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派分子要老幹部下台,我赞成”   <电力部、贾明克> ## (贾明克:电力部教育司科长)   教育司目前要端正党内对整风的态度问题,我们党员也有不正确的地方,我自己就抱着挨整的态度,另外也有的同志,带着个人情绪,抱着整人、整更高一级领导的态度,认为自己没问题。整风的目的是为了纠正错误,改正作风,应本着心平气和的、实事求是的端正的态度,带个人情绪就容易不冷静,出偏差。我自己前阶段抱着挨整态度,对整风不积极。   关于党员应该不应该响应党的号召问题,我的体会是:组织号召党员去做事,某些党员照样作了,却又挨批评。事实如下:   (1)支部号召与群众交朋友,我就与周彤彰科长有什么讲什么,开诚布公谈知心话,如坐汽车问题,我说“谁有钱都可以坐。”但有的党员就批评我不该这么谈,说影响不好,这就叫人难办了。   (2)我对工资有意见、也写了书面意见,我有意见就该提出来,对党表示坦白,如不提出来,搁在心里,算不坦白:可是提出来又不对了。叫我很难理解怎样作才对。假如因工资问题我闹起来,影响工作和群众那是不对的,而现在并未影响什么,只是向党提出来的,有什么不对呢?   (3)过去整党时,我提个意见:某同志作风不好,不该参加支部领导。而当时领导整党的同志反过来扣我个帽子:“破坏整党”,这叫党员该怎么作,叫提意见又扣帽子。   上次评级问题也和这个问题相似,叫提意见,提了意见又说不对。如果认为评我14级高了,可以拉下来。   党员按党的号召作对呢?还是不按党的号召作对?历次经验证明:还是学滑头点好。历史上有些事实教训我,意见说多了会遭到围剿。我的思想还没完全搞通。   今後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党,我拿不准,这将影响我对待整风的态度。   整风的方针不错,但大鸣大放强调过狠了,所以问题就出来了。别有用心的像章伯钧的言论要坚决打回去。   对反社会主义言论的防止,我认为应该在整风之前就提出来,打预防针。现在反批评太晚了。   现在报上全部都是反对反社会主义言论,而没有对三害继续提意见,这容易形成整民主党派。   现在集中反批评,在政治上被动,现在不是“收”,但实际表现是“收”了。   党群之间的“墙”,“沟”是“工人贵族”造成的。这个阶层是三大主义的根源。特殊待遇造成“工人贵族”,理论根据是:这些人责任重,功劳大,应予优待。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之後,又在知识分子中培养“特殊阶级”。按劳取酬的原则是对的,但特殊待遇是不必要的。   高干是不是真高?不一定。他们凭着听报告、看指示,能够直接得到中央的培养,所以才显得高。如果一样培养,小幹部也不见得一定比他们低。当然,完全否定他们中间有优秀人材也是错的。他们是得天独厚。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才能,还受到优待是不合理的。这些人现在住的是高楼大厦,吃的是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他们生活上一点困难没有,再不为人民作点事还干什么?他们当然没有小幹部生活问题多。他们的“德”,与他们的生活条件有关。   在困难的生活条件下还能安心工作的小幹部,才真正是有“德”。我如果生活条件好,我也不会有“个人生活问题”。我在生活上是以“角”为单位来计划开支的。我们应当实行单一工资制,取消特殊待遇,这样才能真正鼓励大家的积极性,同时也才能消除党群之间的隔阂。照顾多了,有些人不仅不知努力工作了,反而会作恶。   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有些高级幹部还不如军阀。韩复渠曾说过:“我的孩子要坐汽车,我偏不让他坐。”而我们有的高级幹部的孩子坐灰色汽车还不行,非要坐紫色的。   过去党对“男女关系”的处理是欠严肃的,今日“陈世美”所以多,与这有关,根源在中央,中央委员中除周总理等人之外,都有小老婆(我所说小老婆,系指年轻的老婆)。   有人说入党以後待遇、地位好,我认为不然。以我来说吧,如果不参加革命,不入党,那现在可能是个民主人士,党对我的照顾还会好些。我要是学技术,现在工资至少可和张瑞岐一样。   贾明克在整风开始前後,买了四十只小鸡,当时他对人说是为了搞副业生产补贴家用:以後他又对周彤彰说:“现在正在整编,如果我整编下来了,就回家去养小鸡去。现在买鸡是为了取得经验。养鸡收入也不错,每月可赚一二百元,比现在收入还要多一些。”   7月3日在整风小组会上,他作自我检讨时又说:“…右派分子要老幹部下台,我赞成,我也做了思想准备:科长做不成便做科员,科员做不成便回家养鸡……。”   葛佩琦要杀共产党的言论登报後,周彤彰问贾明克看法如何,贾说:“如果葛说的是事实的话,那也只好如此,因此必须整风,否则就会亡党亡国。”   现在国家安定了,以後录取幹部可以采用考试的办法,这样可以防止宗派主义。   吕季儒在小组会上揭发说:在买公债时,贾明克看到黑板报登了几个认购较多的数字之後说:“真是有钱买得鬼推磨。”   贾徵在小组会上揭发说:贾明克在平时说:现在社会上的物资不够,中央拿“生产赶不上需要”来做为不改进工作的挡箭牌。   (来源:《想一想,对不对》(电力工业部整风办公室编印,195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