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7320斤——小麦层层加码 3275斤——早稻步步高升

日期:1958-7-1 作者:[待确定]

据新华社郑州11日电 河南省西平县城关镇和平农业社第四队二亩小麦丰产试验田,总产一万四千六百四十斤,平均亩产七千三百二十斤。这是河南省今年麦收中放出的小麦亩产三千斤以上的第二十九颗“卫星”。

这二亩小麦丰产试验田主要是由以社长陈颜理(共产党员)、第四队队长冯富耀(共青团员)二人种的,由县农业局张连宇(共产党员)作技术指导。经常参加劳动 和管理的还有中共城关镇委书记李志善、社党支书戴树林、城关镇委宣传干事李长顺(共产党员)、陈群生(共产党员)、陈树范(青年)、吕四文(青年妇女)等 人。这二亩小麦长的特别好,穗大且长,籽粒饱满,稠密均匀,每亩平均一百四十八万六千二百株,密得老鼠也钻不进地。最大的麦穗有一百三十粒,一般的麦穗有 七、八十粒,最小的麦穗也有五十粒左右。这二亩小麦是6月18日收割的。全队十二人从上午五时到夜十二时才割完,实割十九个小时,每人平均只割一分六厘六 毫。6月21日起,这二亩麦开始打场。头遍是单打的,共打了五天、五场。6月26日起开始扬场、晒麦。7月1日过秤入仓。总计头遍共打了一万四千零四十 斤。第二遍场是和一般麦混打的,根据推算共打了六百斤。

参加这次收割、打场、扬场、过秤的还有中共城关镇委、西平县党政负责同志。为了进一步核实产量,中共河南省委又指示西平县委和城关镇委复查。最后证明高额丰产完全属实。

和平社获得高额丰产的主要经验是:第一、深犁细耙。这二亩地是黄瓜茬。播种前,进行了四犁十二耙。每犁一次后,顺耙、斜耙、顺耙三次。其中一次曾用三套犁 深犁一尺八寸至二尺。第二、选用良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麦种是“中农二八”。寒露前五天下种。在种子处理上,经过曝晒、风选、筛选、胶泥选、温汤浸种 和赛力散拌种。播种密度是:行距四寸,每亩下种三十五斤,深度二寸。第三、“八水六肥”。光肥料每亩就施底肥十二万斤。粗肥五万斤,人粪尿四百担,硫酸铵 五十斤,草木灰五百斤,过磷酸钙二十斤。第四、防治病虫害,防霜冻。下种前,用红矾二斤掺小米四斤,撒在犁底上防治金针虫、蝼蛄。清明前,发现红蜘蛛,用 0.5%的六六六粉,连续喷撒二次,全部消灭了虫害。第五、中耕除草。冬至后,浅锄一遍,耙?一遍,主要是保墒,增加地温,防止麦苗旺长。第六、夏收时, 作到了细收细打,颗粒归仓。

新华社福州11日电 早稻亩产达三千二百七十五斤的高额丰产新捷报,又从福建省闽侯县城门乡传出。这个丰产纪录的创造者是这个乡林浦农业社共产党员欧子连领导的生产队。

这个生产队种的一块早稻试验田共二亩零三厘七毫,7日早晨四点开镰时,别的生产队的社员也来参加收割过秤,乡支部副书记林长鹏、支部委员林秀清、县委宣传 部长廉继温等都到场验收。这块地共收六千九百四十九斤湿谷,实收干谷六千六百七十一斤八两,平均亩产干谷三千二百七十五斤二两三钱,比去年这个队亩产五百 五十斤增加四倍九。

欧子连领导的生产队创造高额丰产,主要是以密植为中心,结合做好深翻和多施肥等增产措施。在试验田插秧时,每个队员都带了插秧标准器下田,边插边量,按6×3密植,插秧丛数达三万三千多丛,做到分层施肥,重施基肥,施下三千六百担河泥,九十五担人粪和垃圾等杂肥。

来源:《人民日报》1958年7月12日。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