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马叙伦“新中国成立一年的观感”

日期:1950-9-25 作者:马叙伦

马叙伦

一睫眼的时间,新中国的成立已经一年了。

凡是新中国的人民,对于这一年里,无论那一方面,都必定是很关心的;我想大家各有各的观感。我不想写一般的观感来招读者的厌烦,我仅仅写一点真是切身感到于我大有益处的,也可以说是有益于新中国建设的基本的。

我读过尚书和左传两部线装书,这里面都说到:“正德、利用、厚生”,这是封建统治阶级“发政施仁”的原则;尚书里还这样说:“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这就是说:“正德、利用、厚生”要结合起来。我想不该因为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话而否认他的,他是含有真理的;并且我们现在正是在这样做。

“正德”是思想教育;“利用”是物质建设;“厚生”是提高生活水准;我这样地解释,我认为并非穿凿附会;不过封建统治阶级说的“正德”只是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的一套,“利用、厚生”也是从他们自己的利益做出发点的。他们以为把“正德、利用、厚生”结合起来,便可以做到“至治之极”;其实不过稳定了他们这阶级的统治。

我们现在怎样做呢?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了我们,首先要政治学习;政治学习首先是改造思想,用马、列主义把我们头脑武装起来;可是改造思想并不是把头脑中装满了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主要的要求是把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教育出来的由利已出发的道德观念改变过来,要造成马、列主义革命者的人格;马、列主义道德的出发点是:不看见自己的利益,只看见人民的利益。

在我进了东北解放区的沈阳,从我听到和看到的,我已感觉到我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尤其是有一次,我看见一个骑自行车的武装同志被一个像店员的青年掩倒了;这件事如果在国民党统治的地方出现,至少这位像店员似的青年立刻要被武装同志打一拳踢一脚;但是,我看见这位同志从地上起来,面上小小有点发怒似的;可是,立刻把面色复原,自己扶起自行车走了。我不觉大吃一惊,证明了人家说的解放军士兵怕老百姓的话;这一定不是仅靠纪律造成的。我也就感觉到毛主席领导的人民解放革命一定要成功。我曾经对一位朋友说:中共基本上的胜利,是把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教育造成的由利已出发的道德观念改变了;这是什么孔、孟、程、朱想做而做不到的一件大事。从这样的基础上结合了“利用、厚生,”再如毛主席说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做,我想“三、五年恢复,八、十年发展”,是可以保证的。

我曾经在沈阳欢迎会上说过:共产党真做到“克己复礼”,不要说他们的领袖们,就是我接触到的一般中共的同志,也都是“鞠躬尽瘁”“虽休勿休”。他们里面负责任多的大的,几乎大半身体损失了健康。我们想一想,他们为了什么?说到他们的享受呢!头等的供给,不过吃小灶。我从这点上就感觉到我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和习气,尽管常常自己提醒自己,还是有点“过则(勿)惮改”;其实我是一生靠脑力过活的,除了随身东西并无产莱(有用我的名字登记的田地十多亩,实际是我的老婆的陪嫁产,一向归她享用的)。我觉得如果我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必须从“正德”做起,必须真心真意再从共产党学习,随时随地用“克己”工夫丢掉思想上的包袱。讲到做“克己”工夫,过去唯心论派哲学家,也想出许多办法;但是,我以为简捷有效的,还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来得利害。接受批评,使得我自己批评不到的能够从人家的批评上来发现;自我批评、不须说,要做到“毋自欺”,就是说要毫不隐瞒自己的缺点,现在的自我批评要公开出来,真是再好不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是两面夹的办法,不许你不做好人,这是“正德”的有效办法。我想我们全国人民都能这样做,将可以见到“满街都是圣人”。造成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不在话下,就是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远景,不须长远时间就可实现。

我是算叨居在“民主人士”的阵营里,我要暴露“民主人士”一个弱点,就是怕批评,自我批评更谈不到;能够自我批评的,必定不怕批评,并且欢迎批评;怕批评就一定不能自我批评;这是合逻辑的。现在所谓民主党派都在响应毛主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号召;但是老实说,远是表面文章,在他们的党派内远不敢公然来对个人使用这个武器,问题是怕妨害了团结。为什么呢,怕损害了他的面子招他的反感。我想这一点,就表现所谓民主党派跟不上领导党,这不是一件小事,对新中国的建设上是有大大的影响的。我也在一个“党派”里的,我认为我们要想“向共产党看齐”,我们必须“自强不息”,真正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便是“自强不息”的最好的武器,我们必须利用这个武器。

我还有几点意见,只为我没有多余的时间,只好就此搁

一九五○、九、二五。

来源:1950年10月1日《文汇报》。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