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耀亚对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组织的看法   <电力部、陈耀亚> ## (陈耀亚:电力工业部北京中心试验所化学试验室副主任) ## 一、对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组织的看法   1.现在光靠立场稳是不解决问题的,需要文化水平,业务技术水平等。过去看党、看团、看群众关系都是一定的,不变的,现在整风就是要改变这些。老干部有些靠立场稳当王牌现在是不够了,整风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满足於过去立场稳的说法就要发生许多问题了。人事工作一定是党团员,机关首长总是不懂业务的老干部,这是不妥当的,不是长久之策。   2.领导干部起码应该懂得一些工作的大意,这是容易的,只要放下老干部的架子。不要过一个五年计划还说我不懂技术,再过一个五年计划还是我不懂技术是不好办的,管理工作是要有人干的,但也应该懂一些工作的大意。局厂长训练班上,多数人都不打算学,认为“反正我回去还是厂长、局长,学不学也没什么。”   3.向科学进军订计划时我问所长说“你怎么办?”他说“我找几本浅近的书看”。应该给他们想一个具体的办法去学习。所长管理业务不感兴趣,劲头很小,搞运动劲头很大,运动过去后,劲头不大。不了解业务,不能作思想工作,说不服同志,对业务不懂时,应用批评是常常风马牛不相及的,使问题不清楚,起到不好的作用。   4.所长来了后,业务上没有管起来,只是起了维持试验所秩序的作用——交通警察的作用。   5.当然管理部门的人员是应尽量紧凑些(其实其它部门亦是要一样紧凑的),如果所里的人事工作一个人(编者注:朱恩怀曾骂人事工作的张绍武同志等人),可干的就一个人干,材料工作两个人可以干就二个人干,不要名义上是三个人,实际上是两个人。(编者注:材料工作三人,其中负责人为宋兴超是党员,朱恩怀骂宋常作团及工会的工作,行政工作抓的少)。三楼各部门(指党委、团委)如果事不多,人可少些,更不要因人设事,这是对的,但干脆可以不要,就不对了。   6.对所内党支部的工作,我认为非常神秘,吸收党员我不知道,如朱如棵,我还认为是团员呢?有时看脸色去猜,认为好象是党员了。刘大江出国,我想怎么团员也能出国,后来才知道是党员了。   7.小顾听说是后补党员,但现在是支部委员,可能是正式党员了,但什么时候转正的我也不知道。朱经入党时我是参加了会,但会前并不知道,会后石工程师(石开琳)也说不知道,朱、石是20几年的老朋友一直隐瞒着奇怪,群众又不是特务,为什么不让我们知道,何必象地下时那样秘密呢。所长,老刘找小顾去开会,我也没问过,他们也不说开什么会,使人感到神秘,只可望而不可及。   8.关於入党问题,谁可以入党,谁不可以入党,我认为不决定於本人想入党否,而决定於上边的挑选。好象谈恋爱一样,没有被看中那么就不要乱送情,被挑选的人入党时开支部大会讨论,只不过是完成立法手续。 ## 二、对社会主义制度和民主的看法   1.“要改善物质生活,也要改善精神生活,那么民主也是目的了。不只是小机关,大机关甚至国务院,也有人说他不民主,因为那里开会都是讨论成品,把已经决议的内容谈出来,不成为讨论,只是听一听,然后通过罢了。”   2.“我们国家是以民主为基础的,但执行民主执行的不好,就显得民主不够了。通过这次整风,就都能十分民主了么,不一定,还看人们怎么去用民主来决定民主的够不够。人民日报也不民主,投反对意见稿件的就被退回来。”   3.现在有了民主的架子——有宪法,人民代表大会的机构,但是否发挥了作用,就不一定的。有话没处说(不民主)比不吃饭还痛苦,如上海知识分子就是有职无权等,思想生活不好。以前无人敢说斯大林不对,说了恐怕被扣大帽子。上海的民族资产阶级物质生活不坏,但他们还感到生活不满意,就是指的精神生活,改善生活应包括民主。   4.民主是手段是目的,要看时间的变化。现在用它做手段达到生活的改善,将来达到的改善以往的生活中也包括民主。所以是手段也是目的。   5.解放几年来的电影我不爱看,报纸的长篇文字都不爱看,只是因为太单调,现在就看不过来了,段段都想看。那时有人看英文书,就要受到批评,这些都不够生动活泼,开会的方式也简单,很快就做了结论,大家的看法也一致,但实际却大有问题。因为一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就要受到多数人的攻击。虽不够生动活泼,但成绩还是有的,不过其中存在着问题就是了。   6.我不喜欢看解放后的电影,有人说我阶级不同,没有阶级感情。捉特务的电影内容也不象侦探小说,老片子(如春、秋、家、一江春水向东流……)翻版以后,拥挤得多。这是因为现在的电影内容不丰富,并不能使人看了轻松愉快,不应该明显的内容给大家上政治课,现在报纸上开始明朗一些了。 ## 三、对厉次运动和整风运动的看法   1.解放后的几次运动,说是发动群众,实际上并没有做到,因为民主气氛不够。从三反肃反的小组上去看,群众的发言都是跟着领导运动的党团员跑。事情早就决定了,如果整某人,群众只是跑龙套。群众发言不同,会后要找个别谈话,“你这话起反作用……”等,群众起的是什么作用呢。真正决定问题的只是领导运动的党团核心。总结时发动了群众,是夸大了事实。有时小组上来了一个奇奇怪怪的人,坐在一边一言不发,阴沉沉的气味表现特殊,使热烈的会议冷淡下来。   2.老朱(指朱恩怀)的文章是过火些,但当时肃反是望风捕影,大胆怀疑,好比有一人手表没有了,刚好另外有一人进来,就把他抓住了,说他偷表,后来弄清楚表不是他偷的,那么这人得给人家赔个不是。对老朱肃反总结太简单,不是反革命分子,两句话就算了,没有分析哪些地方搞过火了,哪些地方错了,有正确,也有不正确的,缺乏检查与分析,如:哪句话问得不对缺乏原则。   3.运动开始时,有些党员认为无风可整,这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国民党时机构庞大,有裙带关系,官官相护,现在也有,不过是数量上少一些,我看这次整风比到朝鲜去抗美援朝还勇敢,抗美援朝时往朝鲜派兵是要出出头,这次运动我看也要出出头,否则社会主义建设要慢。整风运动的结果一定是好得很,但要看领导决心如何,能否解决问题。   有人认为过去的衙门不好进,现在的机关也不好进,过去的官不好见,现在的大干部也不见得好见……这些都值到研究,都是一些材料。   4.整风开始到现在党员说得很少,上午(指大鸣大放会上)刘云龙、张绍武两个党员谈了一谈很好,但只谈些房子、福利琐事,难道人的关系——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领导之间一点问题也没有吗?我不相信应该大家谈,群众要谈,但是自愿的党员也要谈才对,假使我们(群众)都不谈的话,那么你们整风一小时就完了。提意见要恰如其分,党员也是人,提意见太过火,接受不了,反而把关系搞坏了,要实事求是和风细雨,说话要有诚意,只挑某些党员的岔子,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5.目前由大鸣大放要转入争,但争一定要有理,没有理说服不了人,如前天杨晓阳在大会上的发言就说服不了人,楼下转载电力部的黑板报也说服不了人,我看这是片面的。要争但不要随风倒,不要推翻自己本来的意见,大的问题可以先谈,不一定要对朱恩怀,扣一个反动帽子不解决问题,因为这是他(指朱)的看法,大家骂来骂去没有意思。 ## 四、对犯错误的思想根源的看法   阶级矛盾落下去了,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凡是错误都推给资产阶级影响是不符合实际的,今后应该如何认识犯错误的思想呢?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有阶级问题存在。犯错误时扣资产阶级思想太多,扣封建思想太少是不符合实际的。如主观主义就是受封建阶级影响的。 ## 五、对分配住房的意见   南营房宿舍,石开林、朱经都很快就搬进去了,化学室陈尅、吴是如都申请过,至今并未解决,强调向部里要房子不容易。也可能是部里有阶级性,有的房子是给科长级以上预备的,但也有例外(如邢健),因为他虽不是科长却是党员。    来源:《想一想,对不对》(第三集)(电力工业部整风办公室编印,195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