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54-1-15 作者:冯纪文
冯纪文省委打字纸
授电者 何250
公元一九五四年壹月
等级:平 台来 平凉 总号:乙167
摘由:从平凉市二天门农业生产合作社得到的几点经验教训。
批抄:张、霍、陈、强、杨、吴阮、高、安、何、万、财委、农厅。
(请安部长复)
平凉市二天门农业生产合作社于五二年三月成立,起初入社的十八户,今年先后退社六户现有十二户,其中雇农四户、贫农七户、中农—户,入社土地四百三十亩,社员牲口十二头,合买牲口二头,另外政府送给马两匹,大车一辆,水磨一盘,还耕种公地一百五十八亩,社内有共产党员四名、青年团员六名,市委市府在建社初即派区助理员一名,后又派建设科员一名(区助理员调回),今年七月又派区委付书记一名,有两个脱产干部专职领导,该社试办两年来是作出了些成绩;去年冬天曾给二十四亩原地揹了冰,做到保墒抗旱,每亩平均产量比一般原地高出十三斤,并带动了全乡十三个互助组也揹冰灌地三百余亩。今年又给八亩砂地上压了土,改变了土壤,每亩增产谷子三十斤,今年十亩丰产地达到高额丰产,每亩丰产谷子四百二十三斤,比当地互助组每亩最高产量三百五十一斤还高出了七十二斤,比一般自耕农民高出百余斤。去年所种二百四十亩冬麦,全部经过选种,每亩平均产小麦一零一斤,比全乡一般麦地产量六十五斤每亩高出三十六斤,由于增加了生产,社员生活也有所改善,在土改中刚翻身的雇贫农有三户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建立了家务,去年初建社时十二户中有三户存在生活困难,今年生活困难者只有一户,还是因为不好劳动所致。贫农孟有福一人两年来增买牲口两头,合作社也买了公共牲口两头,倒换了好驴一头,购置了七吋步犁一部。今年每亩平均产量一二零斤,比五二年每亩产量八十七斤高出百分之二十七点五,比未建社前五一年每亩产量八十四斤高出百分之二十九点九,比全乡今年每亩平均产量一一四斤高出百分之五。
但是二天门合作社目前的情况是十分危机的,十八户已有六户退社,余十二户也是怨言纷纷,生产情绪低落,骨干灰心丧气,口头说:“绝不让垮台”,但内心都在等待着散伙,八月间,八户都把自己入股的好地抽回去一部份,共产党员蒋有才怨自己留地太少,说:“姚有旺自留地六成,一年就发了家”,社员尤其是妇女普遍表示对合作社不信任;女社员为分草问题几次和社长吵架,情况是十分严重的,若不即速整顿,就很难巩固下去,合作社既然有专职干部任社领导,政府又给了很大的援助并达到了增产,可是目前却存在着垮台的危险,这种情况看起来似乎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不过只要从其入股分红、生产管理、劳动组织、领导作风、思想教育等方面加以详细研究,就可以找出该社失败的原因。这些原因也就是我们今后办社所必须记取的经验教训:
我们认为二天门合作社其所以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乃是在于领导干部能力太差,不能正确的执行党的互助合作政策,办社干部李让同志系地主成份,没有经过很好的改造的知识份子,曾任中学教员,系非党团员,叔父曾被镇压。没有为社员服务的思想,没有事业观点,因而不能吃苦耐劳,不钻研业务,对社内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不积极研究解决,办社一年多对合作社的基本情况说不清楚,区委付书记李复周同志系新提拔的农民干部学习不够,不懂得互助合作的基本政策和办社的方法,领导作风不踏实,住在社里发现不了问题,社内会计账目一塌糊涂,办社干部不闻不问,社员在检讨会上说:“办社干部住在社里不办社真是吃冤枉”在市委的领导上对办社干部的检查和帮助也作的很少。该乡党支部对合作社也没有进行领导,社内党团员没有起其应有的作用,这是合作社发生散涣的根本原因,事实告诉我们,给试办合作社调配干部,一定要强调质量,就是:
(一)政治上纯洁,最好是党团员干部,已经过一定的考验,绝不应把有问题的人放在合作社里去考验,不注意这点就会在政治上犯错误。
(二)有一定的农村工作与互助合作的经验和农业生产知识;
(三)每社能配备一个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干部能自学政策文件和写简单的总结材料。我们认为办社干部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能吃苦耐劳深入田间亲自领导社员生产,并与社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与社员取得亲密的联系;
二、及时的正确的处理合作社发生的每一个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按党的政策办事,为此,干部就必须经常的学习政策。
三、十分注意培养合作社内骨干份子,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党团骨干作用,运用社内的组织力量。
四、经常注意创造和总结经验,试办社拿不出经验,就失去其试办的意义。平凉市委接受二天门的经验,拟抽市委宣传部长专门领导三个合作社,并驻在二天门社根据社员的要求,拟将李让同志调回,另将王俊才派去(王原在该社吃苦能干,社员欢迎)该乡党支部已专门讨论整顿合作社的工作问题,今后党支部应把办好合作社当作一项经常的中心工作。
经营管理方面没有实行成本核算,公共开支过大,影响了社员的实际收入,去年秋季社员的实际收入仅占全社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每个劳动日仅分到二千七百五十五元,今年按第一次分红秋夏合计,社员实际收入仅占全社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六点四九(公粮在内)每个劳动日仅分得小麦六点八八斤,合人民币六五三六元,经研究缩减公共开支和不扣除公积金以后,社员实际收入虽有增加,但也仅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一点四七,每个劳动日仅得七点八六斤合人民币七四六七元而当地农民忙闲平均工资每日即为八千至一万元,这样相比的结果,社员说:“还不如给人扛工”当然公共财产的积累也是必须的,公共开支,也是为了社的基本建设也还是社员的公共财产,但是今天的农民,却是不易领会这一点,农民是“拿到家里才算数”所以不照顾农民的私有性而过早的、盲目的扩大公共财产,不实行成本核算,就一定不会把合作社办好,经验证明在合作社内增加社会主义成份必须是逐步增加,而且必须是先去增加社员的个人收入,然后根据合作社的生产发展和社员的觉悟程度适当的增加集体财产,这是办合作社所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问题。
该社会计账目的混乱状况是十分惊人的,会计无专人负责,去年变更了四人,今年又换了四人,现在会计说:“选我只写账不管帐”去年的分红至今没有算清,去年遗失糜谷九石八斗,今年又短下小麦十二石九斗,这就引起社员极大的怀疑和不满。严重的伤害了社员集体经营的积极性,我们认为要把合作社办好,必须十分重视会计工作,一开头就应选定专人担任会计,根据其能力和工作繁简给其适当的工分报酬,并建立简单易行的会计制度,比如高平合作社建立起来的日日写账,一旬一小结,一月一大结的制度,并给每个社员发有全年的劳动日次表,使社员随时都可以知道自己过去劳动了多少,今后希注意在这方面也交流些经验,合作社现在很感到困难的就是没有会计人材,因此提议今年能以分区为单位有领导有准备的为合作社专门训练一批不脱产的会计干部,即抽调现有的合作社会计和准备五四年转为合作社的互助组的会计,训练时根据他们的水平研究制定一些简便的账簿,记账方法和会计制度,住社干部应把帮助会计管好账项当作自己应负的责任,对目下有些合作社像二天门会计确实有困难者,可考虑暂由工作组干部兼办会计,由于会计薄弱,所以在分红时,可派有会计能力的干部临时帮助把账算清。
在劳动力评工记分方面没有贯彻等价互利的原则,除了割麦、耕地、拾粪实行按件记工外,其他的活都不分劳动态度,技术好坏,效率高低,只要劳动一天都是十分,同样一堆粪土,一个人垒完计了十分工,七个人垒完就记了四十九分,有时他们也采用死分活评的办法,但在社员觉悟不高的情况下,往往因为评分而记下成见,社员间形成了不团结,同时每天评分时间太长而耽误生产,所以他们就干脆不进行活评了,结果,劳动差的人投机钻空,避重就轻,劳动好的消极下来,这样就大大阻碍了劳动生产率不能提高。正确贯彻按劳取酬的原则是巩固与发展合作社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社员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挥每个社员劳动生产的积极性。这一方面各地合作社及平凉市的其他两个社都有很好的经验可以吸取,新建立的合作社,一般的应采取互助组中已经习惯的“死分活评”的办法,这是合作社内实现等价互利的最初级的办法,在社内劳动分工,社员思想觉悟有一定基础的合作社应该逐渐采取“小包工”的办法,即根据条件实行小组的、个人的、短期的包工。这是比较中级的办法。在条件最好的合作社可逐步采用包地、包产、超产奖励的办法,这是较高级的办法,我们的目的是逐步的实行定额管理(即定时、定量、定质),上述后两种办法是按件记工的办法,因而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必须根据条件逐步试行,同时在实行后两种办法时,也不是完全不要“死分活评”了,如一个生产小组包了工之后,组员之间还得有“死分活评”,就是在将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里也不可能样样都做到“按件记工”结合“死分活评”是合作社要长期采用的计工方法,现在已经建立的合作社,不要固守老一套的计工方法而应该很好的试行第二种,即采用“小包工”结合“死分活评”的办法。但不宜忙于采用第三种办法。目前合作社评分记工中,应该特别注意克服平均主义现象,技工工分和农忙时的工分不必都限制在十分之内,农忙农闲之间的工分差别应用“标准工”的办法,即用“虚工折实工”记账,在社内还必须规定明确的劳动纪律,平时就要重视“团结、生产第一,劳动最为光荣”的教育。
在土地入股和生产投资方面,社员的自留地平均达到百分之二十六以上,个别社员自留地达到百分之六十,这就大大增加了合作社统一经营的困难,而助长了社员个体经营的情绪,社员把好粪都上在自留地里,农事忙了社员就索心经营自己的土地,所以自留地过多的结果,就会破坏合作社的经济基础,对这个问题经过了两天反复的耐心的向社员进行教育说服,以后才将入社土地增加为百分之九十。
另一方面过早的将大小农具全部折价归社,这样不仅增加了公共开支,而且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归社农具有人使用,无人保管,社内原有十张杖,现在仅留一张能用,十一付犁,坏了五杖,七十斤麻绳,十条口袋全部丢掉。
在生产方面计划不周,不按照社员与国家的需要进行生产,因而发生了严重的浪费现象。去年盲目种植了五亩多黄烟,今年又种了六亩糖萝卜,产品卖不出去,有的将黄烟沤了粪,萝卜喂了牛。连同盲目种植的“三零二”小麦共损失价值折合小麦二十四石五斗,可买两头耕牛。
这一切都在社员和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使社员感到合作社不能保证他们的利益,他们原来加入合作社的那股热劲一下被击落下去,他们不相信合作社能把他们引向幸福之途,事实证明,社员在经济上的损失实际上就是我们在政治上的损失。所以合作社要谨忌不做赔钱事,办社干部和社主任要善于为合作社打算,在国家计划范围之内,大力发展合作社生产。并必须贯彻粮食第一的生产方针。
在宣传教育方面:二天门合作社没有经过互助组阶段,社员的思想基础很薄弱,建社两年来对社员也没有进行过有系统的互助合作政策的教育,对合作社的若干具体问题,如入股分红、生产投资、民主管理等问题,都没有从政策原则上交待清楚,办社干部并不懂得“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更不懂得“思想政治工作乃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灵魂”。尤其今年三反以后,他们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五多而反掉了,因而社员的觉悟程度比较好的互助组还要差些,这次统购粮食中全社只有一户自报了一百斤(评了三百斤),这是二天门合作社其所以形成散涣在政治上的重要原因。因此,二天门合作社要彻底整顿就必须从教育工作入手,首先要从头补课:即很好的讲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强调指出互助合作是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环节。对合作社若干具体问题,应根据西北局试行章程反复的讲解,结合总路线的教育发动社员检查和总结合作社的成绩与缺点,通过这些具体事例给社员进行教育,在教育的基础上解决合作社存在的许多问题,务使每个社员认识到二天门合作社必须办好,也一定能够办好。今后在合作社中一定要有经常的教育制度,住社干部应该是合作社当然的政治教员,其教育内容与方法由市委宣传部负责与住社干部研究拟定。为适应合作社的发展,党委宣传部门应即着手研究在合作社内如何进行政治教育的问题。
以上妥否请予指示。
冯纪文一月十五
(此报系今日收到,原报未注明月日——省机十五日)
(凤英抄)
来源:甘肃省某档案馆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