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55-1-0 作者:刘少奇
刘少奇[这三个文件稿是:(一)《中共中央批发中央宣传部关于开展批判胡风思想报告的指示(草案)》;(二)《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开展批判胡风思想的报告》;(三)《中共中央关于在干部和知识分子中组织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演讲工作的通知》。本篇 [ ] 部分的是刘少奇加写和改写的文字。]
(一九五五年一月下旬)
中央批准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日中央宣传部关于开展批判胡风思想的报告〔2〕。现将这个报告发给你们。胡风的文艺思想,是资产阶级唯心论的错误思想,他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在长时期内进行着反党反人民的斗争,对一部分作家和读者发生欺骗作用,因此必须加以彻底批判。各级党委必须重视这一思想斗争,把它作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一个重要斗争来看待,把它作为在党内党外宣传唯物论反对唯心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看待。
一九五五年 月 日〔3〕
可以看出,胡风的文艺思想,是彻头彻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是反党反人民的文艺思想。他的活动是宗派主义小集团的活动,其目的就是要为他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争取领导地位,反对和抵制党的文艺思想和党所领导的文艺运动,企图按照他自己的面貌来改造社会和我们的国家,反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他的这种思想是代表反动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是反映目前社会上激烈的阶级斗争。但是因为他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他对党领导的文艺运动所进行的攻击,在群众中所起的迷惑作用和毒害作用,就比公开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更加危险。过去虽然对这种思想进行过一些批判,但由于批判不彻底,没有发动更多的人来参加斗争,又由于批评本身也存在一些缺点,始终没有根本解决问题。我们认为在批评胡适、俞平伯〔4〕的资产阶级唯心论的同时,对胡风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进行彻底的批判,以肃清他在文艺界及其读者中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必须在党的、军队的、文教系统、经济系统、政法系统及其他部门和各人民团体的大约五百万有阅读能力的党内干部和党外知识分子中认真地进行教育,具体地批判唯心主义的思想,树立唯物主义的思想,才能通过他们来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战线是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一条极端重要的战线,不加强这条战线,不首先在这条战线上取得胜利,就不能保证在实际斗争中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
根据刘少奇修改件刊印。
(1)本篇一是刘少奇对第一个文件稿的修改,一月二十二日刘少奇在上面批示:“主席阅审后退尚昆印发提政治局会议。”毛泽东阅后批示:“此件及附件可登党刊”。本篇二是刘少奇对第二个文件稿中一段文字的修改。本篇三是刘少奇对第三个文件稿中一段文字的修改,并在上面批示:“主席阅审后,退尚昆印发提政治局会议。(中央关于在学术上的唯心主义的指示稿,宣传部尚未改好,此件可以先发。)”毛泽东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四日审阅后批示:“可用。”“可登党刊”。胡风,当时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一九五四年七月,胡风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提交了《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即“三十万言书”),系统地陈述他对文艺思想和文艺工作方面的意见。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一日,中央宣传部向中央提出《关于开展批判胡风思想的报告》,认为“胡风的文艺思想,是彻头彻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是反党反人民的文艺思想。他的活动是宗派主义小集团活动,其目的就是要为他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争取领导地位,反对和抵制党的文艺思想和党所领导的文艺运动,企图按照他自己的面貌来改造社会和我们国家,反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央批准并转发了这个报告(见本篇一)。同年四月前后,胡风给舒芜的一批书信受到注意,被整理成一份材料,和胡风的《我的自我批判》一起,于五月十三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写了编者按,将胡风及有关一些持相同意见的人,定性为“胡风反党集团”。舒芜,当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八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将胡风逮捕。一九六五年胡风被判处徒刑十四年,剥夺政治权利六年。一九六九年又加判为无期徒刑。一九七八年底撤销对胡风无期徒刑的判决,宣布释放。一九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中共中央批转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的复查报告的通知》中,宣布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平反
〔2〕这个报告的时间应为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一日。
〔3〕该指示于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发出。
〔4〕胡适,早年留学美国。一九一七年初回国,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一九一九年七月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一九四九年去美国,后到台湾。俞平伯,当时任全国人大代表,著有《<红楼梦>研究》。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