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58-0-0 作者:北京石油学院, 李汤
北京石油学院、李汤环顾左右,比来比去,总觉得自己很不错,希望自己永远在业务上走在“前头”。因此,一发现别人比我多看了一些文献,心里就很紧张,想急忙赶过去。常以聪明自居,多少带点自己有“天才”的味道。我曾经这样想过,“石油开采”是很窄的一个部门,即使搞出些甚么来,也不易为世人所知,而且认为世界上天然石油资源究竟有限,美国石油资源已感枯竭;我国九年来探出来的油田也不多,油采完了,这门科学,也就寿终正寝了。不如从事自然科学纯理论研究的好,作了改行准备,热衷于科学院的力学研究生。数学是万能的,极力抠之。
好象凡我不懂的,别人一定也不懂,很少和别的同志在一起研究问题,上学期讲课之初,就觉得自己业务水平高,能说会道,受欢迎是毫无疑义的。备课中不是仔细考虑钻研,觉得甚么都很简单,不愿下功夫,搞一会儿就烦了,出了问题之后总是找客观理由,原谅自己,觉得不是自己不懂,而是自己不小心,错的不是原则问题,别人还不如我……同学意见来了之后,很紧张,怕别人说自己水平不高,影响升级和“名誉”。
有时在课堂上故弄玄虚,不是想尽一切办法从同学原有水平出发,深入浅出地解释,力图使他们懂,而是事先觉得同学不可能懂,喜欢用公式、用高等数学观念说明问题,在堂上卖弄玄虚,炫耀自己。
看到别的同志在教学上成功,有愤愤然、妒嫉不服气之心。表现在不是感到高兴,而是觉得这不说明你水平高,不过是慎谨小心、小巧之技而已,别得意,我总会赶过你去;或是阿Q式地想道:教书反正就是背那末一些玩艺儿,没啥了不起。看到一些同志讲课失败,又觉得得意,“看你究竟不如我。”“讲这简单的问题都弄不好,真次。”看到别人讲课出点问题就想:“讲师还不如我。”这些思想形之于言表,就是尖酸刻薄。
我一贯这样想;“人有资本,才会骄傲”。因此当别人向自己提意见时,甚至有点沾沾自喜。觉得我还是有资本的,作检讨的时候对这些东西也抱欣赏态度,检讨作的深刻又成为骄傲的本钱,好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始终未得到根本克服。
和同志接触中,尽量炫耀自己“博学多才”,甚至以挖苦别人,弄得别人很窘,以显示自己的口才。虽已有所克服,但仍有发生,这是很恶劣的。
看来在业务上超过别人是满有把握的,只是在政治上“低人一头”,竭力想在政治上和别人站在同一水平上,因此猛钻理论,会说会讲。于是目空一切,自命不凡。似乎只是历史问题牵住了我,如果历史没有问题,早就入团了,也许现在作了团委书记了呢!
肃反后,在政治上出头露面之念已如死灰。“好,咱们就业务上见高低吧,不入团更好,读书的时间多了。”这样就把以前一点积极的东西抛入九霄,自己索性不拿政治原则来要求自己了,觉得我反正只搞业务了,不想在政治上怎样,何苦自找麻烦。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又产生了“人生几何,对酒当歌”的思想,总觉得自己在政治上出不了头,心情颇郁郁,有不得志之感。甚至发展到有时想成了名,又怎样,过几十年还不是一死,不如快快活活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在这个时候,我甚至会理解到为甚么有些人愿作汉奸和叛徒,遗臭万年的道理,认为那究竟不是物质上的损失,乐得图个眼前舒服,管他以后如何。虽然当这样的丑恶思想冒出来时也觉得危险,但毕竟出现过。
天天只想看戏,去年暑假几乎每场不拉。想吃遍北京名饭馆,穿的好一些,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衷的借口下,和以前自己瞧不起的人搞在一起了。
很显然,我这种表现的病根是个人主义,它已发展得很危险,而且已一系列地支配了我的行动。我首先把它揭出来,我也一定下决心今后来消除它!
来源:《批判个人主义》,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