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發揮集體智慧是唯一好辦法

日期:1958-4-28 作者:錢學森

錢學森

我回到祖國已經差不多有兩年半了。在這兩年半中間,我對於在中國作科學研究工作是有著不少錯誤的看法的。

發揮集體智慧,排除個人主義,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在我剛回到中國來的時候,單憑過去在美國的經驗,覺得自己以前也搞過一些像發展液體火箭、超聲速飛行器、 高速燃燒穩定等開創先例的工作。在當時,這些問題是沒有解決的問題,沒有老師可以請教,要自己去摸,從不懂摸到懂,從沒有理論去摸索、去創造理論。

回到祖國,根據從前在國外的一些經驗,我十分樂觀:心想只要有黨和政府的支持,作點科學研究,解決一些工程技術問題,是毫無問題的事。黨號召十二年趕上世界先進水準,我當時心裏想,怎麼這麼慢,那會要十二年!很顯然,那是我無知的時期,不知天高地厚。後來研究計畫定下來了,真要動手作研究了,這才逐漸感到困 難重重,既沒有研究工具,也沒有研究設備。同時我也想,既然有領導的支援,那麼就讓我們來動手作吧,來設計、創造研究設備吧。可是連這也幹不了,為什麼 呢?因為沒有研究隊伍,金工廠也沒有。這時候,我的思想轉了一百八十度,從樂觀一變而為悲觀,真是覺得作科學研究寸步難移,簡直急死人。其實這正是我的學 習時期,可以說比剛一開始懂得了一點,知道了一些實際東西,可是知道得還不多。我不知道在艱苦的環境中奮鬥、找出路,怎樣白手起家。現在想起來,出路明明 白白地擺在那兒,辦一切事業的唯一好辦法,包括科學研究在內,就是發動大家、依靠大家。從一個研究所的範圍來講,所謂大家,就是全所的人員,全所的研究和 行政事務人員。我們能和大家一起動手,那麼做一天就會有一天的成績,不會做的事也可以學,因為作錯了也可以學乖,今天不會的,明天就會了。發動大家這件事 看來簡單,但對個人主義者來說,也就是對我這樣具有資產階級思想的人來說,卻是不容易做到的。因為有了個人打算,要和人比高低,就會把勁頭用錯地方,不用 在解決研究問題上去,而是用在一天到晚籌畫個人劃。這樣當然達不到真正的團結,人與人之間有了隔閡。當我們考慮問題的時候思想上就走不到一處,就沒有法子 發揮集體的智慧。這個問題表現在很多的地方,例如:年青的研究人員怕年長的研究人員;而年青的卻不知道,年長的也怕年青的,最好不找他們。高級研究人員之間也是這樣,討論問題時,心裏先就作一個防備,生怕自己漏了,漏出毛病來,讓另外一位同志看見了丟臉,將來也許不能保持自己的威信。真是思想上顧慮重。

所內常常看到一些研究人員愁眉苦臉,覺得壓力很大。正在這個時候,我們的黨提出了整風的號召,整風運動開始後,跟著就是反右派,搞幹部下放,然後是查五氣、 反浪費、反保守,這麼一來,我們這些知識份子都認識了自己資產階級錯思想之所在,也看清了昨日之我如何可恨,今天非痛改不可。這就是說每一個人的思想覺悟 都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眼光、目標都轉到六億人民的事業上去了!所以,我相信在這次整風運動以後,每一個人都會表現出一番新的氣概,從前的那些困難也一定 會一掃而空。只要我們能夠附上工人階級的皮,我們就可以跟六億人民在一道,我們的力量真是無窮無盡,絕對不會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所以我現在又恢復了兩 年多以前的高度樂觀。我覺得科學的躍進要乘風破浪,這是完全可能的。現在談科學規劃,應該把眼光放遠,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把眼光放遠些,看看在比較長的 時期內,我們有些什麼問題。舉個例來說,我們應該注意到,從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提出來以後,全國農業合作社的社員們生產情緒高漲。尤其在去冬以來,在党的領導下,真是排山倒海。估計這四十條可能在七年或者更短一些時間就可以實現。在科學研究上,七年的時間不是一個太長的時間。我們現在應該想想,農業發展綱 要四十條的內容統統實現以後,下一步又要幹什麼?要幹的事,在科學研究方面應作好準備,到時候我們就能跟得上去。在這一點上,我是外行。作為一個搞力學的 人來說,不免總是從能量方面來考慮。最近我算過這麼一個粗淺的賬,就是地球上一個單位面積上,受太陽的能有多少。假設我們說一天太陽光照在地面上,只照八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八小時太陽光照上去,如果我們只計算1%的能用來轉變為植物有效利用的能,這個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轉變為澱粉,那麼就可以在一畝面 積上年產約八千市斤的澱粉。當然這裏面有許多問題,不是那麼簡單。但我們可以向這個方向去考慮。關於農業生產方面還有許多問題,如人工氣象的控制等。當水 利方面已經實現農業發展綱要規定的指標的時候,就可以基本上免除不太大的自然災害。但比較大的自然災害,如颱風,是不是就不能控制呢?這也是一個值得研究 的問題。再說我們的農業動力問題,在這方面看來一個重要的解決途徑是所謂生物能的利用,也就是使糞便和雜草發酵產生沼氣。這個過程基本上是炭水化合物的分解,分解後產生的東西差不多一半是沼氣,一半是二氧化碳。如用這種混合氣體當然不太好燒,沼氣雖然是很好的燃料,而二氧化碳不是很好的動力燃料,它夾雜在 裏面只會減低燃燒速度。因此,就要想出辦法把沼氣和二氧化碳分離,用純沼氣作為內燃機的動力,這就可以解決我們缺乏石油資源的困難。同時,二氧化碳也有用 處。二氧化碳對植物來說是一種肥料,是不是能考慮在暖房裏把空氣中充上二氧化碳,使植物的生長可以更好一些。同時二氧化碳可以用來培養小球藻,而小球藻又 含有相當多的蛋白質,至少是很好的飼料,可以喂豬。像這一系列的問題,就不僅是農業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的問題,而是把工程技術、自然科學知識怎樣應用 到農業上去,使農業生產也成為一個工廠似的,在控制的條件上來生產。這也可叫作農業的工業化。這個問題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解決,是高度綜合性的,其中有 各方面的問題,差不多各個研究部門都同它有關。

也許有的同志會這麼想:這些新技術,今天我們來談是不是太遠一點?今天在全國大躍 進的形勢下,我們的思想很容易落在現實的後面。我們國家裏的事情總是走得很快,而科學研究不應該是生產的尾巴,應該走在生產的前面。所以討論科學規劃的時候,應當從長計較。各門科學要互相支援、互相滲透,使科學能全面發展中國科學院最宜於發展學科之間的新科學,譬如說物理就應該滲透到各個部門中去。現在提 出的生物物理,就是一門很重要的科學。同時我們也應該考慮怎樣使自然科學、技術科學滲透到社會科學部門。例如:能不能讓近代數學的方法和計算技術為工程經 濟和工業經濟服務?在以前因為計算太多,分析有困難而不去做的問題,有了新方法就能做了。自然,數學只是一個工具,用了它不是去改變社會科學而是去幫助社 會科學的發展。在高潮中躍進在我們党的領導下,經過整風以後,全國掀起了一個大躍進的高潮。在這個高潮中,我們每個人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從前看起來不能 做到的事,現在也能做到了。我們科學工作者不僅有我國六億人民的支持,只要我們把我們的心掏出來,把心交給黨,交給人民,我們科學事業的大躍進是一定的。

来源:《人民日報》1958年4月29日。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