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关于“责任田”问题的报告

日期:1962-7-2 作者:武念兹, (安徽省苻离区委会全体同志)

武念兹、(安徽省苻离区委会全体同志)

[此文是以安徽省苻离区委书记武念兹为主,写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要求继续实行责任田的上书报告。时隔四年后,文化大革命中视为“万言上书”。武念兹受到游斗批判。]

中共中央政治局:

省委于1961年3月推行了“田间管理责任制加奖励”的办法,即责任田办法。一年来,在生产上获得了很大成绩。深受广大干群的欢迎。但是,今年3月份,省委却又提出了“改正责任田”的决议,当我们听过之后,在思想上起了一些波动,背上了思想包袱。我们全体同志对这个决议,虽然作了多次学习和讨论,思想仍是不通。

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有了意见不管正确与否。决不能放在思想里不提,我们知道:如实反映情况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光荣义务于是,我们又重新学习了党章,特别是听了传达中央扩大会议精神之后,对我们有很大启发和鼓舞。壮大了胆子,决心倾吐肺腑之言,恳请调查了解,弄清情况,予以解决。现将我们所见所闻,所想的东西汇报一下:

我们认为“责任田”办法,在现阶段不仅不违背社会主义原则,而且简便易行。容易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它是与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它可以实行以生产队为基础核算单位,克服了队与队之间的平均主义,调动了生产队的积极性。而推行“责任田”办法,则比较彻底地克服了社员与社员之间的平均主义。可以充分调动社员的积极性。

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责任田”办法确实是当前尽快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条较好的办法。现在我们从各个不同时期来看一下吧,解放前土地大部分掌握在地主手里,广大劳动人民没有地种。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解放后,进行工地改革,组织了互助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劳动力的多少,牲畜的强弱,农具和土地的好坏,而逐步向两极分化,有走回头路的危险。成立初级生产合作社以后,虽然较前有所改进,生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仍然按照半劳半股进行分配,仍有少量的剥削,前途也有很大危险。在成立高级社以后,完全消灭了剥削,实行了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为生产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但是在生产管理制度上,实行一种繁琐、复杂、不易执行的“三包一奖”和评工记分的办法,出现了管理混乱,领导困难,评工记分麻烦的现象。社员反映说:“不怕干活一天,就怕评分半夜”。自人民公社成立以来,仍没有好的办法。虽然推行了小段农活包工,但这种办法还是毛病百出。因为生产队的各项农活是干头万绪,千变万化的,往往对所有农活虽然作了具体安排,但情况稍有变化各项冲划都会落空。社员反映说;“实行小段包工,农活天天不清,头天计划很好,第二天就大呼隆。”同时又加自然灾害和“五风”的影响,致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损失。自1961年3月份,实行“责任田”办法后,由于这个办法简便易1961适合当前干部管理水平和群众觉悟水平。因而广大干群积极性空前高涨。在1961年中,虽然受到数年来没有的霜、旱、涝、虫等自然灾害。减产面积达19.3万亩,但粮食却获得了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达3600万斤(其中集体3lOO万斤,社员自留地与开荒地500万斤),比1960年风调雨顺的产量3050万斤增长18%,因而不仅超额9%完成了粮食征购任务,口粮、种子、饲料也都按标准落实了,同时95%以上的社员还得到不同数量的超产粮。我们认为,去年生产取得的成绩,固然是贯彻了中央“十二条”、“六十条”的结果,但“责任田”办法却起到无法否认的巨大积极作用。

我们并不否认集体生产的优越性,但搞好集体生产的关键在于搞好评工记分,否则就会产生平均主义,调动不起社员的积极性。而评工记分则是比“三包一奖”更难办的办法,是一个极其繁琐的哲学,同当前于部的管理水平,社员的觉悟水平,文化水平极不适应。因此,吃力不讨好,干部累得不轻,生产却不能搞好,不如“责任田”办法简单易行,同时“责任田”办法也是集体生产的一种形式。

现在谈谈我们和有人对“责任田”办法认识上的分歧。

一、责任田办法是不是方向的错误,有没有单干的危险?我们认为,这个办法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质,并不违背社会主义原则。因为土地、牲畜、大型农具都属集体所有,产品统一分配,大农活统一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仅仅是劳动的形式上有点不同,即田间管理农活采取分散劳动的形式。这种劳动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这怎么能说是方向性的错误呢?我们认为。责任田”办法是过渡到大规模现代化农业的一个桥梁,通过它恢复和发展生产力,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再逐步改为集体劳动。我们认为,也不会走向单干。因为我们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只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加以限制,就决不会走上单干。同时所有制是集体的,分配是统一的,社员承包“责任田”都是按照每个人的劳动分担的。“责任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根据劳力的增减“责任田”随之调整。个别农民想走单干是不可能的。

二、实行“责任田”的办法,把产量包到户,前途是不是会有很大的危险呢?我们认为把产量包到户不但前途没有什么危险。相反,是“责任田”更具体化。它能够加强社员责任心,从而保证粮食不断增长。举个例子来说吧,在我们国家里。工厂、矿山的车间。实行以人定量,按件计资,超额奖励,这与包产到户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苻离农具厂生产镰刀,按任务每人每天5张。每盘炉3个人。每天15张,超额一张奖励三角钱,这不是和“责任田”包产到户一样吗?我们认为,大自然是农民的工厂。每块土地就是农民的车间,产量包到户也就是工厂车间实行的“责任制”,如果说有危险,为什么工业这样搞没有危险。而农业这样搞就有危险呢?

三、有人超产多,有人会减产,会不会两极分化?我们认为实行“责任田”以后,社员包产以内的粮食是集体的,仅超产部分归社员所有。从这种现象的本质来看,完全是符合“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原则的。因为它承认了差别,克服了社员与社员之间的平均主义,拿我们的工资制来说,有的每月十几元,有的几十元。还有的几百元,尤其是工厂、矿山的技工。超出定额,还要得到大量的奖励金,这样每月就能得到更多的收入。一个工程师每月工资要比一个学徒工高几倍。难道说这样也能趋向两极分化吗?如果这样是对的,那么,社员在合理的包产后,多劳花了劳动代价,而多得点超产粮,多享受点生活资料,怎么会两极分化呢?同时包产指标还要逐年调整,超产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况且土地、牲畜、大型农具等生产资料都是集体所有,不准许私人买卖,不准许、也不能雇工剥削。因为劳力强本身所承包“责任田”也多,没有剩余劳动,群众有点钱、粮只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不会成为不劳而获的剥削者。至于个别减产户,因为极少,只占百分之几,只要找出原因,通过教育,保证口粮,也不致于发生问题。

四、实行“责任田”办法和不实行“责任田”办法情况是否相同,不实行会不会更好些。我们认为,自1960年底以来,在广大农村中,认真贯彻了中央“十二条”和“六十条”,经过整风整社,整掉了“五风”,这对发展生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实行了“责任田”办法以后,则更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在我们区里有个王楼公社,有一个杨庄生产队,这个生产队自解放以来,尤其是高级社以来粮食逐年增长,在全区全县都是拔尖子生产队。而和这个队相距不到一华里的曹庄生产队,由于劳畜力和土地条件较差,自公社化以来粮食一直没有增长,但自1961年以来,曹庄推行了“责任田”办法。充分发挥了人力、物力的作用。1961年总产达l9万斤,平均单产331斤,比1960年增长15%,而扬庄比曹庄低10.2%。杨庄社员说:“我们队要实行‘责任田’无论如何也得超过曹庄。”再如褚庄、芳寺两个老大队,芳寺大队对“责任田”办法实行得早,因而社员思想稳定,生产积极性高,1961年总产2743800斤。单产125斤,而褚庄大队到1961年8月份“责任田”还未落实。因而1961年总产仅1641200斤,单产115斤。比芳寺低4%。这两个大队土质条件和生产条件基本相同。褚庄大队的产量历来都高于芳寺,而今年却不如芳寺了,因此认为实行“责任田”办法是正确的,它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

五、这个办法是否只能调动社员个体的积极性,不能调动社员集体积极性,今后集体活就不好干了呢?我们认为社员对个人利益的关心,即个体积极性是客观存在,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痕迹。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正是要利用这种对个人利益的关心,以发展生产。列宁说过:“对个人利益关心能够提高生产,我们无论如何要首先增加生产。”我们现在积极贯彻的“按劳分配”原则,不正是考虑群众有个体积极性吗?我们认为“责任田”办法已经把个体积极性和集体积极性结合在一起了。社会生产出的产品绝大部分都交给集体统一分配,这不也有了集体积极性吗?再说实行“责任田”办法后,社员对各种农活都能灵活安排,克服了等前俟后,一天不干半天活的窝工现象,劳动效率提高了,三天活两天就干完了,更能抽出多余时间搞集体活。如褚庄公社数年来由于大呼隆干活,挤不出时间,许多小桥失修,自实行“责任田”办法后,去冬今春就修建了40多座大、中、小桥。因此,我们认为实行“责任田”办法,既充分调动了社员个体积极性,也更好地调动了集体积极性,集体活也更好搞了。

六、实行“责任田”办法以后,会不会减少公共积累。我们认为实行“责任田”办法公共积累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因为实行这个办法社员积极性高了,产量增加了。公共积累必然会多。如周段大队,1960年不但征购任务没完成,种子、口粮、饲料也都未按标准留足,更没有机动粮。自实行“责任田”办法后,不但超额完成了征购任务,还留足了种子、口粮、饲料,同时,有机动粮25万斤,平均每人达100斤以上。褚庄公社、松山孜大队。281户,1150人,自解放后,一直是落后队。尤其是近几年来,从未完成过包产任务。每年不仅征购任务完不成,还要国家供应大部分种子、口粮和饲料。实行“责任田”办法不到一年,除超额完成征购任务外,还留足了种子、口粮和饲料,并有机动粮12万斤,每人平均100多斤。

七、实行“责任田”办法,干部会不会被腐蚀而变质。我们认为实行“责任田”办法,干部不是变坏了,而是变好了。这个办法对于干部没有腐蚀作用,因为干部同社员一样承包了“责任田”,需要自己亲自参加劳动,这就克服过去东湖一趟,西湖一趟,光指挥生产不参加生产的现象,由于亲自参加了生产,也就可以更好地指挥生产了,也能更好地联系群众了。同时减少干部不必要地“催工”、“监工”,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研究增产措施,提高了干部的工作能力,更好地领导生产。

“责任田”办法的好坏,是有大量事实作鉴证的。自实行这个办法以来,生产上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主要表现是:

(一)社员自觉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出勤率提高了,劳动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七八岁的小孩,六七十岁的老人都积极参加生产。大秦公社周段大队,总人口224人,其中整半劳力增加了54%。顺河公社马厂生产队社员王振的小孩名叫合理,今年1l岁就天天跟着于活。

(二)扩大了耕地面积,数年来未种到头未种到边的地、都种到头种到边了。许多数年来未种的荒地,以及未开过的荒地都开起来了。据统计去冬今春开荒5286亩。社员家前、屋后、路旁、沟边也都粹起来了。

(三)社员干活认真、提高了质量,一般都能做到耕种适时,管理细致。灰古公社灰古大队社员赵应平,承包了二亩高梁锄了七遍。灵寺公社马山头生产队社员孙怀礼包了二亩地不叫别人耕,自己用铁锸刨,并说:“深翻一寸,抵上一遍粪。”

(四)广大社员都重视了积肥。原来无人管理的厕所,都争着管理。原来很少有人拾粪,现都争着拾,抢着拾。没有厕所的地方盖了厕所,没有粪坑的地方挖了粪坑。没有挖的污池,现在都争着挖。黄山公社总地亩是8414亩,去冬今春共追施粗细肥料5100方斤,每亩平均6000斤,超过了公社化三年来的总和。王楼公社梁套生产队的社员陈王氏,把埋上两年多的污池粪挖了出来。

(五)牲畜农具增加了,社员更爱公共财产了,许多农具坏了,社员自动去修补。一部分小农具也添上了,基本上满足了当前需要。褚庄公社褚南大队原来只有几张坏犁子,现在修添了2l张,基本上满足需要。牲畜增加更为显著,全区现有牲畜6557头,比1960年增加了1364头,其中从外地买来1017头,繁殖347头。黄庄老大队从19 61年3月至1962年初,购买了131头,比1960年增长82.3%。个别社员还购买了牲畜,苻离公社沈圩大队社员孙正耐,用自己储蓄好几年的900元钱买了一头牛。

(六)公共积累多。王楼公社曹庄大队曹西生产队64户,246人。1960年没有推行责任田办法时扣留的公共积累是3000元,1961年是3600元,增加了20%。

(七)家畜家禽有了很大的发展。

据统计1961年实有猪4581头,比1960年增长71%。羊11208只,比1960年增长50.7%。鸡32083只,比1960年增长145%。褚庄公社松山孜大队230户就养猪345头,平均每户一头半。

(八)青年社员枳极学习农业技术了,老农也都教他们的子弟学习技术了。灵寺公社马山头社员孙玉兰,自参加农业生产五年,未认真学习技术,今年包二亩高梁。便主动请教老农学习耪高梁技术。褚庄公社褚南生产队社员马成协,亲自教儿子耕地,并说;“要不实行‘责任田’,小孩长大也不会种地了。”

(九)增加了产量,完成了征购任务,安排好了社员生活。1961年全区粮食征购任务553万斤,完成558万斤,超额9%。口粮、种子、饲料都按标准落实了,同时也还有机动粮106万斤。猪、羊、鲜蛋收购任务也超额完成了。由于社员生活安排得好,因而思想安定,生产情绪高涨,修盖房屋、结婚、生孩子的大大增加。农村的集市贸易也空前活跃,广大农村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十)广大干部参加了劳动,作风大大改变,遇事商量。更具体地领导生产,更准确地贯彻执行了党的政策,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总之,“责任田”办法可以增产,可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如果说这个办法不好,为什么我们安徽这个“五风”破坏特别严重的省份,能。灰复得这样快呢?这不值得很好调查研究的吗?

当然这个办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没有坚持好“五统一”,个别地方对困难户照顾不够。但不是主要的,只不过是具体工作中的缺点,只要注意,是可以而且很容易克服的。

这个办法在我们这里仅仅是一年的时间。成绩是很大的。当然它还不是十全十美的,还发有经过更长时间的考验,今后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问题。但任何办法也不是一开始就尽善尽美,都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一次比一次好的。“责任田”办法,也要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补充和改进,使它能适应情况的发展和变化。

我们全体同志。经过反复讨论,觉得在当前很难找出比“责任田”办法更简便易行,更能有效增产,更容易为广大干群所接受的办法,所以我们一致认为:“责任田”办法是个比较好的办法。

以上是我们的认识,正确与否,请批评指正。

安徽省苻离区委会全体同志1962年7月2日

来源:

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