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生活的贵族化是政治上官僚化的最深刻的根源   <中国人民大学、吴边> ## (吴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生)   在我国人民庆祝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剥削的时候,人们不能不看到新的贵族又出现了,他们是享受高级待遇的全部,知识分子和将军们。这些人是不是已经形成阶级?我弄不清楚,但是他们在物质上确实已经贵族化了。汽车越来越多,工资越来越高,优待越来越多,高楼越来越高……这些人除去没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以外,和真正的贵族还有多少不同?   如果社会上仅有这些人,那就没有贵族之说了。可是现实生活中农民、学生和普通工人,他们又怎么样呢?多少农民仍然是食无饱居无安,每人每天一斤带皮的粮食,各位,咱们都是生在屋子里的白面书生,每天给你一斤粮,你的肚子满意吗?要知道农民还要到地里干活哪!这几年农民生活究竟提了多少!现实不容粉饰,土改后的最初几年农村确是呈现着家家有米,户户余粮,欣欣向荣的“盛唐”景象,但这几年农民生活越来越紧张,打了粮食吃不饱,种了大豆没有豆腐吃,种了花生没有油吃,摘了苹果没有苹果吃……美丽的远景不能代替现实问题的解决。   下面是对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   部分贫苦农民   32   一般农民     100   一般工人     200-400   一般干部      200-400-600   中级干部      800-1000-1200   高级干部     1600-2000-2500-3000   中央部长以上干部 3000-3200   也许有人说,社会主义是按劳分配,多得者是因为多劳,其实这并不是完全真实,请问:劳动怎样计算?复杂劳动怎样还原为简单劳动?一个部长在办公室里坐上八个小时能等于一个农民十天至二十天,“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来还”的劳动吗?如果不能这样说,那把分配上的级差悬殊仅仅用按劳分配来解释是片面的。   现在社会上存在一定级差是合理的,但是级差造成部分人的贵族化是不合理的。贵族化必然官僚化。穷和富这对经济上互相对立的概念必然在一切政治生活中起作用。一家人住一幢楼忘了住露天茅屋人的苦,坐在小汽车上忘了行路人的难是极自然的事,有闲人坐在电煽旁边还喊热的时候,怎么能理解‘农夫心里如汤煮’。   同甘共苦,应该是处理现实生活的准则,而不是挂在口头上的道德经。现在的情况是同甘苦共患难,同甘多而共苦少!   共产主义者要想改造现实,必须首先有勇气改造自己。    来源:《高等学校右派言论选编》(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195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