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秦瓒右派言行的批判   <云南大学、刘尧民> ## (秦瓒:云南大学教授,原经济系主任,“九三”学社昆明分社筹委会主任委员;刘尧民: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 ## 驳斥右派分子秦瓒以“树立风气”代替“运动”的谬论 ## 中文系主任刘尧民57年8月在省人代会上的发言   当党外人士帮助党整风,展开鸣放之际,右派分子乘机钻空子,向党猖狂进攻,提出许多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荒谬“纲领”。如章罗联盟的“轮流执政”、“两党制”、“政治设计院”、“平反委员会”、“科学研究纲领”等类,都是企图取消社会主义的制度,恢复资产阶级的制度。   右派分子秦瓒也提出许多反动的“纲领”,如:“人事制度”、“学校制度”、“汇报制度”、“表决制度”等类,同样的是要篡夺党的领导,使资产阶级复辟。最恶毒的是,他主张以“树立风气”来代替“运动”这是企图根本取消三大改造、五大运动,是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集中表现。我们不能不针对这恶毒的主张来着重地驳斥他,现在分作以下四层来批判: ## 一、秦瓒要取消“运动”是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企图破坏社会主义的革命事业   秦瓒说:“运动搞得太多了”,“我常常这样想,是否拿‘风气’来代替运动?”依他看来,运动是可以多搞,可以少搞,甚至可以取消,用别种方式来代替;运动是可以由人的主观意志来决定,而不必考虑到客观的条件。这是否定历史唯物主义,抹煞人民利益的荒谬言论。一种运动是由广大的人民为着争取自己的利益,而掀起汹涌澎湃的革命高潮,它是巨大的群众性的活动。它是为一定的客观历史的条件所决定,决不能由那几个人的主观意志来决定,可以多搞,可以少搞,甚至可以取消,用别种方式来决定。即如历史上的无数次的农民运动,以至有名的“五四运动”、欧州的“文艺复兴运动”、“巴黎公社运动”,那一个运动不是为必然的客观历史发展所决定?至于在党领导下的各项伟大的社会主义运动,更是结合客观发展的规律和革命事业的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环扣一环,一步跟一步的来进行。如减租退押,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抗美援朝,肃反以及三大改造,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教学改革,科学研究,都是必然的依据客观发展的形势来进行,不能增加或减少,不能颠倒或移植。即如当前的反右派斗争运动,也是必然的发展,不能提前,不能移后,更不能取消。然而右派分子秦瓒,从他的资产阶级的主观唯心的观点出发,认为运动可以多可以少,可以取消,或代替,这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反动思想。   但是,右派分子秦瓒的反动思想,还不止于认识上的错误,更严重的是从他的死灭的阶级利益出发,居心要减少运动,反对运动,最后取消运动。因为运动是属于人民的,广大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着争取自己的利益,而掀起各项革命的运动。因此,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必然要仇视人民的运动,这就注定了两条路线的斗争。于是,右派分子秦瓒便进行抹煞我们各项运动的成绩,夸大缺点。以嘲笑、诬蔑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各项运动,说思想改造是“唱戏”,肃反是“捕风捉影”等等。他先把各项运动各个击破,最后用一个“树立风气”的很好听的东西来“代替运动”。他很轻松地偷天换日,要根本取消运动的必要性,彻底破坏社会主义的革命事业,这是如何的恶毒! ## 二、秦瓒企图取消无产阶级的“运动”树立资产阶级的“风气”   现在,我们来看右派分子秦瓒的以“树立风气”来代替“运动”,是否有可能?究竟是一种什么企图?   “运动”既是属于人民的,是群众性的革命性的活动。因此,每一个运动后,必然摧毁了许多旧的腐朽的东西,而带来许多新的健康的东西,把社会不断地推动着向前发展,也就使社会不断地出现了新的“风气”。解放八年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无数次的运动。特别是经过了五大运动三大改造之后,不论是在广大的农村里面,厂矿里面,城市里面,机关和学校里面,都呈现出从来未有的新气象,也就是树立了从来未有的新“风气”。以知识分子来说,八年以来,参加了各项运动,特别是思想改造运动,教学改革运动,肃反运动之后,除了一小撮右派分子之外,大部分的知识分子,都感到每经一个运动,在政治水平,道德品质,教学思想上都有进一步的提高,逐步扬弃了旧知识分子个人主义的旧“风气”,而呈现出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风气”。总起来说,祖国人民在短短的八年中,已经改变了长期封建社会的衰老腐朽的“旧风气”,而树立了从来未有的社会主义的革命乐观的“新风气”。假如不经过无数次的伟大的“运动”,新“风气”怎么能够“树立”得起来?只有让旧“风气”永远存在,所以“风气”是“运动”带来的,不搞“运动”便不能树立风气”。“运动”是因,“风气”是果,万不能用果来“代替”因,这是不合逻辑的。然而右派分子秦瓒偏生要树立这种怪诞逻辑,这怎么说?   其实一点也不足奇,用秦瓒的话来说,他是“别有用心”的。原来所谓的“风气”是有多种多样的,有无产阶级的“风气”,有资产阶级的“风气”,无产阶级是以革命运动来“树立新风气”,资产阶级是以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来“维持旧风气”。右派分子秦瓒要取消运动来“树立风气”,说明他所要的“风气”不是无产阶级的“风气”,而是资产阶级的“风气”。由秦瓒的材料中,可以看出他这种“风气”的特质。   1.无产阶级的风气是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民主集中的风气。秦瓒的风气是:“凡事领导带头,被领导跟着学,结果成为风气”。这是领导牵着被领导的鼻子走,这样树立起来的风气,是由上而下的风气。是法西斯、个人英雄主义的风气,后面还要详谈。   2.无产阶级的风气是不断地从运动中树立起来的新风气。而右派分子秦瓒就是反对新风气,他口口声声说道:“我过不惯新社会的生活力式”,可见他是迷恋旧的资产阶级乃至封建阶级的风气。他所要树立的就是这种腐朽的落后的“风气”,所以他要取消运动,把历史拖着后退。   3.通过运动树立起来的无产阶级的风气,是集体精神的表现,是刚健有力的,而右派分子秦瓒就很害怕这种风气,他说道:“一搞运动就要造成气氛,就难免感情用事,一动感情,就容易出偏差”。很明白,这是因为阶级立场的不同。右派分子秦瓒很害怕由运动所造成的“气氛”(秦瓒用这名词反映出他的恐怖感),因害怕而丑诋诬蔑,说是“感情用事”、“出偏差”,把群众运动看做失去理智的疯狂的一群,这是如何的反动!因此,他企图取消运动而“树立”资产阶级萎糜颓废的“风气”。   由上面看来,右派分子秦瓒所要“树立”的“风气”是和无产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风气”。因此要以“树立风气”来代替“运动”,不是他的愚蠢而正是他的阴谋。他阴谋取消无产阶级专政,而恢复资产阶级的政权,树立资产阶级的风气。这种风气是希特勒、蒋介石、胡适的风气。 ## 三、泰瓒企图彻底破坏党群关系,取消党的领导,使资产阶级复辟   然而右派分子秦瓒以“树立风气”代替“运动”最根本最毒辣的阴谋,却在于企图彻底破坏党群关系,取消党的领导而使资产阶级复辟。我们看他“树立风气”的办法是:“凡事领导带头,被领导跟着学,结果成了风气”。从表面上看,他好像是非常尊重领导,使群众全心全意地服从领导,向领导学习,而实际上是非常阴险毒辣的主张,他要教党脱离群众,使社会主义完全失败,好让资产阶级复辟。   共产党三十多年来,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的革命,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是依靠广大的群众。没有群众,党就失去了生命,一事无成。由于党的领导与广大的群众成为血肉的结合,钢铁的结合;领导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坚决服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政策的领导,因此才能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组织和进行无数次的运动,打垮了无产阶级所有的敌人而建设社会主义。现在右派分子秦瓒仇恨社会主义的革命,要教党用“风气”来代替“运动”取消革命,而树立“风气”的办法,是教党“带头”,使群众“跟着学”。这样一来,群众完全处于被动,把党高高的捧在群众头上,成为偶像,党便脱离了群众,根本搞不成运动,社会主义便彻底颠复,于是资产阶级安然复辟。这阴谋是如何的毒辣!他这样的把党捧在群众的头上,脱离群众,取消党的领导,和龚自知、禄国藩要党处于“超然”的地位,处于“幕后”是同一样恶毒的阴谋,真是“一丘之貉”。   右派分子秦瓒仇视运动,企图破坏党群关系,我们可以用他另外一句话来证明,他说:“我们不要太相信运动了,运动造成了党群之间的‘墙和沟’”。党群的坚强团结,正是从运动中表现出来。他现在倒说“运动造成了党群之间的墙和沟”,这是恶毒的挑拨党群的关系。因此,他的结论是:“墙和沟不但今天不会消灭,将来也永远不会消灭。”我们说,党群之间并没有什么“墙”和“沟”,要说有“墙”和“沟”,就是你们这一小撮自绝于人民的右派分子建筑起来的。 ## 四、秦瓒以“树立风气”代替“运动”的反动的思想根源   现在,我们要来追究右派分子秦瓒以“树立风气”代替“运动”的反动的思想根源。秦瓒自己检查说,他受了胡适的影响,要走“第三条路线”。不错,他是受了胡适的影响。资产阶级主观唯心论的胡适,就是看不起劳动人民,看不见劳动人民创造历史,而说创造历史的是“英雄”和“聪明人”,并且说“历史好像一个百依百顺的女孩子,要教她打扮成什么样,就成什么样。”这和秦瓒的强调领导,主张个人崇拜,认为“运动”是可多可少,进而取消“运动”,是同一样的反党反人民、反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调。说明右派分子秦瓒的思想根源,是扎在资产阶级的窠臼里。   不仅此,汉奸、奴才的曾国藩,曾作过一篇“原才”,说道:“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党徒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他把“一二人之心”看为有旋乾转坤的力量,同样是反动的主观唯心论。他教“众人”“听命”于“一二人”,“播为声气”,“蒸为习尚”。和右派分子秦瓒的“领导带头,被领导跟着学,结果造成风气”的话完全是同样的口吻,是同样的奴才思想(“人才”),这又说明右派分子秦瓒的反动思想的根,更深深的插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滥泥坑里边。而且他自己也确是实践了“树立风气”的“哲学”,做出榜样。他的贪污享乐,伪装进步,树立宗派,既抽大烟又赌钱不但何以为师,而且也何以为人的许多卑鄙可耻反党反人民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已经起了“带头”作用。使“被领导”的以郭树人为首的一个宗派集团“跟着学”。真是“党徒蔚起”成为“风气”。这种“风气”,使他任学校主委时,把一个大学弄成瘫痪;任经济系的主任时,把一个经济系闹得四分五裂;任九三学社主委时,把“九三”导向右倾,企图利用成为反党的工具,这就是右派分子秦瓒树立的“好风气”。   最后,我要警告秦瓒,正如郭省长所指示的,两条道路摆在你面前,看你要走那一条,你自己选择!    来源:《右派言行集(上集)(全校教职工中部分右派言行)》(中共云南大学委员会,一九五七年九月)。