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与人之间——在哈尔滨日报上发表的文章   <黑龙江教师进修学院王倜> ## (王倜:民盟盟员、中学教师进修学院教师)   在六月十四日民盟省、市委员联席会议的发言:“史良、吴晗大有整章伯钧的风气,如果整章伯钧我不发言。”(摘自民盟会议记录) ## 在6月13日哈尔滨日报上发表的文章 ## 人与人之间的厚障壁逐渐增高   三年来,我一直是喜欢在夜阑人静的时分,一个人踽踽于这条漫长的兆麟街上。   我多么希望在夜晚的寂静里能够忘却孤独。可是寂静往往使我更加孤独。我常常想以寒风为诤友,暖风作知心,但它们从没有给予我上进的规劝和温厚慰借。渐渐的,我懂得了以松柏为朋、溪流为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的古人除了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也并不向松柏、溪流寻求友情。杜甫是李白一生的挚友。他在成都,探听不到李白的消息时,他哀伤地说:“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这里面蕴藏着多么浓厚的友情呵!李白能够在茫茫的尘寰中遇到这样的知己,也可以慰借创伤了的灵魂了。   李白也曾为了怀念杜甫,写下了“沙兵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立成。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者汶水。浩荡寄南征。”怀恋友人的情丝像汶水一样无穷无尽,看不见杜甫,饮酒唱歌也都没有了兴致,这种对朋友的忆念又是多么深远!   今天,旧的魍魉社会已被山洪冲毁,人与人之间的“可悲的障壁”也被烈火烧光。今天每人可以有更多的知己,数不完的朋友;今天,人与人之间应该有更深挚的友情,也应该有谈不完的知心话。今天,确是应该这样的。   可是,我仍然感到孤独,有些人也同我一样的感到孤独。白天我在繁忙的工作中,忘却了孤独,常常觉得白天是最幸福的。因此我愿意有永远做不完的繁忙工作缠绕着我,我也愿意接着白天的还是白天,让夜晚在地球上永远消灭。   有时,希望还要落空,又何况是不着边际的幻想呢!夜晚还是照旧与白天交接,寂静仍然要在夜晚出现。渐渐的,我想学会在寂静里摆脱孤独。但,事情并不那么容易,在寂静里我同样没有找到安慰,却招来了更使人窒息的孤独。起初,我常常责备自己的感情太不健康,也常常暗斥自己不该这样颓废。   渐渐的,我懂得了,凛冽的寒风是会使人打冷战的;即使是一个壮健的人也不能免。今天,人与人之间又有一堵新的厚障壁在逐渐增高了。   (特殊材料制成的是障壁的基础)   渐渐地,我看清了,这是一些“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在那里建筑这堵障壁。他们用的不是钢筋、水泥,不是木料和砖瓦;他们用的材料也同样是特殊的:   (在平常的日子里,这些人不大和用一般材料制成的人们来往。然而,他们却很关心一般人的言行。在记忆深处,他们把某些人的言行铭刻下来,汇报给党支部;把这些材料储藏起来,好在运动中用得着。这些人有时也偶尔和一般人交往,目的在于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等到这个迷底被揭晓的时候,人们感到的是寒心、恐惧。一块特殊的砖石就这样的打好了障壁的基础。)   (政治运动)   在运动到来的时候,这些人日夜忙碌,不是诚恳地帮助曾经有过一些或一点错误的人们,而是手里拎着一支无形的棍子,横眉立目地大声垢骂。这些人像一个“最高明”的文学教师一样在分析着曾经有过某些错误的人言行。有的说:“你这分明是挑拨党群关系!”;有的说:“你这是诬蔑党、诬蔑人民!”有的说:“你反对某某党员的意见,就是反党、反人民!”有的说“你和胡风分子通过信,这足以证明你是他们的党羽,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说的!”;有的说:“你主张主观努力,这就是你继承了胡风的“主观战斗,的衣钵”;有的说:“你平时总喜欢谈论艺术表现方法,很显然,这是你不要政治的具体表现!”有的说:“你吸取了胡风反动理论的全部精华!”有的说:……   被分析的人如果想要解释几句,立刻便会受到这样的斥责:“你还敢诡辩,你应该向人民低头认罪!”   有的人就这样地被斗错了,但在事后并没有得到抚慰,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解释。这样障壁的又一层砖石筑起来了。 ## 党支部书记   有时候,人们是会回到一些不快意的事情,他们觉得党支部是自己的亲人,党支书的话语是把钥匙,能够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他满怀希望地扣动了党支部的门环。党支书冷漠地接待了他。他搓着两手不安地倾诉着自己的衷情,时不时地看着书记的面容。书记听着听着紧锁了眉头,接着润湿的双唇微微启动,打断了对方的低诉:“好了,好了,我知道你的心绪近来是不够平静的。可是你只要想想我们的先烈,他们为了革命离开了家乡,离别了父母妻儿。甚至有的在战场上牺牲了自己的头颅。不容易呵,同志!只要你和先烈们比一比,你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同志,你好好想想吧!你这种情绪是不对头的嘛!好了,好了,以后你多读一些政治理论书吧!这对你的进步是有帮助的。”他失望地看着支书,本来他是希望党支书能对自己的言行作出公允的评价,也希望支书给他指出具体的方向。结果,支书今天的话和上一次所讲的没有多大差异;不同的是,这次多了一句:“以后多读一些政治理论书。”难道他自己连这个也不知道吗?以后,他也就不愿再去扣打支部的门环,向书记倾述衷情了。   支书的这番话是完全正确的。可惜,他没有了解对方的心理。他以为这样的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其实,他是在无的放矢。党做的是人的工作,一切都为了人。我总觉得,连儿童心理学都不懂的人做支书,是不会称职的。   就这样,障壁又加高了一层砖石。 ## 远离群众   在和平的日子里,有些曾经在与敌人争夺政权的斗争中立过功的人,难免要流露出些微骄矜之色,也难免要求一种优越于一般人的待遇。这在他自己虽然是不应该,但人民却能够谅解,也是乐意的。但是有的负责领导或是比较负责的干部,却享受得过分了些。在住宅不够用的时候,他们中间有的人住了半面楼房;在节约汽油的时候,他们中间有的人在假日里和夫人、儿女坐着汽车去百货公司,游览城市的美景;当群众生活上有疾苦的时候,他们中间有的人不关心、不解决,或是找有典型意义的去解决,而不去解决大多数人的困难。   在革命处于艰苦的时期,他们和人民如“鱼和水”似的紧密偎依着,他们有很多很多优点。当革命胜利的今天,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没有得到普遍的提高,他们中间有的人的生活条件优越得确实过分了些。一过分,就容易远离群众,也容易体察不到群众的疾苦。   这样,障壁又在加高了。 ## 另有一种人   有些人在精诚恳勉地学习,不声不响、任劳任怨地工作,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专心致志,但他们不被关心、不被重视。另有一种人,他们不热心于工作,也不专注于学习,他们喜欢吓吓嚓嚓,善于观察领导的颜色,会说香甜的话语,能够顺风使舵;在群众面前趾高气扬,在领导跟前阿谀奉迎。有些党员领导也同样存在着浓重的旧意识,这种锦上添花也会使他心上的蓓蕾朵朵开放。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另一种人”就是这样的登上了阶梯,他们俯视下尘,一丝抑止不住的笑意浮上了面庞。   障壁在继续增高。 ## 还有部分青年团员   建筑这堵障壁的主力军自然是一部分党员。渐渐的,我又看清了,还有部分青年团员和某些“积极”要求“进步”的人在那里传递砖石,塞抹缝隙。这些人里面有的是不自觉的作了助手,有的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争取参加的。我总这样想:真正进步的人应该是踏踏实实的工作;精勤刻苦地学习;诚挚、善意地帮助和自己一道前进的或是落在队后的同志;热爱人民、和人民融于一起。绝不应该是暗地里记下别人的言行,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向上汇报,不应该是欺侮同志、蔑视同志,封自己为“奴隶总管,以鸣鞭为唯一的业绩”;而应该为维护真理而奋战,不能为了作某个党员的应声虫,而去掩蔽真理的光辉。   正因为有了某些不自觉的或是努力争取参加的助手,这障壁就更高更厚了。 ## 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远   正因为有了这堵又高又厚的障壁,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远了。过去的朋友彼此间的往还一次一次地减少;新结识的只是一般的同志,或是较亲近的同志,而这并不是朋友。在革命处于艰苦的年代,同志这个称呼具有特殊涵义。叫声同志,多么亲切,多么兴奋呵!今天它变成了平淡的,没有感情的字眼了。我希望能够很快的恢复它本来的涵义。   人和人,尤其是朋友们在一起总是愿意谈谈心里话。这种“心里话”的注解是:“有些话,当着了解自己的人能讲,对着不了解自己的人就不能说”。过去有些在运动中整人的人也曾给它下过注解:“心里话”就是当着胡风分子能说,对着革命内部的同志就不能说。按着这种解释,当时很多“心里话”在被图解,在被分析;说知心话的人也在被审问、在被调查。   当时受过审问的那些爱说知心话的人,到如今回忆起来,还在战悸未已,事情虽已过去,但是心头的暗影仍在;“前车之复,后车之鉴”自那以后只好缄口不言,闭门谢客了。   三年来,我一直是喜欢在夜闲人静的时分,一个人踽踽于这条漫长的兆麟街上。听吱吱的脚步声,听微风轻摇枝叶的声响,想从这里寻求友情。自问,我作得有理。 ## 整风   今天,我感谢党中央的英明措施,这次的整党就像是在久旱的日子里,忽然洒下甘霖一样。   但,我也还忧虑,这洒下甘霖的浓云只仅仅是一块或是几块;一阵微风吹过之后,云散、雨停,刚刚湿过的地面也会很快地干旱起来。   因为,我看到有些领导还不够主动,不够积极,在被群众推着走。   因为,我看到有些领导还不能虚心地听取、接受意见。在会上,有人提出了他的缺点,他的脸红涨了,他的双眉紧锁了,他的呼吸急促了,他的脸色有些愠怒了。虽然,他在强力地镇静、抑制,但都不能掩饰。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这种流露也很自然。我觉得,他们只要想想过去在思想改造或是反胡风运动中,那些被改造、被整的人当时的心情,也就会心平气和了;更何况今天党外的人们是在凭着对革命、对祖国的一片忠诚来善意地提提参考意见呢! ## 拆墙   拆墙还得筑墙人。   要想拆得快些,也还需要助手来参加。   被隔在障壁外面的人们基于对革命、对祖国的一片忠心,也愿意运送拆下来的残砖碎石。   古人说,君子不念旧恶,何况我们又都是同路人呢!   人与人之间是应该相互同情、了解、信任、尊重的。   我是多么热切地希望呵,人与人之间这堵新障壁能够早一天拆除,不留半块砖石,一个月后也好,五六个月以后也好,我会和三五知己(其中有党员,也有曾经做到筑墙助手的人)经常在黄昏时分的江畔上漫步谈心;无忧无虑地眺望这如画的江山。   (来源:《鸣放言论(二)》(哈尔滨:“学习生活”编辑室编,1957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