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面]

迎接农村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大风暴到来

日期:1955-9-4 作者:《广西日报》社论

《广西日报》社论

本省农业生产合作社两年多来已有很大发展,从1953年开始试办的4个社,到现在已经建立了15538个社(除去钦州地区)。这些社分布在6941个乡里,就是说占全省总乡数77.97%的乡有了农业合作社的旗帜,为广大农民树立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榜样。这批农业社虽然大多数是去冬今春刚建立起来的,但一投入生产就显示出它巨大的优越性。尽管去冬今春长期的干旱严重地威胁着生产,今年早稻的收成,据宜山、容县、邕宁和扶绥等县1116个社的调查,仍有70%以上的社增产,12%的社平产,减产的社仅占18%,而且这些减产社在同样灾害情况下,仍比当地互助组和个体农民强,减产成数少。另据武鸣县的调查,在329个社中,增产的占98.8%,减产的仅占1.2%。由于农业社大量增产的事实,大大吸引了周围农民,他们称赞说:“毕竟农业社人多力量大,土地统一经营,抗旱、抢季节、除虫、施肥都好解决。”过去不服气暗地与农业社比赛的,现在也心服了。逐渐地越来越多的互助组积极准备转社,越来越多的个体农民忙着插组或另立新组为入社准备条件了。合作化运动已开始出现高潮,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犬风暴就要到来了。我们应当热情地积极地有计划去领导这个运动,迎接社会改革大风暴的到来。

可是,在我们干部中却有些人看不清这一新形势,自己落在群众运动的后面,却埋怨别人走快了。他们只看到运动中免不了要出现的一些偏差,只看到一些个别性质的缺点和错误,只看到一些富裕农民的动摇退社现象,就把他们的头脑吓昏了。特别是今年4、5月间,农村出现粮食供应紧张现象,旱情又继续发展,各地领导精力又忙于抗旱和整顿粮食统销,对农业社一时照顾不够,出观某些混乱观象,一、二类社不断下降,三类社增多。某些富裕农民嫌入社“不自由”,限制了他们资本主义自发性,要求退社单干。我们的一些同志不加分析,只看到一些片面的和表面的现象,而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方面,只看到非主流的方面,而没有看到主梳的方面。怀疑党的领导力量,怀疑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怀疑农业社发展多了是不是能巩固,怕搞乱,夸大办社困难。他们不仅不敢接受发展任务,还想把一些他们认为难于巩固的社解散,损伤了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这种思想,虽在省第四次党代表大会上受到批判,有了某些纠正,但对于即将出现的新形势,多数同志仍然是估计不足和认识不够的。我们的领导还没有赶在运动的前头,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农业生产合作社能不能再发展,能不能巩固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相信党,相信农民,反对在困难的面前消极动摇。从本省农业社发展的情况看,1953年开始建立了4个社,到1954年秋收前发展到766个社,增加了190倍多。这批社巩固下来了,而且为下一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1955年春,又发展到1.7万多个社(包括钦州地区),又增加了22倍多,这批社中垮台的只有0.2%,其余都巩固下来了。为什么再发展就不能巩固呢?我们应当相信党是有力量继续发展农业社和把它巩固下来的。当然,不是说农业社建立起来,我们不去领导它,就会自然而然的巩固起来,而是需要我们去工作去整顿它,不仅是一年整一次,而是一年整二到三次。这样,农业社才能够在不断的整顿中巩固起来。我们已经有两年多的建社整社经验,只要我们虚心学习,不断提高,依靠党的领导,我们就完全有力量把发展和巩固农业社的任务担当起来。当然,运动的规模越大,发展的数量越多,就显得我们的经验不够,干部不足。然而干部的成长是要在斗争中培养的,只要放手让他们去做,就能增长才干,产生大批的优秀人才,前怕狼后怕虎是不能造就干部的。今天,农业社的发展,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不仅不能适应农民发展生产的要求,也不能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我们不要伯在运动中出现一些偏差,这在大规模的运动中是难免的,也是不难纠正的。干部和农民中的缺点,只要我们积极地去帮助他们,就会改正过来的。

我们应该相信,广大农民是愿意在党领导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特别是非富裕的农民,由于他们的生活还很不富裕,土地不多,生产方法落后,时有灾荒的威胁,对于他们说来,除了社会主义,别无出路。所以,他们有一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当然,其中也有许多人,因为觉悟不高,暂时还是观望、摇摆的,但和富裕农民比较,他们是容易接受社会主义的。富裕农民,由于他们的生活比较富裕,生产条件也比一般农民优越,具有较浓厚的资本主义自发趋势,所以,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是动摇的,甚至有些人是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根据省委农村工作部在14个乡的典型调查,非富裕农民(包括贫农、新中农中的下中农和中中农、老中农中的下中农)占总农户的66.45%。我们应在两三年内先将这几部分人中的积极分子组织起来,这几部分人中的消极分子则暂时不要勉强拉进来。至于一切经济地位比较富裕的农民,除若干自愿加入者可以接收以外,其余暂时都不要接收,更不要勉强拉进来。坚决不收地主、富农。这样,按其觉悟程度,分作多批,先将经济地位非富裕的农民组成合作社,作为骨干,然后再去吸收富裕农民,这样就可以避免命令主义。但是,我们干部中有些人不从阶级观点去分析问题,只看到数较量少的富裕农民动摇,叫喊的现象,就否定大量的非富裕农民的积极性,束手束脚,怕出乱子,不敢大胆前进,这是非常错误的。

去冬今春我们已经发展了1.5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占全省总乡数77.97%的乡树立了社会主义旗帜,在80%以上的乡建立了党的支部,而且还有各种类型互助组29万多个,已为合作化大发展打好了基础。全党必须动员起来,做好一切准备,迎接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大风暴到来。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