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颂华的反动言论   <城市建设部、王颂华> ## (王颂华:城市建设部城市建设出版社编辑、翻译) ## (一)整风运动开始,在学习文件的阶段,也就是钱煇焴、彭石安等右派分子所谓“酝酿阶段”,王即散布对党不满的言论,煽动其他右派分子的反党情绪。他在这阶段的具体言论,根据既经揭发的材料列举如下:   1.再没有更糟的出版社了,从各方面说都是一团糟。   2.我对出版社领导的看法,一句话,不懂、不学、不管。过去没有搞出版的经验,当然不懂,不懂又不学,当然管不了,管不了就只能不管。   3.刘主任(出版社办公室主任,党员)文化水平不高,不懂业务,但很多事却必须通过他:李进文连发稿计划和出书计划都分不清,当什么出版部主任;何文(出版社付社长)也不起什么作用,陈永宁根据我们意见批,何文则根据陈永宁的意见批。   4.我还没有见过那一个出版社的编制是用翻译级别的。出版社不应该有翻译,如果有翻译,那是天下的大笑话。   5.领导上不应该还给我们翻译级别。我们去外单位时,填会客单都没法填。   6.(罗迦陵、苏秉楠、郭清波三人想翻书而对陈永宁有意见时,王为陈解释,同时挑拨这三人对领导的不满)译书主要决定于何文,还要经屈主任批准,不能怪陈永宁。陈永宁受着两面夹攻。   7.王对陈永宁说:“你完全可以当编辑室主任,问题在于领导”。   8.王对钱煇焴说:“你12级翻译太低了,都委会55年毕业的翻译都是11级,陈义章11级太低了,我12级也低了,我们这里一般都是低的”。   9. 人大有个党员,连人家的讲稿都念不成句,领导上也让他当教授,岂不是笑话。   10.王对钱煇焴、彭石安说:“第一张大字报应由你们贴,现在已有单位贴了,你们何必胆小”。   11.在部办公厅座谈会前,钱煇焴问王,要不要提房子问题?王说:“提了就傻了,不要提个人问题”。   12.人大的整风运动开展不起来,参观了北大后就搞起来了。建议部或社也应组织一个代表团去北大参观。   13.西郊人大的整风运动是林希翎搞起来的。   14. 王说:林希翎,2l岁,人大法律系四年级生,出身好,父母都是共产党员,13岁参加革命,17岁军委政治部保送入人大,人很聪明,考试成绩都是5分,老师都赞扬她,交游广,熟悉文艺界一些知名人士,如秦兆阳,担任中国青年报特约记者,跟党的领导人很接近,初到校就写信给吴玉章,要求住两间房,因研究需要。吴玉章批准了给她住两间房,有七、八个书架。林是共青团员,后来退团。党要吸收她,她不愿意,要自己组织党派。林的群众关系很好,常拿稿费救济穷学生,自己很朴素。林提的都是国家的根本问题,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问题,法制问题,胡风问题。她认为社会主义是好的,我们国家的制度就是不能适合于社会主义。她的意见,党中央正在考虑。她掌握很多事实,比如毛主席提出百家争鸣,有90%高干不同意。人大正在批判葛佩琦,但林希翎的理论是驳不倒的。林对中国青年报的控诉书有一万多字,区法院判不了,北京市法院也判不了,甚至高等法院也不能判决,因为林的文艺理论很高,是驳不倒的。5月31日林在城内第一次演讲时,校长带了一批党员去,校长带头叫共产党万岁并鼓掌。这样作没有必要,因为林并不反动,也拥护社会主义,当人大发现匿名标语时,林也反对。辩论会后门外恰有小汽车,人大同学便结合林的演讲讽刺小汽车。很多人拥护林,送她上车,叫她不要太累了。林说自己身体不好,活不长,只希望把中国这几年的情况写成一本书。还对钱煇焴说:林比你高明得多,人家发言内容很充实,都是有根有据的。 ## (二)在运动的第二阶段,即分组座谈阶段,王更在座谈会上公开地向党进攻,夸大党的缺点,污蔑党的领导。他在这一阶段的言论,根据小组座谈会的记录,列举如下:   1.钱煇焴发言时说到“人民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起什么作用”时,王即插言说“傅达作用”。   2.彭石安发言时说到肃反运动中有人曾受体罚,王即插言,这样就不能只用“道歉”来解决。   3.古人说“用人唯才,用人唯贤”,但我们一直是“用人唯党”,搞了一些无能的人当领导,不知对国家有什么利益。   4.现在机关多,官儿多,中央最明显,有了农垦部,还要设立林业部、森林工业部,“官场现形记”中有这种官多现象的描写,每个部又都搞了许多部长和付部长,这是因为共产党要论功行赏,过去对革命有功的党员太多了,他们不会做什么工作,一点也不懂业务,党要把他们放在领导岗位上,就只能多设机关,多设付职,这种情况我认为是非常不合理的。   5. 领导上遇事不肯和群众商量,有这样的现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6.党内同志当领导不够资格时可以随便提级,使他够资格当领导,党外人士就左不够条件右不够条件,总之,用人唯党。   7.在用人的问题上,共产党不如资本家,资本家要他儿子当老板时,还先让他到别个企业中去当学徒,党却先让自己的党员当首长,因而我建议党先让党员踏踏实实地从头学起,然后再培养当首长,这样不更好么?   8.现在快要消灭阶级了,却又另外形成了一个“党员阶级”。   9.陈永宁讲的出版社三个领导职权不分,就是党政不分。   10.(在陈义章发表了“是党员就能享受特权”的谬论以后)我补充陈义章的意见,这些人有了特权,更有害于党员的进步。各方面都在依靠党吃饭,学术上不求进步,长久下去,是很危险的。   11.人民日报批评储安平是对“和尚”的曲解,和尚有什么不好的?   12.我支持储安平的意见(指储的关于“任何岗位都由党员领导”的“党天下”的谬论)。   13.杨昌华说领导上在学习,只是学得不够。我要问:何文懂选题计划的编制步骤和种类么?李进文能编出书计划么?他们学了,效果如何呢?说他们学了,我不同意。这样只要求提出缺点、批评、改进工作,又有什么好处呢?也不见得就是和风细雨吧?   14. 要说在出版社党的队伍中找不到合适的领导干部,那是真的,因为在山里没办过出版社。只要“用人唯贤”,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   15. 有些老教授说尊重知识分子的人格和知识,才是他们觉得宝贵的,光给些物质待遇(包括买菜不排队等的优待),又怎样呢? ## (三)当钱煇焴的九点意见在部内受到批判时,王借口工作,四出活动,帮助钱收集“辩论资料”,并鼓动钱不要承认错误。这一方面的言论,根据既经揭发的材料,列举如下:   1.(部内开始反批评后)人大在歪曲林希翎的观点而加以批判,林已因病退出整风。   2.5月31日王去清华后回来对钱煇焴说:“罗兰的一篇关于肃反的稿子写得极好,你好应该去看看,里面有一句话最好:‘罗瑞卿将军的勋章上沾满了鲜血’”。   3.王有一次去都委会后回来说:“都委会的整风情况与我们不同,批评与反批评相持不下,是均等的。”   4.人民日报展开反批评后,钱煇焴想写信质问,王对钱说:“我同意,你写吧,人民日报准登,不登我去找报社”。   5.王对钱煇焴说:“写个检讨吧,不写检讨没完”。   6.关于胡风问题,人家已作了结论:共产党现在不恢复胡风的名誉,到胡风尸体腐烂后,也要恢复他的名誉。    1957年7月(城市建设出版社整理)    来源:《城市建设部整风办公室编印“整风通讯”第三期》,1957年;钱煇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