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对党的农业合作化政策(二)   <中国人民大学、梁彦彩、李树屏、孙邦基、蒋济良、罗旭畅、朱荣庭、朱延年>   “首先就是在高潮本身,有的乡有的区原来只有不够10—20%的家户参加小社的基础,忽而一天二天全部达到高级合作化了,这里面有些农民,特别是富裕户,是被区乡干部早晚登门请进来的,对耕牛农具的评价……多有偏面照顾贫农的趋向……”(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学生 梁彦彩)   “合作化没有优越性,没有给农民带来好处,农民生活没有改善,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很糟,主要是由于没有文化的贫雇农管理的结果。农民坐大车到城里去请愿,要求解散合作社,县里没批准,因为一答应,合作社都会给解散掉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助教 李树屏)   “农民加入合作社的原则虽是自愿,但原则是原则高潮一到你不愿入又怎么样”。(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助教 孙邦基)   “合作化‘冒进’了,有多少人是自愿入社的我怀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生 蒋济良)   “1956年的工作‘全部冒进’,合作化是快了,由于下面干部积极求功,变相的强迫命令大量地存在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生 罗旭畅)   “农业合作化盲目地硬搬苏联全盘合作化的经验而冒进了。”   “1955年所以能全国形成合作化高潮,是因为单干户为了要得到国家的照顾,经济帮助;入社能得到一定的口粮,不致在统购统销中吃亏。更重要的是毛主席的‘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批判了右倾情绪,硬搬苏联经验提出‘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而在下面强迫命令的结果。实际上只有1/2的农民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20—30%的贫、中农是等待观望的。现在合作社的情况是:规模大、质量低、领导弱、问题多、不易巩固、增产困难。同时也严重地侵犯了中农的利益,使个人收入减少,迫使领导处于被动。为了增产,强迫命令地推行先进经验,实际上农民是不愿接受的,强迫推销双轮双铧犁,严重地损害了合作社的利益,破坏生产资金的积累;兴修水利,如荆江分洪工程,化了很多的民工,受益的只有一个地方的农民。因此,农民也是不满意的,特别是镇江的农民。所以,合作社的命运操纵在少数干部的手里,社员是没有真正民主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生 朱荣庭)   “农业合作化冒进了,是由于毛主席的好大喜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生 朱延年)    来源:《高等学校右派言论选编》(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195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