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广州高等学校师生对红专问题的错误看法

日期:1958-6-5 作者:[待确定]

新华社广州5日讯 广州各高等学校师生在对红与专问题的鸣放辩论中,暴露出不少错误的看法。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论点:

一、“只专不红论”

认为知识分子只“专”不“红”同样可为人民服务。有些人认为政治不能解决业务问题,而业务可以创造财富,有了业务就有了一切。中山大学有些学生说,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而不是人们的政治思想,创造社会物质文化的过程,主要是“专”发挥了作用。华南师范学院一些教师举例说,苏联在革命初期,利用和强迫使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时那些资产阶级专家对苏维埃的建设起了作用;我国目前一些专家虽然他们的立场、观点、思想作风属于资产阶级范畴,但毕竟还是对社会主义有贡献的。

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也有一部分人想走资产阶级专家“只专不红”的道路。他们说,爱迪生、牛顿并没有红,但并未因此影响他们成为世界著名的发明家。

二、“先专后红论”

有些人说,专是为人民服务的本钱,没有专就不可能很好的服务于人民,因此只有先专后红。有些人说,“红”和“专”是有时代性的,如战争时期主要是“红”,和平建设时期主要是“专”;有些人认为“专”是“红”的基础,有了“专”就易“红”,有了专长,党就重视,就会请你入党。

还有一些人认为“专”难“红”易,所以应该先专后红。师范学院有人认为“红”只要积极参加几个政治运动便可达到;“专”则要长期学习,所以“专”应急急赶,“红”可以慢慢来。

三、“粉红论”

有人说红与专的要求应按各人职业不同提出不同要求,搞政治的要红透,搞业务的只要有一点红,不犯大错误就可以了。中山医学院讲师蔡尚达以“近近靠紧专家,远远跟着党委”作为处理业务与政治关系的原则。中山大学有一个助教则认为学政治象吃盐一样,盐是必须的,但不可多食。

四、“专就是红论”

这个论点是与“只专不红”同出一辙,同样是标榜业务第一。师范学院教授蒋根尧说,巴甫洛夫、李森科都不是党员,但他们的作用比一般党员大得多。中山大学地理系有些教师说:“红”是可以自发的,通过专业便可实现“红”;他们并以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的研究,发现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实质为例,来“证明专能促进红”。也有业务和政治“殊途同归”的论调。甚至有的人把红与专的问题完全对立起来,说:“谈政治就干涉了业务”,“红”了会妨碍“专”,“红”了后患无穷,搞了政治就不能搞学术;所以主张不能搞学术的人可以去搞政治,能搞学术的人,应让他们专攻业务。

五、“不红不专论”

有这种思想的主要是少数对又红又专缺乏信心的学生,他们不求上进,只求红——不反党就行,专——能教书就可以。(黄毅坚编)

来源:1958年6月7日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

来源:

美国图书馆收藏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