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一市一社应采取怎样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四平人民公社的经验

日期:1960-7-7 作者:新华社

新华社

新华社长春7日讯 一市一社应该采取怎样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吉林省四平人民公社创造了较好的经验。

四平人民公社体制和组织形式是三级管理,两级核算(公社和基层组织)。公社的基层组织根据一市一社的特点,在城市以工厂为核心,包括若干居民委员会组成工厂管理委员会;在郊区则以农业生产大队为公社的基层组织。在公社和基层单位两级组织中间设置了管理区,作为分社的派出机构,统一领导全区范围的生产、生活和其他各项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公社一级组织机构,公社建立时,曾将市人民委员会的若干个业务性质相同的科、局合并成公社管委会的XX部。这样做的好处是,加强了集中统一领导,精简了上层,充实了第一线。但是,由于上层机构变动过大,业务职能部门划的过粗,因而在工作上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象财政局与一、二商业局合并为财贸部后,对商业部门预算、开支、财政和税收,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监督的作用。鉴于这种情况,四平人民公社于1959年9月又撤销了公社管委会的各部,恢复了科局。各科局既是人民委员会的职能部门也是公社管理委员会的职能部门。公社认为:公社化后,虽然增加了不少工作,但原来的工作并没有减少,所以市一级的机构和各职能部门除个别的有所增减外,基本上不动为宜。

管理区是以生产为中尽建立的。其组织形式,在试办一年多的过程中,曾发生了几次变化。开始按区域组织四个行政管理区,后来又改变为六个以大工厂为核心的生产管理区,目前是五个管理区。其中一个是以吉林省农业机械厂为核心组成的管理区。组织形式实行厂区合一,厂党委就是管理区党委,正副厂长就是管理区的正副主任。它既领导本厂的生产,也领导全区所属的地方国营中小企业,社办工业、商业、教育(国家中等以上学校不管)和农业生产大队以及街道工作。有三个管理区是厂、区分开的管理区。它领导本区的社办工业、商业、农业生产大队,社办中、小学和街道工作。另一个是远郊管理区,领导五个农业生产大队。

管理区以下的公社组织细胞一年多来也试行过几种形式。一种是把街道分片包给较大的单位管理;一种是以工厂为核心划分作业区管理街道;一种是以社办工业为核心管理街道工作。试行结果,以社办工业为主体管理街道工作更好些。因为社办工业分布平衡,其职工绝大多数是街道居民,对街道情况熟悉,因而便于开展工作。社办工业应根据可能条件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委员会的生产、生活和教育事业。社办工厂的副厂长可兼管街道工作。四平人民公社还考虑今后以工厂为核心,以原来二至三个居民委员会的规模,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暂定名),它既是公社的基层单位,也是选举单位。一个委员会内社办工业,生活福利的财务可以统一领导,分别核算,共计盈亏,统一安排生产、生活和教育事业。

来源: 1960年7月8日新华社《内部参考》。

来源:

美国图书馆收藏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