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合理的生活制度在群众和领导间筑成一座墙   <新华社记者 周原>   当许多领导同志挽起衣袖来,去和工人、农民一块劳动的时候,人们发现:在他们和群众联系的道路上,横立着一堵人为的墙壁。这堵墙壁是由各种特殊的制度或特殊的照顾堆砌起来的。   河南省的领导机关集中住在市郊新建的一个行政区里。在这里可以看到,秀丽的别墅式的小楼,或风雅的宽敞的平房,在一片片机关宿舍中,形成了一个个单独地住宅区。在建筑上,工人把这些别墅小楼称为“高级住宅”,“厅长院”则是另一个高级住宅区的别名。在每一个稍大一些的机关内,也都有一个“首长宿舍”,孤立地设在一个特殊的地方,连一些群众团体,甚至在工地上也都是这样的。有一个工地的高级住宅旁,发现小楼上有一个条子,条子上写道:“这里可以驻一个连队”。大家知道,住宅是按有关部门的专门规定来分配的。这个规定,把领导同志和群众划开,也把他们和一般干部划开。不管一个领导干部是不是愿意,他都得按照制度去住在和群众隔离的特殊的住宅里。   有一个制度规定,十三级(通常是处级)以上的干部,要吃精米精面,这些米面白得发亮,出品率很低。同时,制度还规定他们每月还可以购买比一般市民、干部多得多的食油。一次一个工地招待所突然赶走了所有的客人,因为招待所改成了小灶,它只供应精米精面。因此,只能招待十三级以上的客人。“文艺报”的一位记者对我说:他曾把一位工人领进这个食堂,管理人员问他:这位客人是几级?结果,记者和他的客人只好离开这个食堂,到饭店去吃了一顿。我听这位记者说,他并不抱怨管理人员,因为这一切都是制度规定的。当然,国家没有规定这些制度,但是,在领导干部的生活里,都可以看到许多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和照顾。它像一堵墙一样,把领导干部和群众隔离开来;使他们住在特殊住宅区里,吃的米、面、油、肉和群众不一样,走路时又用小汽车把他们和群众隔离,车一停下来,又有警卫在群众间作好了戒备。很久以来,在一般干部中,就有人感慨地说:“进城后,同志们在战争中形成的那种亲密的阶级感情疏远了。这确实是一墙墙壁,在墙壁里培养和滋长的是官僚主义。   现在,许多领导干部在中央督促下,绕过这堵墙走到群众间去了,挽起袖子来,同甘共苦,一块劳动了。而人为的墙还留在那里。    来源:  1957年5月21日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