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风打开了作协的大门 党外作家坦率提出批评   <文汇报、姚芳藻>   【本报北京22日专电】 整风运动把中国作家协会的大门打开了。他们今天下午举行第一次座谈会,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和作家协会一些负责人都参加了会议,倾听作家们的意见。   参加会的三个读者的熟朋友,但却是解放后文坛上的陌生人:张恨水、陈梦家、汪静之是作家协会宗派主义最有力的见证人,他们被排斥在作家协会之外,不久以前刚刚被接受入会。 ## 为章囘小说的遭遇 张恨水鸣不平   因为接触不多,显然他们很难对作家协会提出什么意见,张恨水只是为章回小说的遭遇抱不平,希望其他几位章回小说家都能像他一样,有参加作协的机会。 ## 陈梦家不顾挂旧招牌 希望大家扫除成见   陈梦家在感谢作家协会把他“发觉”出来以后说:“我们大家都非常愿意把文学事业搞好,作家协会应该让全国作家与研究家参加”。陈梦家因为被看作是“新月派”的诗人,而被排斥在作家协会以外的,他对这种持有成见的人很有意见。他说:“我很不愿意别人老把过去的招牌挂在我的头上,而且这块招牌对我也不太合适,当时我只不过是喜欢写诗,和‘新月派’诗人接近罢了,有一些诗人像何其芳等比我更接近‘新月派’,却因为入了党而不再给他挂这块招牌,我虽然没有入党,但入社会主义也有八年了,也不能老挂着这块招牌。” ## 感谢毛主席和作协 老诗人道出肺腑话   头发斑白的老诗人汪静之的开场白就够触目惊心的,他一上来就说:“作家协会是我的救命恩人,不是作家协会救济,我早饿死了,不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也不会再写诗了。”接着他讲了一段自己悲惨的遭遇,他受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宗派主义者一番打击,终于到了失业的地步,作家协会不但救济他,而且叫他到东北参观,去青岛休养,才恢复了健康。当汪静之谈到毛主席对臧克家说:“汪静之好几年没写诗了,要好好鼓励他写”的时候,他立刻用手掩住了眼睛哭了出来。 ## 加强感情上的联系 党内外同志可以谈心   墙也存在在作家们的中间,钟敬文把它称为玻璃墙,可见而不可及,又把作家协会形容为苹果,散落在沙地上,一个东,一个西,互不相关。他说:“党内外同志没有感情上的联系,也就不大能谈在一起,如果有感情的话,批评的直率一点,也能接受。”臧克家说:“有的党员只对他无话不谈,反而对别的党员存在着界限。”所以,他认为,党与非党的关系,还是决定于个人关系的好坏。 ## 用教条主义指导创作 叶圣陶等提出批评   叶圣陶、黄药眠对作家协会教条主义的指导创作的思想提出意见,叶圣陶说:“当作家创作诗歌小说时,是不会想到主题思想是什么,典型人物是谁。作品是作者拿自己的哲学(不是理论书中的哲学,而是生活中自己体会到的支配着他生活的哲学)和一切事、物、人,碰在一个焦点上,把这个焦点写出来而成的。是不是我们过去讲理论讲得多了一些,而讲作者自己的哲学讲得太少了?”黄药眠也批评了作家协会过去不理解文艺事业的特殊规律,忽视个性,因而产生了理论可以直接指导创作的错误和缺点。   (作协做法生硬 茅盾主张改变)   许多作家在批评中都谈到作协衙门化,使大家感到疏远。茅盾认为这是与作家协会性质和任务有关,因为现在的作协,是在党的领导下帮助政府组织文学活动,贯彻文艺政策的。茅盾说:“我相信每一个作家都赞成我们所负的这个任务的,但对我们完成任务的方法却是不赞成的。”茅盾认为这种生硬的方法必须加以改变。   最后,座谈会的主持人邵荃麟对大家积极提意见表示感谢,他说:“一定要改变这些错误和缺点,因为这关系整个文学事业的发展。”    来源:1957年5月23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