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1956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结果和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薄一波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报告   <薄一波> ##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薄一波)   (各位代表:)   我谨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出关于1956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结果和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查。 ## 一、 关于1956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结果   1956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是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的。1955年下半年开始形成了我国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这一高潮大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高涨,要求提前完成五年计划。1955年农业的大丰收,粮食和棉花的产量是近三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前三年中,财力上有了一定的结余,物力上有了一定的储备,技术力量有了一定的成长,基本建设的设计、设备、施工组织都有了较好的准备。1956年度的计划,适应了这种新的形势,从而在财政经济上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并且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计划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都是很积极的。应该说,这个计划基本上是反映了人民群众在大革命、大建设的高潮中的愿望的。   全国人民对于1956年度国民经济计划执行的结果,都很关心。现在,根据对计划执行结果的检查,我们可以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报告说:1956年度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各项指标,绝大部分都已经完成或者超额地完成了。   1956年是我国社会制度大变革的一年。在全国组织起来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其中加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在全国组织起来了约10万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生产合作小组,参加的人数达到500多万人,约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2%。在全国的资本主义工业中,占产值99.6%和占职工总数99%的工业企业,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在全国的资本主义商业中,占总户数82.2%和占从业人员总数85.1%的商业企业,转变为国营、合作社营、公私合营企业和合作商店、合作小组。由于这一伟大的变革,我国就基本上解决了个体经济同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的矛盾,基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同社会主义所有制之间的矛盾,从而基本上结束了我国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这样,在我国实行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就基本上完成了。   在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潮的推动之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全国工业总产值1956年完成了58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这是近年来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在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的生产为291.7亿元,比上年增长41.7%;消费资料的生产为294.9亿元,比上年增长22%。机器制造业的生产为57.6亿元,比上年增长90.2%。手工业的生产为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   按工业总产值计算,已经提前一年并且超额9.5%完成了五年计划(即五年计划所规定的1957年的指标,下同)。在五年计划所列的4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已经有生铁、钢、钢材、烧碱、纯碱、硝酸铵、青霉素、氯霉素、各种磺胺、汽车外胎、蒸汽锅炉、汽轮机、水轮机、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金属切削机床、双轮带铧犁、谷类播种机、客车、自行车、机制纸、水泥、棉纱、棉布、麻袋等27种产品的产量,提前一年完成或者超额完成了五年计划。1956年我国试制成功的新的工业产品,根据九个工业部的统计,即达1,200多种,其中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15,000千瓦的全套水轮发电设备、12,000千瓦的汽轮机和汽轮发电机、单轴自动车床、耐高热合金钢等,都是运用了世界上新的技术在我国第一次生产的产品。现在,这些产品不仅已经试制成功,并且已经投入生产了。各工业部门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主要工业设备的利用率,都比上年有了显著的提高。   1956年各工业部(不包括森林工业部)所管理的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0.7%,扣除降低调拨价格的因素,比上年降低了7.9%(原计划降低8.4%),没有完成计划。生产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约26%(原计划提高18.6%)。应该指出,按生产工人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不能反映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全面情况。因为在工业企业中,除了生产工人以外,还有不少的非直接生产的职工。目前在我国工业企业中的非直接生产的职工过多,一般要占生产工人总数的一半左右,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应该逐步改变。工业劳动生产率怎样计算才更合理,我们也正在研究改进办法。   全国农业和农副业总产值1956年完成了582.9亿元,为计划的96%,比上年增长4.9%。1956年我国遭受了最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某些农作物受到很大的损失,受灾的农田面积约2.3亿亩,受灾的人口约7,000万人。但是,由于农业合作化的胜利和“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公布,在全国农民中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农业增产运动,在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增加农田施肥数量、精耕细作、推广优良品种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受灾地区的广大农民,同灾荒进行了搏斗,缩小了灾荒所造成的损失,因而使主要农作物如粮食、大豆等的全国总产量,仍然有所增加。1956年粮食总产量为3,650亿斤,比上年增加了154亿斤,增长4.4%;大豆产量为204.7亿斤,比上年增加了22亿斤,增长12.2%;棉花产量为2,890万担,比上年减少了147万担,下降4.8%;猪的头数年末达到9,780万头,比上年增加了988万头,增长11.2%。1956年农业和农副业的总产值,已经接近完成五年计划;粮食的总产量则已经超额完成了五年计划。   全国基本建设投资额有很大的增长。1956年完成了139.9亿元,为计划的99.9%,比上年增加了53.6亿元,增长62%。这是解放以来,投资额增长最多的一年,也是基本建设计划完成得最多的一年。1956年和前三年所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额累计计算,已经完成五年计划投资总额的86%左右。这样,超额完成五年计划中的基本建设计划就有充分的保证了。1956年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厂矿企业建设单位共计625项,已经全部投入生产的有89项,其中主要的有:煤矿20项,电站21项,黑色和有色冶金3项,建筑材料4项,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21项,棉纺织和制糖等轻工业12项。1956年铁路铺轨3,108公里,其中:新建1,747公里,恢复285公里,新建和恢复复线210公里,新建企业专用线866公里(仅系铁道部负责修建的,下同)。宝成线和鹰厦线已经全线临时通车。1953至1956年铁路铺轨累计为7,532公里,其中:新建4,387公里,恢复324公里,新建复线356公里,恢复复线420公里,新建企业专用线2,045公里。新建铁路铺轨总数已经超过五年计划规定的铺轨总数303公里。基本建设计划执行的结果,各部门新的生产能力的增长,在我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的,1956年一年中新增加的炼钢能力,就超过了解放前全部的炼钢能力。旧中国几乎没有的机器制造业,完全没有的汽车制造业和飞机制造业,现在都建设起来了。近代化的国防工业,也开始建设起来了。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交通运输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1956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完成了24,605万吨,超过计划11.6%,比上年增长27%;货物周转量完成了1,203.5亿吨公里,超过计划11.6%,比上年增长22.6%。都提前一年完成了五年计划。   在经济事业发展的同时,全国文教卫生和科学研究事业在1956年也有很大的发展。高等学校招生18.5万人,超过计划5.2%;中等专业学校招生43.3万人,为计划的97.4%;初级和高级中学招生234.3万人,超过计划9.6%;初级和高级小学招生2,345.3万人,比上年增长35.6%。各级学校的学年初在校学生人数都比上年有很大的增长,中等专业学校、中学和小学的学年初在校学生人数都提前一年超过了五年计划。   1956年中国科学院所属科学研究机构达到66所,研究人员(包括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研究实习员)达到4,475人。各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比以前加强了。各部所属科学研究机构达到105所,研究人员(包括工程师和技术员)达到10,307人。同时,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由科学家们初步制定了中国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草案)。   1956年摄制影片176部,超过计划37.5%。电影放映队达到6,233队,为计划的97%。报纸发行243,942万印张(即对开报纸,下同),超过计划2.2%。杂志出版76,343万印张,为计划的89.3%。图书出版435,613万印张,超过计划16.2%。以上各项,都比上年有很大的增长。此外,图书馆、博物馆也都有所发展;艺术有了进一步的繁荣,民间艺人得到进一步的安排。   1956年卫生部门所属的医院和研究所的病床总数达到214,673张,超过计划2.3%,比上年增加了40,980张。对于危害人民健康的各种慢性病的防治,特别是对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斗争,已经开始取得成绩,治疗了患者40万余人。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并且发挥中医的作用,已经吸收了大约3万名中医参加公立卫生机构的工作。此外,在卫生防疫、医疗预防、妇幼卫生等各方面,也都进行了很多的工作。   随着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1956年包括在国家计划以内的全国国营企业、合作社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文化、教育、科学、卫生部门的工人职员总数(以下简称包括在国家计划以内的职工总数)年底达到2,240万人;年平均人数(全年每日实有人数的累计数,除以365日,即得年平均人数,下同)为2,117.9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35.7万人,除去由私营工商企业等转变为国营、公私合营企业的人员和乡干部305万人以外,实际比上年新增加了230多万人。这是几年来就业人数增加最多的一年。如果将包括在国家计划以内的职工和不包括在国家计划以内的职工合在一起计算,那么,1956年底就是2,417万人,比计划以内达到的2,240万人多177万人。   1956年包括在国家计划以内的职工的工资总额比上年增加了约27亿元,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全年职工的工资总额除以年平均人数,即得年平均工资,下同)增长了接近14%。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根据许多地区的调查,凡是没有受灾或者受灾不大的地区,约有80%左右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增加了产量,约有75%左右的农户增加了收入。受灾地区虽然减产或者收成很少,但是经过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生产自救,加上政府的大力援助,除了个别工作不好的地区以外,受灾地区农民的生活也一般地得到了保障。   1956年社会购买力达到约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这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物质生活有所改善的具体表现。   总之,我们在1956年的工作是获得了极为巨大的胜利和成就的。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工商界人士和其他爱国人士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结果。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伟大胜利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巨大发展,为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毫无疑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所获得的伟大的胜利和成就,将给我国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深远的极为有利的影响;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某些困难。这些困难的发生,有的是由于客观的原因,有的则是同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分不开的。   现在看来,1956年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有以下几点是应该着重指出的:   第一,1956年国家对基本建设的投资额多了约15亿元到20亿元。由于基本建设的投资额过大,因而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基本建设投资额增长的速度超过了生产资料生产增长的速度,特别是超过了建筑材料和某些机械设备生产增长的速度,从而就引起了钢材、木材和若干种机械设备供应的紧张情况。应该说,这是1956年计划工作中的一个错误,但是我们当时并不了解或者不完全了解,而是在后来才了解的。由于历年来的基本建设计划总有5%左右不能完成,在编制1956年的基本建设计划的时候,我们也以为会发生同样的情况。但是1956年基本建设计划执行的结果却完成了99.9%,因而就更加显出1956年的基本建设投资额是定得过大了。   第二,1956年银行信贷计划,农业贷款增加11.2亿元,手工业和公私合营企业贷款增加2.9亿元。但是执行的结果,对农业的贷款却增加了20.3亿元,对手工业和公私合营企业的贷款却增加了9.4亿元。两项共计29.7亿元,超过计划15.6亿元。为了从财力上保证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增加这些贷款是完全必要的。这几项贷款的原定计划显然是小了。在执行过程中增加了这些贷款的数额,绝大部分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撙节地加以使用,也可以少贷几亿元。在执行中有一小部分应该少贷的而没有能够少贷,是我们工作中的缺点。   第三,1956年计划新增加工人职员84万人,但是执行的结果增加了230万人,超过计划146万人。由于经济的发展和许多事业的扩大超过了原定计划,在执行劳动计划的过程中稍稍超过原定计划也是必要的,但是显然超过得太多了。这是我们控制不严和有些部门轻易招收职工的结果。此外,在1956年增加了职工的工资,这在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增加得多了一些。   第四,1956年教育事业计划的招生指标有一部分定得过高了,在执行过程中又有某些方面超过了原定的指标,结果,就使有些学校招生的数量超过了师资、校舍和设备供应的可能条件,给师生在教学方面和生活方面带来了一些困难。   由于以上的缺点和错误,在我国财政收支方面,出现了赤字;在银行信贷收支方面,也出现了差额,多发行了一部分货币;这两者又集中表现为过多地使用了几年来国家所积蓄的商业库存和物资储备。这样,就给1957年经济工作和文教工作的安排,带来了某些困难和不利的影响。   应该说,为了保证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了保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为了顺利地渡过1956年的大灾荒,适当地使用国家的后备力量,是完全应该的,不使用是不正确的。这样做,虽然给我们今后的工作带来一些困难,但是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是能够逐步克服的。我们还应该了解,历史上任何一次大革命,通常都是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引起大波动的。我们为了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曾经忍受了不知多大的牺牲和困难,而今天,我们在取得社会主义大革命的胜利的斗争中,并且在同时又取得大建设的胜利和渡过很大的灾荒,只引起这样一点小小的波动和困难,难道能够说我们的情况是不好的吗?应该说总的情况是很好的。由于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我们对于在大革命中所引起的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波动,可以自觉地在1957年及其以后的计划中加以调节。我们的物价基本上还是稳定的,国家若干后备物资在1957年就可以部分地得到补充,人民生活也还可能争取有所改善。这就是说,在1955年到1956年我国人民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大革命的胜利,真是一次和平革命,我们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在革命中可能引起的破坏和损失,这对于全中国的人民是极为有利的。 ## 二、 关于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说明   在1956年度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1957年度的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如前面说过的,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伟大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展很快,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有些已经提前完成,有些接近完成。这些是安排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有利条件。但是,1956年我国遭受了解放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灾荒,对于1957年国民经济的各方面都有不利的影响;由于前面说过的1956年工作中发生的缺点和错误,使得经济工作和文化工作的某些方面,出现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这些是安排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困难条件。根据上述有利条件和困难条件,在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瞻前顾后,综合平衡,增产节约,勤俭建国,发扬成绩,纠正缺点的方针下,我们编制了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   大家知道,年度计划的编制必须做到既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有充分可靠的物力、财力的保证,并且保留必要的后备。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是尽可能地使基本建设的增长同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相适应;使社会购买力的增长同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相适应;使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劳动工资的安排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相适应;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上下年度之间能够比较平衡地向前发展。在安排消费同积累的关系的时候,首先保证必要的消费;在安排生产同基本建设所需要的物资的时候,首先保证必要的生产上的需要;在安排基本建设的时候,尽量地注意到各部门投资比例的适当,并且发挥投资的经济效果,力争使用同样数量的钱能够办更多的事。   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已经印成专册,发给各位代表,其中详细数字,我不拟在这里重复了。现在,我仅就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运输事业、商业、文教卫生和科学研究事业、劳动工资等计划方面的一些主要问题,分别加以说明。   (一)工业生产   1957年工业生产的总产值计划安排为603.4亿元,比上年增长4.5%(这是按包括在国家计划以内的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在1956年为577.2亿元进行比较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1%,为什么1957年计划安排的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比上年降低这么多呢?   在这里,除了生产资料中的新式畜力农具、锅驼机、水车等农业机械因为1956年生产过多,1957年计划基本上停止生产,机械制造工业的其他若干产品因为1957年计划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减少,它们的产值也将相应地有所减少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1957年计划安排的消费资料的生产比1956年增加很少。消费资料生产在我国全部工业生产的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1956年为50.3%,1957年计划为48.4%;而在消费资料生产中,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又最大,1956年为77.7%,1957年计划为77%。由于棉纱的产量1957年计划比上年减少61.1万件,使棉纺织工业的产值将减少14.4亿元,仅此一项,就使全部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降低约2.5%。1957年计划安排的全部食品工业的产值比1956年增加2.2亿元,增加也很少。1957年的工业生产计划,由于纺织工业的生产下降,食品工业的生产增加很少,这样不仅使整个消费资料的生产计划只比上年增长1.1%,并且把1957年全部工业生产计划的增长速度也拉下来了。   但是,把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生产的计划增长速度分开来看,情况是各不相同的。1957年计划安排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为311.3亿元,比上年增长8%;消费资料的生产为2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   1957年计划安排的生产资料主要产品的产量和增长速度如下:   电力:188.6亿度,比上年增长13.7%。   原煤:11,727万吨,比上年增长10.7%。   原油:150万吨,比上年增长29%。   生铁:555.4万吨,比上年增长16.3%。   钢:498.7万吨,比上年增长11.7%。   钢材:447.8万吨,比上年增长17%。   烧碱:17.8万吨,比上年增长13.8%。   硫酸铵:49.9万吨,比上年增长11.8%。   水泥:680.7万吨,比上年增长6.5%。   蒸汽锅炉:4,019.7蒸发量吨,比上年增长33%。   汽轮机:14.3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9.1%。   发电机:28.4万千瓦,为上年的98.9%。   电动机:125.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7%。   变压器:359.8万千伏安,比上年增长26.4%。   金属切削机床:22,640台,比上年增长2.7%。   载重汽车:7,000辆,比上年增长324.8%。   原木:2,506万立方公尺(包括手工业生产量),比上年增长21.9%。   从上列计划安排的生产资料主要产品的生产增长情况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产品的产量,1957年比上年增长在10%以上,一半以上产品的产量,1957年比上年增长在15%以上。在1956年生产资料的生产比上年增长41.7%的基础上,还能够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应该说是不慢的。这说明,我们在安排1957年度工业生产计划的时候,继续坚持了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生产的原则,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无疑是有利的。   前面说过,1957年计划基本上停止新式畜力农具、锅驼机、水车等农业机械的生产,1957年计划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额比1956年有所减少,这就限制了机械制造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1957年机械制造工业的产值计划安排为54.9亿元,相当于上年的95.6%。而1956年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则比上年增长90.2%。这样也就不能不影响到1957年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如果把机械制造工业的产值从生产资料生产的总产值中剔除出去加以比较的话,则1957年计划安排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就不是8%,而是11%以上。   1957年计划安排的消费资料主要产品的产量和增长速度如下:   棉纱:463.5万件,为上年的88.3%。   棉布:50亿公尺(包括手工业生产量),为上年的85.3%。   麻袋:7,814万条,为上年的99.3%。   面粉:503万吨(包括手工业生产量),比上年增长0.2%。   食糖:87.4万吨(包括手工业生产量),比上年增长8.3%。   1957年计划安排的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有些产品比上年增加很少,有些产品还比上年减产,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由于去年农业遭受灾害,主要的工业原料作物的生产,没有完成计划。1956年由于上年棉花丰收,同时进口的棉花也比较多,因此棉纱的生产比上年增长32.2%,但是,这样高的增长速度是难以为继的。因为我国农业的丰收或者歉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的。接连几年的丰收是少有的,在丰年之后,往往是平年或者是歉年。全国解放以来,我国农业有三年是丰年(1950、1952、1955),有两年是平年(1951、1953),有三年是歉年(1949、1954、1956)。在过去几年中,农业的丰收或者歉收,曾经多次地影响我国轻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的起伏。农业的丰歉,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波动,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是难于避免的;但是剧烈的波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对于粮食、棉花和其他一部分工业原料作物,在可能的条件下,要有必要数量的储备,以调剂歉年之后的生产和消费,减轻社会经济生活的波动。今后我们在编制计划的时候,应该充分地注意到这一点。   在手工业生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原材料的供应比较紧张。我们在分配原材料的时候,对手工业生产的需要已经给予适当的照顾。例如:1957年棉布总的生产水平比上年下降15%左右,但是对于手工织布业的生产,则计划维持上年生产水平的90%左右;在钢铁材料的供应方面,除了手工业自己生产的土铁归他自己使用,各地回收的废钢铁首先满足手工业生产的需要以外,国家还从统一分配的钢铁材料中给手工业调剂了一部分。采取这些措施以后,1957年手工业生产的总产值,估计可以维持1956年的水平或者略高一些。   为了保证手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手工业管理部门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应该继续调整生产组织,大力整顿社务,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内部,目前存在着盲目地追求半机械化、机械化的倾向,变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为国营工厂的倾向,应该加以纠正。同时,还应该扶助个体手工业者,不得加以排斥。   (二)农业生产   1957年农业和农副业总产值计划安排为611.5亿元,比上年增长4.9%。   粮食(不包括大豆)总产量计划安排为3,820亿斤,比上年增加170亿斤,增长4.7%。   棉花总产量计划安排为3,000万担,比上年增加110万担,增长3.8%。   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大大地落后于人民生活的要求,落后于轻工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贯彻执行勤俭办社、民主办社的方针,逐步地解决国家同合作社之间、合作社同合作社之间、以及合作社内部的矛盾,想尽一切办法,促进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的增产。国家对于农业的发展,一向采取积极支持的政策,为了保证继续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今后还将特别注意发展化学肥料工业,以增加肥料的供应量。开垦荒地需要投资较多,但是为了增加农业生产,根据国家的财力、物力的可能条件,增加一些投资,扩大耕地面积,也是必要的。   前面说过,棉花和其他工业原料作物的增产,对于工业生产的增长影响很大。目前,我国轻工业有较大的生产能力,棉纱锭子已有700多万枚,每年可纺纱560万件以上,其他某些轻工业企业也有多余的生产能力。人们会问,为什么不可以多生产一些工业原料作物以充分发挥轻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呢?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人口增加很快,耕地面积增加有限,粮食的增加还满足不了人民消费增长的需要,在现有的耕地中不能更多地增加工业原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几年来,由于工业原料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虽然也有所增加,但是,它的种植面积在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已经逐年有所下降。1957年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计划安排为239,989万亩,比1953年增长11.1%,其中,工业原料作物为23,071万亩,比1953年增长31.9%;粮食作物为184,972万亩,比1953年增长7.9%。粮食作物在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1953年为79.3%,1957年下降为77.1%。为了保证全国人民的粮食供应,为了保证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必须适当安排粮食作物同工业原料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在我国还不能大量开荒和大量扩大耕地面积以前,从现有的耕地中不适当地扩大工业原料作物的种植面积是不对的,但是,缩小现有的工业原料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是不利的。棉花、糖料、油料等主要工业原料作物,应该保持1957年的种植面积,不再减少,还应该有小量的增加,并且必须进一步加强精耕细作和采用优良品种等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猪的增产也是大家很关心的,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城乡肉食的供应,而且养猪积肥也是当前农业肥料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缓和城乡肉食供应的紧张情况,并且适应农业增产对于肥料的需要,必须提高猪的生产数量和质量。1957年猪的头数,年末计划达到1.1亿头,比上年增加1,220万头。完成这个计划,有没有保证呢?由于各级领导机关对于发展养猪业十分重视,生猪的收购价格全国平均提高了14.26%,农民养猪比较有利了;饲料的来源增多,国家给农民预留的精饲料也比上年增加了;再加上适当地增加农民的自留地,以利于农民自己解决蔬菜和牲畜饲料。这些都是完成计划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1957年计划安排的猪的头数,比产量最高的1954年还要超过1,000万头,现在不少地方猪的质量还不高,因此,需要作很大的努力,才能完成计划,并且提高猪的质量。但是,由于采取了上面的措施,目前商业部门收购的猪,数量已经开始增多,部分猪的质量也比上年肥大,可见农民对于养猪的积极性,已经有所提高,完成计划是有可能的。   造林面积1957年计划安排为4,500万亩,比上年减少500万亩。为什么1957年计划造林面积比上年减少了呢?这是由于1953至1956年平均每年造林2,744.5万亩。面积不少,但是成活率比较低,根据典型调查,过去造林的成活率一般在60%左右。因此,必须在保证成活率确实能有显著提高的前提之下,努力完成今年的造林任务。在木材采伐方面,地方林区,过去一般在路远山深的地   (方采伐得少,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采伐得多,这对于水土保持和林区迹地更新都有不利的影响。今年增加了地方木材采伐的投资,主要用在修路方面,以便增加深山的采伐量,逐步改变某些不利于水土保持和林区迹地更新的采伐情况。)   (三)基本建设   1957年基本建设投资额计划安排为111亿元,为上年的79.4%。1957年的基本建设投资额的确定,在材料供应方面和财政方面,都进行过反复的平衡计算。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研究,我们采取了111亿元的方案。因为这个方案,既能够使1957年的基本建设保持适当的规模,保证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任务,又有利于1958年计划的安排;既能够使1956年造成的某些原材料和某些机械设备的供应紧张情况缓和下来,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又可以尽量地减少建筑力量的窝工损失和设备的积压。111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额同1956年的基本建设投资额相比,是显得少了。但是,同五年计划原来所规定的1957年投资额相比,还超过了14亿元;如果把前四年实现了的投资额和1957年计划安排的投资额合起来计算,则超过五年计划规定的五年投资总额的49.78亿元。   根据上述的基本建设投资额,在项目的安排方面,适当地调整了若干部门的投资比重,加强了薄弱环节。主要是:减少了非生产性建设的投资比重,增加了生产性建设的投资比重。减少了纺织工业、食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等设备能力暂时还有多余的部门的投资比重,增加了煤炭、电力、冶金、化学、森林等生产能力不足的工业部门的投资比重。保持了农林水利部门的投资比重。增加了地方投资的比重,相应地减少了中央部门的投资比重。例如:非生产性建设的投资额占投资总额的比重,由1956年的22.4%,下降为1957年的20%左右。又如煤炭、电力、冶金、化学、森林等五个工业部1956年的投资额共为34.5亿元,占工业各部投资额的50%;1957年投资额计划共为37.1亿元,占工业各部投资额计划的59.1%。又如原材料、燃料、电力工业同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工业的投资比例,由五年计划中的1957年的1.9比1,改变为1957年计划的3.3比1。地方投资占全国投资总额的比重,由五年计划中的1957年的13.7%,提高到1957年计划的18.8%。   在编制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时候,我们还认识到:在生产资料的生产方面,我国的原材料、燃料、电力工业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工业部门发展的要求;冶金工业的发展,落后于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工业发展的要求。在积极发展我国的原材料、燃料、电力工业方面,除了应该继续建设若干起骨干作用的大型企业以外,还应该特别注意多发展一些投资少、收效快的中、小型企业,和有计划地发展小煤矿、小铁矿、小的有色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以增加原材料和燃料的产量。在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方面,除了发展一些重型的和精密的机械工业企业以外,应该在平时和战时相结合、专业化和协作相结合、制造和修理相结合的前提之下,对各机械工业部所管理的企业、非机械工业部门和地方所管理的机械工业企业,统筹安排,以充分发挥我国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的潜在力量。之些工作,我们在1957年度计划的安排中,已经开始予以注意,今后还必须进一步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   按照上述投资安排,1957年计划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厂矿企业建设单位共计591项,其中计划竣工的219项。各工业部1957年计划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厂矿企业建设单位共计486项,其中计划竣工的177项。在计划竣工的项目中,主要的有:煤矿58项,电站21项,黑色和有色冶金14项,建筑材料和木材加工9项,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32项,纺织、造纸、食品等轻工业20项。这些企业投入生产达到设计能力以后,每年的生产量是:原煤1,080万吨,发电量33.6亿度(发电设备容量67.3万千瓦),原油32.5万吨,生铁81万吨,钢材48.9万吨,焦炭157万吨,硫酸4万吨,硝酸铵9万吨,水泥108万吨,运出木材315万立方公尺,棉纱69.3万件(纱锭71.5万枚),棉布64,602万公尺(织布机21,325台),机制纸13.6万吨,机制糖8.7万吨,等等。但是,实践证明,新建企业在投入生产以后,经过一定时间,它的年产量,很多是会超过设计能力的。   在农业基本建设方面,1957年农林水利各部和地方农业投资计划共为9.7亿元,比上年减少1.9亿元。主要是减少了中等技术学校、试验研究机构等建设单位的投资,和减少了拖拉机的增加数量。水利部1957年计划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建设单位共计26项,其中有水库工程10项,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今年正式开工。地方兴修的限额以上的水利工程32项。农垦部兴建的限额以上的农牧场3项;地方兴建的限额以上的农场93项。1957年的基本建设投资额,在农业方面和工业方面都有减少,但是为了照顾农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分配投资额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使农业方面少减一点,工业方面多减一点。   1957年铁路计划铺轨1,860公里,其中:新建535公里,恢复152公里,新建复线533公里,专用线640公里。在新建铁路铺轨中:包(头)兰(州)线铺轨329公里,福建的南(平)琯(头)线铺轨63公里,内蒙古的牙克石森林线铺轨45公里。交通部1957年计划施工的公路有7条,其中主要的是新建新藏公路和改建青藏公路;计划新增加的公路里程为1,125公里。邮电部1957年除了重点建设部分市内电话和增加必需的邮运设备以外,计划架设京汉、京沪、京沈、京西(安)、西(安)兰(州)等长途电讯干线的十二路载波电话和改善省内线路。   商业各部1957年计划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建设单位共计17项,其中主要是肉类联合加工厂和冷藏库,计划新增加日宰猪1.1万头的生产能力和冷藏库容量5.15万吨。   文教各部1957年计划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建设单位共计37项,其中主要的有:高等学校(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直接管理的)11项,电影制片厂和洗印厂7项,医院4项;计划新建、扩建高等学校可以容纳新生3.3万人,新建医院增加床位1,420张。   在1957年基本建设投资的安排中,根据勤俭建国的方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修改了某些过高的和不适当的设计标准,尽可能地照顾了各个部门之间、各个工厂之间的专业分工和协作配合,减少了非生产性建设的投资,削减了非急需的项目和缩小了某些企业的规模,并且尽可能地就地取材,降低建筑造价。采取这些措施以后,就节约了资金,提高了投资的经济效果。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勤俭建国的方针,需要对原定的设计和规划作必要的修改,这是一件复杂细致的工作,做得好就可以大量节约,做得不好还可能造成新的浪费。因此,必须节约一切可能节省的投资,同时反对偷工减料,用各种办法提高工程质量。不久以前召开了全国设计工作会议,已经开始对原定的各项设计和规划进行全面的审查修改工作。我们相信,在全国职工、全国勘察设计和建筑安装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努力之下,一定会把勤俭建国的方针进一步地坚持下去,为国家节省大量的资金,把建设事业办得更好。   (四)运输事业   1957年的运输计划,是适应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基本建设的规模来安排的。   在铁路运输方面,货运量计划安排为25,600万吨,比上年增长4%;货物周转量计划安排为1,26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1%。   1953至1956年新建的铁路,沟通了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原地区和沿海地区相互之间的联系,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随着生产和建设的发展,随着新线的通车和运量的增加,旧线的负担也大大地加重了,以致有些区段如京汉、石太、同蒲、陇海西段等线路的通过能力,在1956年就感到严重不足,曾经发生了堵塞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象,1957年适当地增加了加强旧线的投资,加强旧线的投资额在铁道部投资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6年的26.4%,提高到1957年的39.4%,计划在京汉、石太、陇海等线的某些区段修建复线533公里。经过采取了这些措施和加强运输的组织工作以后,预计铁路运输的通过能力将有所增加。   在水路运输方面,长江的运输能力,过去四年增加了船舶230,620载重吨,1957年计划增加32,600载重吨,五年合计超过原计划2,520载重吨。这对保证四川省的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外运和各地工业品运进西南各省,有很大的作用,从1956年下半年至1957年上半年已经由水路运出了40余亿斤粮食,支援了受灾地区和缺粮地区。但是,长江的运输特别是川江的运输情况还是很紧张的。这是由于港口的建设落后于船舶运输能力的增加;中、下游的运输能力的增加,没有同上游运输能力的增加相适应。为此,1957年计划加强重庆、汉口等港口的建设,并且建造拖轮以增加长江中、下游的运力。在运输管理工作中,也已经开始注意加强港口管理,注意港口、航行和修船工作之间的协作配合。   西南各省是我国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地区,它有许多农副业产品可以用来支援全国,同时全国各地也必须用许多工业品支援西南。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运输能力不够,虽然增加了长江的船舶,新建了宝成铁路,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除了继续加强水路运输以外,还必须着手进行新的铁路干线建设的准备工作。   由于多国目前石油生产落后,液体燃料供应不足,因此,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不可能大量发展汽车运输。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充分发挥铁路和水路现代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的同时,应该注意发挥各种民间运输工具的作用。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组织利用各种民间运输工具,已经起了很好的作用,今后还应该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为了保证1957年运输计划的完成,一切运输部门都必须加强运输的组织领导工作,提高运输设备的利用效率。在各运输部门之间,应该推行联运制度,签订运输协作合同,做好运输的协作配合工作。各产、销部门和运输部门应该大力贯彻执行合理运输和统一送货制度,并且注意平衡运输。   (五)商业   1957年社会购买力估算约为473.2亿元,比上年增加8.2亿元,增长1.8%。这个社会购买力的计划,一方面是估算了农民在农业生产正常的情况下可能增加的购买力,估算了职工工资总额的增加部分,两项合计,居民的购买力计划比上年增加约18亿元;另一方面,由于压缩了机关、部队、企业、人民团体等社会集团的购买力,计划比上年减少9.8亿元。这样,增减相抵,1957年社会购买力计划比上年增加8.2亿元。   在商品供应方面,1957年社会商品供应总额估算约为463.5亿元。商品供应同社会购买力之间,虽然有一些差额,但是经过认真地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尽量开辟原材料的来源增加消费品的生产,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商品的进口,并且加强商品供应工作,加上今年春季对于若干种商品价格的调整,这样就可以使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接近平衡,市场物价就可以继续保持稳定。   在1956年农业遭受严重灾害之后,国家从丰收的西南地区调运出来50.8亿斤粮食,支援受灾地区和缺粮地区,仅仅河北一省就调入36.3亿斤,使广大受灾地区的农民免于饥饿,使缺粮地区的粮食供应得到保证,同时避免了粮食价格的上涨。由于棉花遭灾减产,1957年棉纱产量计划比上年减少约61.1万件,以致棉布的销售量将比上年减少2,300万匹左右,不得不把1957年5月份至8月份通用的第二期布票一律对折使用。这样,虽然减少了棉布的供应量,但是也避免了棉布价格的上涨。国家在大力稳定粮食、棉布等主要商品价格的同时,主动地提高了若干种商品的价格,作为平衡社会购买力的方法,从全局来看,我们认为这种措施是合理的和必要的。   这里,简单地谈一下1957年对外贸易计划的安排情况。   1957年计划安排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约相当于195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91.6%。在出口计划方面,主要是减少了粮食、食油、猪肉的出口数量,以照顾国内的需要。例如,1957年计划出口粮食(包括大豆)38亿斤,比上年减少10.8亿斤;计划出口猪肉(包括活猪)7.7万吨,比上年减少8.5万吨。在进口计划方面,主要是减少了一般机械和运输机械的进口数量,以促进我国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   我国的对外贸易,过去几年,在出口总额中,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约占75%左右,矿产品各机械等约占25%左右。在进口总额中,机器和各种设备约占60%左右,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约占10%左右,其他工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约占30%左右。这种出口和进口中各类产品所占的比重,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将逐渐发生变化。在出口总额中,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的出口额所占的比重,将逐年下降;矿产品和其他工业品的出口额所占的比重,将逐年上升。在进口总额中,机器设备的进口额所占的比重,将逐年下降;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某些原材料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某些消费资料的进口额所占的比重,将逐年上升。这种变化,在1957年对外贸易计划的安排中   (,已经有所表现。当然,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这种变化也只能是逐渐的。)   (六)文教卫生和科学研究事业   在教育事业方面,由于1956年学校招生有一部分过多,以致师资和校舍建筑、教学设备都赶不上发展的需要。1957年根据师资和财力、物力方面的可能条件,适当地缩减了各级学校的计划招生人数,使学校能够有较多的精力,进行整顿,提高教学质量。   1957年各级学校的计划招生数和学年初在校学生人数(以下简称在校数),安排情况如下:   初级和高级小学招生1,616.9万人,在校数达到6,581.4万人,比上年增长3.7%。   初级和高级中学招生184.3万人,在校数达到556.6万人,比上年增长7.8%。   中等专业学校(包括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级师范学校)招生15.8万人,在校数达到77.5万人,相当于上年的水平。   高等学校招生10.7万人,在校数达到44.3万人,比上年增长10%。   1957年各级学校的计划招生数,虽然比上年减少了,但是学年初在校学生人数都还有不少的增加。在解决由于上年招生过多所发生的问题和今年在校学生人数增加以后的问题上,还有很多的困难,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应该努力克服这些困难。社会各方面的人士,也应该帮助教育部门克服困难。   应该指出,教育事业只能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我国普通教育的目的,主要的是培养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相当文化水平的、身体健康的体力劳动者,其次才是为培养专门人材打好普通知识的基础。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强调并且逐步实施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制度。一方面,应该鼓励脑力劳动者参加一部分可能参加的体力劳动;同时,还应该动员现在机关中工作的青年知识分子,离开机关工作岗位,到农村中、工厂中种几年地、做几年工,以学习和掌握生产知识,并且熟习工、农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逐步地提高体力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同时,还应该经常从工、农劳动人民中,有计划地挑选与群众有密切联系的、并且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人,到机关中工作,以便加强机关工作人员同工、农劳动人民的经常联系。现在还有许多学龄儿童不能入学,这在目前还不可避免。不能入学的学龄儿童,只好晚一些入学。小学、中学毕业生的大部分不能逐级升学,应该参加体力劳动,这是一种正常的合理的现象。不能升学的中、小学毕业生,已经到达劳动年龄的,凡是家在农村的,应该说服和支持他们回农村参加生产;家在城市的,如果在城市安排不了,也应该尽可能地动员和安排他们到农村从事农业劳动。这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所必须采取的方针。   在我国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的情况下,除了合理地使用国家办学的力量以外,群众办学的方法应该积极提倡。机关、团体和企业的职工,可以自己出钱集体办学(不由机关、企业拨款);农民和城市居民也可以组织起来,集体办学;知识分子可以合作办学;热心教育事业而又有条件个人办学的人,也可以个人办学。总之,小学和中学教育,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办法来进行。国家用于教育事业的经费将逐年增加,计划所   (安排的中、小学招生数,也将逐年有所增长。但是,国家的物力、财力有限,因此,教育经费和招生人数每年不能增加很多。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在不增加国家拨款的限度内,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集体地或者个体地来办小学、中学或者其他的学校,是能够多招收一些学生进行学习的。)   今年中等专业学校,除了中级师范学校将继续在初中毕业生中招收新生以外,中等技术学校计划从现有企业的职工中招收新生。   高等学校今年在校学生人数的增长还是不小的。我们要求巩固已有的成绩,克服缺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卫生事业方面,继续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继续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仍然是1957年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乡村医疗工作,应该进一步发挥基层卫生组织的作用,更多地组织门诊、出诊和巡回医疗;城市应该注意发挥联合诊所的作用和适当地增设联合诊所,合理地改进公费医疗制度,以便腾出更多的医疗力量,来照顾城市一般居民的治病要求。不论乡村或者城市,都应该进一步地发挥中医的作用。   在科学研究事业方面,1957年全国科学研究计划草案,已经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在自然科学方面,我国第一个研究原子核的功率为7,000千瓦的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能产生2,500万电子伏的а粒子的回旋加速器,正在加紧建设中。1957年中国科学院将着手建设几个重要学科的研究所,如电子学、计算技术、半导体、自动化、核子物理、力学等研究单位,为今后新技术的发展建立科学研究的基础。中国科学院、高等学校、各部和各地方的科学研究工作,应该在科学规划委员会的领导之下,统筹安排,分工协作,以合理地使用科学研究的人员和设备,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促进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在文化、出版事业方面,应该给地方以较大的机动权限,1957年文化事业的各项计划指标,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可以根据分配的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   在体育事业方面,应该继续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   (七)劳动工资   1957年包括在国家计划以内的职工总数,年底计划达到2,226.2万人,比上年减少约14万人。1957年的年平均人数,计划安排为2,216.8万人,比上年增长4.7%。   为什么1957年年底计划达到的职工总数要比1956年年底的实有人数减少呢?这是因为我们在年度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缺点,即建筑安装部门的许多单位第四季度赶工,生产部门和商业部门的许多单位第四季度赶任务,大量增加职工,而到下一年的第一季度就要窝工。我们初步接受了这些经验教训,1957年要尽可能地克服这一缺点适当地减少职工人数。这一缺点的造成,是同劳动计划控制不严,年度计划下达时间过晚,财政上的年终结算制度执行有缺点等等分不开的,因此,今后应该合理地安排计划,提前下达任务,纠正执行财政上的年终结算制度的缺点,以便使各经济单位有可能均衡地进行生产和均衡地完成计划。同时,一切企业和事业单位,除了经上级批准的,需要赶工或者赶任务的个别特殊的工程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以外,都不得在第四季度赶工或者赶任务。过去不少单位用增加人员、加班加点以及其他不正当的手段来超额完成任务,甚至以此贪图奖金,这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同时使工程质量、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下降,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应该坚决纠正。1956年第四季度增加了100多万职工,其中一半以上是临时工和季节工。根据不完全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已经有不少万人回乡进行农业生产去了。这就证明,1957年年底达到的职工总数,比上年减少约14万人,是合理的,也是可能的。   我国人口多,劳动资源丰富。目前我国厂矿企业的职工已有多余,而工业又只能逐步地发展,不可能每年都大量招收职工。因此,今后劳动就业不能只在工业方面打主意,而要更多地在农业、农副业和手工业方面打主意。   1957年包括在国家计划以内的职工的工资总额,计划安排为141.2亿元,比上年增加12.1亿元,增长9.4%。其中:(1)1956年增加的工资是从四月一日或者七月一日起发给的,只发了两个或者三个季度,1957年要发四个季度,再加上某些正常的升级,这一项比上年增加约5.7亿元;(2)1956年各个月份陆续增加的职工,1957年都要支领全年的工资,连同1957年人数增减相抵以后,这一项比上年增加约6.4亿元。   以上所说的七个方面的问题,就是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各位代表!1957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1957年度的国民经济计划完成以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结果将会是怎样的呢?现在,对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可能完成情况作一些预计,我想是有必要的,也是全国人民所欢迎的。   1957年的工业总产值计划安排为603.4亿元,超过五年计划12.7%。这样,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平均每年的递增率将是17.4%,比原定的14.7%的增长速度加快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的比重,将由1952年的39.7比60.3,变为1957年的51.6比48.4。我国钢的生产量,将由1952年的134.9万吨,提高到1957年的498.7万吨,为解放前最高年产量的5.4倍。由于我国新的工业企业不断地投入生产和技术力量的不断地成长,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工业生产部门和新的工业产品。在1953至1956年,我国已经试制成功并且开始成批生产的最重要的新产品有: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6,000千瓦和12,000千瓦的全套火力发电设备、10,000千瓦和15,000千瓦的全套水力发电设备、31,500千伏安的变压器、日产160吨钢的平炉、滚筒直径4公尺的电动卷扬机、多种型式的自动车床和机床、矽钢片、优质薄板、无缝钢管、50公斤的重轨、大型工槽钢、铝材、高纯度的苯胺和磷甲苯胺等等。1957年我国计划继续试制和开始试制的主要新产品有:72,500千瓦的全套水力发电设备、25,000千瓦的全套火力发电设备、40,500千伏安的变压器、2,500吨的水压机、700公厘的全套轧钢机、80吨(车身重)的电机车、载货量5,000吨的沿海货轮、载油量4,500吨的沿海油轮、40马力的拖拉机、四轴自动车床、组合机床和铟、硒、碲、锗、镓、钴稀有金属产品等等。   1957年的农业和农副业总产值计划安排为611.5亿元,超过五年计划2.5%。这样,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业和农副业生产增长的速度,平均每年的递增率将是4.8%,比原定的4.3%也将超过。我国粮食的产量,将由1952年的3,088亿斤,提高到1957年的3,820亿斤,而在1949年只有2,162亿斤。我国棉花的产量,将由1952年的2,607万担,提高到1957年的3,000万担,而在1949年只有888万担。   1957年的基本建设投资额计划安排为111亿元,超过五年计划的1957年投资额14%,加上前四年已经实现了的投资额,预计可以达到477.22亿元,比原定的五年投资总额超过11.6%。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厂矿企业建设单位将达到825项,比原定的694项超过131项。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竣工的限额以上的厂矿企业建设单位将达到448项,比原定的455项减少7项,主要是因为有些建设单位的规模扩大了,有些建设单位的进度延迟了。各工业部五年预计竣工的限额以上的厂矿企业建设单位共计350项,其中主要的有:煤矿94项,电站37项,炼油厂和油矿7项,黑色和有色冶金20项,化学工业10项,建筑材料和木材加工13项,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108项,纺织、造纸、食品等轻工业45项。五年预计新增加的生产能力,按每年的生产量计算,主要的有:原煤4,528万吨,发电量104.7亿度(发电设备容量209.4万千瓦),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126.5万吨,生铁309.4万吨,钢217万吨,钢材114.9万吨,水泥239.3万吨,棉纱161万件(纱绽166万枚),棉布14.1亿公尺(织布机46,552台),机制纸21.5万吨,机制糖15.5万吨。这些都是按设计能力计算的,前面说过,很多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是会超过设计能力的。   1957年包括在国家计划以内的职工的年平均人数,计划安排为2,216.8万人,社会就业面比五年计划扩大了。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计划比1952年增长约37%左右,超过原定增长33%的水平。绝大多数农民的收入,在生产增长的基础上,也有相当的增加。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级和初级中学、高级和初级小学,计划安排的学年初在校学生人数,比五年计划超过2%到18%。   因此,实现了1957年度的国民经济计划,除了个别的建设项目、个别的产品和某些事业的发展指标以外,绝大多数的建设项目、绝大多数的产品和绝大多数的事业的发展指标,都可以超额地完成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将要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将要建立起来了。我国基本上已经能够用自己制造的设备,建设自己的电站、采矿企业、中型冶金企业、金属加工企业、化学工业企业和轻工业企业了。我国已经开始用自己制造的机械,装备自己的运输部门、农业部门和加强国防了。我国也已经能够用自己生产的金属材料,来满足规模不断扩大的建设事业的大部分需要了。我国人民知道,这些成就,是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对我国的援助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对他们的援助再一次表示深切的感谢。 ## 三、 为实现1957年度的国民经济计划而奋斗   为了保证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满实现,必须在全国范围内贯彻执行勤俭建国的方针,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增产节约,勤俭建国,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扩大社会主义积累的基本方法。它不仅是保证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实现的根本措施,而且是一个长期的带有战略意义的方针。   关于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机关、部队、学校、团体中贯彻执行勤俭建国的方针和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问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都已经发出指示,政协全国委员会也向全国发出了号召,不再重复。这里我只想着重地说一说在基本建设的各个方面,如何进一步地贯彻执行勤俭建国的方针的问题。因为基本建设的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头等重要的问题。而在建设事业中如果能够从各方面很好地贯彻执行勤俭建国的方针,就可以保证我国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大家都可以看得见,过去几年我国的建设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许多新的工业企业建设起来了,许多新的工业城市出现了,许多原有的城市的工业大大地发展了,许多消费城市开始改变为生产城市。但是,应该指出,由于我们缺乏建设的经验和国家机关的有关领导部门工作中发生的缺点和错误,使我国的建设事业,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使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没有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例如,在工业建设方面,对于新建和改建企业项目的安排注意较多,而对于合理地利用我国原有的中、小型企业和手工业注意不够。在工业的技术政策方面,某些地方不适当地强调了大规模、现代化和高标准,而对于建设中、小型的企业,很好地利用我国劳动力多的优点,则注意不够。在工业建设的设备供应方面,有些可以用自己能够制造的设备而不愿意用,要求从国外进口同类的设备。在工业建设的相互配合方面,不注意组织生产的协作,而要建设全能的工厂。建筑的安全、卫生、防空、防火、防洪标准偏高,城市规划过大,办公楼、招待所、休养所、大礼堂等盖得过多,在这些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追求豪华、铺张浪费的不良现象。所有这些缺点,都给我国的建设事业造成了一些损失。我们应该好好地总结经验教训,纠正这些缺点,使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更加适应于我国经济落后、人多地少、农业比重大和人民生活水平低的现实情况。为此目的,我们准备有步骤地采取以下各项措施:   第一,新工业企业的建设,应该充分考虑现有工业、农业、手工业的生产能力及其相互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以便迅速地增加生产,相互促进其发展;而避免相互排挤,阻碍生产的发展。   第二,在工业建设中,应该采用适合于我国经济条件和工业水平的技术装备。为着我国的工业化,必须建设一批用最新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企业作为骨干。但是,其他企业的建设,应该提倡最新技术同一般技术相结合,机械化、半机械化同手工操作相结合。   第三,大型企业的建设,要同中、小型企业的建设相结合,并且今后应该多建中、小型企业。   第四,除了某些我们自己还不能设计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企业的建设,必须请苏联和有关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帮助设计和供应设备之外,一般中、小型企业和中等技术水平的企业的建设,应该努力自行设计和自行制造设备。只要是自己能够制造的设备,即使质量差一点,也应该采用。   第五,以市或者一个地区为单位,尽可能地统一安排企业的协作,临近的工厂,力求共同使用辅助车间、附属车间和实验室。   第六,降低建筑标准。生产性建筑的标准,包括厂房在内,应该在能够保证建筑的质量、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原则下,力求节约,而不应该追求过高标准。宿舍的建筑标准,不论城市或者乡村,一般应该同当地居民的住宅水平看齐或者稍高一些。现在采用的防空、防火、防洪、卫生等标准,应该适当降低。   第七,关于住宅建设。国家主要应该解决职工的集体宿舍,也可以建设一部分标准较低的公寓。同时,应该鼓励职工自建家属宿舍。职工家属宿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只能是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步解决。城市职工宿舍的修建、管理、分配和租金等问题,是关系到城市建设和职工生活的重要问题,应该全面地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同职工进行讨论,以制定正确的政策和合理的制度。   第八,在今后若干年内,一般不再建设办公大楼、招待所、休养所和大礼堂。某些城市必须增加一些公共建筑和服务性的建筑(如学校、商店、医院、邮电局、旅馆、影剧院等等)的时候,也应该因陋就简,面向群众,合理分布。   第九,严格控制城市规划的规模,合理地降低城市建设的各项标准,节约投资,节约用地。在建设工厂和学校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原有的城镇。   第十,今后所有建筑安装单位,在进行基本建设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利用正式工程的建筑物,少建或者不建临时性的建筑物。在必须建设某些临时性的建筑物的时候,也应该只限于那些必要的工棚和现场性的加工场,一般地不再建设永久性的建筑基地。现有的永久性的建筑基地,在建筑任务完成之后,它的全部建筑物,包括办公、住宅、福利等建筑物在内,应该逐步地改作他用。   我们相信,采取上述措施,就可以在基本建设方面合理地节约国家的建设资金,就可以用同样数量的钱而能够办更多的事,使我国的建设事业真正能够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向前发展。各位代表!   1957年度的国民经济计划草案是比较积极的和充分可靠的。这个计划在进一步地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条件下,在全国人民的一致努力下,是可能超额完成的。根据今年一月份到五月份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在工业生产方面,总产值累计已经完成年度计划的41.4%,比1956年同期增长了11%左右;几种主要的工业产品比1956年同期增产的数量是:电力13.6亿度,原煤517万吨,钢材65万吨,水泥26万吨。生产资料供应的紧张状况,已经有所缓和。在农业生产方面,冬播作物小麦的产量比上年略有增加,油菜籽的产量则比上年有较多的增产;春播、夏播作物的种植情况,一般良好;水稻、杂粮的种植面积都比上年扩大,而棉花的种植面积,则有所缩小;猪的饲养头数,也较上年有所增长。如果没有特大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可能完成计划。在基本建设方面,到五月底止,投资额累计已经完成年度计划的25.1%,略低于1956年同期水平。在市场方面,供应市场的生产资料已有增加;消费资料,特别是副食品的供应,也开始有所好转。在交通运输方面,主要线路的紧张状态,也在逐步改善。总之,1957年度的计划,过去几个月的执行情况是比较好的。但是,农业的收成目前尚难断定,还应该预防各种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工业生产中,有些产品的品种过少,有些产品的质量不稳定或者有些下降,还应该积极地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某些轻工业产品由于原料不足,在下半年的生产中还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特别是由于棉花不足,棉纱、棉布的产量比计划还要减少。同时消费资料的供应,虽有某些好转,但少数商品仍然比较紧张;生产资料的供应虽有改善,但总的说来还感到不足。因此,全国人民必须深入地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千方百计地挖掘潜在力量,努力克服困难,加强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为全面地完成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而奋斗,为更多地、更好地超额完成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    ----原载1957年7月2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