反映我国人民解放军英勇战斗,战胜了美帝国主义武装起来的国民党匪军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能及时地介绍给国外读者,特别是正在进行反帝斗争的殖民地人民手中,就能鼓舞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为正义、为和平而战斗的信心和决心,对帝国主义无疑将是一个狠狠的打击。这时正是全世界人民掀起反对美、英帝国主义侵略黎巴嫩和约旦的高潮,支部的动员,同学们的务虚更唤起了大家反帝的烈火,同学们从来没有像今天体会到语言有着这样大的作用。他们决心以翻译这部作品的行动来参加反帝斗争,作为献给阿拉伯人民的礼物。在明确了意义后,同学的干劲鼓起来了,他们说:“我们保证二十四小时内完成四万字的翻译任务,当太阳升起时,我们的‘红日’也要升起来,不完成任务决不歇手。”同学们听说系里老师还没有动静时,更决心要用事实来证明学英语,搞翻译同样能多快好省。同学们思想上插上了红旗,种种框框,什么“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就学不好英语”,什么自卑感都一扫而光。一些旁观的人现在也动起来了。他们的战斗口号是:“只要是共产主义需要的,我们一定干!”

要多快好省地完成翻译任务,还必须打破老一套的翻译方法。过去人们总认为翻译只能一个人翻到底,否则语言风格不一致,质量就不能保证。可是一个人要干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呢?二十四小时肯定是完不成的,只有用集体的力量才能攻下这个堡垒。同学们按政治、业务水平并以二三个人为一小组编成了组,互相协作,分工包干;最后由核心小组统一语调,校对定稿。

第一次翻译祖国的现代文学作品,确实遇到不少困难:不少军事术语还是初次见面;如何用最确切的词汇来表达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更是困难……但是,他们没有退却。谁有困难,小组就帮助;一个人想不出,大家帮着想;也曾出现过为了一词一句而争得面红耳赤的现象。原来有人怀疑,学习较差的同学在这一天一夜中能否起作用,想光靠几个学习好的人解决问题。可是事实否定了这种看法。在译的过程中曾遇到“说到曹操,曹操就到”这一句,很多同学苦苦思索都想不出来,恰巧就是原来被看作学习差的同学译出来了,这个不小的困难被突破了。事实证明:毕竟集体力量要远远超过个人的力量,巨流是由细水汇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能战胜一切。

困难一个个地被突破,同时同学们又受到书中英雄人物的鼓舞,干劲愈来愈大,个个都像战场上的战士一样在紧张战斗。有些同学连续打字十多个小时,手指都麻木了,有的抄写得手指皮也破了,但是谁也不愿歇一歇。终于,在次日东方呈现出鱼肚白的时候,英四的“红日”也升起来了。清晨,几个同学在完成任务后走到学校里的时候,恰巧遇到了那位曾断言大多数同学没有前途的老教授,他听到同学们通宵译完“红日”四万字的消息,大为惊异,说:我翻的那部份还未动手呢!

二十四小时,这在四年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只是非常短促的一段,可是同学们谁也不会忘掉这二十四小时的战斗生活,因为它对每个人有深远的影响。沈支逵同学说得好:这次翻译“红日”解决了一个极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明确了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真正体会到了外语就是斗争的工具。

英四同学这种多快好省的创造性的学习英语,革新了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从实践中来掌握知识比过去单纯课堂上听讲,然后一句句评改的做法,效果要好得多、快得多。沈国祥同学说:通过这次实践不说别的,就是词汇、成语也积累了不少,理论的掌握则更加牢固了。

在翻译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思想认识也大大提高了。许多同学都感到过去学习英美古典作品,其思想情感和“红日”就不对头,现在要来表达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就感到特别困难。有的同学说:今后必须打掉厚古薄今的资产阶级教学思想,面向实践,多读现代作品,过去不少同学认为学术好外语无前途,不成材。可是通过这次创造性学习,同学们都响亮地说:毕业后,什么工作我们都有勇气去干,因为我们的方向对头了,多快好省的学习门路摸到了。的确,同学们通过这次“红日”的翻译工作,最大的收获就在于明确了学习和运用外语的唯一正确方向:一定要政治挂帅,一定要为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这样,也就一定能够多快好省地学习和掌握好外语。

来源: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复旦大学委员会编《大学生在教育革命中战斗--复旦大学的创造性学习运动》,上海教育出版社,1958年。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