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斥“轮流执政”论   <《大公报》社论>   在目前的整风运动当中,有些人趁机而起,提出了不少煽惑人心的口号。所谓“轮流执政”正是这类口号之一。   提出这个口号的人要求削弱共产党的领导,要求由各民主党派“轮流执政”,并且公然提出挑战说,“这是一个触及共产党利益的意见,问题是共产党肯不肯放弃政权”。   这种论调与所谓“党天下”论、共产党“下台”论等等如出一辙,这些话虽然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说出来的,但是有共同的纲领、共同的目的。因此这显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而是右派分子向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向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攻。   听到“轮流执政”这个口号,我们不禁大吃一惊。我们始终以为今日的天下是人民的天下,今天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共产党除了人民的利益就没有别的利益;谁知现在有人出来大叫不然。他们说今日的天下是共产党的天下,今天的政权是共产党的政权,共产党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不肯放弃政权。这样,他们实际上是在号召各民主党派起来逐鹿中原,争夺政权,推翻共产党的领导,推翻无产阶级专政。他们的野心实在不小!   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并巩固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这是新中国存在的根本。因此人民群众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全国人民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正如同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样。这个道理早已家喻户晓。可是那些右派野心分子至今心犹未甘,他们随时在窥伺时机,企图推翻和取代共产党的领导,推翻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葬送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这就证明,现在我们国内大规模阶级斗争虽然已经结束,但是阶级还没有消灭,阶级斗争也仍然存在。右派野心分子的进攻就是阶级斗争的反映。   今天,无论是在中国,或是在全世界都只有两条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的道路。一个国家究竟走那条道路是由阶级斗争来决定的。无论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能掩盖这个问题的实质。右派野心分子所提出的一切口号都是用民主的外衣掩盖起来的。但是他们所谓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资产阶级民主正是资本主义所能采取的最好的政治外壳。资产阶级一旦掌握这个外壳,就能十分牢固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一切资产阶级国家的形式尽管复杂,本质却都一样,那就是资产阶级专政。   请看,“轮流执政”论者的具体主张究竟是什么?正是不要共产党领导(他们把这叫做“一党执政”),而要由共产党和各党各派提出不同的政纲来,由群众“自由选择”。这难道不就是现在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方式吗?这难道不就是资产阶级民主吗?而实质上如何呢?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选举只不过是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统治阶级中什么人应当在议会中镇压和压迫人民。美国每次举行“自由”的选举,选出来的不是民主党就是共和党;英国每次举行“自由”选举,选出的不是工党就是保守党;法国的政党更多一些,但每次“自由”选举的结果也总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执政。谁也不能说出美、英、法这些资产阶级政党究竟有什么区别,它们所掌握的政权也只能是资产阶级专政。“轮流执政”论者所要在中国建立的制度其实就是这种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实际上所要求的并不是“轮流执政”,而是资产阶级专政。   这不是帮助共产党整风,而是向共产党进攻。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之间有一条明确的界限,但是这条界限并非不可逾越;如果越出这条界限,问题的性质就要改变。这是全国人民需要警惕的,也是右派野心家们需要认真考虑的。我们知道把中国拖向资本主义道路将会有什么结果。那个时候就谈不到社会主义了,也谈不到民主和自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统治将要卷土重来,千百万人头将要落地。问题的严重性就是如此。   因此,高唱“轮流执政”口号的人,看起来好象是在替各民主党派说话,实际上却是想把民主党派引入歧途。这些年来,各民主党派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参与了国家大事,参加了各级政权,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它们并不是“在野”党,怎么会发生执政的问题呢?要求“轮流执政”不是恶意诬蔑共产党、挑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又是什么呢?问题在于,右派野心分子在民主党派内部也是存在的,因此全国人民都在注意民主党派的动向。   整风运动开始以来,的确有许多同志其中包括各民主党派的同志向一些共产党员提出了善意的批评,也提出了有职有权的问题。但是这种批评的目的是要帮助共产党消除某些党员身上所存在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思想作风,使党和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工作做得更好;并且可以确信,通过整风,这些问题是完全能够解决的。如今竟有人以反对宗派主义为借口,贩运资本主义的私货,煽动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情绪,以求实现不可告人的政治野心,这是全国人民所绝对不能容许的!   右派野心家们必须清醒地估计到,今日的天下是人民的天下,全国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蚍蜉撼大树是撼不动的。    来源:《大公报》1957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